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創造》 4章38-53頁
  • 生命可以碰巧產生嗎?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生命可以碰巧產生嗎?
  • 生命——從何而來?進化抑或創造?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新的自然發生論
  • 原始大氣
  • 「有機湯」能否形成?
  • 或然率與自生的蛋白質
  • 奇妙的遺傳密碼
  • 神奇的光合作用
  • 須有智慧參與其事嗎?
  • 是否符合科學?
  • 並非所有科學家都接受
  • 生命從何而來?
    有一位關心人的造物主嗎?
  • 生命可以碰巧產生嗎?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9年
  • 地上生物是怎樣開始的?
    警醒!1987年
  • 生命是怎樣開始的?
    生命的起源——值得思考的五個問題
查看更多
生命——從何而來?進化抑或創造?
《創造》 4章38-53頁

第4章

生命可以碰巧產生嗎?

1.(甲)關於生命的起源,達爾文承認什麼?(乙)現代進化論重新提出什麼說法?

達爾文最初提出進化論的時候說過,生命「當初可能由造物者注入一種或者多種生物體內。」1 可是現代進化論大致上絕口不提有一位造物者。事實上,一度被人否定的自然發生論已經改頭換面,以另一個姿態重現了。

2.(甲)前人所信與自然發生論有關的什麼想法被人證明是錯的?(乙)進化論者一方面承認現在不會有生命自然發生的事,另一方面卻假定什麼?

2 最先有人相信某種自然發生論,是幾百年前的事了。在公元17世紀,好些在科學上備受敬重的人,諸如弗朗西斯·培根和威廉·哈維,都接受這套理論。可是,到了19世紀,路易·巴斯德和別的科學家似乎已經予以致命的一擊,因為他們用實驗證明生命只能來自已經存在的生命。雖然如此,進化論仍然不得不假定,在很久以前,微生物一定是從無生物自然變出來的。

新的自然發生論

3,4.(甲)據說導致生命發生的步驟有哪幾個?(乙)雖然生命隨機而有很不可能,但進化論者堅持認為怎樣?

3 關於生命的起點,目前流行的一套進化觀念的概論見於理查德·道金斯所著《自私的基因》一書。他猜想起初地球的大氣由二氧化碳、甲烷、氨和水調合而成。從陽光而來的能,也許加上從閃電和火山爆發而有的能,使那些簡單的化合物分解開來,然後重新結合成各種氨基酸。各種不同的氨基酸逐漸在海裡累積起來,然後合併成蛋白質類的化合物。據說到了最後,海洋變成了一種「有機湯」,但是仍然沒有生命。

4 根據道金斯的描述,接著就「有一個十分特別的分子在意外之中產生了」——這個分子有自行生殖的能力。他固然承認這麼一次意外極不可能發生,可是他堅持說這樣的事一定發生過。相似的分子聚積在一起,然後再來了一次極不可能發生的意外:在四周裹上一層由別的蛋白質分子構成的保護膜。他聲稱第一個活細胞就是這樣自行形成的。2

5.書刊通常怎樣處理生命起源的問題?有一位科學家卻怎麼說?

5 到此讀者大抵會明白道金斯在序言裡的一句評語:「看這部書時應該把它當作差不多是科幻小說一般看。」3 可是,看這一類書的人知道這個特點非道金斯所獨有。大多數別的進化論專著也只是寥寥數語就把解釋生命如何從無生物變出來的嚴重困難抹煞掉。例如,劍橋大學動物學系教授威廉·索普對一群科學家說:「在過去十年、十五年間有很多似是而非的臆說和議論出版,試圖解釋生命的起源,但這些文章全都流於天真,沒有什麼分量可言。事實上,在解決難題方面,現在比以前並無進展。」4

6.有越來越多知識表示什麼?

6 近年來知識暴增,也只是把生物和無生物之間的鴻溝擴大而已。連現在所知最早存在的單細胞有機體,原來也是複雜得叫人摸不著頭腦的。「生物學要解決的難題,就是怎樣找到一個簡單的起點,」天文學家弗雷德·霍伊爾和錢特勒·威克瑪辛說。「在岩石中發現的古生物殘餘化石並不顯示有一個簡單的起點。……所以進化論欠缺穩妥的基礎。」5知識越多,就越難解釋複雜得不可思議的微生物怎麼可能碰巧化生。

7.據稱導致生命發生的主要階段有哪幾個?

