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81 8/8 13-15頁
  • 我曾是個祖先崇拜者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我曾是個祖先崇拜者
  • 警醒!1981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紀念先人
  • 擺脫對死亡的恐懼
  • 品格的改變
  • 幫助活人帶來美好獎賞
  • 基督徒應當崇拜祖先嗎?
    警醒!1989年
  • 對父母表示感激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1年
  • 你應當懼怕死者嗎?
    警醒!1996年
  • 崇拜祖先
    根據聖經而推理
查看更多
警醒!1981年
《警》81 8/8 13-15頁

我曾是個祖先崇拜者

關於童年的回憶,最初浮現在我腦海中的是在沖繩島時候的祖先崇拜儀式。母親在我四歲時把我送給姑母撫養,我們與祖母住在一起,她是崇拜祖先的。她相信人死後有靈,因此在生的親屬有義務崇奉祖先。她有時要把鮮花和食物放在墳前,每天在家裡要向之禱告。

每天在日出和早膳之前我要清潔家中的神壇,以新花替換舊花。祖母跪在壇前,張目仰望,對祖先作冗長的禱告。可是,她禱告的聲音低沉,我無法聽出她說的是什麼。

祖母告訴我,除了已逝的祖先之外沒有其他的神,死了的人是比活人高超的。與這種信仰一致地,死者的遺骸受到很好的照料。遺骸暫時安葬在墳墓裡直至肌肉腐化。再後移出骸骨,洗淨放入特別容器裡,在容器外面寫上死者的生死年月日,再次埋葬在家墓之內。家墓作子宮形,以混凝土或其他物質建成,專門安葬死去的祖先或親屬的骸骨。當然,這項信仰是基於人類有個不死靈魂,在肉體死後會繼續活下去的。

紀念先人

每年一度我們的家人聚集一起紀念先人。在這種場合需要供奉糯米飯、豆腐和海苔。它們是沖繩人的美味食品,預備這些食品所費不貲。

我家在這些特別場合會聘請女巫來領導祭祀先人儀式,女巫通常由老婦擔任。當女巫作30分鐘左右的禱告時,我們要屈膝下跪。我們不明白女巫說的是什麼,只聽到她念念有詞,在我們幾個跪下的孩子聽來,禱告好像長到一小時以上。

我在11歲之後回到夏威夷和父母同住,在這裡曾和基督教國的多個教派接觸。結婚之後受浸加入浸信會。我的丈夫是個祖先崇拜者,我們家中設有神壇。我每天要把鮮花擺在壇上,對祖先焚香禱告,正如祖母所為一般。這件事在我看來絕不為奇,因為浸信會教派也相信人有個魂,死後在靈界活著。

我認為,對祖先表示敬意是在禱告時把生活上的事一一對祖先報告,我相信祖先可以降福或降禍,因此誠懇地渴望事無大小都不要使祖先不悅。例如,我有一次想送禮物給教師,但由於尊敬祖先,就首先把禮物放在壇上一會兒。

擺脫對死亡的恐懼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耶和華見證人上門探訪。我從他們的雜誌獲知納粹德國的希特拉拘禁見證人在集中營和處死其中一些人,因為他們拒絕參戰。這件事使我深為感動,因為它顯出耶和華見證人與基督教國之間的對照。不久我就和見證人一起研究聖經。

他們告訴我關於上帝之道的各事對我有深刻的影響。我永不忘記傳道書9:5所載的話:「死了的人,毫無所知。」另一節經文使我深感興趣,那便是以西結書18:4:「眾人嘅靈魂屬我嘅…犯罪嘅靈魂定必要死。」(《廣東話聖經》)

諸如此類的聖經經文幫助我看出人的魂並非不死,死者也不是在靈界中活著而是毫無知覺,不能為福或為禍。這為我帶來多大的舒解!死後永遠受刑的可能性不再使我畏懼了。我擺脫先前關於再世投生的信仰。素常所作的祖先崇拜是多麼無聊的事,因為死者無法幫助或加害生人。

我在研究聖經方面繼續進步,獲知令人安慰的死者復活希望。「時候要到,凡在[紀念墓]裡的都要聽見他[耶穌]的聲音就出來。」(約翰福音5:28,29)現在已死的億萬人將有在重建的地上樂園裡享永生的希望。我意識到上帝旨意必然會「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馬太福音6:10)聖經中關於死者的真理使我得以自由,人生觀也隨之而改變。

不久之後,我渴望把新學到的真理與朋友分享。首先要告訴活著的親屬我不再崇拜死者了。第一位接觸真理的是我母親,我向她解釋關於死者的真正情況。她不久就了解和接納聖經教訓。我也開始和父親一起研究聖經。他在逝世之前也接納關於死者「毫無知覺」的事實而放棄了祖先崇拜。

我一有機會便把偉大的聖經真理與朋友、親戚和鄰人分享。真理既為我帶來極大安慰和喜樂,我也希望別人知道聖經應許,這個地球在上帝王國治下時,「上帝要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啟示錄21:4。

品格的改變

當我回顧崇拜祖先的時候,我了解到當時的全部生活都以崇拜死者為中心。當家人和親族在生時很少對之表示關懷和實踐真正的愛心。成為基督耶穌的跟從者幫助我披上新的品格,對活著的親屬和他人表示更大的愛心。

例如,當我知道在四歲時父母把我送給姑母每時我非常憤恨,並且開始憎惡母親。成為耶和華見證人之後就意識到不應再對母親心懷憤恨。正如耶穌所教,我們若希望獲得上帝寬恕就要寬恕別人。(馬太福音6:12;歌羅西書3:13)因此,我到母親面前解釋心中不再對她憤恨而且願意對她寬恕。她也表示歉意,於是建立和平的母女關係直至她去世。

在對待別人方面我也能表現更大愛心。當他人以屈枉相待時,我不會懷恨在心,反而予以由衷的寬恕。這些新披上的慈悲和寬恕的品格甚至有助於挽回我的婚姻。當我開始研究聖經時,原已打算離婚。但聖經幫助我學會了寬恕丈夫的不完美之處,我們繼續了33年的婚姻生活,直至他逝世。

幫助活人帶來美好獎賞

當我觀察到今日許多暮年父母和祖父母的寂寞和晚景淒涼時,我十分感謝真理使我獲知當父母在世時對他們表示真愛和敬重。這樣行所帶來的快樂與耶穌所說的話如出一轍,那便是「施比受更為[快樂]。」——使徒行傳20:35。

今日,在65歲的高齡,我不再崇拜死去的祖先而是以感激之心去崇拜又真又活的上帝,耶和華。(耶利米書10:10)——外稿。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