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教的基督徒」並不是基督徒
「吃教的基督徒!」或「米飯的基督徒(rice Christians),已在中國大陸絕跡了。根據1960年二月廿日《基督教世紀》的報導,鐘斯博士(Dr. Tracey K. Jones)在美國循道會的傳道會議上這樣宣佈說。
什麼是「吃教的基督徒」呢?即基督教國的許多教會藉著供給一個人以米飯或其他糧食而使其奉教的基督徒。大家都知道,單是將一個人餵飽並不足以使他形成堅強的信仰,因此當共產中國一旦施以壓力時,這些「吃教的基督徒」便立即放棄他們所謂的基督教信仰了。這是不足為奇的。
雖然共產主義已在中國大陸清除了這些「吃教的基督徒」,但是只要基督教國的各教會仍然繼續運用這種手段,「吃教的基督徒」是仍會繼續在其他各地滋長增加的。因此,正如《基督世紀報》(The Christian Century)在較早的一期中所說:」羅馬天主教在[台灣]一些原來沒有天主教居民的地方所建的新教堂都備有大量的救濟品以便分派。……教士們運用以廉價購得的美國餘剩物資作為吸引新教友和保持這些新教友的工具。」
因此難怪基督新教的世界教聯會在它發給各教會的十一個調查問題中第五個問道:「我們是否同意避免利用物質或社會的利益企圖影響人加入某一教會,或趁教友陷於孤立無援的困境時施以不當的壓力?」這個問題的確問得很適當。
「吃教的基督徒」並非只限於亞洲的食米國家才有。絕對不是。整個基督教國都染上了這種毒症。他們雖然自稱信奉上帝,其實卻另外懷有自私的動機。由於這緣故我們發現在若干地區中,教友的數目,對於宗教節目的慶祝,宗教物品的銷售和新建的教堂都大為增加。但是這些活動的增加並不足以代表真誠的基督教信仰,因為在這些同一的地區中犯罪,違法和不道德的事件亦同時激增。
論到這種「吃教的基督徒,」使徒保羅說他們是「壞了心術和失喪了真理的人,……以敬虔為得利的門路。」在預言到「末世必有危險的日子來到」之後,保羅列舉出今日世上各種違法的行為,並且說世人會變成「愛宴樂不愛上帝,有敬虔的外貌,卻背了敬虔的實意,這等人你們要躲開!」——提摩太前書6:5;提摩太後書3:1-5。
嚴格地說來,世上根本沒有「吃教的基督徒」這種人。世上可能有「吃教的循道會教友」「吃教的長老會教友」或「吃教的羅馬天主教徒,」但絕不會有「吃教的基督徒」,因為耶穌基督並沒有立下這樣的先例。他曾強調屬靈的食物遠較物質的糧食重要,說:「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上帝口裡所出的一切話。」他又說:「[感覺靈性的需要]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飢渴慕義[而不是慕飲慕食]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飽足。」——馬太福音4:4;5:3,6。
誠然,有兩次當民眾跟隨他達數日之久以致食物告罄時,耶穌施行奇蹟用幾塊餅和幾條魚餵跑了數千人以免他們受餓。但是當他發現有些人跟隨他是為了不勞而吃時,他斥責他們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你們找我並不是因見了[證明他是上帝的先知的]神蹟,乃是因吃餅得飽。不要為那必壞的食物勞力,要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勞力,就是人子要賜給你們的。因為人子是父上帝所印證的。」——約翰福音6:25-27。
真正的基督教絕不是一種自私的宗教,反之它是無私而以愛為基礎的:「你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耶和華上帝,」其次「你要愛人如己。」耶穌又說:「正如人子來不是要受人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藉著他的行徑,耶穌表明「施比受更為有福。」——馬可福音12:30,31;馬太福音20:28;使徒行傳20:35。
耶穌的教訓在今日可以讓人認真地實行嗎?在各方面都充滿了自私的情形之下,我們是否能夠實踐基督教的這些原則呢?絕對能夠。耶和華見證人的新世界社會正提供充分的證據。他們的絕大多數都是從異教國和基督教國的各教派出來的。那末究竟什麼因素使他們變成耶和華的基督徒見證人呢?他們絕不是受物質利益所吸引,反之感化他們的力量是他們對真理,對上帝和對鄰人的愛。此外,宣揚王國信息的人所緊守的原則和所表現的熱誠,特別是關於上帝的王國的光明希望和這王國將於一個公義的新世界中為人帶來的種種幸福,也吸引了不少人。
這一切是否切合實際呢?無需「米飯」的助力,經常每個月從事宣揚王國福音的工作的傳道員已在1949至1959這十年間由230,532人增加至803,482人,增加率幾乎達到三倍半之多。不但如此,他們且已拋棄一切種族,政治,國家和文化的偏見而和諧一致地合力在179個國家,地區和海島上工作。不錯,真正的基督教絕不需要「米飯」才能產生基督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