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62 8/1 475-477頁
  • 為死者祈禱的習俗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為死者祈禱的習俗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2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這是一種合乎聖經的習俗嗎?
  • 有一個煉獄嗎?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1年
  • 你去世的親人在煉獄裡嗎?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5年
  • 死者需要你的幫助嗎?
    人的希望僅限於今生嗎?
  • 你可以在死後為你的罪償付代價嗎?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4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2年
《守》62 8/1 475-477頁

為死者祈禱的習俗

在基督教國和東方的國家裡都有這種習俗。上帝是否讚許這種習俗呢?

在印度孟加灣(Bay of Bengal)的沿岸,有許多印度教徒跪在浪花中為那些在天堂,煉獄或地獄裡的人祈禱。他們相信祈禱可以加速死者的輪迴而使他們能夠再度嘗試達到涅槃,即與婆羅門(Brahma)復一合為一,的境界。

佛教徒在虔誠方面亦不較這些印度教徒遜色。在佛教徒的家庭裡你可能會看到廳堂中設有一個架子,上面擺放者刻有死去親屬的「天名」的神主牌。這些名字是由為死者超度的和尚們所透露的。

中國人和他們的祖先之間存有一種極密切的關係。許多中國人相信死者會在陰間流浪兩年的時期,而他們必須協助這些死者的陰魂進入天堂。據云這些祖先們的陰魂都需要倚靠生者的祈禱才能重新建立他們之間的親屬關係。他們舉行一些奢華鋪張的喪禮和紀念儀式以保證死者會變成友善的鬼魂而不致淪為與人作對的魔鬼。為了報答這些祭祀和供奉,死者便會保佑和祝福在生的家人。

在猶太教的家庭中,一個親人死後的十一個月內其他的家屬需要誦念他們所熟悉的哀喪禱文(Kaddish Prayer),在「雅爾塞」(Yahrzeit)日或死者的週年忌日亦需如此。有些人認為嚴格地說來,猶太教根本沒有所謂為死者而作的祈禱,因為他們的哀喪禱文只是讚美上帝而並沒有提及死亡一事。可是有些猶太人卻確實相信祈禱能夠超度死者上天堂。哀喪禱文原本是一位教師所做的頌讚詞,後來卻演變為在學者的葬禮中採用的祈禱文。為了避免引起難堪,它後來被認為是用於所有猶太人的葬禮中。過了相當時候有些猶太人甚至以為這個祈禱文具有一種能把親人從磯漢那所謂的痛苦中拯救出來的力量。

在基督新教的世界中人們通常並不重視為死者祈禱。他們認為為天堂裡的人祈禱是不必要的;為被定罪的人祈禱則屬於徒然。因此新教徒為死者祈禱通常只限於在喪禮的時候;在這種場合中牧師會很謹慎地將死者的靈魂推薦到天堂——這乃是用來安慰生還者與死者的一個策略。以後他們亦可能每年為死者舉行紀念禮拜。

羅馬天主教為死者所作的祈禱則與東方的習俗有更密切的關係。天主教徒相信有天堂,地獄,煉獄和一種稱為「與聖徒相通」(Communion of Saints)而與中國人的家族觀念頗類似的關係。這種屬靈的三重合一將地上的「教會中堅份子,」在煉獄中受苦的靈魂和天上「得勝的教會」都包括在內。許多天主教徒衷誠地覺得他們對於在受苦的靈魂富有一種義務。這種責任感曾由一位詩人表達出來:「若是由於我們的過錯,由於我們所表現的壞榜樣或所缺乏的坦誠忠告,以致他們遭受痛苦,我們又該如何呢?」

虔誠的天主教徒相信他們所作的最小的善行,最短的祈禱和最微的抑制都能夠減輕煉獄中的靈魂的痛苦而幫助他們快一點進入天堂。每年的整個十一月,以及其中的萬靈節(All Souls’Day)都被撥出來專為死者祈禱和舉行彌撒。彌撒中所獻的祭物據云最有效力。不過根據聖保羅社(Society of St.Paul)的意見,有許多天主教徒「忘記了聖約翰·克利索斯頓(St.John Chrysostom)所說的話,在彌撒中獻祭的一剎那間,在場的天使便飛往煉獄把獄門打開而放出天主所喜歡釋放的靈魂。他們忘記了聖耶隆(St.Jerome)所說的慰藉的話,當聖祭為一個在煉獄中的靈魂獻上時,這個靈魂所受的痛苦便會在彌撒進行的時間內終止。」

有少數天主教的神學家曾經主張說一些被定罪而不為親友所知的靈魂,當親友在無意中為他們作祈禱時,他們的痛苦可能暫時得著舒解。其他的天主教神學家則認為這種見解是輕率而無根據的,但是教會本身卻從未斥責過這種說法。天主教的神學家都一致同意煉獄在「末日」以後不會再存在。至於上帝在世界末日的時候會如何將屆時仍餘留在其中的靈魂迅速清除則是一個奧祕。不過天主教通常可以從樞機大主教基邦(Cardinal Gibbons)所說的話尋得安慰,他說,「祈禱的金鍊可以將你和那些『在主裡死去』的人連結起來;你可以向他們說話,也可以為他們祈禱!」

這是一種合乎聖經的習俗嗎?