7 根據進化論的構想,導致生命發生的幾個主要階段如下:(1)有了合適的原始大氣,而且(2)海洋中有了一定濃度的有機湯,包含了生命所必需的「簡單」分子。(3)這些分子進而形成各種蛋白質和核苷酸(複雜的化合物)。(4)這些物質化合起來,獲得一層膜,然後(5)發展出一套遺傳密碼,開始產生同類。這些階段與可考的事實相符嗎?

原始大氣

8.米勒和別的科學家所做的著名實驗在哪方面失敗?

8 1953年,斯坦利·米勒在由氫、甲烷、氨和水蒸氣混合而成的「大氣」中放電。結果,現在存在而可以構成蛋白質的許多種氨基酸的其中幾種就形成了。可是,生命若要存在,需要有20種氨基酸,而米勒只配製了4種。30多年之後,科學家仍舊不能在大致可行的環境中完全製造出必需的20種氨基酸。

9,10.(甲)關於地球的原始大氣的可能成分,有些人相信什麼?(乙)進化論處於什麼窘境?就地球的原始大氣來說,我們知道什麼?

9 米勒假定地球的原始大氣跟他的實驗瓶子裡的空氣差不多。為什麼?原因正如他和一位同夥後來所說的一般:「凡是在生物學上值得注意的化合物,只有在還原[大氣中沒有自由氧]的情況下才能合成。」6 但是,其他的進化論者卻立論說當時大氣中的確有氧。希欽指出了進化論所處的窘境道:「空氣中要是有氧,第一個氨基酸就始終不會形成;要是沒有氧,氨基酸也就會被宇宙線完全毀掉。」7

10 事實就是,任何要確定地球的原始大氣性質如何的嘗試,都只能依據猜測和假設。沒有人可以肯定它是怎麼樣的。

「有機湯」能否形成?

11.(甲)為什麼海洋裡累積起一種「有機湯」的機會極微?(乙)米勒怎樣使他所獲得的幾個氨基酸可以幸存?

11 據稱在大氣中形成的氨基酸,如果要飄墜下來而在海洋中融化成一種「有機湯」,機會有多大呢?完全沒有。裂解大氣中簡單分子的能,正好加速分解任何化生出來的複雜氨基酸。有趣的是,米勒嘗試在「大氣」中放電時,隨即把形成的那四個氨基酸引離電花附近,氨基酸這才可以幸存。要是任由氨基酸留在那裡,電花就會把它分解了。

12.即使有些氨基酸抵達海洋,它們也會有什麼遭遇?

12 可是,假設氨基酸以某種方法抵達海洋,而又不致受到大氣中具破壞力的紫外線摧毀,那又怎樣?希欽解釋道:「水面以下不會有足夠的能來激發進一步的化學反應。水始終阻止更複雜的分子產生。」8

13.水中的氨基酸必須怎樣才能組成蛋白質?可是這樣一來又會遇到什麼別的危險?

13 所以,氨基酸一到水裡,就一定要馬上出來,不然就無法形成更大的分子,無法進化成有助於生命產生的蛋白質。可是氨基酸一離開了水,也就再次受到具破壞力的紫外光襲擊了!「換句話說,」希欽指出,「在生命進化的過程中,要過這比較容易的頭一關[得到氨基酸],理論上的機會已經很渺茫了。」9

14.進化論者最棘手的問題之一是什麼?

14 雖然論者常常斷言生命是在海洋裡自然發生的,但是水本身根本就無助於必需的化學反應。化學家理查德·迪克森解釋說:「因此,聚合作用[小分子連結成大分子]看來不可能在原始海洋那種多水的環境中發生,因為水有利於解聚作用[大分子裂解成小分子]而不是聚合作用。」10 生物化學家喬治·沃爾德的看法與此一致,他說:「自然消散的可能性比自然合成要大得多,因而也進行得更加迅速。」這意味到積累有機湯是不可能的!沃爾德認為這是「我們[進化論者]最棘手的問題」。11

15,16.從假想的有機湯裡的氨基酸獲得生物所需的蛋白質,有什麼嚴重的困難?

15 可是還有另一個棘手的問題打擊著進化論。不要忘記,氨基酸共有超過100種,而生物蛋白質所需的只有20種。此外,氨基酸有兩大類型:有的分子是「右旋」的,有的是「左旋」的。氨基酸如果是碰巧形成的,像在假想中的有機湯裡那樣,就極可能一半是右旋的,一半是左旋的。到目前為止,沒有什麼理由可以說明,何以哪一種較為適合構成生物。然而,組成生物蛋白質的20種氨基酸,全部 都是左旋的!

