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往耶和華的殿去」
1 大衛熱切回應以下的邀請:「我們往耶和華的殿去。」(詩122:1)耶和華的「殿」乃是渴望崇拜真神的人聚集起來的地方。它乃是個和平安全的聖所。今日,普世的基督徒會眾便是上帝的「殿」,是「真理的柱石和根基」。(提前3:15)通過這個渠道,人才能夠獲悉一切救恩的安排。由於這緣故,「萬民都要流歸這山,」然後才能享有上帝王國治下的種種幸福。——賽2:2。
2 這個「殿」是由229個國家地區裡逾6萬9,000多群會眾所構成的。普世各地的王國聚會所現正大開門戶,有逾四百多萬熱心的工人向人發出以下的邀請:「『來!』……願意的,都可以白白取生命的水喝。」(啟22:17)很多人聽見這項信息之後作出衷心響應,其他的則接觸到信息,但卻尚未來到耶和華的殿與基督徒會眾交往。這些人的「靈性需要」惟獨會眾所提出的供應才能滿足。(太5:3,《新世》)我們正生活在難以應付的危險時期,這個事物制度的末日正迅速臨近。冷淡的反應或勉強的態度都足以造成危險的耽誤。因此人亟需緊緊依附上帝的組織而藉此「親近上帝」。這乃是急不容緩的事。(雅4:8)我們可以怎樣幫助這些人呢?
3 把注意引到組織之上:我們從初次與感興趣的人接觸,就應當把對方的注意引到組織之上。雖然我們自己能夠找到經文及解釋基本的教義,我們卻不是這些知識的來源。我們學得的一切,都是從組織通過奴隸階級所供應的『適時靈糧』而來的。(太24:45-47,《新世》)新人一開始就需要知道,純真的崇拜並不僅限於我們甚或當地的會眾。在耶和華的指揮下,世上有一個組織起來的普世神治社會。
4 我們所受的指引來自耶和華,他曾應許要引領及教導我們。(詩32:8;賽54:13)這項教導主要透過我們的書刊施行。如果我們能夠幫助感興趣的人體會書刊的價值,承認這乃是救生訓示的來源,他們就會有較大可能閱讀它們,並把其中的信息實行出來,而非很快便把它們置諸腦後。我們介紹及運用書刊的方式應當總是能夠使人尊重這些靈糧。這樣行有助新人體會組織及倚賴組織的供應。
5 要讓新人知道,社區裡有一個聚會的中心地點經常向人提供訓示。要把王國聚會所的地址和聚會時間告知他們。要向他們解釋,我們的聚會跟他們以往參加的一般宗教集會有什麼不同。我們歡迎人人出席;既不設勸捐,也不會向人籌募基金。雖然節目是由受任命的服事者主持,但人人都有機會參與,包括發表評論及擔任節目等。我們也歡迎整家人出席;兒童也可以參與我們的聖經討論。我們的服事者不會穿著特別的袍服。聚會所的裝飾大方雅致,既沒有蠟燭,也沒有雕像。出席的人主要是鄰近的居民。
6 把注意逐漸引到聖經研究之上:主持聖經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要教導人認識上帝話語的真理。此外,我們也應當使學生對耶和華的組織養成體會,同時意識到他必須成為其中一分子。耶穌和門徒在第一世紀所做的工作吸引了不少誠懇的人,使他們得以在一個中央治理機構管理之下團結起來,致力於上帝的工作。在反應良好的社區有多群會眾成立,經常予人訓練和指示。與這些會眾聯絡交往的人在靈性上獲得強化,在患難時期仍能堅忍不拔。(來10:24,25;彼前5:8-10)在我們的日子,耶和華的旨意是要使「一切所有的都在基督裡面同歸於一」。(弗1:9,10)結果,我們擁有一個普世的『弟兄團體』。——彼前2:17,《新世》。
