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裂的教會——情況壞到怎樣?
「像個驚惶失措的大家庭,住在一所搖搖欲墜的老房子裡,前端的牆突然倒塌了,差不多每個房間都發出喧鬧聲——原來是基要派的『耶穌的兒女』打著鈴鼓,向穿著黑絲套裝、舉止優雅的安立甘公教派同性戀教徒尖叫的吵聲。」——倫敦《星期日泰晤士報》,1993年4月11日刊。
這個大家庭就是英國聖公會,所發出的喧鬧聲則與任命女牧師有關。關於這項重大分歧的生動描述,事實上對整個基督教國也適用。一項報導在結論指出,隨著東正教主教和教皇同聲譴責任命女牧師的決策,所導致的結果大抵是,「[英國聖公會]與基督教國其餘部分再次復合的夢想,現今比以往更渺茫。」
教會分裂到什麼程度?
正如我們在馬太福音7:21讀到,耶穌基督說,有很多人宣稱相信基督是主,卻沒有『遵行他父的旨意』。《麥克萊恩雜誌》指出:「關於上帝的旨意究竟是什麼 這個問題,既然基督徒與基督徒、教會與教會之間,意見大大分歧、莫衷一是,難怪尋求救恩的馬太福音讀者也混淆不清了。」在加拿大所作的一項民意測驗顯示,「加拿大基督徒的信仰和儀式彼此有很多分歧——事實上,教派內部的分歧比教派與教派之間的分歧還要大得多。」
據這項調查透露,百分之91的天主教徒贊成採用人工避孕法,雖然這是教會所譴責的;百分之78認為應該准許女子作教士;百分之41認為「在某些情況下」,墮胎是可以接納的。《麥克萊恩雜誌》說,各教派就「一大堆神學問題」所產生的內部分歧,「正把各主流教會分裂的裂縫顯露無遺」。
雙重標準
教會對道德問題不乏雙重標準,甚至是彼此衝突的標準。有些人維護聖經的原則,其他人卻嗤之以鼻。例如,加拿大多倫多的大主教教堂曾替兩名女同性戀者舉行「結婚」儀式,這項行動符合上帝的旨意嗎?當事人固然認為符合。她們說:「我倆想在上帝面前公開表明我們真心相愛。」
一位專欄作家不明何以「天主教會的大主教收到連串投訴之後,竟把有戀童癖的神父從一所教堂調往另一所;這項措施只是讓他們有機會接觸更多年輕的輔祭罷了」。安德魯·格里利神父表示,有2000至4000名神父也許曾向10萬個未達法定自主年齡的少年作性侵犯;許多時,這些事情的結果僅是不了了之。
教會的分裂造成了信徒的分裂。在巴爾幹半島,不論是塞爾維亞人信的「基督教」,還是克羅地亞人信的「基督教」,雙方都認為在這場「正義」之戰中,基督是與他們一方同在的。很多人攜帶耶穌受苦像上戰場;據報有一位「每逢戰爭進行得十分激烈的時候,總是把耶穌受苦像銜在口裡」。
「不可分裂」
不錯,有些事情聖經容許我們憑良心決定,但這絕不應該造成分裂。使徒保羅清楚指出:「你們大家,說話要一致,[行動也要一致,]不可分裂。」——哥林多前書1:10,《現譯》;以弗所書4:15,16。
使徒保羅寫下這些話約二千年之後,人如果忠實地看看「基督教」,就難免想到一些嚴肅的問題。「基督徒」為什麼會這樣分裂?分裂的教會能夠繼續存在嗎?基督教國終會有一天團結起來嗎?下篇文章會討論這些問題。
[第3頁的圖片]
教士示威反對墮胎
[鳴謝]
封面及上圖:Eleftherios/Sipa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