16 在隨機變化的情況下,湯裡怎麼可能只有必需的那一類氨基酸結合呢?物理學家貝爾納說:「我們必須承認,這個問題……仍然是生物結構方面最難解釋的環節。」他的結論是:「也許我們永遠不能解釋。」12

或然率與自生的蛋白質

17.什麼比喻可以說明事情之難?

17 種類正確的氨基酸組合而成一個蛋白質分子的機會有多大呢?情形正如有一大堆攪拌得均勻的豆子,其中一半是紅的,一半是白的,而豆子又有超過100個不同的種類。現在,如果拿勺子往豆子堆裡一舀,你想會得到什麼?若要得到相當於一個蛋白質各組成部分的豆子,那就只許舀出紅的——一粒白的也不行!此外,你的勺子裡只許有20種不同的紅豆子,而每一粒都必須恰好在勺子裡預先指定的位置上。在蛋白質的範疇裡,這些條件的任何一個要是出了錯,產生出來的蛋白質也就不能正常運作了。且想想我們假設出來的豆子堆:不論攪多少次、舀多少次,始終會不會得到正確的組合呢?不會。那麼在假設出來的有機湯裡,又怎麼可能有這種事發生呢?

18.一個簡單的蛋白質分子隨機形成的機會不現實到什麼程度?

18 生物所需的蛋白質含有十分複雜的分子。那麼一個簡單的蛋白質分子在有機湯裡隨機化生的可能性有多大?進化論者承認只有10113(1後有113個零)分之1的機會。但是任何一件事,發生的機會若只及1050分之1,數學家就已經認定它永不會發生而不予理會了。以下一件事有助於領會蛋白質自生的可能性(或然率)小到什麼程度:據估計,10113這個數字比宇宙間所有原子的總數還要大!

19.獲得一個活細胞所需的酶,機會有多大?

19 有些蛋白質是結構材料,有些是酶(酵素)。酶可以使細胞內的化學反應進行得更快。要是沒有酶,細胞就會死去。只有幾種酶不夠,要有2000種蛋白質作為酶,才可以維持細胞裡的活動。湊巧獲得這一切酶的機會有多大?1040000分之1!「這個可能性小到荒謬的程度,」霍伊爾說,「就算全宇宙盡是有機湯,也不可能發生。」他還說:「一個人除非是因為某種社會信念或者科學訓練而懷有偏見,硬要認為生命是在地球上[自然]產生的,否則,經過這樣算一算,該就把那個想法排除得一乾二淨了。」13

20.細胞所需的膜何以使難題更嚴重?

20 其實,機會比那個「小到荒謬的程度」的數字還要小得多。細胞必須有膜包裹。但膜是種非常複雜的東西,由蛋白質、糖和脂肪分子構成。進化論者萊斯利·奧格爾寫道:「現代細胞膜內有渠道和泵,專門控制營養素、廢料、金屬離子等物質的注入和外流。這些專門的渠道由十分特殊的蛋白質組成,而這種分子並不可能在生物進化的最初階段存在。」14

奇妙的遺傳密碼

21.要獲得脫氧核糖核酸所需的組蛋白有多困難?

21 比這些物質更難獲得的是核苷酸,即含有遺傳密碼的脫氧核糖核酸(DNA)的結構單位。脫氧核糖核酸含有五個組蛋白(據說組蛋白的作用是支配基因的活動)。這些組蛋白中最簡單的一個自行產生的機會,據說也只有20100分之1——而20100這個巨數「大於用最大型天文望遠鏡可見的所有恆星和星系中的所有原子的總和」。15

22.(甲)古老的『雞、蛋之謎』跟蛋白質和脫氧核糖核酸有什麼關係?(乙)有一位進化論者提出什麼解決方法?這個講法合理嗎?

22 但是,進化論還遇到甚至更嚴重的困難:如何解釋完整的遺傳密碼的由來——而遺傳密碼完整無缺是細胞繁殖的必要條件。蛋白質和脫氧核糖核酸之間的關係引起了『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個古老的謎。希欽說:「蛋白質的形成有賴於脫氧核糖核酸。可是,若不是先有了蛋白質,脫氧核糖核酸也就無從產生。」16 迪克森指出這個矛盾說:「到底先有哪一樣?」蛋白質還是脫氧核糖核酸?他辯稱說:「答案必然是『兩者是平行發展的。』」17這等於說,『雞』和『蛋』一定是同時演變出來的,沒有一樣從另一樣而有。你覺得這個講法合理嗎?一位科學家總結道:「遺傳密碼的由來引起了一個非常棘手的雞與蛋的難題,而這個疑難至今仍舊一塌糊塗。」18

23.別的科學家就遺傳組織說了些什麼話?

