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我應該從家裡搬出去嗎?
「爸爸、媽媽:
最後,我還是決定離開。正如我以前說過,我這樣行既不是賭氣,也不是要向你們報復。像你們要我終日關在家裡,我是不會快樂的。或者我現在的作法也未必會使我快樂,可是我仍想自己去闖一闖。」
一個17歲的女孩這樣開始了她寫給父母的告別信。以西德為例,在年齡15至24歲的年輕人當中,現今有三分之一的女孩和四分之一的男孩從家裡搬到外面居住。也許你自己也曾考慮過搬出去住。
上帝早有先見之明,知道結婚的願望會使人「離開父母」。(創世記2:23,24)此外還有其他正當理由,諸如擴大自己對上帝的服務,也促使人離開家庭。(馬可福音10:29,30)可是,有不少年輕人卻只為了要擺脫一種他們認為難以忍受的情形而離家出走。一個年輕人說:「這樣行不外為了使自己更獨立自主。跟父母住在家裡已不再能夠滿足你了。你常常和他們爭辯,他們對你的需要卻不甚了了。除此之外,你總是要為自己的一舉一動向他們交代,使你感到處處受人約束。」
已適合自立?
你渴望獨立是否就意味到你已適合過這樣的生活呢?首先,要自食其力並不是你所想像的那樣容易。工作時常並不容易找,而且租金也直線上升。許多年輕人在經濟拮据時往往被迫怎樣行?《連根拔起》一書的作者說:「他們回家,期望父母再度負起養他們的擔子。」
你在思想、感情和靈性上的成熟程度又如何?你也許以為自己已經長大成人了,但是你的父母可能仍在你身上見到若干「嬰孩的特徵」。(哥林多前書13:11,《新世》)老實說,關於你適合享有多少自由,你的父母豈不是最有資格去決定嗎?你若反抗他們的決定而堅要獨立自主,就很可能會自討苦吃!——箴言1:8。
『我無法和父母相處!』
你的情形正是這樣嗎?即使如此,你也沒有理由要開始收拾行李。身為年輕人,你仍需要父母的照顧,而且很可能在今後多年還可以繼續從他們的洞察力和智慧得益。(箴言23:22)因此,你應當為了大家在相處方面偶然有點困難就把父母從你的生活上拋開嗎?
卡斯頓是個年輕的德國人,他為了從事全時傳道工作而離開家庭;他這樣說:「不要僅為了難於和父母相處便離開家庭。你若不能和父母相處,又怎能和其他人相處呢?搬出去並不會解決難題,相反,這只證明自立對你來說仍是言之過早,而且會使你與父母更為疏遠。」
道德和動機
年輕人也往往忽視了太早離開家庭所涉及的道德危險。耶穌在路加福音15:11-32談及一個年輕人,由於要獨立自主,於是隻身離開家庭。他不再受到父母的良好影響,於是開始向性不道德屈膝,『過著放蕩的生活』。不久他把錢花光了,工作又很難找到,以致他甚至被迫要做一份受猶太人鄙視的工作——放豬。最後這個浪子覺悟前非,於是含垢忍辱回到家裡,懇求父親寬恕。
雖然耶穌講這個比喻是為了強調上帝的慈悲,但其中卻含有這個切合實際的教訓:懷著不正當的動機離開家庭可以危害你的道德和靈性。很遺憾的是,有些年輕的基督徒採取獨立自主的途徑,結果毀了自己的靈性健康。有些青年人無法在經濟上自給自足,於是便和其他的年輕人——這些人的生活方式其實是與聖經原則大相逕庭的——一同分擔開銷。——哥林多前書15:33。
一個名叫賀斯特的德國年輕人回憶一個年齡與他相若而離開家庭的青年人說:「他雖然沒有結婚,卻開始跟女友同居。他們舉行派對,開懷痛飲,時常喝得爛醉如泥。他若仍住在家裡,父母就絕不會縱容他做這些事。」賀斯特的結論是:「誠然,你一旦離開家庭,便會享有較多自由。但老實說,這些自由豈不是常常被人用作做壞事的機會?」
因此,你若渴望得到較多自由,要問問你自己:我究竟為了什麼緣故想有較大的自由?是為了能夠擁有物質的東西,或為了要有機會做一些我若住在家裡父母就不會准我做的事?要記住聖經在耶利米書17:9所說的話:「人心比萬物都詭詐,壞到極處,誰能識透呢?」
我不搬出去,又怎能夠長大?
