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類世界的驚人工匠
你知道工業革命之前有些雀鳥已是紡織、織物製造、裁縫和釘裝者嗎?牠們所建的房屋有些是特別堅固的。但牠們是怎樣學到這類驚人技術的呢?
例如,你豈不是期望房屋堅固嗎?那末請考慮一下樹木鳥的工作。這種棲息於非洲多處地方的鸛狀棕色鳥以6個月的時間建築一個特別強韌的巢。牠把小枝和蘆葦覆在分杈的樹上或突出的石上,組成地板、牆壁和覆蓋巢室的圓頂。牠在巢上加上泥漿使其更為鞏固。巢的入口處有垂直的遮蔽物,使掠奪者不能接近。鳥巢的直徑約達9呎(2.7米),巢身是這麼堅強以致人跳落巢上也不損及下面的巢室!
世界各地的鳥用草和小枝作為建巢材料,但有些雀鳥卻能「製造」織物,例如歐洲的吊巢山雀和南非的吊巢小山雀都是一流建築者,牠們以植物和動物的細軟毛狀物質造出強韌的絲絨狀鳥巢。據報歐洲種的鳥所造的巢是這麼精美以致東歐有些農夫用鳥巢作為兒童拖鞋。
亞洲的縫葉鳥曉得怎樣把樹葉縫在一起。牠揀選一片大到足以摺疊起來的葉子將之縫合或者把幾片葉子聯縫。牠用利喙在葉邊啄孔,然後以喙和爪把幼草或植物纖維穿過葉孔。葉子在縫好之後成為荷包或袋狀,雌鳥在裡面鋪上一層柔軟的綿毛物質。她現時已準備在這個舒適溫暖的縫製住宅中下蛋。
南非的條紋鶯鳥所用的方法稍為不同,牠用軟毛或蛛絲把一束葉子縫合起來。方法如何?藉著『釘裝』。鳥兒把縫絲穿過葉孔,在兩端拉出絲來,然後打個『釘頭』防止樹葉滑出縫絲之外。
非洲的紡織鳥曉得怎樣打結。牠用一足把草的一端繫在樹枝上,然後用喙把草繞過樹枝裹住縛好。這樣,一個織好的草圈就懸著作為雀巢的基礎。牠用300股草之多去織成一個中空的圓球。若干種類的鳥會在巢室之下伸出一條幾吋長的入口隧道。為了防止鳥卵滾出巢外,牠們在巢室和入口隧道之間築一條小檻。
牠們的確是驚人的工匠!可是人類也要費多年時間去學習和實習才能熟練的技術如紡織、織物製造、裁縫、釘裝和工程等是誰教導雀鳥的呢?這種本能的智慧顯然是牠們的創造主賦予牠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