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起源》 問題4 22-29頁
  • 所有生物都源自同一祖先?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所有生物都源自同一祖先?
  • 生命的起源——值得思考的五個問題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達爾文的樹倒下來了
  • 化石記錄顯示什麼?
  • 「證據」有問題
  • 「電影」說什麼?
  • 讓化石紀錄作證
    生命——從何而來?進化抑或創造?
  • 「猿人」——究竟是什麼?
    生命——從何而來?進化抑或創造?
  • 我必須相信進化論嗎?
    警醒!1975
  • 進化論節節敗退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8年
查看更多
生命的起源——值得思考的五個問題
《起源》 問題4 22-29頁

問題 4

所有生物都源自同一祖先?

達爾文「生命樹」推論所有生物可能有同一祖先

達爾文認為所有生物可能都源自同一祖先,並把地球的生命史比作一棵巨樹。後來有人說,這棵「生命樹」起初只有樹幹,樹幹就是最初那些簡單的細胞,而樹幹長出來的樹枝就是新的物種,樹枝長出來的細枝就是各科動植物,細枝長出來的嫩枝就是今天各科動植物之下的所有物種。這種說法對嗎?

許多科學家怎樣說?許多科學家的話令人以為,化石記錄支持生物同祖的說法。他們也聲稱,既然所有生物都有DNA,彷彿使用同一種「電腦語言」,所有生物就必定是從同一祖先進化而來的。

聖經怎樣說?創世記指出,植物、海洋生物、空中的鳥兒和陸上的動物都是「各按其類」被造的。(創世記1:12,20-25)這種說法意味著同「類」生物可以有變異,但也暗示不同類的生物有明顯的界線。如果聖經中關於創造的記載是對的,化石記錄就應該顯示各類生物是突然出現的,而且一出現就是發育成熟的。

證據顯示什麼?證據支持聖經的記載還是達爾文的說法呢?過去150年的發現顯示什麼?

達爾文的樹倒下來了

近年,科學家比較了許多單細胞生物和動植物的遺傳密碼,一心以為這能證實達爾文「生命樹」的說法,但結果卻恰恰相反。

研究結果揭示什麼呢?1999年,生物學家馬爾科姆·戈登寫道:「生命看來有很多源頭,統一生命樹的底部看來有不止一條樹根。」有沒有證據表明,生物各大分支都源自同一主幹,就像達爾文所說的那樣呢?戈登說:「生物同祖的傳統說法,看來解釋不了現存的生物界是怎樣來的。它解釋不了大多數動物門的起源,所有動物門的起源就更不用說了。傳統說法很可能也不能解釋各門動物又怎樣演變出許多綱的動物來。」29a

近年的研究結果一次又一次否定達爾文的生物同祖的說法。例如,2009年《新科學家》週刊(英語)有一篇文章引述了支持進化論的科學家埃里克·巴蒂斯特的話。他說:「我們根本沒有證據證實生命樹的說法。」30同一篇文章也引述了進化生物學家邁克爾·羅斯的話。羅斯說:「生命樹正被安葬,這是我們都知道的,但要接受這件事——生物學整個基本觀念都要改變——卻不是那麼容易。」31b

化石記錄顯示什麼?

許多科學家說,化石記錄支持生物同祖的說法。例如,他們說化石記錄證明了魚演變成兩棲動物,爬行動物演變成哺乳動物。其實,化石記錄到底顯示什麼呢?

支持進化論的古生物學家戴維·勞普說:「無論是在達爾文時代還是在今天,地質學家都發現:化石記錄是斷斷續續的,物種在生物史上都是突然出現的,出現後沒怎麼改變,然後突然消失。」32

事實上,大多數化石都顯示,各種生物在悠長歲月裡都沒怎麼改變過。化石並沒有顯示一種生物演化成另一種生物。擁有特定軀體構造的生物突然出現,新特徵也突然出現。例如,有聲納功能和回聲定位系統的蝙蝠,看來跟蝙蝠出現前的原始物種沒有親緣關係。

看來,各大類動物超過半數都是在一段相對較短的時期內出現的。化石記錄顯示,大量不同的嶄新物種在一段不長的時期內突然湧現,古生物學家稱之為「寒武紀大爆發」。寒武紀指的是哪一個地質年代呢?

