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行傳
第12章注釋
希律 指的是希律·亞基帕一世,也就是大希律王的孫子。(另見詞語解釋)希律·亞基帕一世出生於公元前10年,曾在羅馬接受教育。他跟好幾位皇室成員成了朋友,其中之一是蓋約。蓋約更為人熟知的名字是卡利古拉,他在公元37年成為羅馬皇帝。不久後,卡利古拉就宣布立亞基帕為王,讓他統治以土利亞、特拉可尼、亞比利尼。後來,卡利古拉把亞基帕的統治範圍擴大到加利利和比利阿。公元41年,卡利古拉遇刺,觸發了一場政治危機。當時亞基帕正好在羅馬,據說他在化解那場危機方面功不可沒。他另一位很有勢力的朋友克勞狄跟羅馬元老院進行談判,氣氛十分緊張,於是他從中調解。最終,克勞狄被立為皇帝,內戰得以避免。由於亞基帕調解有功,克勞狄讓他也統治猶地亞和撒馬利亞,而這兩個地區自公元6年起一直都是由羅馬總督管轄的。至此,亞基帕統治的範圍就跟大希律王不相上下了。亞基帕以耶路撒冷為統治中心,他在那裡博得了猶太宗教領袖的好感。據稱,他一絲不苟地遵守猶太法律和傳統,例如在公眾面前朗讀摩西法典以及天天在聖殿裡獻祭,他還熱心維護猶太教信仰。然而,亞基帕卻在劇場裡安排角鬥士比賽和源自異教的表演,可見他並不是誠心誠意崇拜上帝。談到亞基帕,有人說他陰險狡詐、虛有其表、揮霍無度。後來,正如使徒行傳12:23描述的,亞基帕被耶和華的天使處死。就這樣,他的統治突然終止了。學者們認為,希律·亞基帕一世死於公元44年。當時他54歲,統治了全猶地亞三年左右。
處死了約翰的兄弟雅各 這件事很可能發生在公元44年,雅各因此成為十二使徒中的第一個殉道者。希律之所以特別針對雅各,可能是因為很多人都知道雅各是耶穌的密友,也可能是因為雅各的熱心遠近聞名。耶穌曾給雅各和他的兄弟約翰取了別名叫博尼格,意思是「雷霆之子」,也許就是由於他們非常熱心。(可3:17)為了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希律使出這個卑劣的手段,但他並沒能阻止好消息的傳播。不過,會眾確實因此失去了一位他們深愛的使徒和牧人,一位常常鼓勵他們的弟兄。本節經文中「用刀劍」這個詞組顯示,雅各可能是被斬首的。
無酵節 這個節期共七天,開始於尼散月十五日,也就是逾越節(尼散月十四日)過後的那天。(另見詞語解釋和附錄B15)四福音書和使徒行傳常常提及不同的節期,這表明在耶穌以及使徒的日子,猶太人仍然使用猶太曆。這些節期有助於確定,聖經記載的事件大約發生在什麼時候。(太26:2;可14:1;路22:1;約2:13,23;5:1;6:4;7:2,37;10:22;11:55;徒2:1;12:3,4;20:6,16;27:9)
耶和華的一個天使 見徒5:19的注釋以及附錄C3的簡介和徒12:7。
束上帶子 又譯「穿上衣服」。看來指用一條腰帶或一塊布把寬鬆的內袍束緊。(另見路12:35的注釋)
耶和華派他的天使 「派他的天使」這個詞組讓人想到,《希伯來語經卷》中關於上帝僕人獲得拯救的類似記載。例如,但以理書3:28;6:22說,上帝「派天使」救了但以理和他的同伴。(參看詩34:7;另見附錄C3的簡介和徒12:11)
馬利亞的家 看來耶路撒冷的會眾是在私人家裡聚會的,當時用的是約翰(別名馬可)的母親馬利亞的家。她的家可以容納「不少」信徒,而且家裡還有一個女僕,可見馬利亞應該家境不錯。(徒12:13)此外,經文說那裡是「馬利亞的家」,而沒有提到她的丈夫,因此她可能是個寡婦。
約翰 耶穌的一個門徒,別名馬可。他是「巴拿巴的表弟」(西4:10),也是馬可福音的執筆者。(另見馬可福音卷名的注釋)約翰這個名字源於希伯來語名字「耶何哈南」或「約哈南」,意思是「耶和華已經施恩」或「耶和華已經表明是有恩典的」。使徒行傳13:5,13只簡單地稱他為約翰,但本節經文和使徒行傳12:25;15:37也提到他的羅馬名字馬可。在《希臘語經卷》的其他地方,他都被稱為馬可。(西4:10;提後4:11;門24;彼前5:13)
那一定是個天使 直譯「那一定是他的天使」。譯作「天使」的希伯來語詞和希臘語詞的基本意思都是「使者」。(另見約1:51的注釋)門徒說「那一定是他[彼得]的天使」,當時他們也許以為,站在大門口的其實是代表使徒彼得的天使。看來有些猶太人相信,上帝的每個僕人都有自己的守護天使,但聖經並沒有直接提到這個觀點。然而,耶穌的門徒知道,天使自古以來都在支持上帝的子民,給予他們各人所需的幫助。例如,雅各就說過:「天使把我從一切災禍中救出來」。(創48:16)此外,耶穌在談到門徒時也說:「他們的天使在天上,常常見我天父的面呢。」這句話表明,天使時刻關心著耶穌的每一個門徒。(另見太18:10的注釋)那些聚集在馬利亞家裡的人當時想到的不可能是,彼得被殺後成了靈體,然後以天使的形態顯現出來,原因是他們從《希伯來語經卷》清楚知道,人死後的情況是怎樣的。(傳9:5,10)
耶和華 儘管大多數希臘語抄本在這裡寫的是「主」(希臘語ho Kyʹri·os),但正如附錄C解釋的,我們有充分理由相信這節經文原本用的是上帝的名字,後來卻被人用「主」這個頭銜取代了。(另見附錄C3的簡介和徒12:17)
雅各 極有可能是指耶穌同母異父的弟弟雅各。他可能是耶穌最大的弟弟,因為聖經在列出馬利亞跟約瑟生的四個兒子(雅各、約瑟、西門、猶大)時,總是把雅各排在第一。(太13:55;可6:3;約7:5)雅各曾親眼見證公元33年五旬節發生的事,那時很多流散各地的猶太人來到耶路撒冷,當中有幾千人接受好消息並受了浸。(徒1:14;2:1,41)本節經文記載,彼得吩咐人「去把這些事告訴雅各」,這表明當時雅各是耶路撒冷會眾裡帶頭的弟兄。看來,他也是使徒行傳15:13;21:18;哥林多前書15:7;加拉太書1:19(經文稱他為「主的弟弟」);2:9,12提到的雅各,以及雅各書的執筆者。(雅1:1;猶1)
王宮總管 王宮,直譯「王的寢宮」。王宮總管看來是個位高權重的人物,受託照看王宮以及王的私人事務。
耶和華的天使 見徒5:19的注釋以及附錄C3的簡介和徒12:23。
耶和華的話語 見徒8:25的注釋以及附錄C3的簡介和徒12:24。
救濟的任務 又譯「救濟的職務」。(另見徒11:29的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