《青春期》一書評論說:「僅從家裡搬出去並不能保證你會成功地踏入成年人的階段;留在家裡也並非暗示你未能成長。」不錯,長大成人不是只意味到擁有自己的金錢、工作和住所而已。首先,成功的生活在於我們能夠堂堂正正地面對難題。逃避不合自己心意的環境其實對我們毫無益處。耶利米哀歌3:27說:「人在幼年負軛,這原是好的。」
且以一些很難相處或十分嚴格的父母為例。麥克今年47歲,他小時放學之後,父親要他做許多雜務。放暑假時,其他青少年都盡情玩耍,麥克卻要工作。「我當時認為他是世上最刻薄的人,因為他不讓我們玩耍開心一下,」麥克說。「我時常想道:『要是我能離開這裡,有個屬於自己的地方就好了!』」然而現在麥克對事情已有截然不同的看法:「爸爸所做的事對我極其可貴。他教我學會如何辛勤工作和怎樣忍受艱辛。自此之後我曾遭遇一些嚴重得多的難題,然而我知道怎樣去正視。」
虛幻的幸福
可是,僅住在家裡並不保證會使你成熟。一個青少年說:「跟爸爸媽媽住在家中活像住在幻想世界裡。他們什麼都替我作妥。」成長過程的一部分是學會怎樣照顧自己。誠然,倒垃圾或熨衣服並不像聽自己喜愛的唱片那麼寫意。但是你若從沒有學會做這些事,便可能有什麼後果?你也許會變成一個不能自立的成年人,事無大小全要倚賴父母和別人替你效勞。
不論你是個年輕男子或年輕女子,你是否正為將來所過的獨立生活作妥準備,現在就學會如何烹飪、清潔、熨衣、修理汽車或家居用具?
經濟獨立
在較富裕的國家裡,青年人時常把金錢視為得來容易,花去甚至更容易的東西。他們若有一份部分時間的工作,就時常喜歡把金錢花在立體聲音響設備和名牌服裝之上。到這些青年人搬出去自己生活時,他們才如夢初醒!上文提及的賀斯特回憶說:「我自己在外面住的時候,一到月底,我的錢包和食櫥都變成空空如也。」
你仍住在家裡之際,何不學會怎樣處理金錢呢?你的父母在這方面已有多年經驗,他們能夠幫助你避免許多易犯的錯誤。《連根拔起》一書提議青年人問問自己這些問題,諸如:每月的電氣、暖氣、水、電話要花多少錢?我們要繳付什麼稅項?要付多少租金?也許使你大感驚訝的是,就業的青年人時常比他們的父母有更多零用錢!因此,你若有一份工作,要主動拿出一個合理的數目來支付家庭的各項開銷。
先學會才離開
不,你毋須離開家庭才能長大成人。可是當你仍然住在家裡之際,你必須努力養成良好的判斷力和穩健的頭腦。你也要學會怎樣和別人相處。證明你能夠接受別人的批評,經得起失敗和灰心失望的打擊。要培養『仁慈、良善、溫和、自制』等美德。(加拉太書5:22,23)這些特徵乃是成年基督徒男女的真正標誌。
總有一天,環境會有所改變——例如你決定結婚——你就不得不離開父母的巢了。既然如此,現在何必急不及待要離去呢?跟父母討論一下這件事。他們也許很高興讓你留下來,尤其是你對家庭的福利作出真正貢獻的話。藉著他們的幫助,你能夠在家裡繼續成長、學習而進至成熟的地步。
供討論的問題
◻ 為何許多青年人渴望離開家庭?
