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地探索海底世界
《儆醒!》雜誌駐澳洲通訊員報導
有一個引人入勝的奇妙世界,曾置身其中的人並不算多。這個世界僅在水面以下,又在深海碧濤下,隨時讓你去探索。『這個旅程安全嗎?』你也許會這樣問。『如果我想探訪一下這個奇妙的海底世界,我是否必須是個游泳高手?假如我完全不懂泳術,那麼,我是否就永遠沒有機會目睹這個奇妙世界?』
探索海底世界的兩個方法
要探索海底世界,有兩個流行的基本方法:水下呼吸管潛泳法,以及自攜式水下呼吸器潛泳法。a
水下呼吸管是一枝彎曲的管道,一端與潛水員的口接連,當潛水員在水面潛泳時,面部沒入水裡,管道的另一端則露出水面。這樣,潛水員無須把頭露出水面也能夠呼吸。此外,還有一個面罩用來保護潛水員的眼睛。
自攜式水下呼吸器包括一個或多個圓柱形氣筒,內裡儲存了一些壓縮空氣,並與一個呼吸器接連。因此,對於那些希望深入探索海底的人來說,自攜式水下呼吸器潛泳法顯然特別適合他們,然而,這種潛泳法比較複雜,花費也較為高昂。
水下呼吸管潛泳法則簡單得多,這種玩意的花費也遠較便宜。藉著這種潛泳法,你就是在近水面的地方也能觀賞到令人賞心悅目的海底世界。一個酷愛水下呼吸管潛泳的人,對於自己首次潛入水裡的經驗有以下感覺:「當我第一次用水下呼吸管潛泳時,我仍然清楚記得自己穿過密密麻麻的魚兒的景象,當時我只是個14歲的小伙子。我穿越魚群時,魚兒彷彿形成了一條活隧道。陽光映照在銀色的魚身上,魚鱗泛起閃閃的銀光來,我興奮極了。就這樣,我開始對水下呼吸管潛泳情有獨鍾,這個興趣至今也沒有消減。」
真的安全嗎?
一位曾安全地享受水下呼吸管潛泳達20多年的人打趣說,這種潛泳法比你將汽車駛近海灘安全得多!在水裡,安全與否主要視乎當事人的表現如何過於這種潛泳法本身。你若不善泳術,就不應潛往平靜、淺水以外的水域,也切勿游到水深超過你身高的地方。事實上,就是在一米深的水裡,奇妙有趣的東西已十分繁多了。當你掌握到較多潛泳的技巧,以及建立了較大的自信心後,你便可以安全地潛進較深的水裡,即使這樣,你仍然應當有一位在潛泳方面勝任愉快的同伴與你一起。大多數經驗豐富的潛泳手從不單獨潛往離岸較遠或較深的水域裡。除了為安全起見外,倘若有同伴跟你分享潛泳的樂趣,這可使你倍感舒暢愉快。
無可否認,把面部沒在水裡,然後藉著一枝水下呼吸管來呼吸,這的確需要人多點練習才能適應。然而,你若持之以恆,你必然發覺這種潛泳法其實並非那麼困難。有些初學者喜歡在游泳池或平靜靠岸的淺水裡練習,還有些人甚至在浴缸裡練習。
需用的裝備
水下呼吸管潛泳所需的裝備較為簡單和便宜:一個面罩、一對蛙鞋,以及水下呼吸管本身。當然,你若在冬季或寒冷的水裡潛泳,也許你需要多添一套保溫潛水服,當然費用便會大為增加了。不過,且讓我們先來看看最基本的那三樣裝備吧。
面罩應當緊貼面部,具防水性能,戴起來時感到舒適自在。此外,面罩也應當配備一個均衡器——一連串的凹穴——以便讓你可以從面罩以外捏住自己的鼻子。關於這個功用,我們稍後將會加以解釋。面罩應當容許潛水員有較大的視野,容量低,意即鏡片應當靠近面部,從而減低裡面的空氣容量。硅酮質料的面罩使人佩戴得最為舒適。現今甚至近視人士也可以採用有助矯正視力的面罩。
接著便來到蛙鞋——左右腳各一隻——部分。蛙鞋通常都是用塑料製成的,作用跟船槳類似,潛水員將其穿在腳上有助增加游泳的速度。蛙鞋分為兩類:密封式和露跟式。倘若你在潛入深水的地方前必須走過滿布藤壺的岩石或淺水的珊瑚床,因而需要穿上鞋子,那麼你便需要穿著露跟式蛙鞋。你只需把蛙鞋套住鞋子便可以潛水了。你若只需蛙鞋而無需另穿鞋子的話,那麼直接把密封式蛙鞋穿在腳上便行了。
