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枝主日在法國引起爭論
「基督是天主,不是偶像!」群眾在巴黎聖母院哥德式拱門附近大聲鼓噪,剎那間蓋過誦讀「使徒書信」的聲音。在場約二千個天主教徒聽到《使徒信條》以拉丁文唱出,他們都不禁大吃一驚。這種抗議的歌聲很快便被巨型風琴的奏樂聲所掩蓋。至此示威群眾才離去,於是彌撒繼續舉行。
在1971年四月四日聖枝主日的周末,類似的示威也在巴黎的其他教堂發生。示威群眾不是基督新教徒,也不是無神論者,而是傳統的天主教徒!但是他們為什麼要抗議呢?
問題牽涉到用本國語言(法文)誦讀「使徒書信。」正如信天主教的人均知道,在聖枝的主日彌撒所讀的「使徒書信」是腓立比書2:5-11。在1959年版的法文聖句集中,腓立比書2:6說:「雖具有神的地位,基督卻沒有貪婪地把持使他與天主同等的職位。」但是在1969年,說法語的主教們批准了一本新聖句集的發行。這本聖句集曾在1969年九月十六日獲得羅馬教廷所讚許,其中的腓立比書2:6被譯作:「基督耶穌是天主的形象;但是他沒有以強奪的手段妄圖與天主相等。」
一位著名的法國天主教學者,安得烈·富利寫道:「這部譯本……引起了各方的猛烈抨擊。這豈不是很可能使信徒相信在最嚴格的意義上說來基督不是天主嗎?」(Esprit et Vie,1970年十二月十七日)這便是難題了!
由於受到各方的壓力,法國教廷同意將腓立比書2:6的這種譯法加以修改。可是,守舊派的天主教徒發覺對腓立比書2:6所作的第三種譯法並不比第二種譯法更支持三位一體的主張,而且這節新譯的經文會在1971年四月四日的聖枝主日在所有的教堂讀出,他們遂大表反對了。
天主教月刊 Itinéraires 在1971年一月為這項爭論出了一個特別副刊。這本雜誌論及腓立比書2:6的第二種譯法說:「他[基督]若拒絕奪取[與天主相等的地位],他就並非原已擁有這種地位了。」論到第三種譯法,該刊說基督若「不想自稱與天主一樣,」這無疑暗示他並非「與天主一樣」。1970年出版的天主教《新美國聖經譯本》的譯法也與此相符,說:「他沒有將與天主相等的地位視為爭取的目標。」在 Itinéraires 看來,「這種新譯法實際等於異端和褻瀆。」因此這本雜誌促請讀者在聖枝主日彌撒舉行之際表示他們的不滿,等到誦讀使徒書信時高喊「褻瀆!」「耶穌基督是神也是人,」或大聲唱出使徒信經。
雖然受到恐嚇,法國的主教團仍然堅決支持腓立比書2:6的第三種譯法。《世界報》評論說:「這種譯法…………受到全體說法語的主教所接納。剛在巴黎舉行會議的法國主教團永久理事會已批准這種譯法;因此它會繼續生效。」可是,為了避免在聖枝主日的彌撒舉行期間發生騷動,有幾個主教准許屬下的教士採用1959年的譯本。雖然主教作了這種讓步,仍有示威抗議在巴黎和里昂的教堂裡發生。
法國主教們進退兩難
奇怪的是,這些守舊派的示威者企圖證明自己是比說法語的主教和紅衣主教們更好的天主教徒。作為虔誠的天主教徒,他們相信三位一體的道理;這個道理主張父、子、聖靈三位是彼此平等的。因此他們見到一本受教廷批准的譯本竟在腓立比書2:6表示基督從未自稱「與天主一樣」,自然大為震驚。他們說得不錯,這本譯本否認基督是天主。但是他們忽視了一個要點,那便是基督也否認自己是天主,因為他將天父稱為「獨一的真天主。」(若望福音17:3,《新經》)基督絕沒有提倡三位一體的道理。
令人深感興趣的問題是:為什麼說法語的主教們覺得他們必須批准一項顯然與天主教的主要教義之一有所牴觸的翻譯呢?不但如此,主教們覺得必須將這節經文重新譯過豈不是很奇怪嗎?其他所有經天主教會批准的聖經又如何呢?《耶路撒冷譯本》、《克郎幫譯本》、《利娜譯本》、《馬爾修斯譯本》、《格拉爾譯本》、《奧斯提新約譯本》、《撒克西譯本》和其他受教會認可的天主教法文聖經譯本又如何呢?既然所有這些譯本都將腓立比書2:6譯作看來基督與天主相等一般,為什麼主教們要受意出版一部新譯本呢?
這個疑團由《世界報》(1971年四月六日)所作的以下報導打破了:「促成這項改變——一項受大部份法國主教認可的改變——的學者們認為新的譯法較以前的譯法更忠於希臘原文[楷體本刊自排]。」
因此現在說法語的天主教主教們正陷於進退兩難的窘境。他們若撤銷他們對腓立比書2:6的新譯法的認可,他們便會表明自己對三位一體的道理比對聖經翻譯的準確更重視。他們若繼續支持這節重要經文的新翻譯,他們便等於承認其他的法文天主教聖經(以及其他文字的天主教聖經)均誤譯了這節經文以圖支持三位一體的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