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加福音
第23章注釋
凱撒 見太22:17的注釋。
你是猶太人的王嗎? 四卷福音書都記載了彼拉多提出的這個問題,用詞一模一樣。(太27:11;可15:2;路23:3;約18:33)在羅馬帝國境內,未經凱撒許可,任何人都不得以王的身分施行統治。因此,彼拉多審訊的焦點看來集中在耶穌是不是王這件事上。
對,我是 直譯「你自己說了」。(另見太27:11的注釋)
希律 指大希律王的兒子希律·安提帕,他是加利利和比利阿這兩個地區的分封侯。只有路加提到耶穌被帶到希律面前。(路3:1;另見詞語解釋)
華麗的衣服 希律·安提帕(一個名義上的猶太人,加利利和比利阿的分封侯)在把耶穌押回彼拉多那裡之前,為了取笑他是猶太人的王,拿出一件華麗的王服給他穿上。這件王服很可能是希律自己的,也許是白色的。這裡譯作「衣服」的希臘語詞e·sthesʹ,通常指華美的袍子或衣服。天使曾經穿著這樣的衣服向人顯現。(路24:4;參看雅2:2,3)同一個希臘語詞也用來描述希律·亞基帕一世所穿的「王服」。(徒12:21)希臘語詞lam·prosʹ在這裡譯作「華麗的」,源自一個意思為「閃閃發光」的詞。這個詞用來描述衣服時,指做工考究的衣服,有時指閃閃發亮或白色的衣服。希律給耶穌穿的這件衣服,顯然不同於後來在總督府,彼拉多手下的士兵給耶穌穿上的那件「鮮紅色的外袍」(或「紫色袍子」)。(太27:27,28,31;約19:1,2,5;另見太27:28;可15:17的注釋)希律、彼拉多和羅馬士兵先後給耶穌穿上這兩件不同的衣服,看來都出於同一個目的,就是嘲笑他是所謂的猶太人的王。(約19:3)
有些抄本在這裡有以下的話:「每到節期,他必須釋放一個囚犯給他們。」不過,這句話並沒有出現在一些早期的權威抄本裡,顯然不是路加福音原文的一部分。少數其他抄本把這句話加在了第19節的後面。類似的話確實出現在馬太福音27:15和馬可福音15:6,而那兩個記載並沒有爭議。有些學者認為,是抄經士把那句話抄在路加福音這裡的,他們這樣做也許是想根據馬太福音和馬可福音的平行記載對上文作出解釋。
給我們釋放巴拉巴 路加福音23:16-25記載的事件,四卷福音書的執筆者都提到了。(太27:15-23;可15:6-15;約18:39,40)不過,馬太、馬可和約翰還補充了一個細節:總督是按照慣例在節期釋放一個囚犯的。(另見太27:15;可15:6;約18:39的注釋)
昔蘭尼 非洲北岸的一個城市,位於克里特島的西南偏南。(另見附錄B13)也許「西門」在昔蘭尼出生,後來移居以色列。
苦刑柱 又譯「行刑柱」。(另見詞語解釋「木柱」「苦刑柱」;參看路9:23;14:27,在這兩節經文裡這個詞用作比喻)
樹還有水分時……樹乾枯時 耶穌說的樹看來指猶太國族。由於耶穌和一小群相信他的人仍在這個國族中,當時的猶太國族可說是一棵快要死去卻仍有一點水分的樹。不過,耶穌即將被處決,而忠心的猶太人會受神聖力量任命,成為「上帝的以色列」的成員。(羅2:28,29;加6:16)到時,血統上的以色列國族就會在比喻意義上死去,好像一棵乾枯的樹一樣。(太21:43)
罪犯 這裡用的希臘語詞是ka·kourʹgos,字面意思是「為非作歹的人」。平行記載馬太福音27:38,44和馬可福音15:27把這兩個人稱為「強盜」,用的希臘語詞是lei·stesʹ。這個詞可以指用暴力奪取他人財物的人,有時也可以指土匪或發動革命的人。約翰福音18:40同樣用了這個詞來形容巴拉巴,而根據路加福音23:19,巴拉巴坐牢是因為「叛亂」和「殺人」。
骷髏頭 這裡用的希臘語詞是Kra·niʹon,跟譯作「各各他」的希伯來語名字相對應。(另見太27:33;約19:17的注釋)
