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會有這麼多虛假警報?
世界末日——有多近?
這個故事描述一位負責替村民看羊的男孩子。一天,他為了找尋刺激,便高聲喊道:「狼來了!狼來了!」其實完全沒有狼的蹤影。村民急忙從村子裡趕來,手裡拿著棍棒,準備把狼趕走,可是到頭來連一隻狼的影子也看不見。男孩子覺得這個玩笑樂趣無窮,於是故技重演。村民再手執棍棒,趕來援救。但又發覺只是一場虛驚。後來,果然真的來了一隻豺狼。男孩於是發出警報:「狼來了!狼來了!」但村民卻認定了這一次又是個虛假警報,於是對之充耳不聞。因為他們已經飽受愚弄。
對於宣布世界末日將臨的人來說,情形也與此類似。自耶穌的日子以來,由於許多預測均未能如期獲得應驗,結果,許多人遂對末日來臨的警告不再抱有認真的看法。
教皇格雷戈里一世(590-604年)曾致函歐洲一位元首,他在信中寫道:「願陛下明察,吾等自全能天主之聖經聖言知悉,當今之世末日已近,眾聖徒之永恆王國亦日益近矣。」
到了16世紀,路德會的始創者馬丁·路德預言末日行將來臨。據一項權威消息報導,他曾說:「至於我,我確信審判日已近在眼前。」
關於早期的浸禮宗,據報導:「十六世紀初的再洗禮派相信,千禧年會始於1533年。」
「約克大主教兼英國首席主教埃德溫·桑茲(1519-1588年)……說,……『我們可以肯定主復臨的日子正近在眼前。』」
威廉·米勒被公認為基督復臨派的始創人,他曾經說過:「按照猶太人計算年代時間的方法,我確信基督約於1843年3月21日至1844年3月21日之間回來。」
依照申命記18:20-22的意思來看,這豈不證明那些作錯誤預言的人其實就是假先知嗎?這段經文說:「若有先知擅敢託我的名說我所未曾吩咐他說的話,或是奉別神的名說話,那先知就必治死。你心裡若說:『耶和華所未曾吩咐的話,我們怎能知道呢?』先知託耶和華的名說話,所說的若不成就,也無效驗,這就是耶和華所未曾吩咐的。」
有些人就末日作了一些轟動一時的預言,藉此引人注意和吸引別人跟從他們;但另一些人則誠懇地相信他們的宣布是正確的。他們根據自己對某些經文的了解或藉著觀察事態發展,從而提出他們的期望。他們並沒有宣稱他們的預測是直接來自耶和華的啟示,彷彿是奉耶和華的名預言似的。因此,在這些事例上,即使他們的聲稱並沒有實現,我們並不能因此便把他們視為申命記18:20-22所譴責的假先知。由於他們具有屬人的弱點,他們對事情作了錯誤的解釋。a
雖然以往有許多預測均告落空,但有些人並未因此而裹足不前,看來他們由於公元2000年臨近而受到刺激,因而就世界末日一事作出進一步的預言。1989年12月5日刊的《華爾街日報》刊登了一篇文章,標題是「千禧年狂熱:先知激增,末日臨近」。隨著公元2000年日漸臨近,不少福音教派均預測耶穌正在回來,並且指出1990年代將會是「一段空前的災難時期」。本刊在預備撰寫這篇文章時,韓國最近便發生了一件事,當地的復臨傳道會預測基督會在1992年10月28日的午夜復臨,並且會把信徒接往天上去。此外,有好幾個末日教派也作出類似的預測。
虛假警報泛濫成災,這實在是一件不幸的事。它們就像牧童所發出「狼來了!」的呼喊聲一樣——不久人們便會對之無動於衷;結果,一旦有真正警報發出時,他們同樣也會一笑置之。
可是,何以多個世紀以來一直會有這麼多虛假警報,正如耶穌所說的一般呢?(馬太福音24:23-26)耶穌向他的跟從者論及標明他復臨的各項事件後,正如我們在馬太福音24:36-42讀到,耶穌對他們說:「但那日子,那時辰,沒有人知道,連天上的使者也不知道,子也不知道,惟獨父知道。挪亞的日子怎樣,人子降臨也要怎樣。……所以,你們要警醒,因為不知道你們的主是哪一天來到。」
事實上,他們不但要警醒戒備,還要懷著熱切的態度保持警醒。羅馬書8:19說:「受造之物切望等候上帝的眾子顯出來。」人類的自然傾向是,正當我們熱切期待某件事情發生時,我們的內心便會產生一股強烈的感覺,認為這件事不久便會實現,即使證據並不那麼充分。由於我們很熱切期待某件事發生,因而可能會發出錯誤的宣布。
既然如此,我們可以怎樣辨明警報孰真孰假呢?你若希望知道答案,請閱讀下一篇文章。
[腳注]
a 耶和華見證人由於熱切期待耶穌的復臨,他們曾為這件事提出了錯誤的日期。由於這緣故,有些人稱他們為假先知。可是,在這些事例上,他們從沒有妄稱這些預測是『奉耶和華的名』而作的。他們從沒有說:『這是耶和華的話。』耶和華見證人所出版的《守望台》雜誌曾說:「我們並沒有作預言的恩賜。」(英文版1883年1月刊,425頁)「我們的寫作也並非萬無謬誤的。」(英文版1896年12月15日刊,306頁)《守望台》也指出有些人雖然持有耶和華的靈,但「這並不意味著現在那些以耶和華見證人身分服務的人是受上帝感示的。這也不意味到《守望台》的文章是上帝所感示而萬無謬誤的。」(英文版1947年5月15日刊,157頁)「《守望台》並沒有聲稱其內容是受感示而來的,其中的話也絕非金科玉律。」(英文版1950年8月15日刊,263頁)「寫這些書刊的弟兄並不是萬無謬誤的。他們的寫作不像保羅和其他聖經執筆者一樣受上帝所感示。(提摩太後書3:16)因此,隨著我們的了解逐漸變得更清楚,有時需要將若干看法加以糾正才行。(箴言4:18)」——1981年8月15日刊,1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