我們先假定科研人員對地球年齡的估計是正確的,然後用一條線來表示地球的年齡。假設這條線的長度跟足球場一樣(1),那麼你就得走八分之七個足球場,才來到古生物學家所說的寒武紀(2)。化石記錄顯示,在寒武紀中一段很短的時間內,上文提到的各大類動物就突然出現。有多突然呢?就像你行走時邁出一步,腳掌還在半空,各種各樣的動物就全都在你面前出現了!

用一條長度跟足球場一樣長的線來表示地球的年齡,從地球出現到「寒武紀大爆發」

由於不同物種都是突然出現的,一些研究進化的科學家開始質疑達爾文理論的傳統說法。舉個例,進化生物學家斯圖爾特·紐曼在2008年接受訪談時,就談到可能要創立一種新的進化學說,好解釋新物種突然出現的現象。他說:「達爾文的學說一直被用來解釋生物演化的整個過程,但我認為,在解釋大進化(生物軀體結構大變演化成另一類生物)方面,達爾文的學說將會被降級,變成芸芸學說之一,也許說不上是值得看重的說法。」33

「證據」有問題

一些教科書顯示的化石及其真正的相對大小

對於那些所謂同系列的化石,為什麼有些教科書更改了化石的大小比例?

左上圖:一些教科書插圖所顯示的大小

右上圖:真正的相對大小

有些化石被用來證明魚演變成兩棲動物,爬行動物演變成哺乳動物。雖然如此,這些化石真的能證實進化確曾發生嗎?我們要是研究一下這些化石「證據」,就會發現「證據」有幾個問題。

首先,是化石的相對大小有問題。關於用來證明爬行動物演變成哺乳動物的一系列化石,有些教科書把化石描繪成大小相若,其實化石有些很大,有些很小。

其次,是沒有證據表明化石系列中的生物有親緣關係。這個問題比上一個更嚴重。據科研人員估計,在化石系列中,化石的年份往往相距數百萬年。談到這些化石相距的時間,動物學家亨利·吉說:「由於化石之間年份相距極遠,我們實在不能斷言化石顯示生物之間存在親緣關係。」34c

談到魚和兩棲動物的化石,生物學家馬爾科姆·戈登說,所找到的化石代表性不足,「不大可能反映那些年代這兩類生物的多樣性」。他又說:「我們無法知道化石顯示的生物彼此有沒有關係,跟後來出現的生物又有沒有關係。」35d

圖表顯示物種之間假定的親緣關係

「電影」說什麼?

2004年,《國家地理雜誌》(英語)的文章曾把化石記錄比作「一部關於進化的電影。這部電影的膠片每1000個畫格就有999個遺落在剪接室的地上」。36請想想這個比喻的含意。

一卷電影膠片和其中的畫格

如果化石記錄的電影有「95個畫格」顯示動物沒有從一種演化成另一種,那為什麼古生物學家把「5個畫格」排列成某個次序,暗示進化曾經發生呢?

假如一部電影所用的膠片有10萬個畫格,而你只有其中100個,你會用什麼方法來推斷電影的情節呢?也許你先在心中構想出一個故事,然後跟畫格比較一下。如果你發現100個畫格中只有5個符合你構想的情節,其餘95個卻天差地遠,那麼你會有什麼結論呢?單憑5個畫格,就斷言所構想的故事就是電影原本的情節,這合理嗎?你會不會只是按心中構想的故事來排列那5個畫格呢?如果想想其餘95個畫格的內容再下定論,不是更合理嗎?

上述比喻怎麼會跟支持進化論的人有關呢?多年來,科研人員在分析化石記錄時,都否認一個事實:大部分化石顯示物種在悠長歲月裡幾乎沒怎麼改變過。科研人員否認這點,就等於否認95個畫格所顯示的情節。為什麼他們對這麼重要的事實絕口不提呢?作家理查德·莫里斯說:「顯然,以往的古生物學家都先入為主,認定生物是逐漸進化成另一種的。甚至當證據顯示情形恰恰相反時,他們也不會改變想法。他們分析化石記錄時,往往以公認的進化論觀點為依據。」37

「拿出一系列化石,聲稱化石所顯示的生物有親緣關係,這不是個能驗證的科學假設,而是個一廂情願的說法,其可信程度相當於床邊故事,雖然動聽,也許還有點教育意義,卻並不符合科學。」——《探索遠古年代——放下化石記錄,走向新的生命史》116-117頁,亨利·吉著

現代支持進化論的人又怎樣呢?他們把化石排列成某個次序,是因為這個次序得到化石記錄和基因研究的有力支持嗎?還是純粹因為這個次序符合現代公認的進化論觀點呢?e

你認為怎樣?證據支持聖經的說法還是達爾文的說法呢?請想想本冊子提過的事實:

  • 地球上的原始生物並不簡單。

  • 細胞的成分碰巧產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 指揮細胞運作的「電腦程式」或密碼即DNA複雜無比,顯示DNA實在是非凡智慧的結晶,世上沒有任何電腦程式和信息儲存系統能與之媲美。

  • 基因研究顯示,生物並非源自同一祖先。化石記錄顯示,各大類動物是突然出現的。

看過以上事實之後,你認為證據支持聖經就生命起源的說法嗎?可是,不少人斷言,聖經中關於創造的記載有許多地方不符合科學。這是實情嗎?聖經到底怎樣說呢?

a 「門」是個生物學詞彙,用來區分動物時,指軀體基本結構相同的動物。在生物分類上,科學家使用的一個方法是把生物歸納為七個級別,每個級別的覆蓋面比其下的一個廣。第一級(最大的分類範疇)是界,界之下是門、綱、目、科、屬,第七級即最後一級是種。例如,馬的科學分類是:動物界、脊索動物門、哺乳綱、奇蹄目、馬科、馬屬、馬。

b 請注意,無論是上述《新科學家》週刊的文章,是巴蒂斯特還是羅斯,都不是在否定進化論。他們只是指出沒有證據支持生命樹的說法,即達爾文理論的依據。這些科學家仍在尋找其他以進化論為依歸的解釋。

c 亨利·吉並不是否定進化論,他要說的是化石記錄所能提供的資料很有限。

d 馬爾科姆·戈登支持進化論。

e 參考附欄「關於人類進化的說法」。

思考欄

  • 事實:進化論有兩個重點,一是生物都源自同一祖先,二是生物的微小變異日積月累令軀體構造大變,演化成另一大類生物。以上兩點正受到一些科研人員質疑,而這些科研人員並不支持聖經中關於創造的記載。

    請想想:既然達爾文理論的重點備受爭議,他的理論還真的說得上是科學事實嗎?

  • 事實:所有生物都有設計相似的DNA,彷彿擁有共同的「電腦語言」或密碼。對於細胞的形狀和功能,DNA都起關鍵作用。

    請想想:生物有這個相似的地方,會不會是因為都來自同一個偉大的設計者,而不是因為都源自同一祖先呢?

關於人類進化的說法

頭顱

要是你查閱一下教科書或百科全書有關「人類進化」的資料,就常常會看見一幅插圖,描繪著幾個生物,插圖的一邊是個彎腰曲背的類猿生物,在牠前面的生物腰背一個比一個挺直,頭顱一個比一個大,而最前面的就是個直立的現代人。教科書和百科全書這樣描繪,加上傳媒對找到「失落環節」的消息大事報導,讓人覺得人從類猿生物進化而來這說法是有充分根據的。這說法真的建基於真憑實據嗎?請看看研究進化的科研人員對以下各點的評論。f

化石記錄究竟顯示什麼

事實:20世紀初,用來支持人與猿同祖這個理論的化石十分有限,可以全都放在一張檯球桌上。隨著時間過去,有關的化石數量增加了。現在,有人說這些化石足以塞滿一個火車的貨運車廂。38不過,大部分化石都只是零碎的骨頭和牙齒。且不說全副骨架,就是完整的頭骨也很罕見。39

問:跟「人類系譜」有關的化石數量增加了,有助於研究進化的專家解答人類如何及何時從類猿生物進化而來的問題嗎?

答:沒有,反而引起爭議。談到這些化石該怎樣分類,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的羅賓·德里考特於2009年說:「現在,我們只有一點能達成共識:那就是大家沒有共識。」40《自然界》(英語)這本科學週刊在2007年刊載的一篇文章說,對於猿如何及何時逐漸演化成人,學術界仍一無所知。41文章的作者們是曾發現化石的人,這些化石據稱是演化之樹的一個失落環節。匈牙利羅蘭大學生物人類學系的研究員久洛·杰尼什在2002年寫道:「原始人類的化石該怎樣歸類,以及該放在人類進化史中什麼位置,一直備受爭議。」g他也指出,到那時為止所發現的化石,還不能解說類猿生物究竟在何時、何地及如何進化成人類。42

關於「失落環節」的報導

事實:傳媒常常對新發現的「失落環節」大事報導。例如,2009年一具暱稱為「伊達」的化石出土,一本期刊說這個發現受到「鋪天蓋地的報導,好比搖滾樂歌手一樣」。43英國《衛報》還大字標題報導:「驚人發現!化石伊達填補了人類演化史的『失落環節』」。44但是若干日之後,英國《新科學家》週刊說:「伊達並不是人類演化史的『失落環節』。」45

問:為什麼每當有新發現的「失落環節」出土,傳媒就大事報導,但化石一旦被剔出「人類系譜」,傳媒卻幾乎隻字不提呢?