最後讓我們看看水下呼吸管本身吧。對於初學者來說,最好採用丁字型的簡單通氣管,因為在潛泳方面,最重要的就是能夠呼吸暢順。一本討論潛水的手冊建議,通氣管的直徑最好至少有2厘米,長度則為30至35厘米。
使用水下呼吸管的實用提示
正如上文指出,你在近水面的地方游泳時,水下呼吸管使你無需把頭抬起來也能夠呼吸。在水底潛泳又如何呢?水下呼吸管也能夠發揮功用,不過,你必須首先深深地吸一口氣。誠然,水下呼吸管一旦沒入水裡,水自然便會注滿管道。也許你曾見過潛水員升到水面時,便有水柱從他的呼吸管噴出。這種使勁地噴水的方法稱為猛力噴水法。學習這種噴水法其實頗為容易,可是,由於你必須使勁地噴氣,因此,當你游近水面時,你的肺部必須仍然存有充足的空氣,這樣你才可以成功地把通氣管內的所有水噴出來。
有些人認為移位式噴水法較為可取,然而,這種噴水法需要人多作練習才能掌握得好。這種噴水法是怎樣發揮作用的呢?當你游近水面時,試把頭抬起仰望。通氣管的尖端現在應當稍為指向下邊。由於你把頭抬起,你只需稍為噴氣便可把通氣管內的水排出來。要繼續把頭抬起,直至面部露出水面為止。這時你可以把面部轉向下邊,然後呼氣。通氣管會繼續保持通暢,現在你可以毫不費力地呼吸。
你仍在水面的時候,若有波浪翻起,以致把水充滿通氣管,你無需驚惶失措。若有這個情況發生,你只需猛力地吹氣,通氣管裡的所有水分便會給噴出來。
享受水下呼吸管潛泳的樂趣
你在近水面的地方潛泳時,要學會穩定地呼吸——深深地吸氣,然後穩定地把氣呼出。這樣做對肺部也大有益處。要記住,若要享受潛泳的樂趣,祕訣並不在於你可以潛得多遠或速度有多快,而是你在潛泳期間發現到和探索到多少東西。倘若你希望潛到較深水的地方,要學會鬆弛下來,並且盡量保存氧氣,這樣你便可以在水裡逗留得久一點。然而,千萬不要試圖為自己留在水底的時間創紀錄!
你在水裡暢游時,要讓雙臂隨水流飄蕩。你只需運用蛙鞋便可以了,撥動蛙鞋時,步幅要大,動作要平穩,雙膝要稍為彎曲。初時你也許需要集中精神才可輕鬆自如地撥動蛙鞋,但不用多久,你無需特別留意也能自動地這樣做。不過,面罩若模糊了又怎樣辦呢?若要防止這個情況發生,一個簡單的方法就是在戴上面罩前,用少許唾液塗在鏡片上。你可以稍過一段時間後才把唾液沖去,這樣,鏡片保持清晰的情況便較持久了。
當你潛泳時,也許你有時會發覺中耳部分隱隱作痛。這個情況稱為中耳擠壓現象。這是由於耳鼓兩邊形成了壓力差所致的。這個現象通常在你潛下一兩米深的水裡後才開始出現。千萬不要對這種痛楚置之不理而繼續向下潛游,並且以為這種痛楚情況會逐漸改善。相反,你潛得越深,情況便越惡劣,甚至導致耳鼓損裂。《帕迪潛水員手冊》建議,潛水員可以每潛下一米深的水裡時,便讓耳鼓兩邊的壓力保持均等,直至中耳不再覺得疼痛為止。若要獲致這個效果,方法就是用手捏著鼻子,然後輕輕地吹氣。這正好說明何以面罩需要有一個均衡器,這樣,即使你仍然戴著面罩,你也可以擠壓鼻子。你若多作練習,便能夠較易掌握這個技巧,甚至幾乎彷彿是本能一樣。然而,你一旦感到中耳出現痛楚的現象,最好還是游到水面來,因為不適的情況開始後,繼續試圖使耳鼓兩邊的壓力均等也許不起作用。
水下呼吸管潛泳就像一種健全的娛樂,既富於教益,又令人振奮。這種娛樂老幼咸宜,是運動、清新空氣和陽光的奇妙組合。對於那些熱愛潛泳的人來說,僅是學會辨別出若干海底生物的種類,以及記得牠們的名稱已是一種令人振奮的玩意了。托尼曾在斐濟的海域潛泳,他回來後的感想跟大多數人的都一樣,他覺得「能夠置身在另一個色彩斑斕的世界裡」,那種興奮的感覺使潛泳成為一種大有價值、富於趣味的活動。他的朋友莉娜也和應說:「周圍繽紛悅目的東西使我著了迷,我甚至忘了自己身在何方!」
自攜式水下呼吸器潛泳法又如何?
