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79 7/1 13-16頁
  • 擁護聖經的真理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擁護聖經的真理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9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你是不死的嗎?
  • 這對地獄有什麼影響
  • 你崇拜誰?
  • 三位一體的上帝?
  • 關係重大的基督復臨
  • 你對復活的信念有多強?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8年
  • 人死後魂仍繼續生存嗎?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0年
  • 重新考慮靈魂不死的問題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7年
  • 你是不死的嗎?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3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9年
《守》79 7/1 13-16頁

擁護聖經的真理

今日大部分閱讀聖經的人都感覺需要指引。(使徒行傳8:27-31)由於使用聖經的各教會具有這麼多互相衝突的道理,人們更感覺到這種需要。無疑這一切彼此不同的教訓不可能都是聖經的真理。(哥林多前書14:33)但是我們可以從什麼地方獲得有價值的幫助,使我們能夠尋得和認識聖經的真理呢?

《守望台》雜誌在1879年出版便是為了要提供這種亟需的幫助。這本雜誌要擁護上帝的道的重大真理。它的創刊號的首頁便清楚表明,這本雜誌的目的不是要鼓吹互相衝突的教會道理而是要散播來自聖經的真理。這些真理於「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提摩太後書3:16,17)例如,一個很有意義的問題是:

你是不死的嗎?

論到聖經的教訓,大部分人都首先想到聖經對他們和他們的未來有些什麼主張。他們時常想到的是他們可能自幼聽見別人談及的一件事,即每個人的體內都有個不死的靈魂;大部分教會都鼓吹這樣的主張。因此許多人希望死後他們的靈魂會到天上與上帝同在。

《守望台》支持這些流行的信仰嗎?剛相反,它支持上帝的道對這件事所主張的真理。早在1881年4月,題名為「復活」的文章說:

「任何人都可以適當地稱為魂(soul)或個體。這乃是『魂』一字在聖經裡的意思和用法……我們讀到亞當被造——『主上帝以地上的塵土造人,將生氣(盧亞——聖經說走獸、鳥類和魚類均獲得同一的氣息)吹進他的鼻孔裡,人便成為一個魂,』(個體。)創世記2:7。」——第一頁。

該篇文章引用大量經文表明,人在死時「魂」——人本身——便死了。(詩篇33:19;以賽亞書53:10-12;以西結書18:4;《新世》)據聖經說,人(魂)死時是毫無知覺的;死者會留在沉睡的情況中,直至復活的時候來到。藉著復活的奇跡,人可以像耶穌一樣獲得屬天不朽的生命,或在地上樂園裡享有完美的生命。——傳道書9:5,10;哥林多前書15:12-16,50-53。

在過去一世紀中,有些人在本刊讀到這些真理時可能大感震驚,因為他們的教會領袖並沒有告訴他們這些事。但時代已經改變了。世界各地有愈來愈多的教士和神學家正承認《守望台》很久以來所一向倡導的這些聖經真理。請留意以下的例證:

奧斯卡·考羽曼,巴素大學及巴黎蘇爾邦大學神學院的教授,寫道:

「我們若問今日一個普通的基督徒……他認為新約對於人死後的命運有什麼主張,除了少數例外,我們所獲得的答案會是:『靈魂不死。』可是這個受到廣泛接納的見解卻是基督教最大的誤解之一。」——《靈魂不死抑或死者復活》(1958)15頁。

浸信會神學家羅拔·羅連博士解釋說:

「新約並不像柏拉圖一樣主張人有個可以脫離身體的不死『靈魂』。人最後的歸宿是享有在地上的一個軀體。」——《注解時報》,1961年2月,132頁。

羅拔·高亥,羅馬的天主教舊約教授,寫道:

「魂並不是身體裡一件獨立生存的東西,彷彿被囚禁在監獄裡,等到人死時才被釋放出來一般。反之『魂』乃是整個的人。人並沒有一個魂,反之他是一個魂。」——《創世記1-11章神學註釋》(1966)69頁

皮爾·巴斯卡「修士」在法國的《天主教生活》寫道:

「聖經主張當人死時,他的整個人均死去。可是,人卻有希望在世界末日藉著一場復活從死亡的虛無中復得生命。」——1975年7月,37頁。

有些人可能對於教士們所作的這些承認感覺驚奇。可是,在過去100年來,本刊卻一直倡導這些聖經真理。

這對地獄有什麼影響

讓我們進一步探討這件事。魂若不是不死的,而死者只是毫無知覺地等待復活,教會認為上帝使惡人死後在地獄裡永遠受苦的主張又怎可能是真的呢?事實是,聖經絕沒有提倡這樣的主張。《守望台》時常向人指出這件事的聖經真理;以下只是例證之一而已:

「我們獲悉[陰間]一詞譯自希伯來的希屋爾一字,這字的意思只是死亡的情況或狀態。這個字絕不含有任何生存或受苦的意思;[但教士]仍然鼓吹地獄受苦的錯誤主張,這簡直是誣蔑了上帝的品格。」——1883年11月,第4頁。

現在教士們接受聖經對陰間的主張了嗎?雖然有些教士仍不願直接如此承認,但既然教會領袖承認聖經對「魂」一事的主張,他們表明「地獄永火」其實是沒有聖經根據的。舉例說,丹麥的教士卡·仁遜承認這件事所導致的結果:

「地獄永刑的主張是無稽的。這並不是基督教的道理。只是在以往,鼓吹地獄的傳教士才從教堂講壇上大聲疾呼地談及魔鬼和永火。但這個時候已經過去了。」——《我們往那裡去?》119頁。

雖然大部分人已很少在教堂裡聽見地獄永火的主張,很可能他們也沒有獲悉聖經對這個問題的見解。有許多人像澳洲長老會的一個秘書一般,他說:「我們絕口不談天堂和地獄,因為這使太多人感覺不安。事實上,我倒很想找個人談談,幫助我弄清楚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你崇拜誰?

《守望台》所擁護的另一項真理與我們所崇拜的上帝的身分有關。千百萬人曾誦讀耶穌教門徒所作的「主禱文」。(馬太福音6:9-13)但是他們有想過「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這句話的意思,或留意到耶穌將尊崇上帝的名置於多麼重要的地位嗎?(約翰福音12:28;17:6)抑或由於教士們避免運用這個名字,翻譯者則在英文聖經裡用「主」和「神」去代替這個名字,以致千百萬人對這名字均一無所知?

現在許多學者均承認這個名字的重要性。天主教神學家約翰·麥堅塞在《聖經辭典》(1965)中寫道:

「聖經以上帝私有的名字稱呼以色列的上帝比其他所有銜頭加起來更頻常;這名字不但將他標明出來,同時也顯示出他的品格。」——316頁。

J.A.莫雅,英國三一學院的院長,補充說:

「我們閱讀聖經時若只見到代替的稱呼[主或神]而沒有見到上帝本身的私有名字,我們就會失去很多裨益了。藉著將自己的名字告訴他的百姓,上帝想將他最深入的品格向他們透露出來。」——《賴安聖經手冊》157頁。

《守望台》自始至終均使用上帝的名字。例如,1881年10月刊(第9頁)在解釋過希伯來文的艾爾一字的意思是「神」之後,《守望台》繼續說:

「耶和華是首要的,『艾爾』,他統治其他所有的艾爾——能力高強者。所有人都應當知道,耶和華是唯獨應用於至高者之上的名字——他乃是我們的父,耶穌也將他稱為父及上帝。」

1926年1月1日的《守望台》發揮「誰會尊榮耶和華?」這個重要主題。本刊繼續擁護上帝的聖名。自從《新世界譯本》(1950-1961)面世以來,這是本刊最常引用的譯本,因為這本譯本在有證據支持時甚至在「新約」中亦使用上帝的名。G.候活教授最近討論在「新約」中使用上帝的名字一事。饒有趣味地,他指出說:

「我們可以合理地相信,《新約》的執筆者在引用聖經時將經文中的四字神名[希伯來文的上帝名字]保存下來。」——《聖經書刊雜誌》,1977,63-83頁。

《守望台》在許多年前已指出這件事實。

候活教授也說,當人將上帝的名字除去而代之以「主」字時,這很多時引起了混亂,使人分辨不清楚主耶穌和主耶和華;這有助於促成了現今受人廣泛相信的三位一體教義。

三位一體的上帝?

