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的最大移動物體
1577年法蘭斯·杜立克爵士作著名的環球航行,所乘坐的船金鹿號僅有75呎長。與今日的巨型輪船相較,這只像鯨魚身旁的小魚而已。在人類的各種偉大成就中,輪船仍然是人所造的最大活動物物體,至今無出其右。
在里斯本的太加斯河口,世界最大的輪船的出出入入已成為尋常的景象。可是人必須行近一看才會對現代油船的巨大真正感覺驚異。這種巨型輪船的載重量達312,000噸,船身長達五分之一哩,有時看來差不多把河流塞住。從中東往北歐的單程航行中,船腹載著六千五百萬加侖的原油。
當我們看著一艘這樣的龐然大物緩緩在河上移動之際,我們不禁納罕它們是怎樣維持的。修理這麼大的船會牽涉到些什麼呢?它在下水後能否從水裡提出來呢?若然的話,用什麼方法呢?
既然歐洲最大的乾船塢是在里斯本港口,我們決定前往參觀一下;這無疑會非常有趣。在橫跨太加斯河的薩拉沙橋上,港口景色一覽無遺。船塢的面積特別寬廣,大船進入亦游刃有餘。此地終年氣溫在華氏六十度左右,工作條件四季均宜。港灣從不結冰。
地理因素使伊伯利亞半島成為修理船塢的最佳地點。據估計現時全世界穿梭往來的運油船及原礦輸送船有百分之70路經此地前往北歐,無論來自地中海東部或環繞非洲的船隻莫不皆然。
你留意到我們所見的油船正高高地浮在水上,船舵和螺旋槳部分都顯露出來嗎?這乃是因為它們都空空如也。它們於北歐卸貨之後,在返回中東途中正宜於修理。我們現在明白何以里斯本港能夠擔任主人的角色,招待日益增多的船舶。
里斯拿船廠位於港口南方一個形勢極佳的港灣中,可以躲避強風和海浪。頗有趣地,這裡的碼頭和乾船塢都朝著最常吹的風向建築;這項因素對於處理這麼龐大的船隻非常重要。
參觀乾船塢
我們一進入船廠,觸入眼簾的便是兩個巨型的乾船塢並列在一起。它們多麼龐大!最大的船塢超過1,148呎長,180呎闊和42呎深。在我們參觀的時候,英國最新和最大的輪船,伊素·諾曼比亞號,正在乾船塢裡作下水前的最後檢查。它的長度多麼驚人——共1,143呎,等於三個足球場長度的總和,還有地方餘下來給啦啦隊喝采!
乾船塢這個名稱看來十分適當。若要修理和髹漆船隻在水線以下的地方,就必須將船提出水外才行。當乾船塢的閘打開充水時,塢中的水達到正常的大海水平。小心地將船駛入塢中央之後,於是關閉塢閘及將水抽出。一件很有趣的事是,船身愈大,所需抽出的水量變愈少。一待水抽乾,船的龍骨便停放在中央的一排盤木上,船底外面的兩旁則由二行可移動的曲盤木支撐,這時龍骨盤木的負荷重量達到每公呎300噸之巨。
船身入水的部分照例每年要重髹一次。船身先用高壓水洗一次。倘若船底積滿甲殼或惡臭的有機物,則要用射爆的方法處理。船廠用粒狀銅在壓力之下射出以除去腐蝕的因素。船身一經弄乾淨便可以髹漆了。
髹漆的工作快得驚人!一艘船若用十二個工人去髹,則十二小時之內即可完成。他們在一個高低如意的金屬台上移動噴油,一小時可髹500方碼地方。你可以想像一艘巨型運油船要用多少漆油嗎?超過七噸!
我們以前不體會到良好的髹漆對船的重要。但實際的經驗表明,一艘載重115,000噸的船若是髹漆不佳,便可能喪失1,000匹馬力。有些船要除去十噸之多的甲殼和污物。油漆可以將污物或外殼摩擦減至最低限度,由此可見良好的髹漆可以為船公司節約多少金錢。
乾船塢的工作包括移去船舵和螺旋槳。你若見到超級油船這些部分的龐大,便知道這項工程非同小可。伊素·諾曼比亞號的舵便有115噸重,四層大廈那麼高。六隻車葉的螺旋槳重達56噸,用巨型螺釘帽將其緊繫在尾軸上。有時船身可以截成兩半,換上一截預先造好的部分。這種大修工程要用數百噸計的鋼。
船首部分只能在船廠或乾船塢才可以看到,那龐大突出的鼻子多麼令人驚異。此種「球根狀船首」現在被裝配於許多較舊的船上,這樣可以增速一海里。功效可能看來不甚顯著,但以時速九海浬的船而論,這便意味到可增速百分之十了。
雖然種種工程看來很費時,我們卻留意到船隻花在入塢的時間其實並不多。在這間船廠,平均一艘船入塢的時間僅四天。在同一個乾船塢裡,一船竣工駛出和另一船駛入開工的相隔時間只有五小時。嚮導告訴我們,一艘大油船若遇故障要修理,船公司方面每日最低限度損失25,000美元。因此公司對工程的迅速和效率要求很高。
在船廠周圍參觀之際,我們看到50和100噸的高性能起重機。龐大的活塞也是前所未見的!有三個超過一碼的活塞連在一條10呎長的軸上。在機器製造場以一個12噸和一個40噸的車床可以製成長達82呎的軸。電力工場有電力平衡機作為修理機器及重卷固定子之用。管道工場設有熔礦爐及鑄物爐用來鑄巨大的軸承,鋼板工場和造船場正忙於用各種鋼鐵製造船殼。
運油船裡的油桶必須定期清洗。將洗完油桶的污水排入海裡乃是一件機可憎的事。目前國家防止海水染污委員會正設法制止此種對海水的蓄意染污。我們很高興地獲悉這間船廠特別裝備了兩艘舊船作為清掃站,將進入太加斯灣的油船用最新的技術清掃。一切殘餘的油渣都在清潔站上燒毀,僅將清潔的水放回海中。這種方法可以保護當地的海灘,魚類及漁業。
未來的船
輪船可以造成比今日的更大嗎?日本的造船廠正開始建造載重500,000噸的運油船。英國最大造船廠的總工程師說:「我們對此寄予厚望。若在幾年之後有人定造載重750,000噸或甚至一百萬噸的船,我也不會感覺驚異。」
里斯本的造船廠正準備未來有百萬噸的油船出現。事實上他們正進行興建第三個乾船塢,可以處理載重500,000噸的船隻,第二階段擴展到可以處理750,000噸的船隻,最後的擴展階段則可以處理百萬噸的船。這個乾船塢最後會達到1,800呎長。第一階段計劃在1972年完成,屆時船塢會寬達276呎。
為了幫助你明白這個乾船塢有多大,我們試舉個例說明。乾船塢裡五個抽水機的排水量足以供應荷蘭全國人民整日所需的淡水!這些抽水機現今正在該國建造。
使一艘船保持良好狀態所需的功夫遠超乎我們的想像之外。將今日的船稱為龐然大物並不為過。計劃在未來建造的船更大得驚人。但是無論將來的船有多大,與船在其中航行的海洋比較起來豈不僅如太倉一栗而已?人類所造的最大移動物體與造物主所造的海洋相比便大為遜色了。
[第13頁的圖片]
太加斯河口里斯拿船廠中的巨型油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