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96 9/8 4-7頁
  • 他們從何而來?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他們從何而來?
  • 警醒!1996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美洲原住民——起源與信仰
  • 了解美洲原住民的哲理
  • 印第安人痛失家園
    警醒!1996年
  • 美洲原住民與聖經
    警醒!1999年
  • 讀者之聲
    警醒!1997年
  • 他們的前景如何?
    警醒!1996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6年
《警》96 9/8 4-7頁

他們從何而來?

「哥倫布來到以前,我們叫自己做什麼?……關於我們怎樣稱呼自己,每一個部落都有不同的叫法。甚至在今天,你如果把每一個部落所用的稱呼翻譯出來,而事前又不知道其他部落怎樣叫自己的話,那麼你會發現,各部落所用的語詞,基本上意思都是一樣的。我們的部落[納拉干塞特部落]叫自己做『尼努克』,這個語詞含有人民[納瓦霍語叫迪尼]或人的意思。我們就是這樣稱呼自己的。[歐洲的]清教徒到達這兒後,我們很清楚知道自己是誰,但至於他們是誰,我們就一無所知了。所以,我們把這些人稱為『阿旺納吉薩克』(陌生人),因為他們是外人,我們根本不知道他們是誰。我們的部落向來互相認識,我們就是人。」——高櫟,納拉干塞特部落。

關於美洲原住民的起源,眾說紛紜。a有些人相信,印第安人就是希伯來人,所謂失落的以色列十支派的後人。摩門教的創始人斯密約瑟和貴格會的彭威廉都懷有這樣的信念。今天,人類學家大都認同以下的解釋:不管是越過陸橋還是搭船,不同的部落從亞洲遷徙到現今的阿拉斯加、加拿大和美國;看來連基因化驗也支持這個見解。

美洲原住民——起源與信仰

美洲原住民編輯湯姆·希爾(塞內卡部落)和大理查德·希爾(圖斯卡羅拉部落),在《創造旅程——美洲原住民的身分與信仰》一書裡寫道:「大部分原住民都遵循傳統,相信自己是從土地本身、眾水或星宿創造出來的。另一方面,考古學家卻推斷,從前有巨大的陸橋橫跨白令海峽,亞洲人越過這陸橋遷移到美洲去;考古學家堅稱,這些亞洲人就是西半球原住民的祖先。」對於白人所提出的白令海峽理論,有些美洲原住民表示懷疑。他們寧願相信部族的傳奇故事、民間傳說。他們認為自己是本地的原居民,而不是從亞洲來的探險移民。

在《印第安冬天》一書裡,拉塞爾·弗里德曼解釋說:「根據曼丹部落[在密蘇里河上游沿岸居住的部落]的信仰,始祖是個能力高強的神靈。生命之主(萬物的創造者)在遠古造了這人,作為凡人和宇宙眾神之間的中保。」曼丹部落也相信洪水傳說。「有一回,洪水快要淹沒全世界,始祖於是指導族眾,建造一座遠遠高出水面的保護塔,或者說『方舟』,以免遇溺身亡。為了記念始祖的救命大恩,每個曼丹村落都有一座小型的保護塔。他們用木板柵欄圍著一根大約五英尺高的雪松柱,就這樣把神話中的塔樓複製出來。」

曼丹部落還有一個宗教標誌,就是「一根包裹著羽毛和毛皮的高柱,上端有個塗上黑色的木製頭像,樣子非常醜惡」。頭像究竟象徵誰?「模擬像代表奧克基-哈達,這個惡魔害人不淺,但能力就不及生命之主和始祖那麼高強了。」在大平原的印第安人看來,「信奉鬼神無疑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除非事前求問過掌管世人事務的神靈,並得蒙嘉許,否則他們就不會作出重大決定,也不會擬訂任何計劃」。