人若泳術高明、對海底世界深感興趣,或是希望在海底拍攝照片,那麼自攜式水下呼吸器潛泳法就是下一步了。你若體魄強健、懂得好好照料自己的潛水裝備,並且跟從基本的規則行事,你就大可以滿懷自信地潛入海底。然而,你若沒有接受過適當的訓練,或沒有通過信譽良好的導師考得牌照——倘若當地法律要求的話,你便不應貿然採用這種方式潛泳了。即使你已考得牌照,你潛下海裡的深度仍然不應超過牌照所准許的。此外,你也必須時常有潛泳的同伴在一起。某些國家——例如澳洲——的法律規定人必須首先通過了潛泳體格檢驗,才可以接受有關的訓練課程。
自攜式水下呼吸器潛泳設備可以相當昂貴。除了要具備水下呼吸管潛泳法所需的基本裝備——面罩、蛙鞋、通氣管——之外,你也必須具備一套保溫潛水服。可是,你若在溫暖的熱帶水域裡潛泳,那麼,你也許無需穿上潛水服。此外,你也需要備有一個浮力控制器、鉛錘腰帶、刀子、呼吸器(要多攜帶一套,以備你的同伴在空氣供應方面出現問題時使用),以及壓縮空氣筒。另一些必備用品包括:潛水錶、深度計,以及一個用來測量空氣筒裡的空氣存量的壓力計。許多潛泳勝地都有這些用品出租,你若不太頻常潛泳,租用這些用品比為自己購買一套經濟得多。
愛護海洋及其中的生物
彼得酷愛水下呼吸管潛泳,他憶述說:「我在昆士蘭陽光海岸的卡勞恩德拉附近的岩礁潛泳時,看見兩米外一條色彩鮮豔的蝴蝶魚游來游去。突然間,一枝閃閃生輝的鋼矛在我眼前射過,然後砰然停下。那條小魚兒徒然掙扎——鋼矛穿過牠的鰓部,然後將其刺在石頭上。刺死這條漂亮魚兒的是一名小伙子,他承認自己這樣做僅是把魚兒當作靶子練習而已!因為魚兒太小,不宜食用。」可悲的是,這種輕率的行為在世界各地正與日俱增。
污染也對岩礁造成影響。不少潛水勝地最後都變得像個垃圾堆一樣,布滿膠袋和飲品空罐。在許多地方,含化學物的污水所造成的破壞性影響正日趨嚴重。隨著棄置了的東西和廢物不斷增加,魚兒便會遷往其他水域,結果珊瑚也繼而死去。
每次潛泳時都戴上手套是個良好的習慣。可是,我們仍要當心自己所觸碰的東西。例如,隨處可見的海膽的針狀刺能夠刺傷空空赤手。美麗迷人的蓑鮋招展著身上鮮豔的紅白條紋,魚身雖然細小,卻彷彿發出警告說,『這是我的領域,不得擅進!』然而,這條美麗的魚兒只是虛有其表而已,因為牠鰭上那長長的刺上布滿有毒的黏液,即使只是在這些刺上輕輕擦過也足以使人感到痛楚。
另一些海底生物則不甚顯眼。例如瘦長的海龍便善於運用保護色。牠看去彷彿是植物一樣,即使目光最銳利的潛水員也很難發現牠們。另一方面,色彩鮮豔的裸鰓亞目軟體動物卻十分觸目。牠是否美味可口呢?本來將會成為掠食者的魚類稍後發現,這種軟體動物毫不可口,因為牠身上布滿一些難吃的化學物,藉此保護自己。
海底奇景美不勝收
不論人們採用水下呼吸管潛泳,抑或採用自攜式水下呼吸器潛泳,他們均會同意海洋的確充滿生機。在珊瑚礁上,人只需潛游一段短距離,便足以觀賞到無數的生物,以及色彩繽紛的景象。一位潛水員說:「看見鮮豔奪目、形狀各異、大小不同的魚兒在你的周圍游來游去,有些甚至從你的手裡覓食,那種興奮的心情的確無可比擬。這樣的經驗令人非常感動。」然後他補充說:「能夠置身在牠們當中,在幾乎不受地心吸力影響下若浮若沉,這種感覺叫人難以置信。」
因此,你若有機會採用水下呼吸管或自攜式水下呼吸器潛泳,只要你遵從經驗豐富的潛水員所建議的簡單防備措施,那麼,你是可以安全地享受潛泳的樂趣的。也許終有一天,你也可以享有這項豐富多采的經驗,得以探索這個奇美多姿的海底世界。
[腳注]
a 自攜式水下呼吸器(或稱水肺)的英文是「self-contained underwater breathing apparatus」,縮寫則是scuba。最新用來標明海域一帶有水肺潛水員正在潛泳的國際警告性旗幟是藍白兩色,其上有一個α的標記。有些國家則仍然沿用紅旗,其上有一條白色的對角線,如上圖所示一般。
[第16頁的圖片]
蓑鮋
[第17頁的圖片]
紅鶴舌魚
[第17頁的圖片]
藍刺尾魚
[第17頁的圖片]
珊瑚上的裸鰓亞目軟體動物
[第15頁的圖片鳴謝]
By courtesy of Australian International Public Affai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