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78 6/8 3-5頁
  • 什麼可以幫助你應付生活上的難題?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什麼可以幫助你應付生活上的難題?
  • 警醒!1978
  • 相似資料
  • 你能夠應付生活——何以有些人選擇輕生之途?
    警醒!1982年
  • 提防自憐之心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8年
  • 為何有這麼多人自殺?
    警醒!1984年
  • 尋找渴慕真理的人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1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78
《警》78 6/8 3-5頁

什麼可以幫助你應付生活上的難題?

電視新聞節目照平時一樣的時間播放新聞。據稱在當地的一間酒吧內有槍擊事件發生。這次事件的發生是突然而來的,在事前一點預兆都沒有。

美國佛羅列達州一位29歲的新聞節目宣佈員出現在螢光幕上宣布說:「各位,你們就要在鮮明的彩色中看見另一個初次上演的節目了——自殺。」在電視觀眾面前,她手拿著槍,舉槍對著自己的後腦,跟著大家便聽到轟然一聲。據報數小時後這位女子就不治逝世。

近年來對於生活上的難題感覺到無法應付的人有顯著的增加。有許多人企圖自殺。其他的人則過著十分消沉和淒慘的生活。

就大多數情形來說,他們陷於絕望是有理由的。例如,患著慢性和十分痛苦的疾病,在意外事件中受傷以致殘廢和突然失去自己心愛的人。不過,一個人在生活上陷於絕望的深淵,多半另有其他因素潛在。怎會如此呢?

關於上文所說的那位自殺的新聞節目宣佈員,有一位朋友說:「這位女士變成了一位善哭的自憐人物。」導致她自殺的一個重大因素就是自憐。

當然,一個在生活上經歷過悲慘事件的人有理由對自己的遭遇懷有若干程度的傷感。但是自憐的人豈不是往往使自己陷於不能自拔的地步嗎?所以,若想學習怎樣應付日常生活的難題,就先要對這種傾向加以控制。但是怎能做到呢?

一個因素就是,要明白過分自憐只會使事態更惡化而已。雖然這並非時時會導致自殺,它卻會使人陷於孤寂,有時甚至使身體生病。作者卡尼基在他所著《如何停止憂慮以過快樂生活》一書中向我們提供以下的例子。

「我認識一位紐約的婦人,她時時因寂寞的緣故而向人訴苦,他的親人沒有一個想接近她,因為怕她訴苦。如果你去探訪她,她會滔滔不絕地告訴你她怎樣照顧她的姪女長大成人,達幾個鐘頭之久。

「她的姪女們有沒有來看她呢?有。間中會來一次,但只是為了責任感而已。她們知道,若來就要靜坐聽她的責備的口吻訴苦達幾個鐘頭之久。她們所受的款待便是無窮盡的怨言和自憐的嘆息。當她無法再威脅姪女來見她時,她就開始產生一種定時發作的疾病。她聲稱有心臟病。

「她的心臟病是真的嗎?是真的。醫生說,他們無法幫助她——因為她的病是屬於情緒性質的。」

那末,一個人怎能避免過度自憐呢?由於各人的情形不同,所以並沒有萬靈的藥物。但是我們可以考慮一下以下三個人的經驗,看看他們怎樣在無意中克服了自憐的毛病。頭兩個來自上述的卡尼基所著的書。請留心看看你能否從他們三人中找到一個共通的因素。

一位婦人說,她自憐自艾是因為「在渡過幾年快樂的婚姻生活之後便失去了丈夫。」有一日這個婦人在情緒上達到絕望的邊緣時登上一輛巴士,一直坐到終點。下車後,她在一個陌生的地方漫無目的地步行了一會兒,然後走入一間教堂坐下,不久,就睡著了。到她醒來時,她遠遠望見有兩個衣衫襤褸的小孩,膽怯地望著她。她獲悉他們是孤兒之後,就和他們交談,並帶他們到雜貨店買點食物和禮物送給他們。她這樣做有幫助她應付失去丈夫的悲傷嗎?請聽她說下去:

「這兩個孤兒所給我的多過我給他們的。那個經驗再次向我表明,一個人若想使自己快樂就要明白使人快樂的必要。我發覺快樂是會傳染的。有所施便有所受。藉著幫助別人和向別人表現愛心,我得以克服了憂慮和自憐而覺得自己是個新人。這樣我便成為一個新人——不是僅在當時而是在以後的歲月均如此。」

以為自己無法再應付生活難題的人可能覺得自己需要別人的幫助多過自己能夠幫助別人。但是仁慈地幫別人一點忙往往會振作自己的精神,使自己更容易應付生活上的難題。耶穌基督說:「施比受更為有福。」(使徒行傳20:35)可是假若你沒有錢或其他物質東西可以施予人又怎樣呢?請考慮一下另一個無意中使別人從絕望中振作起來的經驗。

「我在少女時期的悲劇是貧窮。我們從來沒有在社交上享受過其他少女所享受的快樂。我的衣服從來沒有一件是上等貨色。我又高得快,所以,我的衣服總是不稱身和款式古老。我是那麼自卑和害羞,以致常常含著眼淚睡覺。

「最後我在失意之餘想出一個方法,就是在宴會中總是請我的男伴告訴我他的經驗、見解和他對於自己的未來有什麼計劃。我這樣做並不是我對他的答案特別感到興趣而純粹是想使他忙於回答我的問題而無暇留意我的廉價衣服。

「但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發生了。當我聆聽這些青年人的話而對他們有更深的認識時,我對他們的談話漸漸發生真正興趣。由於興趣那麼濃厚以致我連自己的廉價衣服也忘記了。但是使我驚奇的是,由於我是個留心的聆聽者和鼓勵對方談及自己,我使他們感覺快樂。結果,在我們的社交圈子中我漸漸變成最受歡迎的女子,而且有三個青年曾向我求婚。」

第三個經驗與靈性上的施予有關。這件事也在無意中幫助了一個人使他有更大能力去應付久病所帶來的痛苦。美國伊利諾州的一位耶和華見證人說:

「由於舊病的惡化,我最近又入醫院住了十二日。現在我已經返回家中,於是再次計劃出去參加逐戶將聖經真理與鄰人分享的工作。但是當這一日來到時,我覺得情緒十分低落。雖然我仍然決定要去傳道,但我卻對同伴說『今朝讓我聽你說吧,對朋友我尚且懶於開口,何況對陌生人呢。』

「我的同伴並無異議。她敲了門之後便開始向一位主婦傳道。不久這位主婦就請我們入屋。之後我便忍不住加入討論,和屋主人分享聖經的思想。當我留意到她對我所講的信息十分賞識時,我的消沉立即變成喜樂。到我們離開她時,我無法再形容消沉是什麼了。真的,和別人分享聖經真理所得的喜樂是無法形容的。」

你是否有時也情緒低落而陷於沮喪之中呢?若然,就要想辦法去幫助別人以藉此抵抗過度的自憐。雖然這樣行不一定能夠將使你憂傷的原因除掉,但卻可以幫助你應付生活上的難題。這點是沒有疑問的。——路加福音6:38;腓立比書4:8,9。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