在《北美洲神話》一書裡,約翰·比爾霍斯特解釋說:「在劃分氏族以前,據說奧薩格部落到處遷徙。他們把這種生活方式稱為加尼特(沒有法紀或沒有秩序)。根據傳統看法,從前某些稱為『小老丈』的思想家……構想出以下的理論:一股無聲的創造力量掌管天地,使天上的星宿、月亮、太陽得以井然有序地運行。他們把這股力量稱為瓦康德(神祕力量)或埃瓦旺納克(使我們存在的一位)。」祖尼部落、蘇族和西部地區的拉科他族都有類似的觀念。溫內貝戈部落也有一個關於「大地之神」的創造神話。記載說:「他想要光,就有了光。……接著他又想要有大地,大地就出現了。」

熟習聖經的人覺得,最感興趣的是,美洲原住民的信仰跟聖經的教義竟有頗多不謀而合的地方。美洲原住民相信天地間有個偉大的神靈,也就是「使我們存在的一位」。這個信仰跟聖經的道理尤其接近,叫我們不禁想起上帝的聖名耶和華的含義,「他使之成為」。其他近似的地方包括洪水傳說、為害眾生的惡魔;聖經把這個惡魔稱為撒但。——創世記1:1-5;6:17;啟示錄12:9。

了解美洲原住民的哲理

美洲原住民作家湯姆·希爾和理查德·希爾闡述,美洲原住民自稱從祖先領受了五份禮物。「第一份禮物……是土地,我們跟大地有密切不可分的關係。」考慮到他們的歷史,不論在歐洲人到達以前還是以後,有誰可以否認這點呢?在美洲原住民眼中,他們的土地是神聖的,可惜逐步給歐洲人蠶食了。這些白人要不是訴諸武力、耍弄詭計,就是背棄條約協定,把原住民的土地據為己有。

「第二份禮物是走獸所具有的能力和靈性,牠們跟人一樣也擁有這些東西。」不少證據表明,美洲原住民尊重走獸。他們捕殺走獸完全是為了要照顧衣、食、住等基本需要。把野牛消滅淨盡的不是原住民,而是嗜殺的白人;他們目光短淺、貪得無厭。

「第三份禮物是已故親屬的幽魂;他們雖然死了,卻在靈界繼續生存。我們為死去的親屬製造偶像,就可以跟他們的幽魂溝通。」在環球各地,許許多多宗教都有同樣的信仰,那就是人死後,靈魂會繼續生存。b

「第四份禮物是我們的部族意識;通過世代相傳的部族傳統,我們既可以保存自己的部族意識,也可把這種意識充分發揮出來。」今天,印第安部落舉行慶祝儀式的時候,各氏族都會聚集起來,討論部落的事務。在這些場合,他們的部族意識可說彰明較著。他們的社交集會也帶有濃厚的部族色彩,通常伴有部落舞蹈和音樂。印第安服裝、擊鼓節拍、跳舞、家人宗親團聚——這一切都把各部落的傳統特色顯露無遺。

「最後一份禮物就是創作力。能夠把天然材料變成象徵信心的實物,不但叫我們感到自豪,同時也使我們的信仰變得真實。」不論是編織竹籃、紡織、塑造陶器並塗上顏料、設計珠寶飾物,還是其他創作活動,在在表明他們的傳統和文化確實源遠流長。

由於印第安部落繁多,實在難以把他們的傳統信仰和習俗一一闡明;要是一一詳述,非撰寫多本巨著不行。我們目前很想探知的是:歐洲人大量湧入美洲,許多據稱是基督徒,這件事對美洲原住民有什麼影響?

[腳注]

a 很明顯,「美洲原住民」一詞包括在加拿大居住的部落。許多人認為,早期的亞洲移民穿過加拿大的西北部,南下到較暖和的地區去。

b 聖經並不主張,人死後有個不死的靈魂。(請見創世記2:7;以西結書18:4,20。)關於這個題目,你如果想獲得較詳盡的資料,請參閱《人類尋求真神》52-57,75頁,以及該書索引「靈魂不死的信仰」條目下的資料。這本書由紐約守望台聖經書社出版。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