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87 5/1 11-14頁
  • 我怎樣克服自己的野心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我怎樣克服自己的野心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7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從貧困中脫穎而出
  • 你知道上帝的名字嗎?
  • 何以真理對我深具吸引力?
  • 擺脫迷信的縛束而尋得自由
  • 忠貞遭受考驗
  • 在健康方面遭受嚴重考驗
  • 在服務上心滿意足,不再懷有野心
  • 全時的教育事業
  • 為一個有價值的目標而努力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0年
  • 塔拉韋拉——新西蘭的火山災難
    警醒!1993年
  • 在「葡萄園」裡五十年——一種生活方式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9年
  • 耶和華一直悉心照顧我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2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7年
《守》87 5/1 11-14頁

我怎樣克服自己的野心

韋卡圖·格雷君自述

我在1928年12月2日出生。這的確是個異乎尋常的一天,難產幾乎奪去了母親和我的性命,結果,我出生時雙腿扭曲;幸好得到姨母的幫助,我的腿才漸漸變直。對於我日後身為紐西蘭毛利人所過的生活,她的幫助證明十分重要。

我的父親克拉克·格雷來自毛利人的吾加提-杜哈拉土亞部落,母親荷莉·特里則來自吾加提-加洪告努部落。根據古代毛利人的族譜,我出身於一個優秀的家族,屬於兩個野心勃勃的族長的後代。因此,野心也成為驅策我一生的一股力量。

從貧困中脫穎而出

我在有八個孩子的家庭裡排行第三。由於世界陷入經濟大蕭條,我的父母非常窮困。我們一家十口,住在紐西蘭北島近拿比亞的灣景鎮一幢只有兩個房間的屋子裡。我每天的工作包括到海灘收集柴薪及用4加侖(15公升)的煤油罐從鄰居的井挑水回家。這種生活至今我還記憶猶新。不論夏天或冬天,我們都赤腳步行5英里(8公里)上學。

這種窮困的生活驅使我野心勃勃地要開拓一個美好的將來——接受高等教育以求名成利就。學校便是起點。我一方面努力求學,在運動和橄欖球方面也成績優異。我在中學時已成為短跑運動高手,不久更成為橄欖球隊的隊員。在學校方面,我因善於打橄欖球而名噪一時,在北島各地廣為人知。

讀完中學之後,我到首都威靈頓的師範學院攻讀,然後在維多利亞大學進修一年。學成之後,我在文努泰亥市立中學任教。在任教期間,我被選為毛利全黑橄欖球隊的試用隊員。能夠代表紐西蘭國家橄欖球隊出賽是很多毛利人夢寐以求的事,因此,我能夠參加這些選拔賽是很大的榮幸。

我的野心終於實現了。我成為一個毛利族教師,在教育界和運動界均有若干成就,貧窮亦已不再困擾我——與1930年代那個可憐的毛利男孩比較實在有天淵之別!

你知道上帝的名字嗎?

在師範學院就讀時,我有理由對宗教作一番忠實的檢討。我自小是英國聖公會的教友。事實上,教會的禮拜曾一度在我家裡舉行。父親去世時,一個真正的考驗臨到我身上。我不斷問自己,何以上帝在我的母親和她的八個孩子亟需父親時竟把他取去呢?這看來實在不公平。

就在這時候,母親開始加入耶和華見證人與鄰居所主持的聖經研究。我非常憤怒。我認為既然我們已有自己的信仰,她又何須向見證人請教呢?

有一天,魯道夫·拉維里,當地一位見證人,前來探訪我。我決心要為難他。可是,他的微笑和友善態度卻使我怒氣全消。他問我一個簡單的問題:「你知道上帝的名字嗎?」我回答說:「耶穌。」他請我打開我的《英王詹姆斯聖經譯本》,翻到詩篇83:18。我感到非常詫異,上帝的名字竟出現在我自己的聖經裡:「使他們知道惟獨你名為耶和華的,是全地以上的至高者。」

我對這節經文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不禁納罕,何以我自己的教會並不重視這個神聖的名字呢?其後,另一位毛利族見證人,查爾士·泰利哈,到我家裡與我們主持一個經常的聖經研究。我看出這就是真理,於是毅然與英國聖公會脫離所有關係。我在1955年受浸成為見證人。

何以真理對我深具吸引力?

