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94 6/8 13-15頁
  • 婚姻——何以這麼多人棄若敝屣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婚姻——何以這麼多人棄若敝屣
  • 警醒!1994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這一切是什麼促成的?
  • 通往較大幸福的門戶?
  • 離婚的苦果
    警醒!1993年
  • 離婚對你的孩子有什麼影響
    家庭生活
  • 兒女——離婚的無辜受害者
    警醒!1982年
  • 離婚爆發了
    警醒!1993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4年
《警》94 6/8 13-15頁

婚姻——何以這麼多人棄若敝屣

香港是東西文化的交匯點。論到當地的離婚個案,《亞洲週刊》(英文)報導說:「不論是中國人抑或西方人,缺乏溝通、不忠、性的難題和互不相容時常是造成夫婦不和的主要成因。」其實,這項評論在世上任何地方都適用。

所有以事業掛帥的男女都甘願為他們的事業犧牲家庭。由於這緣故,他們把家庭裡溝通的大門關上。經過一日的辛勞工作之後,丈夫只顧埋頭閱報。順一和妻子一共經營三間在不同地點的餐館,從早上八時一直工作到晚上十時。順一承認說:「我們夫妻之間差不多完全沒有溝通。」缺乏溝通往往導致嚴重的婚姻難題。

破壞婚姻關係的另一個因素是今日一般人對婚外情的看法。時下的婚外情如此猖獗,以致日本的一項調查透露,有百分之20的男子和百分之8的女子承認在過去一年間曾與配偶以外的人發生性接觸。在日本,職業女性跟丈夫以外的男子有染乃是司空見慣的事。這些女子水性楊花,心裡盤算著,「如果丈夫發覺,我就乾脆跟他離婚。」現代社會對這種情形視若無睹。

現代社會也大力提倡自我至上的態度,以致丈夫和妻子都變得以自我為中心。這種情形促成了離婚的另一個成因——互不相容。「我們的婚姻十分脆弱,隨時可以破裂,」清子說。「我們一結了婚,丈夫就吩咐我做個機械人,要對他惟命是從。如果他各事順利,情形還不太差;可是,一旦有什麼不妥,他絕不會承認自己的過失,反而將所有罪責都推在別人身上。我也難辭其咎,因為我以前時常頂撞他。丈夫若蠻不講理,我就覺得順服他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了。」

其他離婚的理由包括暴力、醉酒、經濟難題、無法與姻親相處和精神虐待等。

這一切是什麼促成的?

不論離婚的理由是什麼,普世的離婚熱潮背後其實有更深一層的原因。雖然東方國家埋怨西方社會輸出各種弊病,但對離婚的普遍接納在西方其實是個新近的現象。事實上,美國離婚率急升兩倍,英國離婚率劇增三倍,都是近幾十年來的事。市政學會(一個調查美國社會和經濟問題的研究組織)的安德魯·J·徹連雖然承認離婚率激升的原因尚未清楚顯明,卻舉出「越來越多女性在經濟上獨立」和「整個社會在態度上的改變」作為形成這種趨向的部分原因。

在美國和其他工業化國家,婦女婚後出外工作已是常見的事。可是,丈夫對於分擔家務一事卻進展得十分緩慢。難怪好些婦女抱怨說:「每個職業婦女最需要的助手乃是一個家庭主婦!」

《轉變中的美國家庭與公共政策》一書指出,當美國女性汗流浹背地洗衣、清潔、準備膳食和照料兒女之際,「許多男子卻『無所事事』」。人類學家說,這種情形普世各地都有。在日本,男子下班後出外交際應酬乃是常見的事。他們聲稱,若要在工作地方搞好人際關係,這種應酬是不可少的。可是,他們卻忽略了在家裡搞好人際關係。既然男子一向自視為家庭經濟的支柱,他們覺得妻子和兒女不應有任何怨言。然而,隨著有越來越多女性出外工作,事實證明這樣的想法僅是藉口而已。

另一項導致婚姻破裂的重要因素是「整個社會在態度上的改變」,或好像《婚姻與家庭雜誌》所說,「天長地久的婚姻理想的沒落。」對1990年代的新郎新娘來說,「至死不渝」的傳統婚誓變成了有名無實的虛言。他們繼續留意物色一個更好的配偶。新婚夫婦若懷有這種態度,他們的結合會長久嗎?

對學習聖經的人來說,這樣的社會轉變實在不足為奇。上帝感示的這本書透露,自從1914年以來,我們一直生活在「末期」中,這是一段『難以應付的時期』。人會「喜愛自己,……沒有感謝的心,不忠貞,沒有親情,不容易達成任何協議」。(提摩太後書3:1-3,《新世》)因此,在那些愛自己過於愛配偶、對配偶不忠、在婚姻上不解怨的人看來,離婚便成了他們擺脫婚姻難題的惟一方法。

通往較大幸福的門戶?

以絕大多數而言,離婚並不是導至快樂的門戶。a心理健康研究員朱迪思·沃勒斯坦花了15年的時間調查60對離婚的夫婦,她說:「離婚可以將人騙倒。在法律上,離婚是一宗獨立事件,可是在心理上,它卻是一連串的事件——有時好像一條永無終止的環鏈一般——牽涉到關係的徹底轉變,以及隨著時間的過去而重新定位。」她的研究透露,甚至在離婚十年後,還有四分之一的女子和五分之一的男子仍然未能恢復正常的生活。

兒童尤其容易受到父母的離異所傷害。在上述的研究中,沃勒斯坦發現離婚差不多對所有涉及的兒童都產生「強大和完全意想不到的影響」。有些兒童否認對父母的離異懷有任何消極的想法,然而,稍後當他們長大成人、尋找配偶的時候,負面的情緒卻突然湧現。

這並不是說所有離婚的人都不會得著快樂,事實證明有些人在離婚之後的確尋得幸福。這些人時常得以在品格上破舊立新。舉例說,一旦擺脫了離婚的打擊,以及隨之而來的憂傷和對自我價值的疑慮之後,清白的配偶可能從痛苦的經驗鍛鍊成一個更堅強、更生氣勃勃和更全面發展的人。

一位丈夫移情別戀的妻子解釋說,痛苦和憤怒開始消退後,「你會發覺自己的內心世界改變了,你有不同的感受,你不再是以往的那個人了。」她的勸告是:「要花點時間去重新認識你自己。在婚姻裡,丈夫和妻子通常傾向於壓抑自己的喜好和願望以求取悅對方;可是,離婚之後,你應當花點時間去找出自己現在的喜惡。你若試圖將自己的感受埋藏起來,要記住它們並沒有死去。有一天它們會回來,你仍然必須正視它們。故此,何不現在就面對現實,努力克服這些感情上的難題呢。」

鑑於一般人越來越意識到離婚所導致的難題,這項選擇已不像以前那麼誘人了。《時代》雜誌報導說,有越來越多的婚姻顧問——雖然他們仍佔少數——正鼓勵鬧意見的夫婦:「不要分手。」塔夫特大學的戴維·埃爾金德寫道:「經歷離婚有點像滑雪時跌斷了腿:無論旅館內有多少人像你一樣跌斷了腿,你的痛楚並不會因此而減少。」

離婚絕非解決婚姻難題的捷徑。那末,什麼才是消除婚姻歧見的較好方法呢?

[腳注]

a 合法的離婚或分居也許可以為當事人提供若干程度的保護,避免受到極端的虐待或蓄意不履行養家的責任。

[第15頁的圖片]

今日的夫婦時常無法彼此溝通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