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口味的花生醬
《儆醒!》駐中非共和國通訊員報導
在西方國家,一般人都覺得花生醬只不過是塗在麵包上薄薄一片的東西;不過在非洲,這種東西卻對人的日常生活有舉足輕重的影響。為什麼呢?
在中非洲,很多大眾喜愛的食品都含有花生醬的成分。像其他發展中國家一樣,麵粉和玉米粉這些令湯和調味料濃稠的東西是很難得到的。因此,花生醬就成為一種常見的代替品了。
不過,要使用花生醬,可不是跑到雜貨店買一瓶回來那麼簡單。在他們的雜貨店裡,花生醬是用茶匙來量的,而且還相當貴,所以許多非洲婦女都寧願自己動手做。要完成這件費時的工作,過程實在引人入勝。下面的資料,是我們走訪了幾個非洲婦女之後搜集回來的。
種花生
大家都知道花生不難種,最麻煩的地方是預備土壤。土壤要在雨季剛開始,土地仍然乾燥堅實的時候就預備好。在4月以人手播種花生的種子。如果雨下早了,在8月底至9月初,花生就可收成了。
花生並不是硬殼類植物,而是豆類植物,是豌豆科的一種。花生並不像你想的一樣生在高大的樹上,而是生在矮木叢裡,果實則長在地底下。因此在某些地方,花生也稱為「地下果」。
在中非,一般的花生田面積約為90米乘50米。有的人會把花生種在住家附近的一塊地上。在花生田上常用的農具,包括一把短把鋤頭和大刀。要做的工作十分多,簡直令人腰酸背痛。花生要有收成,就得好好地保養土壤,至少在起頭要特別小心。花生田要好好看守,以防齧齒動物跑來,把花生種子挖出來吃掉。此外,土壤也需要一般的照顧,要不時鬆土和除去雜草。
快要收成時,花生田就特別須要看守了。快要收成時,人們可能派兒童輪流看守。一個婦女說,她的鄰居在附近的樹上找到她種的花生叢枝。原來猴子把花生叢枝帶到樹上飽餐一頓,吃掉了她辛苦種的花生!
花生收成時,通常整個家庭一起出動,一家大小都要到田裡幫忙。他們要用手把花生樹叢連根拔起,乾了後把花生摘下,放進大盆裡。收割花生的人會用頭頂著這些盆子,帶回村莊。
然後呢?花生洗好後,會放在鹽水裡面煮。部分花生在煮熟後會馬上吃掉,但大部分都會留下備日後煮食之用。他們把花生鋪在住家附近的地上,等花生乾透。有人留下看守花生,以免山羊遊蕩過來,順便吃了花生當點心。
花生乾了以後,就存放在一間用草蓆和泥土搭成的房子裡。房子是建在高柱上的。這個做法一來可令花生保持乾燥,二來又可令齧齒動物無從下手,還可防止小朋友趁媽媽下田工作,進來偷吃。
從花生到花生醬
在製作花生醬之前,要先把花生剝殼。剝了殼後,就可拿去烤。通常會放在一個平寬的鍋子上,在地上堆柴生火,然後把鍋子放在慢火上烤。這樣除了可讓花生有點果仁的味道外,還易於去除花生米的外皮。等花生冷卻後,把花生揉一揉,去除外皮,然後用磨碾機把剝掉了外皮的花生米碾成奶油狀。要是沒有這種機器,家庭主婦就會把花生米鋪在一塊大平石上,然後用一個瓶子或圓石把花生壓碎。
這種花生醬很快就可以用來令調味料濃稠。最常使用這種調味料的菜肴,是在一個鍋子中煮出來的,跟木薯、大蕉、飯等一起吃。你要是想知道用花生醬調味的菜肴嘗起來是怎樣的,何不自己動手煮一道呢?
你可以參照一本標準烹飪書煮一道用肉、洋蔥、蒜頭、番茄醬燉成的雜燴。把肉煮軟,要是喜歡,也可以把菠菜切碎加入。在煮的時候,加一點水入花生醬中,製成糊狀,每兩磅肉約放一杯花生醬,然後放進雜燴裡調和。用強火把雜燴煮10分鐘或以上,以免花生醬的味道太濃。如果你覺得花生醬的味道不夠濃,可放多一點。然後放入鹽調味。要是你喜歡吃辣的,不妨加點胡椒粉。
不少人覺得用這個菜配飯,相當美味可口。雖然你煮出來的菜也許跟非洲原產的口味有點不同,不過你至少可以親自嘗到用花生醬調味是怎樣的——而且是非洲口味。
[第26頁的圖片]
花生收割後,給帶回家去殼碾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