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92 7/8 4-5頁
  • 在人煙稠密的香港,我一天的生活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在人煙稠密的香港,我一天的生活
  • 警醒!1992年
  • 相似資料
  • 認識香港
    警醒!1974
  • 把小荒島開闢為繁忙新機場
    警醒!1998年
  • 不受歡迎的亞洲「漂流難民」
    警醒!1981年
  • 告別大銀幕,邁向更燦爛的人生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15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2年
《警》92 7/8 4-5頁

在人煙稠密的香港,我一天的生活

香港是世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之一。香港的人口有580萬,聚居在107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因此人口密度是每平方公里5592人。既然只有百分之10的土地為人所居,這意味到每平方公里的平均人口大約是5萬4000人!可是,對於大都市裡繁忙的生活、狹窄的居住空間、熙來攘往的交通和嚴重污染等難題,當地居民卻看來適應得相當好。

鬧鐘的尖銳響聲在早上7時30分吵醒了我。從沙發爬起來後,我盡快梳洗和穿上衣服。我與父母及三個妹妹住在一間小樓房裡,人人都要出外工作。故此,早上我們經常要輪流使用洗手間,而且使用的時間頗為有限。匆匆吃過早點後,我騎上腳踏車往火車站去。一天的勞碌生活便開始了。我頓成了在香港忙著上班的浩大人潮的一分子。

火車飛快地越過擁擠的房屋和稠密的摩天大廈,之後我轉乘公共汽車穿過海底隧道。隧道裡的車輛川流不息,接踵而來。最後車子抵達港島中環的金融區,也是我工作的所在地,我不禁呼了一口氣。視乎當日交通的情況,整個行程可能消耗一個到一個半小時。我終於在上午9時30分到達辦公室。可是我一坐下,電話鈴聲已響起了。這是今天的第一位客人。每天的過程看來總是千篇一律——電話一個接著一個,聽筒擱在機座上的機會實在不多。不知不覺,午膳小休的時候又到了。

現在我的難題是在餐廳裡找座位。雖然這個地區的餐廳很多,可是看來好像人人都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甚至同一張桌子上吃飯似的!再一次我要跟陌生人共用一張桌子。這是稠密的香港人生百態之一。吃過一頓匆忙但卻營養豐富的中式午飯之後,我便返回辦公室。

下班的時間是下午5點30分,但我卻很少能夠準時離開。果然,當我伸個懶腰望望大鐘時,已是下午6點15分了。有些日子我要到七點過後才能下班踏上歸家之途。

先乘公共汽車,繼而火車。火車抵站後,我前往停泊腳踏車的地方。騎著腳踏車返家途中,我不期然想到,我們居住的小鎮已經蛻變成一個繁喧的現代都市了。從前的矮小村屋已被二三十層高的大廈取代,寬闊的高速公路吞噬了大片田野,巨大的行車天橋充斥著不絕於耳的交通噪音。從前的悠閒生活已一去不復返了。

我們的家委實是細小了一點——不及28平方米的地方住了六個人。我並不擁有一個私人房間,這便是晚上我在客廳長沙發睡覺的緣故。不過,至少我的雙親擁有一個房間,三個妹妹也可以睡在她們小房間的雙層床上。對我們來說,私隱是一件奢侈品。

即使家裡地方不大,比起以前一家六口住在公共屋邨的一個單位裡,已經是很大的改善了。若跟數以千計住在旺角區「籠屋」的人比起來,我們更可算是天之驕子。這些出租的「籠屋」擺滿三層床,每個床位長1.8米、深0.8米、高0.8米,住客只有地方擺放一張床褥和少許私人物件。傢具?對不起,沒地方。

到晚上九點,家人都回來了,我們便一起吃晚飯。飯後有人隨手開了電視機,這樣一來,可把我靜下來作點研讀的希望抹殺了。我只好耐心等候,到十一點鐘所有人都就寢之後,才能夠獨佔廳間,在寂靜中聚精會神研讀。到了午夜,我也要上床休息了。

自從離開學校,十二年來我不停工作。我希望有一天能成家立室,但現在我天天都要辛勤工作,為口奔馳,根本騰不出時間去深入認識一位異性。此外,有人說得不錯,找個地方住簡直難於登天。雖然我們學會了適應環境,可是在我看來,這種鬧哄哄的城市生活是違反自然的。然而我也意識到,跟世上千百萬或甚至億萬的人比較,我已算很幸福了。他們住在簡陋的房舍裡,缺乏水電供應,或連基本的衛生設備也沒有。無可置疑,我們需要一個較好的制度、較好的世界和較好的生活方式。——建強口述。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