許多人喜歡人云亦云地引用「父上帝、子上帝和聖靈上帝」這句話。這將他們對上帝的看法綜括起來,認為上帝是由三位平等和同樣永存的個體所組成的。

可是在過去一世紀以來,《守望台》一直促請讀者查考一下上帝的道對這件事的主張,例如聖經屢次表明耶穌不是與他的父同等而是次於耶和華及服從上帝的。(約翰福音14:28;17:3;哥林多前書11:3)一個例證,連同支持的經文,見於1882年:

「我們相信一位上帝和天父,以及一位主耶穌基督……但這是兩位而非一位個體。……我們不相信聲稱[耶和華、耶穌和上帝的靈或動力]是三位上帝合為一體的主張,因為這樣的見解是完全不符合聖經的。……三位一體的教義在第三世紀才興起。」

有愈來愈多人正承認三位一體並不是聖經的主張而是後來的一項教會發展。在瑞士,《聖經辭彙》(1954年72頁)一書說:「沒有任何《新約》的寫作明確地肯定說有一位三合一的上帝。」格拉斯哥大學的依恩·韓特遜在《國際百科全書》(1969)中寫道:

「根據《新約》的報導,三位一體的教義並不是使徒所傳的道理的一部分。」——226頁

倫敦的《觀察家報》在1978年12月3日報導說:

「英國最著名的英國教會神學家之一,傑弗利·南柏博士,……對基督教的三位一體教義提出強烈的挑戰。……他說三位一體的教義——上帝由三『位』所構成——『沒有什麼』前途可言。」

神學家若僅留意聖經論及上帝和基督的話而非後來教會的教義,所得的結果時常就是本刊很久以來所倡導的主張。德國柏林的神學家J.史奈德寫道:

「耶穌基督並沒有篡奪上帝的地位。他與父為一並不意味到兩者是同一的個體。雖然上帝的兒子在降世之前具有上帝的形像,他卻抗拒成為與上帝平等的引誘(腓立比書2:6)……雖然與上帝完全協調一致,他卻繼續順服上帝。」——《新約神學辭典》(1965)第二卷606頁。

關係重大的基督復臨

與上帝復活耶穌有密切關係的是一件對所有基督徒均具有最大重要性的事件。這便是基督的復臨或再來。耶穌屢次向門徒提及這件關係重大的事,而他們亦熱切期待這件事發生。在他死亡之前不久,門徒懇求他說,「請告訴我們,什麼時候會有這些事?你的臨在[希臘文派露西亞]和事物制度的終結會有什麼徵象呢?」(馬太福音24:3,《新世》;使徒行傳1:6)聖經以耶穌那令人振奮的應許,「是了,我心快來,」作為結束,而使徒約翰則熱切地響應說,「主耶穌阿,我願你來。」——啟示錄22:20;1:7。

一本《路得會的百科全書》提及這個教訓多麼重要:

「未來的一切期望均受一個思想所支配,主必定會再來與他的教會永遠同在,……這個希望使早期的基督徒具有無可動搖的信心,堅信這個世界的一切權勢和改變都僅是暫時的。基督快來了!」——《路得會百科全書》,第三卷2149頁。

可是,令人震驚地,深具影響的現代神學家的信仰卻與此截然不同。例如英國雪非爾大學的A.C.提素頓博士在最近綜述主要的神學家的主張說:

「天主教神學家提哈特·查丁「對派露西亞[或臨在]很少提及。」保羅·傑力殊提倡「一種未來的神學,派露西亞差不多與之毫無關係。」魯道夫·布特曼「認為派露西亞是末世學的神話。」J.A.T.羅拔遜聲稱『耶穌自己並不期望會再來。』(——《丁道爾通報》,1976,27-53頁。)

由於教士們對基督的復臨毫不重視,這項重大的真理遂在大部分教會會友的生活上毫無意義。我們只是舉出一個例證說明這件事的嚴重性,請想想:基督的復臨意味到最後公義會戰勝罪惡。既然靈性上的領袖們暗示耶穌可能永不會再來,人們對公義的關注會受到什麼影響呢?

可是,與聖經及早期基督徒所立的榜樣一致地,《錫安的守望台與基督臨在的先聲》(本刊的原名)從1879年創刊以來便一直宣告及擁護基督的復臨與臨在。

不但如此,我們在一生中所見到的世事——戰爭、饑荒、地震、普世的不法——充分證明我們現今正目擊耶穌所預言的『基督臨在的徵象』。(馬太福音24:3-14)這意味到事物制度的終結已經近了!我們所考慮到的這項和其他聖經真理無疑值得我們全力擁護。特別是鑑於耶穌說,凡是取悅上帝的人都「必須用心靈按真理敬拜他」。——約翰福音4:24,《新譯》。

[第13頁的圖片]

天國

陰間

魂

復活

耶穌

基督復臨

三位一體

上帝的聖名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