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91 8/8 12-13頁
  • 二十世紀的圖文傳真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二十世紀的圖文傳真
  • 警醒!1991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它怎樣操作?
  • 這種科技源於何處?
  • 人們如何使用圖文傳真?
  • 圖文傳真的前景如何?
  • 無紙辦公室——理想遠大,現實難成
    警醒!1999年
  • 你正被人監視嗎?
    警醒!2003年
  • 世聞點滴
    警醒!1997年
  • 不再口吃!
    警醒!1998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1年
《警》91 8/8 12-13頁

二十世紀的圖文傳真

從紐約至多倫多不需一分鐘。這便是圖文傳真的速度。究竟圖文傳真是什麼一回事?簡單來說,它便是遙控複印——不用說一句話便達成溝通的目的。單在美國,每月售出的傳真機便超過十萬部。

醫生傳送醫療報告,律師傳遞法律文件,食品商遞交食物購貨訂單,電台接到聽眾的點唱要求——這一切都可以藉著圖文傳真。美國加州一位母親在嬰兒誕生的一小時內,甚至把嬰兒的腳印傳遞給住在另一州的祖父母。

它怎樣操作?

道理很簡單。你所需要的只是一具電話,一個插座和一部傳真機。一份文件輸送進傳真機裡,掃描裝置便會把紙上的深色部分分辨出來,把它們變成電衝,然後通過電話線把電衝送出去。正在接收的傳真機則把電衝再次變成深色部分,然後把一份完全相同的副本印出來。

這種科技源於何處?

早於1843年,一位蘇格蘭鐘錶匠兼發明家亞歷山大·貝恩已發展了第一部傳真機並取得專利。以今日的標準來看,它只是一具簡陋的掃描儀器而已。一支附在擺動的鐘擺末端、裝有電線的尖筆在一組金屬活字上前後移動,把電衝通過電報機的電纜傳送出去。另外一個附有電線的鐘擺則把每一個脈沖演繹出來,在電感光的紙張上形成一個黑點。

到1907年,傳真機已發展成為使用一個旋轉的圓筒及一個光電池的機器,後者能夠把環繞著圓筒的紙張上面每一個字標明出來。可是,無線電信號的傳送相當緩慢,並且時常受到干擾。

1980年代的科技採用了纖維光學,數碼傳送和信號簡練等技術,使傳真機能夠在特別環境下只需三秒鐘便迅速地辨認及傳送一頁紙的內容。目前最多人採用的傳真機類型的實際傳送速度則是每頁需時45秒左右。

人們如何使用圖文傳真?

在以往有時間性限制的訊息一向倚賴隔日速遞或郵寄,現在僅幾分鐘內便可傳遞出去。藉著圖文傳真,重要的文件能夠很快送到收件人手上,所需的時間差不多等於把姓名地址寫在信封上,貼上郵票及把信件放進郵箱裡。

最近加拿大一個兒童經診斷後證實患了一種可以致命的嚴重併發症,醫生認為需要用血治療。孩子的父母是耶和華見證人,他們緊守自己的宗教信念,在任何情況下均拒絕接受輸血。醫院聯絡了好些醫療研究人員,在幾分鐘內便有大量資料通過圖文傳真來到主診醫生那裡,協助整組醫療人員評估其他不含血的技術。結果是,父母的意願受到尊重,而嬰孩則康復過來。這家人無疑對醫院的治療小組使用傳真機分享醫療個案資料一事留下深刻印象。

甚至傳播媒介也有效地使用圖文傳真。1989年,當中國的軍隊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鎮壓學生的反對時,政府限制電視、電台和報章的報導。可是為了維持國際貿易的緣故,電話線依然開放,於是記者紛紛把新聞和圖片傳遞給中國國內和世界各地的人士。

廣告行業也著手利用這項技術。一位推廣經理指出,把廣告以圖文傳真發出「使信息帶有緊急和重要性。人們會立刻閱讀它」。可是,對許多擁有傳真機的人來說,這些無用的傳遞信息只會佔用他們的機器,干擾他們接收與業務有關的重要信息。

正如以上資料顯示,圖文傳真的使用可以說是毫無限制,任憑你的想像力而發揮。但是,像大部分的先進科技一般,圖文傳真也受一撮人所濫用。

圖文傳真的前景如何?

一位電算機工程師預見傳真機傳送的速度會愈來愈快,在功能方面更精益求精。由於商界已普遍採用可以放在辦公桌上的商業機器,內部傳遞勢將取代文件的傳遞。此外,彩色傳真機和手提式傳真機均在產品發展的過程中。未來的展望也包括一部由個人電算機指揮,兼具影印、打字和傳真功能的機器。一位大供應商甚至預測,售價僅一百美元,體積好像一本記事簿大小的個人傳真機將會出現。

雖然電話依然提供即時的口頭溝通,口信卻有時可能被誤引或曲解。傳真機卻能夠把原文很快地發放出去。難怪傳真機現已成為我們生活上一項重要的溝通工具。不錯,傳真機已脫穎而出,蒸蒸日上。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