23 化學家迪克森也作了一個饒有趣味的評論說:「遺傳組織的進化是全無實驗室先例的一個步驟,因此任何人都可以不著邊際地臆想,而不必受諸多不便的事實所羈絆。」19 但是,這麼輕易地把排山倒海的「諸多不便的事實」撇開不理,又算不算良好的科學程序呢?萊斯利·奧格爾把遺傳密碼的存在稱為「有關生命起源最令人茫然不解的難題」。20 弗朗西斯·克理克下結論說:「雖然遺傳密碼在差不多所有生物中普遍存在,可是它發揮功能所不可少的具體結構卻極度複雜,絕不可能一下子就產生出來。」21

24.關於物競天擇和第一個會繁殖的細胞,我們可以怎樣說?

24 進化論企圖排除不可能的事須「一下子」就完成的必要,於是採納一種循序漸進的過程,聲稱物競天擇的作用可以逐漸發生。但是,沒有遺傳密碼去展開繁殖,根本就不會有可供天擇之物。

神奇的光合作用

25.進化論聲言單細胞有奇能可以創始什麼過程?

25 進化論現在遇到了另一重障礙。到了某個階段,原始細胞便要發明一種使地球生物起了革命性改變的東西——光合作用。植物吸入二氧化碳而放出氧的這個過程,科學家仍然未能完全明白。正如生物學家溫特指出:「這個過程至今仍沒有人可以在試管中仿造出來。」22 但有些人竟以為一個微小的單細胞碰巧就創造了這個過程。

26.光合作用帶來了什麼革命性的改變?

26 光合作用使本來不含自由氧的大氣變成每五個分子就有一個是氧。結果,動物可以呼吸氧而生存,臭氧層則可以保護眾生免受紫外輻射的侵害。這一系列奇妙的環境條件,單憑偶然機會就可以解釋了嗎?

須有智慧參與其事嗎?

27.有些進化論者眼見證據如此,於是怎樣?

27 有些進化論者眼見一個活細胞隨機化生的可能性如此微乎其微,不得不打退堂鼓。例如《進化從太空而來》一書的作者(霍伊爾和威克瑪辛)乾脆放棄,說:「這些問題太複雜了,不能用數字來計算。」他們還說:「一兩年前我們很盼望可以有較大、較好的有機湯,好解決問題,但這是絕不可能的。上文計算出來的數字,不論假定這湯只在地球抑或遍及全宇宙,都是說不過去的。」23

28.(甲)進化論者不肯承認有智慧的必要,背後的原因可能是什麼?(乙)相信有較高智慧的必要的進化論者,倒說這種智慧不是來自哪裡?

28 因此,這兩位作者承認在生命發生的過程中須有某種智慧參與其事,然後繼續說:「事實上,這個觀念如此顯而易見,真使人納罕為什麼一般人沒有因為它昭然自明而普遍接納。原因涉及人的心理,與科學無關。」24 旁觀者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進化論者堅持生命隨機萌生,否認任何「設計、目的、指揮」(道金斯所說)25,只有一個說得通的原因,就是他們有「心理」上的障礙。甚至霍伊爾和威克瑪辛兩個人,在承認有智慧的必要之後,也竟然聲稱不相信生命的起源是由一位創造者支配其事的。26 依他們的想法,智慧是不可或缺的,但創造者卻是不可接受的。你覺得這種想法自相矛盾嗎?

是否符合科學?

29.科學方法是什麼?

29 如果要把生命自然發生的說法看作科學事實的話,就必須用科學方法加以證實。科學方法大致如下:觀察有什麼事發生;基於觀察所得,就事情可能怎樣發生擬出一套理論;通過進一步的觀察和實驗,對理論進行試驗;仔細看看根據理論而作的預測是否實現。

30.在應用科學方法時,自然發生論在哪幾方面失敗?