既然普世的人都有為死者祈禱的風俗,也許這會使一些人以為這種習俗是根據聖經或至少是與聖經相符的。但事實並非如此。沙弗氏與赫索克氏合編的《宗教知識百科全書》(Encyclopedia of Religious Knowledge)毫不猶疑地宣稱:「舊約中沒有任何經文可以被引用來支持這種習俗。」《天主教百科全書》則承認天主教與基督新教所共同承認的六十六部聖經書中「並沒有清楚和顯明的經文支持為死者祈禱的道理。」

天主教說煉獄的道理自然暗示為死者祈禱是有用的。他們所引證的唯一經文僅是來自偽經中麥喀比二書(Second Machabees)12:39-46的一段記述;這段記載說猶大·麥喀比遣人送銀子到耶路撒冷「為死者的罪獻祭,虔誠而好意地想到復活的事。」這段記載在結束時歸納說:「因此為死者祈禱以便使他們從罪中獲得釋放乃是一種神聖而有益的思想。」

我們是否可以說在以上的記載裡猶大請人為煉獄中的靈魂舉行彌撒呢?他是一位猶太的愛國主義者;死去的人乃是猶太人而非中國人或天主教徒。關於那些死去的偶像崇拜者,猶大所關心的乃是求上帝赦免他們的罪而讓他們有一個復活的希望。這在第四十四節很清楚地顯明出來:「因為他若不希望被殺死的人會再活過來,他之為死者祈禱便會變成無謂和徒然了。」《猶太百科全書》(The Jewish Encyclopedia)對此節經文的評論亦頗為重要:「對於這種獻祭的提及在猶太文學中是絕無僅有的,除此之外我們從沒有聽聞過在耶路撒冷的聖殿中有這樣的祭祀。」

我們可以在此很適切地提及一件事實,即猶太人和早期的基督徒都不承認《麥喀比書》為聖經的一部份;他們均將其視為偽經或杜撰的。耶穌和各使徒亦從未引用過它們。在四部《麥喀比書》中——有些人說有五部——甚至天主教的聖經亦只包括了兩部。被教皇庇護士十二世推崇為「解釋聖經最偉大的博士」的耶隆曾發出警告說:「所有的偽經我們都應該遠避;……它們含有許多錯誤。」

不理會這項警告的人至少應該留意一下天主教和基督新教均公認為真正受感示的經書。所羅門說死者既不能對活人表示友好,亦不能表示敵意。他寫道:「死了的人毫無所知,……他們的愛,他們的恨,他們的嫉妒,早就消滅了。」(傳道書9:5,6)使徒保羅同意摩西的話說,當亞當被創造時「人就成了一個活的生物(Soul)。」(創世記2:7;哥林多前書15:45,譯自NW)具有生命和具有一個「不死的靈魂」這樣的字眼出現過。相反地,先知以西結寫道:「犯罪嘅[的]靈魂定必要死。」(以西結書18:4,《廣東話聖經》)基督的門徒雅各亦證實這點說:「這人該知道叫一個罪人從迷路上轉回便是救一個靈魂(Soul)不死。」(雅各書5:20)除了上帝以外,基督亦被保羅指出為「獨一不死」的一位靈體。——提摩太前書6:16。

許多人也許會禁不住說以上的各例所說的死亡只是身體的死而並不是「靈魂」的死。耶穌曾警告說上帝「能把身體和靈魂都滅在[磯漢那]裡,」消滅於其中的人絕沒有任何復活的希望。(馬太福音10:28)這項真理正與認為「靈魂」可以在磯漢那中向天祈禱的理論直接抵觸。論到人的死亡,詩篇的作者真實地寫道:「他所打算的,當日就消滅了。」——詩篇146:4。

不斷重覆地誦念祈禱文的習俗曾被耶穌指責:「你們禱告,」他勸誡門徒說,「不可像外邦人用許多重覆話,他們以為話多了必蒙垂聽。」(馬太福音6:7)耶穌並沒有教活人為死人的罪祈求。但他曾說過上帝定意要將一些由於無知而過著有罪的生活,但卻有希望轉為公義的人以及公義的人一同從死裡復活過來。「時候要到,」他說,「凡在墳墓裡的,都要聽見他的聲音就出來,行善的復活得生,作惡的復活[受審]。」(約翰福音5:28,29)由此上帝的兒子指出無數死者的真正希望究竟是什麼。

當你想到一些死去的親友時,你的腦海無疑會憶起他們以往的音容笑貌和可愛的個性;那末請記得這點:假若你那不完美的記憶力尚且能夠在腦中重新塑造出這些人的形象,上帝完美的頭腦和全能的手可以多麼輕易地將他們從紀念墓中復活過來。這項奇妙的應許感動你對耶和華作一個懇切的祈禱感謝他為人類預備了復活的慈愛恩典。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