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的觀點
你應當懼怕死者嗎?
提到死者,許多人都忌諱不談。有些人對這個話題不但感到不安,甚至不寒而慄。因此,在世界各地的文化裡,一些跟懼怕死者有關的習俗和儀式相當普遍。讓我們看看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居民的一些習俗吧。
在西非的某個城市,一位婦人對於一位家人死後的情形記憶猶新。她說:「一個親屬會經常為死者預備一碟子食物,然後把食物小心翼翼地放在死者的臥室裡。我乘她不在的時候就會偷吃食物。那個親屬回來時非常高興!她以為死者已領用了那些美食。這個情形延續了好一段日子,直至一天,我病倒了,沒有胃口吃東西。我不禁害怕起來!不少親屬都斷定我的病是死去的親者所造成的。他們認為,死者必定是生某個家人的氣了。」
在同一個城市裡,如果一個家庭有孿生的兄弟或姊妹,其中一個一旦死去,家裡的人就不會提到死者。假如有人問到孿生兄弟或姊妹中死去的那個,家人就會循例回答說:「他[或她]上街買鹽去了。」他們深信,一旦說出真相,孿生中仍然在世的就會喪命。
接著,請想像這個情形:一個男子去世,遺下三個妻子。在喪禮後次日,人們會為死者的遺孀預備特製的白衣裳。與此同時,他們會在房子附近用木材和茅草蓋一所浴室,這些婦人就在那裡沐浴,然後穿起這些白衣裳。除了這些遺孀和一名奉派協助她們的婦人以外,任何人也不得進入。婦人步出這所特別蓋造的浴室時都是蓋上面紗的。此外,她們還戴上一條西貝——用繩子織成的項圈,用來「護身」。她們每逢星期五和星期一都要進行這種沐浴儀式,直至過了100天為止。在這段時期,她們不可直接從男子的手中接取任何東西。假如有男子想給她們一些東西,他必須先把東西放在地上或桌子上,婦人隨後會把東西拿起。任何人也不可坐在或睡在這些婦人的床上。這些婦人不論在什麼時候離家,每人都必須攜帶一根特別的棒子。她們認為有這根棒子在身,亡夫就不會攻擊她們。婦人如果沒有遵從上述的指示,就覺得亡夫會感到惱怒,並且會傷害她們。
在非洲,類似的經驗屢見不鮮。然而,這些習俗並不是非洲所獨有的。
懼怕死者的心理非常普遍
論到人們對已故祖先的看法,一部稱為《恩卡爾塔》的百科全書寫道:「死去的親屬……被認為已成為能力高強的靈體,少數死者則獲致神靈的地位。[這種觀念]所根據的見解是:祖先是社會的活躍分子,並且仍然關心在世親者的事務。關於死者的這些觀念,世上很多地方都有廣泛的文字記錄,例如在西非社會(班圖人和馬紹那人);波利尼西亞和美拉尼西亞(多布人和馬努斯島的居民);某些說印歐語的民族(古代的斯堪的納維亞人和日耳曼人);此外,在中國和日本,有關描述死者的記載尤其眾多。一般來說,人們認為祖先操有很大的權力,並且具有特殊的能力去影響事態,或操縱在世親屬的福壽康寧。這些祖先最關注的事之一就是保佑家人。他們被視為至高的神或眾神與人之間的居間者,並且能夠向人報夢或附在人的身上,藉此跟活人溝通。人們對祖先的態度既恐懼,又崇敬。祖先如果受到忽略,就可能會降下災病或其他禍患。活人通過安撫、祈求、禱告和獻祭,就可以跟祖先溝通。」
不錯,懼怕死者足以耗去家庭大部分的收入。複雜的祭祀儀式時常牽涉到食物和飲料、用來獻祭的活牲口,以及昂貴的裝束;堅信死者當受畏懼的人對這一切都隆重其事。
然而,死去的親屬或祖先所處的情況真的當受人懼怕和崇敬嗎?上帝的話語聖經怎樣說?
死者能夠傷害你嗎?
你也許會喜歡知道,原來聖經也承認有這種成見存在。聖經的申命記談到許多跟懼怕死者有關的習俗。經文寫道:「你們不可……用符咒,求問鬼神或死人的陰魂。上主——你們的上帝厭惡做這類惡事的人。」——申命記18:10-12,《現譯》。
請留意耶和華上帝譴責這樣的祭祀儀式。為什麼呢?因為這些儀式是基於一個謊言的。論到死者的無恥謊言聲稱,魂會繼續存在。例如《正路》雜誌談到死人的情況時指出:「死亡不過是魂離軀殼罷了。……在墳墓裡的只是軀體而不是魂。」
聖經並不贊成這種見解。你可以親自讀讀以西結書18:4的話:「看哪,世人都是屬我的;為父的怎樣屬我,為子的也照樣屬我;犯罪的[魂,《新世》],他必死亡。」此外,上帝的話語在傳道書9:5也清楚描述死者的情況:「活著的人知道必死;死了的人毫無所知」。這正好解釋何以留給死者的食物會原封不動,除非有活人把它吃掉。
可是,聖經表明,死者並不是毫無希望的。他們可以再次活過來!聖經談到一項「復活」安排。(約翰福音5:28,29;11:25;使徒行傳24:15)這項復活會在上帝認為適當的時候發生。目前,躺在墳墓裡的死者是毫無知覺的,他們「睡著了」,直至上帝為他們所定的時候來到才『醒過來』。——約翰福音11:11-14;詩篇13:3。
人們對神祕的事情一般都會感到恐懼。確切的知識能夠使人免受毫無根據的迷信所束縛。聖經讓我們知道死者的真實情況。簡單來說,你無需懼怕死者!——約翰福音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