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精讀本》
  • 馬可福音第2章注釋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馬可福音第2章注釋
  • 聖經新世界譯本(精讀本)
  • 相似資料
  • 路加福音第5章注釋
    聖經新世界譯本(精讀本)
  • 馬可福音第1章注釋
    聖經新世界譯本(精讀本)
  • 馬可福音第15章注釋
    聖經新世界譯本(精讀本)
  • 馬太福音第12章注釋
    聖經新世界譯本(精讀本)
查看更多
聖經新世界譯本(精讀本)
馬可福音第2章注釋

馬可福音

第2章注釋

2:1

迦百農 見太4:13的注釋。

在家裡 耶穌在開始傳道職務後的頭三年裡,大部分時間都在加利利一帶傳道,並以迦百農為中心。在迦百農時,他可能住在彼得和安得烈的家裡。(可1:29;另見太9:1的注釋)

2:4

把……屋頂拆開,打了一個洞 在公元1世紀的以色列,很多房子的屋頂都是平的,而且可以通過樓梯或架在外面的梯子上去。馬可的記載沒有具體說明,這座房子的屋頂是由什麼材料建成的。但當時建造屋頂的方法通常是,在橫梁上鋪蓋樹枝、蘆葦和一層壓實的泥巴。有時候,屋頂上還會鋪上瓦片。根據路加的記載,那個癱瘓的人的朋友是「揭開瓦片」後再把他放下去的。(另見路5:19的注釋)為了把擔架從屋頂放進下面擁擠的房間裡,那些人需要在屋頂開一個足夠大的洞,但這樣做看來並不太難。

2:5

看到他們的信心 見太9:2的注釋。

孩子 見太9:2的注釋。

2:6

抄經士 見太2:4的注釋以及詞語解釋。

2:8

心裡……知道 直譯「靠著他的普紐馬……知道」。這裡的希臘語詞pneuʹma(普紐馬)看來指耶穌的辨識力。談到彌賽亞,以賽亞書11:2,3說,「耶和華的神聖力量會一直在他身上」,所以他作出判斷時「不單憑眼見」。因此,耶穌能知道人的想法和動機。(約2:24,25)

2:9

哪一樣比較容易呢? 說「你的罪赦免了」比較容易,因為不用提出任何可見的證據來支持這個說法。不過,說「起來……走吧」耶穌就需要施行一個奇跡,讓所有人清楚看出他有權赦罪。這個記載和以賽亞書33:24都將疾病跟罪聯繫起來。

2:10

人子 見太8:20的注釋。

赦罪—— 見太9:6的注釋。

2:13

海 指加利利海。(可1:16;另見太4:18的注釋)

2:14

亞勒腓 跟馬可福音3:18提到的亞勒腓顯然不是同一個人(另見可3:18的注釋),那個亞勒腓的兒子是在十二使徒的名單中排第九的雅各。(太10:3;路6:15)

利未 平行記載馬太福音9:9說,這個門徒名叫馬太。馬可和路加在記載關於他的事時,如果談到他曾經是個收稅人,就用利未這個名字來稱呼他(路5:27,29),但如果談到他是十二使徒之一,則用馬太這個名字(可3:18;路6:15;徒1:13)。聖經沒有說利未是不是在成為耶穌的門徒之前就叫馬太。在福音書的執筆者中,只有馬可提到利未(又名馬太)是亞勒腓的兒子。(另見可3:18的注釋)

收稅處 又譯「稅關」。這可能是一個小型建築物或崗亭,收稅人坐在裡面,對出口、進口或商人攜帶過境的貨物徵稅。利未(又名馬太)曾在迦百農城裡或附近的一個收稅處工作。

來跟隨我吧 在這個熱切的邀請中,譯作「來跟隨……吧」的希臘語動詞的基本意思是「跟在……後面」「跟著……走」,但在這裡的意思是「跟從某人,做他的門徒」。

2:15

利未家裡 直譯「他家裡」。這裡的「他」顯然指利未。(太9:10;路5:29)

用餐 又譯「斜靠在桌前」。跟別人一起「斜靠在桌前」是一種近距離交流的方式。所以,耶穌時代的猶太人一般都不會跟非猶太人或他們鄙視的猶太人一起「斜靠在桌前」,不會跟他們一起用餐。

收稅人 見太5:46的注釋。

罪人 見太9:10的注釋。

2:16

收稅人 見太5:46的注釋。

2:18

常常禁食 見太6:16的注釋。

2:19

新郎的朋友 見太9:15的注釋。

2:22

酒裝在……皮袋裡 見太9:17的注釋。

2:23

安息日 見詞語解釋「安息日;安息年」。

走過麥田 見太12:1的注釋。

2:24

不合法的事 見太12:2的注釋。

2:26

在跟……有關的記載裡 譯自希臘語介詞e·piʹ。這個詞可以表示時間,也可以表示地點或位置,例如聖經的某一段經文。大多數聖經譯者都把這句話理解為「當[亞比亞他……]的時候」。不過,正如下一條注釋所闡述的那樣,由於耶穌提到的歷史事件的背景(撒上21:1-6;參看本節經文的注釋:祭司長亞比亞他),因此更合理的理解是,這個希臘語介詞表示的是位置,也就是聖經的某個記載。在希臘語原文中,類似的情況也出現在馬可福音12:26和路加福音20:37,很多譯本在翻譯那兩節經文時都用了「關於……的事」這個說法。

祭司長亞比亞他 這裡用的希臘語詞既可以譯作「大祭司」,也可以譯作「祭司長」。稱亞比亞他為「祭司長」更恰當,因為經文描述的事件發生時,他的父親亞希米勒才是大祭司。(撒上21:1-6)聖經第一次提到亞比亞他,是在談到大衛進入上帝的聖幕、吃了陳設餅這件事之後不久。作為大祭司亞希米勒的兒子,亞比亞他看來當時已經在祭司中帶頭。當以東人多益屠殺祭司時,亞希米勒的兒子中只有亞比亞他逃脫了。(撒上22:18-20)後來,很可能在大衛執政期間,亞比亞他成為大祭司。即使採用「大祭司」這個譯法,「在跟……有關的記載裡」這句話的希臘語原文的意思也是很廣的,也許可以涵蓋撒母耳記上21到23章的大部分內容,當中好幾次提到後來成為知名大祭司的亞比亞他。有些希臘語學者傾向於「在大祭司亞比亞他的日子」這個譯法。這個譯法除了可以指亞比亞他後來成為大祭司的那段時間,也可以泛指他一生的時間。無論哪一種理解是正確的,耶穌的話都跟歷史事實一致。

上帝的居所 這裡指聖幕。耶穌談到的歷史事件(撒上21:1-6)發生時,聖幕位於挪伯。這座城看來位於便雅憫境內,靠近耶路撒冷。(另見附錄B7的小圖)

呈獻的餅 見太12:4的注釋以及詞語解釋「陳設餅」。

2:28

安息日的主 耶穌把自己稱為「安息日的主」(太12:8;路6:5),表明他在安息日可以隨自己的心意做天父交給他的工作。(參看約5:19;10:37,38)耶穌曾在安息日施行一些著名的奇跡,包括為人治病。(路13:10-13;約5:5-9;9:1-14)這顯然預示,他的王國統治會像安息日一樣給人帶來很大的紓解。(來10:1)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