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81 2/8 16-20頁
  • 基督教國各教會正逐漸失去控制力嗎?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基督教國各教會正逐漸失去控制力嗎?
  • 警醒!1981年
  • 相似資料
  • 那一樣更重要——你的教會抑或上帝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0年
  • 聖靈的標記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1年
  • 何以宗教領袖們大感憂慮
    警醒!1971
  • 他們怎樣論及自己的教會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1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81年
《警》81 2/8 16-20頁

基督教國各教會正逐漸失去控制力嗎?

《儆醒!》雜誌駐巴西通訊員報導

觀察一下基督教國各教會便會看出這是一個崩潰中的帝國。許多世紀之前,勢力強大的教會曾支配大部分世界。屬於這個教會的皇帝和國王藉著「神授君權」統治。但自宗教革命興起以來,教會權力遂一分為二。在三十年戰爭及《威斯福尼亞和平條約》在1648年簽訂之後,天主教會的影響力已大為減退。基督新教的勢力日漸強大。法國大革命引進了一個反抗教會統治的時代。不久之後,自由主義的運動到處展開。隨之而來的是工業革命、進化學說、高級批評、現代主義和物質主義。

第一次世界大戰像閃電一般打擊世界。俄國的正教會在布爾什維克主義攻擊之下垮台。共產主義蔓延到其他多個國家,同時決心根絕他們稱之為「人民的鴉片」的宗教。鑑於這一切情形,教皇若望保祿二世提出問題說:「我們的主為教會的前途定下什麼命運?在接近2000年的今日,人類究竟何去何從?這些重大問題的唯一答案是:『上帝知道。』」

上帝知道。真的。可是觀察一下世界各地的教會卻頗為引人入勝,此外也許還有新的發現。

非洲

尼日利亞:

長老會教士占士·尤加堡所嘆惜的事實是「今日的教會似乎已對自己身分失去辨別力,像失憶症患者一般詢問我是誰和我為了什麼而存在?」

《新尼日利亞人報》說:「許多宗教顯要已不再為跟從者定下任何崇高的道德標準,但期望會眾自定標準。」

可是,在尼日利亞的宗教,不論是回教、基督教或部落宗教都有許多人信奉。但在道德或教育力量方面,各教會正逐漸喪失影響力。犯罪和不道德日益增加,內戰期間諸教會各袒己方,教士經營的學校在戰後被政府接收。此外,大專學校所教導的物質主義和進化學說已產生了對宗教冷淡的一代。

南非:

普勒多利亞大學講師查恩·卡爾·郝滋曾以荷蘭革新教會會眾為對象作出一項調查。受到詢問的人當中有百分之28不信人有遺傳的罪,百分之19懷疑創造記錄,百分之23.8懷疑關於亞當和夏娃的記錄,將近百分之70的人相信救恩可以不藉基督耶穌而得。

亞洲

香港:

香港的《亞洲週刊》雜誌反映出東方人的思想,它說:「居高位的右翼西方教士祝福現行制度的炸彈。長髮的拉丁美洲神父則投擲左翼的[炸彈]……羅馬教會的財富可能成為它最惡劣的宣傳。……在100處貧民窟中,為它的神而建的華麗大教堂雄視貧苦的民眾。……在多國歷史上,天主教會一向維護封建勢力,溫順無知的民眾往往為了來世的靈魂幸福而犧牲今生可享的福樂。許多教會曾和獨裁者的宮殿一起被人焚燒。」

日本:

循道會在東京開設的青山學院大學由於志願入學者減少和經費不足,已在1973年廢除了神學課程。類似的事實也見於東方各地,那便是佛教也像西方各教會一般經歷同樣的腐蝕。

澳洲:

在這個擁有居民1,350萬的大洲和國家裡,羅馬天主教會修女比1966年減少將近2,000,修道士和教士減少400。

來自墨爾本的報導表明基督新教的情形也好不了多少:「據教會的一項正式調查透露,澳洲的基督新教牧師有5分之1懷疑上帝和天堂的存在。調查發現有3分之1的新教教友對上帝表示懷疑。」

歐洲

英國諸島:

1978年7月,坎特伯雷大主教在林伯會議中告訴400位主教說:「上帝寬恕我們。我們不會承認這件事;因為承認出來會使會眾大為震驚。我們已經停止聽從,我們的屬靈生命已死了,雖然我們在外表和動作上保持不變。」原來傳教士數目正日益減少。

《泰晤士報》的一項通訊聲稱:「所有主流宗教正苦於人數日少和嚴重經濟困難,但他們最擔心的是,存在於正規宗教與年輕一代之間的鴻溝正愈來愈寬。」

法國:

阿連·活特魯所著的《分裂的教會》(1978年版)一書引述格勒諾勃主教加百列·瑪特基連的話,說:「無可否認,教會正在經歷危機。宗教儀式漸少舉行,領洗和學習教理問題的人數日減,從事教士和宗教職務的人更少。」

在聖母院對封齋期講道中,教士班納·布魯說:「專家們估計[在法國]奉行天主教的人將從百分之16減至百分之7。在我個人方面,我沒有忘記北方諸國所立的榜樣,我們可能降低至百分之1,再過30年就什麼都完了。」

德國:

德國一份報章在報導天主教會議的辯論時說:「教會及其所屬機構看來與現代人的希望毫無關係而且時常落伍。它給人留下的印象是不知道人的希望是什麼,也不了解人的真正需要。」

各教會在德國喪失基地的有力證據是一份雜誌報導民意測驗說:「35歲以下的德國人只有百分之17相信上帝存在。」

希臘:

不久之前,希臘正教會曾權傾一時,但現時教會的行事方式和目標已受到正面攻擊。雅典的《論壇報》評論說:「今日的教會教士,尤其是最高級的教士,許多時是誹謗的淵藪,愚昧和妄言的來源。因此,現時希臘的廣大民眾並不把大多數教士看作是可敬的、屬靈的人,反而將之看作是一群煽動者、醜聞製造者、過激分子和榨取者,他們已不是『羊群的領導』,羊群除了討厭他們的行徑之外,就以他們的閒談和妄語作為取樂資料。」

土耳其:

從希臘渡過博斯普魯斯海峽便是古代的君士坦丁堡,在那裡住著「世界總主教兼『新羅馬』大主教。」狄美特里奧斯一世是普世8,500萬正教徒的象徵領袖。可是《時代》雜誌說:「當狄美拉里奧斯一世閣下在伊斯坦堡聖佐治教堂主持星期日聖餐時,巨型吊燈的微弱燈光投在一排排的空座之上。參加崇拜的會眾數目只有一打,他們多數是上了年紀的人。從歷史看來,這個曾經是基督教世界的一半中心已在垂死中。」

意大利:

在致教皇保祿六世的公開信中,大主教賓東尼奧說:「如所週知,神學院和教皇書院已改變成學校,受馬克思主義和無神論影響的青年教士達90%以上。」《人民防衛報》論及教士們說:「在1871年,意大利有[教士],152,000,……1973年只有47,000。值得留意的是,目前意大利人口已從2,700萬增至5,400萬。」

葡萄牙:

在1977年,《俄卡奧》雜誌說:「目前情況使若干教士感到自己是一個在滅絕途中的集團的殘存者。教士們大都僅是在星期日主持彌撒,在週日則上大學或從事普通工作,他們害怕稍後即要改變新的生活方式。」

在1978年復活節星期日,里斯本的紅衣主教抱怨葡萄牙社會的罪行,可是《俄卡奧》雜誌卻指控天主教會在政治上並不清白而且要對獨裁者薩拉沙統治的黑暗時代增長的罪行負責。

西班牙:

西班牙的宗教傳統經歷急激的改變。數年之前,聖週是大眾堅決擁護的宗教儀式。但現時卻變成叫人相率離開城市去到郊區和山區的訊號。在西班牙多間神學院修習神學的學生寥寥無幾,離職和脫離修院的人數日增使情況更加惡化。

瑞典:

瑞典的教會對民眾生活沒有多大影響。瑞典人上教堂平均一年不到三次。一位評論家說:「結果,瑞典人似乎對教堂頗覺滿意,他們願意捐錢維持教堂,但自己卻不去參加。」

美洲

美國:

《時代》雜誌在封面故事中報導說:「以全國而論,聖公會在以往10年每15分鐘便失去一名會員,」教會已因任用女性教士引起分裂。1978年1月,新成立的「北美聖公會」委出4位新主教。其中一人聲稱留在聖公會「有如為死人施行口對口人工呼吸急救一般無濟於事。」

猶太教律法師阿雲·賴里斯聲稱「美國猶太民族陷於絕望危機中。」據《時代》雜誌所說,他「確信到了2100年,美國猶太人社會可能從今日的580萬人減少到不及100萬人——少到微不足道。」據說賴里斯辯稱「美國猶太人並不接納傳統的猶太教義。沒有宗教,猶太民族就完了。」