30 嘗試應用科學方法的結果是:觀察不到生命自然發生。沒有任何證據表示這種事現在正在發生;至於在進化論者說它確曾發生的年代,當然又沒有旁觀的人在場。沒有任何有關這件事的理論經過觀察而得到證實。在實驗室裡進行的實驗又不能依樣仿做一遍。根據理論而作的預測並沒有實現。既然應用科學方法一敗塗地,貿然把這樣的理論推舉到事實的水平,又是不是符合忠實科學的所為呢?

31.有一位科學家對於自然發生論抱有什麼自相矛盾的看法?

31 另一方面,生命不可能從無生物自然發生這個結論,卻有充分的證據支持。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沃爾德承認說:「一個人只要想想這件事情艱巨到什麼程度,就會承認有機生物自然發生是不可能的。」然而這位主張進化論的人信的是什麼呢?他說:「我們有今天,我認為是自然發生的結果。」27 這句話聽起來像客觀的科學嗎?

32.進化論者本身怎樣也承認這種推理手段不合科學?

32 英國生物學家約瑟夫·亨利·伍傑把這種推理手段稱為「純粹的武斷主義——一口咬定自己想要相信的事的確有發生」。28科學家以自己的頭腦,又怎麼會接納一件顯然違反科學方法的事呢?著名進化論者洛倫·艾斯利說:「科學家在指斥神學家信從神話和神跡之餘,發覺自己倒陷於一個不值得羨慕的地位,要為自己編造出一套神話來,假設現在經過悠長的努力也不能證實可以發生的事,在遠古確實發生過。」29

33.基於上文的所有證據,我們就自然發生論和應用科學方法不得不下什麼結論?

33 從證據來看,生命自然發生論似乎比較宜於納入科幻小說而非科學事實的範疇裡。許多擁護這套理論的人顯然把科學方法棄置不理,以便相信自己想要相信的事。雖然生命碰巧產生的機會幾等於零,頑固不化的武斷主義卻戰勝了科學方法一般所反映的審慎態度。

並非所有科學家都接受

34.(甲)有一位物理學家怎樣表現出科學的開明態度?(乙)他怎樣形容進化論?他對於許多科學家作了什麼評語?

34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科學家都排除了剩下來的另一個選擇。例如,物理學家利普森就理解到生命自然發生多麼不可能,他說:「惟一可以接受的解釋就是創造。我知道這是物理學家所不齒的想法,而我也有同感,但是如果實驗上的證據證明某一個理論是正確的,我們就萬不應該因為不喜歡它就拒絕接受。」他補充說自從達爾文《物種起源》一書面世以來,「進化論可說是成了一種科學宗教;幾乎所有科學家都接受它,有許多還隨時可以把觀察所得加以歪曲,好迎合進化論。」30 說來可悲,但評論得很中肯。

35.(甲)有一位大學教授覺得破除什麼觀念是很痛苦的事?(乙)他舉了個什麼例子說明生命碰巧進化之難?

35 英國加的夫市大學學院教授錢特勒·威克瑪辛說:「由我最初受訓作科學家的時候起,別人就對我強行灌輸一種思想,要我相信科學不能與任何形式的特意創造一致。破除那種觀念是十分痛苦的事。我的處境、我現在的心情,都是很不自在的。……要生命在地球上憑化學意外而有,就彷彿要在宇宙間所有的行星裡所有的沙灘上找某一粒沙——而且要找到它。」換句話說,生命源於化學意外是簡直不可能的事。所以威克瑪辛下結論說:「我們若要探悉生命中的化學物質怎麼會排列得如此精確無誤,就別無他法,惟有求源於宇宙規模的造化。」31

36.羅伯特·賈斯特羅作了什麼評論?

36 天文學家羅伯特·賈斯特羅說:「科學家並無證據證明生命不是憑創造而有的。」32

37.關於進化論,這裡提出什麼問題?答案在哪裡可以找到?

37 可是,縱然假定第一個活細胞以某種方式自然形成了,我們又有沒有證據表示它進化成地球上存在過的所有生物呢?化石可以提供答案,而下一章便探討化石紀錄到底表示什麼。

[第44頁的精選語句]

「蛋白質的形成有賴於脫氧核糖核酸。可是,若不是先有了蛋白質,脫氧核糖核酸也就無從產生」

[第45頁的精選語句]

「遺傳密碼的由來引起了一個非常棘手的雞與蛋的難題,而這個疑難至今仍舊一塌糊塗」

[第46頁的精選語句]

遺傳密碼:「有關生命起源最令人茫然不解的難題」

[第47頁的精選語句]

在光合作用的過程中,植物利用陽光、二氧化碳、水和礦物,製造出氧和食物。這一切可以由單細胞發明出來嗎?