既然我自幼便是英國聖公會的教友,為什麼耶和華見證人的道理對我有這麼大的吸引力呢?聽到見證人解釋上帝的道之後,我對聖經教訓的簡明和合理留下深刻印象。當然,對許多人來說,簡單易明本身便是個障礙。但我終於領悟到,聖經對日常生活上發生的任何難題都訂有基本的原則、律法和指引去處理。——可參閱詩篇119篇。

特別在婚姻生活上更是如此。在聖經裡,我尋得獲致成功婚姻的指導方針。聖經幫助我看出,我可以怎樣負起責任成為一個較好的丈夫和父親。當然,我非常慶幸自己尋得一位像興妮華嘉的賢內助。她來自東海岸的吾加提-普魯部落。我們在1954年結婚。她很樂於接受真理,我們在應用上帝的道的原則方面彼此衷誠合作。——可參看箴言31:10-31。

見證人所跟從的崇高道德標準使我印象特別深刻。人若要在上帝面前具有蒙嘉許的地位,就必須停止所有不道德的行為——包括淫亂、姦淫、說謊、偷竊、暴行、兇殺、仇恨和種族歧視等。所有這些惡行都是上帝的道所譴責的。我看出良好的行為可以造益自己和別人。這樣的行為不會有任何令人引以為撼的不良後果。——哥林多前書6:9,10。

擺脫迷信的縛束而尋得自由

毛利人有許多迷信的習俗是祖先留傳下來的。我們非常害怕死者的靈魂,而聖公會所主張的靈魂不死的道理更增加了我們的恐懼。可是,我開始與見證人研讀聖經之後獲悉耶穌曾說:「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約翰福音8:32)的確,對上帝的道的正確了解把我從毛利人的迷信縛束下釋放出來。

我清楚記得一件與此有關的事。當我的祖父去世時,祖母亦不幸在48小時之後因傷心而與世長辭。她躺臥在客廳的地板上,在祖父的棺木旁邊。當時很多年長的毛利人站立在遺體四周,但當負責殮葬的人要求他們幫忙把祖母的遺體安放在棺木裡時,所有人都消失蹤影!可是,由於我認識真理,我能夠克服這種迷信的恐懼。我深知死者只是好像沉睡了一般,所以我毫不猶豫地幫助他們把親愛的祖母的遺體放進棺木裡。

自此之後,身為耶和華見證人的傳道員,我曾多次主持喪禮儀式,並以聖經中關於死者的簡明道理安慰別人。我認為約翰福音11:11-44的簡明記載可以幫助我們澄清死者的真相。耶穌將死亡比作睡覺,因此死者並不會受苦,反之只是在沉睡中等候復活而已。

忠貞遭受考驗

隨著我對聖經和基督所立的榜樣認識日深,這開始使我面臨考驗。野心仍然是我生活上的一股強大力量。教師的職業和運動使我感到自豪。但現在我必須作一個抉擇——安分守己過耶和華的基督徒見證人那種簡樸的生活,抑或試圖使自己的野心與新近尋得的信仰並行不悖。

特別在1957年,我面對一個艱難的決定,我對上帝的忠貞真正受到考驗。我接獲委派在耶和華見證人於下赫特舉行的區務大會中擔任聖經演講。但是身為教師,我必須取得特別的假期才可以參加大會。可是何克斯灣的教育部拒絕了我的申請。

當時我處於十字街頭——我寧願保持學校的職位而推卻大會的委派嗎?抑或甘冒失業的危險,未獲批准便前往參加大會?這使我進退兩難。我喜愛教書,許多孩子和他們的父母都倚賴我。校長亦試圖說服我留任。但我記得耶穌的話:『凡不背著受苦柱跟從我的,就不配作我的門徒。』(馬太福音10:38)我甘願犧牲物質的東西以換取屬靈的福分嗎?抑或讓強烈的野心成為我的絆腳石?