化石

答:談到那些發現化石的科研人員,上文提到的羅賓·德里考特說:「科研小組的領導人可能要誇大某個『發現』的獨特驚人之處,好吸引學術界以外的人資助研究。報刊和電子傳媒也必定會慫恿科研人員誇大其詞,以求令新聞引人注目。」46

教科書中的猿人圖片及模型

事實:教科書和博物館對所謂「人類祖先」的描繪,通常都離不開特殊的面部輪廓和膚色,以及濃密的毛髮。較遠古的「祖先」通常被描繪成有猴子的特徵,而被說成越接近現代人的,其面部輪廓、膚色和毛髮疏密則越像人類。

問:科學家能不能根據所發現的化石遺骸,準確地塑造人類祖先的原貌呢?

答:不能。卡爾·斯蒂芬是法醫人類學家,任職於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解剖學系。他在2003年說:「人類早期祖先的面貌是無法客觀地重塑的,重塑出來的面貌也無法被客觀地驗證。」他認為,科研人員參照現代猿猴來重塑人類祖先的面貌,「很可能嚴重受偏見影響,有極大的偏差,沒有任何重要性」。他的結論是什麼?「早期猿人面貌的任何『復原像』大概都有誤導成分。」47

以腦袋大小論智力高低

事實:在決定某個所謂的人類祖先的年代跟現代人相距有多遠時,支持進化論的人所用的一個主要方法,是比較生物的腦袋大小。

問:腦袋大小能準確地反映智力高低嗎?

人類和猿猴的頭顱

答:不能。一組科研人員以腦袋大小來推測某些絕種生物的年代跟現代人相距有多遠。他們承認,他們「時常覺得自己的理據站不住腳」。48為什麼呢?請看看一份科學雜誌(Scientific American Mind)在2008年刊載的一段話:「科學家研究人腦和其他動物的腦,看不到絕對的腦容量或相對的腦容量與智力有關。除了控制語言的布洛卡氏區可能跟智力有關,他們看不到腦部某區域的大小跟智力有關,也看不到腦部某特定區域的存在跟智力有關。」49

你認為怎樣?既然知道腦袋大小不能準確地反映智力高低,那為什麼科學家還要根據腦袋大小排列出「從猿到人」的化石系列來呢?他們是否要製造證據來自圓其說呢?對於哪些化石才屬於「人類系譜」,科研人員為什麼會爭論不休呢?他們所研究的化石跟猿猴這麼相似,其實那些化石會不會根本就是來自某些絕了種的猿猴呢?

稱為尼安德特人的類人化石,常被用來證明猿人曾經存在。這些化石真的是猿人化石嗎?對於尼安德特人究竟是什麼,科研人員的想法開始改變。2009年,米爾福德·沃爾波夫在《美國人類體格學雜誌》寫道:「尼安德特人很可能確實是人類一個種族。」50

許多客觀的人都看出,自驕心、金錢和要吸引傳媒注意這些因素,影響了人們如何處理那些所謂支持人類進化的證據。那麼,你會相信這樣的「證據」嗎?

f 請注意,本欄提到的科研人員全都接受進化論,並不相信聖經中關於創造的記載。

g 「原始人類」這個詞,是研究進化的人用來指,從史前的類人物種演化到人類的進化環節。

這幅圖畫有什麼不對?

根據進化論繪製,從猿猴演變成人類的過程
  • 這類圖畫是科研人員和畫師構想出來的,建基於偏見而非事實。51

  • 牙齒化石

    大部分圖像都是根據頭骨碎片和零星的牙齒畫成的。且不說全副骨架,就是完整的頭骨也很罕見。

  • 跟圖中生物有關的化石該如何歸類,科研人員還沒有共識。

  • 畫師重塑絕種生物的面部輪廓、膚色和毛髮

    畫師根本不可能準確地重塑那些絕種生物的面部輪廓、膚色和毛髮的原貌。

  • 圖中現代人後面的生物,排列位置主要取決於頭骨的大小,儘管證據顯示腦袋大小不能準確地反映智力高低。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