7 每週的聖經討論應當包括若干與組織有關的訓示,務求幫助學生體會上帝的組織及充分利用各項救恩的安排。每週要撥出數分鐘時間敘述一下組織的結構和它的運作。你可以從1985年5月1日刊的《守望台》找到有用的話題。《耶和華見證人在二十世紀中》和《耶和華見證人——在普世團結一致地遵行上帝的旨意》這兩本冊子討論組織各主要方面,以及組織怎樣造益我們。安排聖經學生觀看《耶和華見證人——這名字背後的組織》這套錄影帶,也可以幫助他們看出組織所成就的事。《年鑑》所載的報告和經驗則可以表明我們的工作在不同的國家和文化地區十分成功。我們也可以採用其他刊物。隨著時間的過去,可向學生逐步解釋何以我們逐戶向人傳道、聚會有什麼目的、工作如何獲得資助,以及我們的普世傳道活動等。
8 幫助學生結識其他見證人會對學生有激勵作用,並且擴闊他們對會眾的觀念。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可不時邀請不同的傳道員與你一起主持聖經研究。要讓學生認識會眾裡背景或興趣跟他們相似的人,這樣行有助於增廣學生的見識。長老也許能陪你前往以結識你的學生。安排環務監督或他的妻子探訪學生也會帶來真正的裨益。若有見證人住在附近,介紹學生認識他們也許更能激勵學生參加聚會。
9 鼓勵新人出席聚會:新人需要知道參加聚會多麼重要。要設法激發他們參加聚會的興趣。可向學生指出《守望台》研究班會討論的文章。提及將臨公眾演講的題目。敘述神治傳道訓練班和會眾書籍研究班所討論的要點。你可以表達自己對於從聚會學得的知識有什麼感受,以及你何以覺得參加聚會是必需的。若是可行,不妨為學生安排交通工具。聚會前以電話提醒也許能夠進一步激勵學生參加聚會。
10 聖經學生一旦出席聚會,要使他們有賓至如歸的感覺。要把他們介紹給其他傳道員(包括長老)認識。如果學生出席公眾演講,可介紹他認識講者。帶領他參觀王國聚會所。向他解釋書籍和雜誌部、捐款箱、圖書部和當年經文等設立的目的。要讓學生知道,聚會所不僅是崇拜的殿,也是將當地傳道工作組織起來的中心。
11 解釋一下我們的聚會如何進行。可向學生展示我們所運用的刊物。指出聖經乃是我們的主要教科書。在聚會裡,人人都可以參與,包括孩童在內。解釋崇拜中所用的詩歌全部都是耶和華見證人作曲填詞的。要向學生指出,出席聚會的人來自許多不同的背景。也可以指出會眾那親切友善、慷慨好客的精神。這種仁慈、誠懇的關注,乃是促使學生再次出席聚會的一個重大因素。
12 為何有些人退縮不前:很多時,雖然你做足了一切功夫,有些人仍然不願進一步接觸組織。千萬不要因此就輕易放棄。要設身處地替對方想想。直至目前為止,除了特別場合之外,學生也許尚未覺得需要出席任何宗教崇拜。家人或密友也許向他們大施壓力。他們也許給鄰居的冷嘲熱諷嚇倒。當然,他們也許受到許多與追求社交和娛樂有關的事所分心。他們也許把諸如此類的事情看作難以克服的障礙。你需要幫助他們對事情懷有正確的看法,『辨明較重要的事』。——腓1:10,《新世》。
13 你可以向學生指出我們有什麼聖經理由要堅忍不拔。強調我們人人都亟需從會眾獲得鼓勵和靈性上的造就。(羅1:11,12)耶穌清楚表明,家人的反對絕非退縮不前的正當理由。(太10:34-39)保羅則敦促我們,不要以公開宣認自己是耶穌的門徒為恥。(提後1:8,12-14)要控制個人的物慾及使人分心的事物。否則,它們便會成為我們的網羅。(路21:34-36)蒙耶和華祝福的人必須全心全意事奉他,斷不能三心兩意。(西3:23,24)要幫助學生對這些聖經原則養成體會,這樣行無疑可以幫助他們在靈性上繼續進步。
14 門仍然打開:耶和華的殿的純真崇拜正高舉過於其他的一切崇拜。以下的邀請正在普世229個國家地區發出:「來吧,我們登耶和華的山……。主必將他的道教訓我們;我們也要行他的路。」(賽2:3)新人作出積極回應有助於拯救他們的生命。因此,要把學生的注意引到耶和華的組織之上,這無疑是幫助他們的最佳辦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