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世界的奇觀
《儆醒!》雜誌駐利華德群島通訊員報導
背著氧氣筒或僅是戴著面罩和鰭靴,世界各地的人正在海底世界尋幽探勝。讓別人去月球或計劃進一步的太空探測好了;受海底魅力所吸引的人卻寧願探測我們這顆行星上那極少為人所知的地帶。海底的生物及其活動自有其獨特的迷人之處。那沉默的世界與地面上熙攘喧囂的生活形成一個令人舒暢的對照。
海底探險無需牽涉到殘殺海中的生物。這樣行也具有良好而切合實際的目的。海洋學家留意到海底耕種具有極大的可能性,並提議以之作為解決世界糧食難題的一部分方法。植物學和生物學的研究者也對海底的動植物深感興趣。其他的人則被海中充滿的美麗、色彩和千百萬種形態美妙的生物所吸引。
海底探險的地點以熱帶海為最佳,因為那裡的水溫不太冷而宜於作較長時間的潛水。珊瑚海水的清澈明淨也使探險家認為是最佳地點。
珊瑚礁
何以珊瑚海特別引人入勝呢?珊瑚最宜於在流動的水中繁殖,因為水流的不息可以供應大量微小的浮游生物供珊瑚作食物,而環繞著珊瑚則有最多種類的海中生物棲息。小動物應在珊瑚礁的無數孔穴裡尋求庇護,而較大的動物又不斷地在鄰近游弋,希望攔截到一些粗心大意、游得太遠的小動物。
珊瑚礁是什麼呢?它看來好像多孔的岩石。可是它的組成卻與岩石絕不相同。事實上,珊瑚的組成是無數微小海中生物歷代建造的成果。這些動物與人所熟知的水母和海白頭翁同類;牠們稱為水螅,形狀頗像水母,身體柔軟作圓筒形。牠們的一端繫在珊瑚殖民地上(即上一代所留下的家),另一端便是動物的口。口在夜晚張開,伸出微小的觸鬚攫取浮上水面的浮游生物為食。每個水螅在身體四週建有一個保護層,好像個人的寓所一般,由本身外皮所分泌的碳酸鈣組成。這些水螅、日間躲在自己的家中休息。
由於無數的細小建築家並肩工作向著太陽建築,年復一年,世紀復世紀,礁遂成為今日的形狀。海底植物在此生根,海草在此停泊,海綿和藻類——均一同分擔凝固支架的工作。結果便形成了珊瑚礁,時常被人稱為「海底的樓宇」。
珊瑚礁通常位於沿岸有陽光溫暖深深穿透的淺水處。原因之一看來是在每個水螅體內存有一種微小的植物大大有助於它的消化作用,它們也像其他植物一樣要倚靠光合作用。沒有陽光則這些植物便會死去,水螅也隨之而死。
珊瑚礁雖然建築得堅固耐久,也有種種力量可以將其破壞,例如暴風便時常衝倒數以噸計的礁岩,使之像火柴木一般在礁頂飄來飄去。
珊瑚的種類
有些珊瑚雖然也聚居一起,卻沒有築成礁石。例如鹿角礁長得像巨型樹技,有些長至十五至二十呎長,底部粗達二呎。腦珊瑚長成各種大小的岩石形狀,花紋很像腦的摺皺。它們在接近珊瑚礁的潮湖中生長。
還有一種刺珊瑚則是潛水人的大敵,、因為它會刺傷任何行得太近的動物而使其十分痛苦。另一種珊瑚的形狀看來極似生菜。柔軟珊瑚則與造礁珊瑚大不相同,其中包括顏色鮮豔的星珊瑚,有些僅是鬆軟的團狀物,伸出像海綿般的柔軟指枝,還有些看上去像個大碟子,直徑大至六至八呎,其中的水螅排成同心圓狀。
珊瑚礁之主
雖然珊瑚水螅是傑出的建築家,你卻必須承認魚才真正是礁石的主人。牠們在其中覓食嬉游及躲避海中更大的掠奪者。礁中居民有各種形狀、大小、顏色和特異標誌。看見牠們遨遊於五顏六色的珊瑚之間,這令人不禁聯想到顏色美麗的熱帶雀鳥和蝴蝶穿插於一個花園中。牠們有紅、綠、黃、藍及各種深淺相間的顏色,在巉巖般的珊瑚中魚要游得急和停得快。機警和迅速的行動是必需的。為了這緣故,礁中居民多數體格細小。
在近礁的沙床處,細小的黃頭牙床魚也許正在用牙床掘著洞。所掘的洞僅有幾吋深。可以作為隱身之所。一有危險,牠們就躲進洞裡,這種洞通常鋪著小心選擇的鵝卵石。一群群顏色美麗的天使魚和熱帶魚游來游去。在礁面,藍色的鸚鵡魚用鳥喙一般的嘴啄開一塊塊珊瑚以享受其中美味的水螅。
礁下深處的角落和裂縫裡或往昔沉沒的破船中堆著的壓艙石間也許正躲藏者礁中最可畏的居民——六呎長的鯨海鰻和牠的近親,三呎長的斑點海鰻。兩者都有銳利的牙齒,人若不慎將手指或足趾亂放便可能被牠們咬去。在礁外深水之處潛藏著更巨大的掠奪者正虎視耽耽地伺機攫取美食。這些掠奪者包括雙髻鯊、白嘴鯊、黃鯊和長達六呎的大梭魚等。
梭魚力大而迅速,對食物選擇甚苛。由於很少向人襲擊,牠們有時被人認為馴良。牠們通常僅殺自己想吃的動物,看來既不浪費也不故意殘殺。
礁外的大魚固然為海底世界的遊客帶來若干難題。近處的危險也不可忽視。例如,普通的海膽是一種掘洞藏身的薊形動物,具有銳利的脆脊;人若難過,牠的脊骨便會穿破泳者的皮膚而刺入肉中。它們極難取出,而且傷口會迅速受病菌傳染。
另一種危險生物是刺人的水母。牠們有深藍色、棕色和黃色的,樣子看起來不足畏懼。可是有許多卻能刺痛人。最毒的一種稱為葡萄牙戰艦。牠浮在水面上,懸擺著長長的有毒觸鬚,一經觸著便會被刺得極其痛苦,有少數例證甚至使人死亡。
我們可以順帶提及水螅,珊瑚礁的細小建築家,所面對的一種危險。多刺的星魚通常盡量搜尋和吞吃水螅。太平洋區的星魚看來正在經歷一場「人口爆炸」,因此一礁復一礁裡的水螅都被搜挖一空,以致淪為長滿海藻的海底墳墓和死寂的廢墟。
海底世界有其多姿多彩、危險與獨特的魅力,正如陸上世界一樣。珊瑚礁探訪者在這寂靜的世界中所見的一切,使他無法不對萬物創造者肅然起敬;他在起初下令說:「水要多多滋生有生命的物。」——創世記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