我終於決定出席基督徒的大會,結果因此失去了教師的職位。我放棄了我一生的野心,和一份我從小便熱愛的工作——教導小孩子。然而,每逢我回顧以往,我深信我的決定是對的。雖然我放棄了教導小孩子的工作,這卻使我後來有機會在較廣大的地區中教導成年人。為了維持家計,我從事清潔和園藝的服務,後來,我在辦公室和商店裡從事部分時間的工作。這樣行容許我有較多時間用在傳道工作之上。

在健康方面遭受嚴重考驗

有一個時期,我受到很大打擊。身為運動員,我一向都小心照顧自己的身體。可是,有如晴天霹靂一般,我突然染上白種人的疾病——肺結核。我被送到韋普古拉療養院接受治療。我的肺對治療法沒有任何反應。醫生認為我必須接受手術切除左邊肺部的頂葉,但外科醫生卻拒絕在不輸血的情況下替我施手術。在另一方面,聖經原則不容許我將任何人的血液輸進自己體內。(使徒行傳15:28,29)我向醫生提議使用我樂於接受的血代用品,但他卻拒絕如此行。我只好在禱告中把事情交給耶和華。

後來醫生決定停止所有藥物治療而代之以步行運動作物理治療。兩星期後,我接受X光檢查,然後被召到院長的辦公室聽候診斷。結果如何?他說:「你的肺已沒有毛病。你可以回家了。」我的禱告終於得蒙垂聽。我於是回家與妻子兒女團聚。

在服務上心滿意足,不再懷有野心

成為見證人之後,我逐漸進步;我學會對生活的必需品感到滿足而不再野心勃勃地想出人頭地。有二十八年的時間我在耶和華見證人的韋勞亞小組中擔任長老之職。韋勞亞是個約有5,000居民的市鎮,四周農村的人口則約有7,000多人。居民大部分是毛利人。像所有波利尼西亞人一般,他們的性情友善、平易近人、慷慨好客。這種精神在我們的小組裡反映出來;現在這小組已增至有90位活躍的好消息宣揚者。

我的傳道工作的一個特別部分是幫助不信的丈夫,其中一位是約翰·麥克安德魯。他是個煙癮極深的煙民和酒徒,在城中以最粗暴無禮、兇惡暴戾聞名。然而,聖經真理卻使他改弦易轍;現在他是韋勞亞小組的主持監督。

另一位不信的丈夫是約翰·薩蒙;他是個商人,他搬到韋勞亞來特別是要使妻子遠離見證人。我初次遇見他時,他只肯用《英王詹姆斯譯本》與我討論聖經。當然這不成問題,因為在《新世界聖經譯本》於1950年發行之前,《英王詹姆斯譯本》一向是耶和華見證人所運用的主要譯本。這樣,藉著運用他自己的聖經,他得以認識和接受真理。

土吐拉·韋哈比是個傑出的人物。他是個年輕已婚的毛利人,在橄欖球方面頗有前途。我初次跟他研讀聖經時,他的頭髮比我所見過的任何人更長,但隨著對耶和華和耶穌基督的認識漸深,他的態度改變了;他對真理的喜愛過於愛以長頭髮聞名。於是,他毅然把頭髮剪短。今日,他以助理僕人的身份在小組中服務。

全時的教育事業

過去十年來,我一直是個經常先驅傳道員,平均每月用90小時從事傳道工作。我的妻子則從事先驅工作有十五年之久,我的三個孩子在畢業後均曾做過先驅工作。

我和妻子現正在需要較大的努依島服務;這是我們為上帝服務的高潮之一。這島位於紐西蘭北部的太平洋中。雖然居民只有大約2,800人,他們卻對宗教懷有好感,其中很多人都樂於討論聖經。在這裡,我們曾幫助一個人數較少的小組獲得較完善的組織。

我已不再野心勃勃地爭取個人的成就和榮耀了。反之我深深體會到,人將榮耀歸給上帝無疑重要得多。正如大衛王寫道:「民中的萬族阿,你們要將榮耀能力歸給耶和華,都歸給耶和華。要將耶和華的名所當得的榮耀歸給他。」在細小的努依島上,我們正竭力如此行。——歷代志上16:28,29。

[第12頁的圖片]

毛利人的傳統服飾

「為了基督,我就把從前視如珍寶的一切,看為無用,全部都丟掉了。不但如此,我清楚知道世上沒有什麼比認識主基督耶穌這件事更有價值。所以我甘願將自己的一切,都當作糞土廢物一樣丟掉,為的是要得著基督。」——腓立比書3:7,8,《當代聖經》。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