[第50頁的精選語句]

有些科學家等於說:『智慧是不可或缺的,但創造者卻是不可接受的』

[第53頁的精選語句]

有一位科學家承認說:「惟一可以接受的解釋就是創造 」

[第53頁的精選語句]

賈斯特羅說:「科學家並無證據證明生命不是憑創造而有的」

[第48,49頁的附欄或圖片]

驚人的細胞

一個活細胞真是千頭萬緒。生物學家弗朗西斯·克理克試圖深入淺出地描寫它的運作,但到最後只能夠這麼說:「由於事情這般複雜,讀者不應該嘗試看懂所有的細節。」a

細胞中脫氧核糖核酸所含的指示,「要是全部都寫出來,可以寫滿一千本各有六百頁的書,」《全國地理雜誌》這樣說。「每個細胞都自成一個天地,蘊涵著200萬億個稱為分子的微小原子群。……我們那46條絲狀的染色體連綴起來會長達1.8米。但是容納著它們的核,直徑卻不及1000分之1厘米。」b

《新聞週刊》用了一個比喻去使人對細胞的活動有一個概念:「100萬億個細胞,每一個都好像一座城。有發電廠產生細胞所需的能。有工廠製造化學貿易上的重要貨品——蛋白質。有縱橫交錯的運輸系統,引導特定的化學品由一處通往另一處,有時是在細胞之內往來,有時是輸送到細胞之外。關口上有衛兵把守著出口和入口的市場,監視外面的世界,看看有沒有危險的跡象。嚴守紀律的生物軍隊隨時部署好,與犯境的敵人拼個死活。還有一個遺傳的中央政府維持秩序。」c

現代進化論最初提出的時候,科學家對於一個活細胞複雜得出奇的構造根本不知就裡。下一頁展示一個典型細胞的幾個部分——所有部分全都塞進不及0.025毫米闊的空間裡。

細胞膜

控制著物質進出細胞的外皮

核糖核蛋白體

氨基酸在其上組成蛋白質的結構物

核

由雙層膜包裹,是指揮細胞活動的控制中心

染色體

包含著細胞的遺傳藍圖——脫氧核糖核酸

核仁

核糖核蛋白體組合的地點

內質網

一片片膜,用來貯藏和輸送附在上面的核糖核蛋白體所製造的蛋白質(有些核糖核蛋白體是在細胞中自由流移的)

線粒體

三磷酸腺苷(簡稱ATP,細胞中供應能的分子)的製造中心

高爾基氏體

把細胞所製造的蛋白質包裝和輸送的一批扁平的膜囊

中心粒

貼近核而在細胞繁殖方面很重要的物質

[圖片]

你的100000000000000個細胞不過是湊巧變出來的嗎?

[第52頁的附欄]

古今進化論者對於生命起源的評論

「生命由無生物發展而成這個假設,到目前為止,仍然是一種信仰而已。」——數學家沙利文d

「生命源於意外的可能性,相當於一部未經刪節的大辭典因為印刷廠裡發生爆炸而產生的可能性。」——生物學家埃德溫·康克林e

「一個人只要想想這件事情艱巨到什麼程度,就會承認有機生物自然發生是不可能的。」——生物化學家喬治·沃爾德f

「一個誠實人,通曉人類至今所得的全部知識,也只能夠說,生命的起源現在看來幾乎像一個奇跡。」——生物學家弗朗西斯·克理克g

「一個人除非是因為某種社會信念或者科學訓練而懷有偏見,硬要認為生命是在地球上[自然]產生的,否則,經過這樣算一算[數學上的可能性],該就把那個想法排除得一乾二淨了。」——天文學家弗雷德·霍伊爾和威克瑪辛h

[第47頁的附欄或圖片]

人類和動物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植物吸入二氧化碳,呼出氧

[圖解]

(排版後的式樣,見出版物)

光

氧

水蒸氣

二氧化碳

[第40頁的圖片]

一座巨大的建築物沒有根基是站不住的。有兩位科學家說:「進化論欠缺穩妥的基礎」

[第42頁的圖片]

全都是紅色的,全都種類正確,粒粒恰好在預定的位置上——可能是碰巧的嗎?

[第43頁的圖片]

生物裡單用「左旋」氨基酸:「也許我們永遠不能解釋」

[第45頁的圖片]

先有哪一樣?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