寬恕他們 經文沒有說耶穌是為誰提出這個懇求的,但他想到的很可能是要求處死他的民眾,他們當中有些人不久後就悔改了。(徒2:36-38;3:14,15)耶穌想到的也可能是把他釘在苦刑柱上的羅馬士兵,他們不知道耶穌的真正身分,不知道自己其實犯下了大罪。另一方面,耶穌不可能是在懇求天父寬恕那些祭司長。他們在密謀殺死耶穌時,清楚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因此要為耶穌的死負責。祭司長是出於嫉妒才把耶穌交給彼拉多的。(太27:18;可15:10;約11:45-53)耶穌懇求天父寬恕的,也不太可能是跟他一起被處死的那兩個罪犯,因為耶穌的死不是他們造成的。
……在做什麼 某些古抄本沒有本節經文的前半部分。不過,由於這些內容出現在其他早期的權威抄本裡,《新世界譯本》和其他許多聖經譯本都包含這些內容。
酸酒 見太27:48的注釋。
在他上方也有牌子寫著說 有些抄本在這裡加了以下內容:「用希臘語、拉丁語和希伯來語(寫著)」。不過,這些內容沒有出現在早期的權威抄本裡。有人認為這些內容是抄經士添加的,目的是為了跟約翰福音19:20一致。
掛在柱上 又譯「懸掛著」。這裡用的希臘語動詞不是stauroʹo(「在木柱上處決」),而是kre·manʹny·mi(「懸掛」)。在談到耶穌被處死一事時,這個動詞跟詞組e·piʹ xyʹlou(「在木柱上或樹上」)一起使用。(加3:13;另見徒5:30的注釋)在《七十子譯本》中,這個動詞常用來描述把一個人掛在木柱上或樹上。(創40:19;申21:22;斯8:7)
我今天實在告訴你 現存最早期的《希臘語經卷》抄本所用的希臘字母全都是大寫字體,沒有空格,也沒有現代語言所用的標點符號。儘管有些抄經士偶爾會在抄本中加上一些符號,也許跟標點符號的作用類似,但這種做法並不常見,符號的用法也不統一。因此,現代各種聖經譯本中的標點符號,都是根據希臘語文本的語法以及經文的上下文添加的。根據希臘語文本的語法,耶穌在這裡說的話可以加一個逗號(或分號),既可以加在譯作「今天」的希臘語詞前面,也可以加在後面。如果加在前面,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我實在告訴你,今天你會跟我一起在樂園裡」;如果加在後面,這句話的意思則是「我今天實在告訴你,你會跟我一起在樂園裡」。不過,不同譯本採用哪種譯法,取決於譯者怎樣理解耶穌的話以及聖經整體的教導。一些現代學者校勘的希臘語文本,例如韋斯科特與霍特的文本、內斯特萊與阿蘭的文本以及聯合聖經公會出版的文本,支持前一種理解。可是,《新世界譯本》的譯法(後一種理解)跟耶穌之前說過的話以及聖經中的其他教導,是更加和諧一致的。例如,耶穌曾說他會死去,然後會「在地裡三日三夜」,也就是在墳墓裡直到第三天。(太12:40;可10:34)耶穌在不同的場合都對門徒說過,他會被殺然後在第三天復活。(路9:22;18:33)此外,聖經說復活後的耶穌「在長眠的人當中成了最早的收成」,也說他在40天後升到了天上。(林前15:20;約20:17;徒1:1-3,9;西1:18)既然耶穌不是在死去當天而是在死後第三天才復活的,那個罪犯顯然不可能在耶穌跟他說話的同一天,就跟耶穌一起在樂園裡。
跟上述論證一致,路加福音的一個敘利亞語譯本,即5世紀的《敘利亞語庫熱頓抄本》,把這句話翻譯為:「阿們,我今日告訴你,你將要同我在伊甸園裡。」(伯基特,《庫熱頓版的四福音書》,第1卷,劍橋,1904)值得留意的另一點是,無論是早期還是後期的希臘語作家和評注家,都有人指出這句話有不同的理解。例如,耶路撒冷的赫西奇烏斯(4~5世紀)以及狄奧菲拉克圖斯(11~12世紀)都指出,有些人認為路加福音23:43應該理解為:「我今天實在告訴你,你會跟我一起在樂園裡」。(《教父著作全集·希臘語系列》:第93卷,1432-1433欄;第123卷,1104欄)關於路加福音23:43裡「今天」的用法,來自中東的聖經譯者喬治·萊姆塞寫道:「這句話強調的是『今天』一詞,所以應該讀成:『我今天實在告訴你,你會跟我一起在樂園裡。』