◻ 為何大部分青年人尚未適合如此行?
◻ 過早離開家庭有些什麼危險?
◻ 離家出走的人要面對一些什麼難題?
◻ 你怎可以住在家裡而同時達致成熟?
[第57頁的精選語句]
「不要僅為了難於和父母相處便離開家庭。你……又怎能和其他人相處呢?」
[第60,61頁的附欄]
離家出走是解決辦法嗎?
每年有超過一百萬青少年離家出走。有些是為了避開難以忍受的情形——諸如身體的虐待或性的淫辱——而離開家庭。可是,以大多數情形而言,青少年為了返家時限、學校成績、家務和所選擇的朋友等事情與父母發生爭執,於是憤然離家出走。
或者,你的父母對各事的觀點和想法跟你的並不一樣。可是,你有考慮到你父母在上帝面前有責任要「以耶和華的管教和思想調整」教養你成人嗎?(以弗所書6:4,《新世》)因此,他們可能堅持要你跟他們一起參加宗教聚會和活動,或者甚至限制你和其他青年人的來往。(哥林多前書15:33)這是反抗父母或離家出走的充分理由嗎?再者,你也在上帝面前有責任「要孝敬父母」。——以弗所書6:1-3。
除此之外,離家出走並不能解決問題。艾美14歲時離家出走,她後來表示,「離家出走只會為你製造更多難題而已。」海德(Margaret O. Hyde)在她所著的《我的朋友要離家出走》一書中說:「有些離家出走的人找到工作,自立謀生。可是以大部分而言,生活比離家之前更糟。」《青少年》雜誌指出:「青少年並沒有在街上找到自由。他們只找到其他像他們一樣離家出走或被逐出家門的人。他們住在棄置的樓宇中;在這些地方,他們毫無保護,以致飽受強姦犯或流氓惡棍所欺凌。他們也會找著許多專門利用青年人作生財工具的人;對這些人來說,離家出走的少年有如俎上肉一般。」
艾美離家出走之後,一名22歲的男子向她「施以援手」,他要艾美「跟他和他的九個朋友發生性關係」作為收容她的代價。她也「喝得酩酊大醉,同時吸食大量毒品」。另一個名叫桑迪的女孩子由於受到繼祖父非禮而離家出走。她變成妓女,露宿街頭,睡在公園的長凳或任何可以睡覺的地方。這些是許多離家出走的人的典型例子。
大部分離家出走的人都沒有謀生技能。他們也沒有受雇所必須出示的證明文件,如出生證明、社會保險卡、永久住址等。盧斯說:「我要去偷,去向人乞錢。但主要還是偷,因為在那裡盡是些一毛不拔的人。」約有百分之60離家出走的人是女孩子,她們當中許多以賣淫為生。色情刊物的出版人、毒犯和老鴇經常在公共汽車車站出沒,尋找那些可以利用的離家出走者。他們也許向驚惶失措的青年人提出膳宿的地方。他們甚至可能給予這些年輕人在家裡得不著的東西——感到受人所愛。
可是,不久這些「恩人」便向他們索取代價了。這可能意味到替他們賺錢:當娼妓,從事性變態行為或讓人拍色情照片。因此,難怪不少離家出走的人最後受到嚴重損傷——或死於非命!
因此,要作出最大努力——這意味到不只一次——跟父母商談。這無疑是明智之舉。要讓他們明白你的感受和你的處境。(可參閱第2和第3章。)你若受到身體的虐待或性的淫辱,便可能需要外來的幫助。
無論你的情況如何,要說出來,切勿逃跑。即使家裡的生活未如理想,要記住,你若逃跑的話,情形甚至可能更糟。
[第59頁的圖片]
過獨立生活所需的家居技能在家裡便能夠學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