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眾》19 2期 6-7頁
  • 當摯愛的親友去世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當摯愛的親友去世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19年(公眾版)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你可以試試的方法
  • 我怎樣才能在生活上適應悲痛?
    痛失親者
  • 應付哀傷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08年
  • 如何走出傷痛?
    警醒!2011年
  • 我這樣傷心是正常的嗎?
    青年人所提出的問題——有實效的答案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19年(公眾版)
《守眾》19 2期 6-7頁
一對悲傷的夫妻在海灘上,他們彼此依偎,望向遠方

當摯愛的親友去世

「哥哥意外去世,讓我感到很無助。幾個月後,我還是會突然想起他,還是會很難受,就像有一把刀扎到了心上。有的時候,我又會很憤怒,覺得不公平,為什麼要讓我的哥哥死去?我也常常自責,怪自己沒有多花些時間跟他在一起。」——瓦妮莎,澳大利亞(澳洲)

如果你有深愛的人去世,你可能也會有很多複雜的情緒:悲傷、孤獨、無助、憤怒、自責、恐懼……你也許還會懷疑,活著到底有什麼意義。

請放心,感到悲傷並不是軟弱的表現,這其實說明你深愛去世的親友。不過,這種悲傷的情緒有沒有辦法減輕呢?

你可以試試的方法

你也許覺得自己永遠無法走出傷痛,但以下建議可能會對你有所幫助。

給自己充足的時間去悲傷

每個人悲傷時的反應都不一樣,走出悲傷所需的時間也不相同。不過,哭一哭通常是個好方法,能幫助你宣泄悲傷的情緒。前面提到的瓦妮莎說:「我會讓自己哭出來,我需要釋放一下。」索菲婭的姐姐也突然去世了,她說:「回想發生的事情,正視自己的情緒,都讓我痛不欲生。不過,就像清理發炎化膿的傷口,雖然很痛,但只有這樣,傷口才能癒合。」

跟人談談你的感受

有時你也許想一個人待著,這是可以理解的。不過,失去親友的痛苦是一個非常沉重的擔子,你無法獨力承擔。年僅17歲的賈里德已經失去了爸爸,他回憶說:「我會把自己的感受告訴別人。我說的話可能沒頭沒腦,但有機會表達自己,我覺得已經有很大的幫助。」第一篇文章提到的賈尼絲也說:「跟別人聊一聊能帶給我很大的安慰。這讓我知道,有人理解我的感受,我不是一個人面對這一切。」

接受幫助

一位醫生說:「如果在一開始,喪親者就願意接受家人和朋友的幫助,在後期就會更容易應付悲傷的情緒。」朋友們也許很想幫助你,卻不知道該怎樣做。所以,你可以主動告訴他們,你有什麼需要。(箴言17:17)

更加依靠上帝

蒂娜說:「丈夫因癌症突然去世後,我再也無法跟他說我的心事,所以我會把一切都告訴上帝。我每天早上醒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求上帝幫助我熬過這一天,而他對我的照顧也確實多得數不清。」塔爾莎22歲時就沒有了媽媽,她說:「天天閱讀聖經帶給我很大的安慰,因為這讓我每天都可以思考一些積極的事。」

想像與親友重聚的時刻

蒂娜繼續說:「起初,復活的希望並不能帶給我安慰,因為那個時候我就需要丈夫,孩子們也需要父親,我們不想等到未來。不過現在,四年過去了,這個希望成了我活下去的動力,每天我都緊緊抱著這個希望。每次想像跟丈夫重聚的情景,我的內心就會感到平安和喜樂。」

當然,你的傷痛不可能立刻消失。不過,瓦妮莎的經歷可以讓你感到安心,她說:「你可能以為自己會一直痛苦下去,但事實上,你會一天一天好起來。」

你也許無法停止對去世親友的思念,心裡的傷口會一直隱隱作痛。但請記住,你仍然有理由活下去。靠著上帝仁愛的幫助,你還是會有親密的朋友陪伴左右,你的人生還是可以充滿意義。而且,在不久的將來,上帝一定會 復活死去的人。他很希望你能再次擁抱所愛的親友。到時,你心中的傷口將會徹底癒合!

能幫助你的聖經原則

上帝關心你;你傷心流淚,他都記在心裡

一位詩篇執筆者曾對上帝說:「求你把我的眼淚收進你的皮袋。這一切不是都記在你的冊上嗎?」——詩篇56:8

你可以向上帝傾吐心聲

「我在[上帝]面前述說愁苦;……耶和華a啊,我向你求救。」——詩篇142:2,5

你可以懷有希望

「正義的人和不正義的人都會復活。」——使徒行傳24:15

上帝承諾,千百萬死去的人會再次活過來,而他也熱切期盼兌現這個承諾。b(約伯記14:14,15)

a 根據聖經,耶和華是上帝的名字。

b 想進一步了解復活的希望,請看《永遠享受美好的生命》第30課。這本書由耶和華見證人出版,你可以在www.jw.org網站閱讀和下載這本書。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