這個承諾是在那一天許下的,未來才會實現。這是中東人說話的一個特色,表示承諾是在某一天許下的,而且一定會兌現。」(《福音的亮光——從阿拉米語和歷久不變的中東習俗看耶穌的教導》,303-304頁)因此,路加福音23:43中相關的希臘語詞組可能反映了閃米特語言的強調方式。《希伯來語經卷》中有很多這樣的例子,人們為了表示鄭重其事,說話時常常會用「今天」一詞,例如在許下承諾或給出吩咐時都會這樣做。(申4:26;6:6;7:11;8:1,19;30:15;亞9:12)上述證據表明,耶穌使用「今天」一詞應該是為了強調作出承諾的時間,而不是那個罪犯什麼時候會在樂園裡。
一些譯本,例如英語譯本中的羅瑟拉姆譯本、萊姆塞譯本(1933年版),以及德語譯本中的賴因哈特譯本、米凱利斯譯本,都顯示耶穌這句話強調的應該是承諾許下的時間,而不是承諾實現的時間。這些譯本對本節經文的翻譯都跟《新世界譯本》類似。
樂園 希臘語是pa·raʹdei·sos,希伯來語詞par·desʹ(出現在尼2:8;傳2:5;歌4:13)和波斯語詞pairidaeza的意思也與之類似。這三個詞基本上都是指一個美麗的公園或園子。在翻譯創世記2:8時,《七十子譯本》的譯者就用了希臘語詞pa·raʹdei·sos來翻譯「伊甸園」這個詞組中意思為「園子」的希伯來語詞gan。《希臘語經卷》的一些希伯來語譯本(即附錄C中的J17, 18, 22)把路加福音23:43翻譯為:「你會跟我一起在伊甸園裡。」這個承諾是耶穌對掛在旁邊的罪犯許下的,跟啟示錄2:7提到的有關「上帝樂園」的承諾不同,因為那個承諾的對象是「戰勝的人」,也就是那些會跟基督一起在天上王國裡施行統治的人。(路22:28-30)這個罪犯並不是跟基督一起戰勝世界的人,也不是「從水和神聖力量生的」。(約3:5;16:33)看來,他會跟其他「不正義的人」一起,在基督統治地上樂園的那一千年裡復活過來,成為上帝王國地上的子民。(徒24:15;啟20:4,6)
中午12點 直譯「第六個小時」。(另見太20:3的注釋)
黑暗 這場黑暗肯定是上帝施行的奇跡,而不可能是由日食引起的。日食只會發生在新月的時候,但當時是逾越節期間,是滿月的時候。此外,日食持續的時間最多不會超過8分鐘,但這場黑暗卻長達3小時。路加的這個記載還提到,當時「沒有一絲陽光」。(路23:45)
下午3點 直譯「第九個小時」。(另見太20:3的注釋)
聖殿 見太27:51的注釋。
帷幔 見太27:51的注釋。
我把我的生命託付…… 譯作「生命」的希臘語詞是pneuʹma(普紐馬)。耶穌在這裡引用了詩篇31:5,在那節經文裡大衛也說他把生命託付在上帝手裡,意思是求上帝守護他的生命。耶穌在臨死前把自己的生命託付在耶和華手裡,他將來的生命就完全在耶和華的掌控之中了。(另見詞語解釋「魯阿;普紐馬」)
斷氣了 這裡用的是希臘語動詞ek·pneʹo,直譯「呼出[氣]」。(另見太27:50的注釋)聖經清楚表明,耶穌斷氣後並沒有馬上去天上。他斷氣了,也就是死了。耶穌自己曾預告,他到死後「第三天」才會復活。(太16:21;路9:22)然後,根據使徒行傳1:3,9,再過了40天他才升到天上去。
軍官 又譯「百夫長」,指羅馬軍隊裡統領大約100個士兵的軍官。根據馬太福音和馬可福音中的平行記載,這個軍官也看出耶穌是「上帝的兒子」。(太27:54;可15:39)
約瑟 見可15:43的注釋。
公議會的成員 又譯「議員」。公議會指位於耶路撒冷的猶太最高法庭。(另見太26:59的注釋以及詞語解釋「公議會」)
亞利馬太 見太27:57的注釋。
墓穴 見太27:60的注釋。
預備日 見太27:62的注釋。
墓穴 又譯「紀念墓」。(另見詞語解釋「紀念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