既然停滯不前的宗教未能令人滿意,福音主義似乎較為興旺。可是,《人類行動》雜誌卻報導實情似乎不像著名佈道家葛培理佈道時表現的一般踴躍。據稱聽到「講壇呼喚」而立刻上前的群眾是事先計劃的,目的是「造成群眾紛紛自動上前的印象。」

不久之前的一項蓋洛普少年調查透露只有百分之25的少年表示信賴既成宗教。不少人的評論是:「賓果遊戲、賣物會和討厭的說教,構成了教會」,教友們「在靈性上非常淺薄。」不少人批評教會和教友的偽善,事實上教會並沒有以上帝或聖經教人。

巴西:

聞所未聞的是,現時「巴西已大幅度限制羅馬天主教和基督新教的外國傳教士移民入境。」《阿肯色州新聞》巴西本國所栽培的教士足供所需嗎?人口增加率遠超於教士的增加率。事實上,《聖保羅州報》聲稱:「自1968年以來,教士已開始逐漸減少。」

天主教逐漸失去影響力也從人們對生活的態度可以見之。聖保羅大學一隊調查員發現每兩位婦人即有一位使用某種方式避孕,把教會的法規置之不理。《巴西先驅報》的標題定出發人深省的結論說:「巴西的天主教會:黯然無光。」

也許你的教會並沒有基督教國各教會的典型難題。也許它正在興旺,擁有頗多聽眾,你很喜歡聆聽教士講道和與之合作。可是,自己認為對和實際是對的乃是截然不同的事,甚至真正的基督徒也受命要「自己省察有信心沒有,也要自己試驗。」——哥林多後書13:5。

當耶穌在地上時,他指出當日猶太人的各派宗教並非事奉上帝,早期基督教會有些會眾也不能渡過考驗。有若干考驗是當時有些上帝崇拜者不能通過的,今日有許多個人或教會也在這方面失敗。當我們在查考下列各點之際,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對自己和所屬的教會作一番檢討。

[第18頁的精選語句]

「若干教士感到自己是一族行將絕種的生物的殘存者」

[第18頁的精選語句]

「留在聖公會裡好像給死人施行口對口人工呼吸一般無濟於事」

[第19頁的精選語句]

「巴西的天主教會黯然無光」

[第20頁的附欄]

你的教會又如何?

宗教傳統抑或正確知識?

「他們將人的吩咐當作道理教導人,所以拜我也是枉然。」「他們向上帝有熱心,但不是按著真知識。」——馬可福音7:7;羅馬書10:2。

上帝的道的遵行者,抑或只作口頭事奉或以之作為炫耀?

「你們要行道,不要單單聽道。」「信心沒有行為是死的。」「凡稱呼我『主阿,主阿,』的人不能都進天國,唯獨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進去。」——雅各書1:22;2:26;馬太福音7:21。

顯赫的頭銜?

「他們喜愛高位……又喜愛人稱呼他拉比。但你們不要受拉比的稱呼……你們都是弟兄。也不要稱呼地上的人為父,因為只有一位是你們的父,就是在天上的父。」——馬太福音23:6-9。

偏袒徇私?

「你們若按外貌待人便是犯罪。」「上帝是不偏待人的。」——雅各書2:9;使徒行傳10:34。

屬靈的人?

「弟兄們,我從前對你們說話,不能把你們當作屬靈的。……因為在你們中間有嫉妒紛爭。」「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哥林多前書3:1-3;加拉太書5:22,23。

上帝和基督的公開讚美者?

「以頌讚為祭獻給上帝,這就是那承認主名之人嘴唇的果子。」「使萬民作我的門徒。」「直到地極,作我[耶穌基督]的見證。」——希伯來書13:15;馬太福音28:19;使徒行傳1:8。

愛上帝?

「我們遵守上帝的誡命,這就是愛他了。」——約翰一書5:3。

信上帝?

「愚頑人心裡說:『沒有上帝。』」——詩篇14:1。

以基督為贖價?

「除他[基督]以外,別無拯救。」——使徒行傳4:12。

愛鄰人?

「『愛人如己』。愛是不加害與人的。」「所以無論何事,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羅馬書13:9,10;馬太福音7:12。

彼此相愛?

「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約翰福音13:35。

愛世界?

「豈不知與世俗為友就是與上帝為敵麼?」「不要愛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愛世界,愛父的心就不在他裡面了;因為凡世界上的事,就像肉體的情慾、眼目的情慾並今生的驕傲,都不是從父來的,乃是從世界來的。這世界和其上的情慾都要過去,唯獨遵行上帝旨意的是永遠常存。」——雅各書4:4;約翰一書2:15-17。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