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器樂頌讚耶和華
古代的以色列人以優美的音樂著稱。在他們對耶和華上帝所作的崇拜中,尤其特別的場合而言,歌唱和以樂器所奏的音樂均佔一個顯要的角色。
當大衛王首次試圖及後來成功地把約櫃帶進耶路撒冷時,情形便是這樣。在奉獻所羅門的聖殿時,有一隊龐大的管弦樂隊及合唱隊在場。當希西家王在後來恢復聖殿崇拜時,他留意在聖殿中設有器樂及聲樂。在尼希米的日子,當耶路撒冷的城牆重建成功而舉行奉獻禮時,聲樂均擔任顯著的角色。——撒母耳記下6:5;歷代志上15:28;歷代志下5:12-14;尼希米記12:27-31,38-42。
可是,除了在一種象徵性的意義上,基督徒的崇拜並不含有器樂。(啟示錄14:2)但歌唱又如何呢?這倒是有的,例如,在主的晚餐結束時及當保羅與西拉在腓立比被囚禁時。使徒保羅提及和鼓勵人對耶和華作讚美的歌唱,由於聖經沒有提及基督徒使用器樂,基督教國有些教派嚴禁在他們的教堂禮拜儀式中採用這樣的音樂。(馬太福音26:30;使徒行傳16:25;哥林多前書14:15;以弗所書5:19,20;歌羅西書3:16,17)然而,僅因為聖經沒有提及器樂並不足以成為採取這樣立場的有力根據。
時至我們今日,在較大規模的集會中唱詩時採用器樂伴奏又如何呢?具有頭腦健全的精神會指引我們避免走極端。彈奏得好的器樂伴奏對小組的歌唱是一項鼓勵,並可以美化對耶和華的讚美。但若缺乏優良的奏樂者,則採用守望台社供應的錄音會較好。
在規模較大的大會中,有管弦樂隊往往被視為理所當然的事;樂隊會為歌唱伴奏及在各聚會開始之前作簡短的演奏。但關於管弦樂隊及合唱團,看來一點忠告是適當的。它們牽涉到許多人及需要大量時間作練習。還有,若聲樂隊在大會聽眾歌唱時使用擴音器,或管弦樂隊太大聲,這便會有掩蓋聽眾歌聲的傾向。因此,看來最好將管弦樂隊或合唱團僅限於在規模較大的大會中使用。
在音樂方面,正如在其他所有我們做來榮耀上帝的事一樣,保持平衡是好的。器樂,除了伴和歌唱之外,其實是可有可無的;雖然它的確增加大會的歡樂氣氛,正如一個布置美麗的講台也有同樣功效。但是負責音樂的人往往有走極端或「過份」的傾向。因此,在這方面詩篇47:6,7的訓示十分適當:「你們要向上帝歌頌,歌頌,向我們王歌頌,歌頌。因為上帝是全地的王,你們要用悟性歌頌。」
看來有些人可以更密切留意這些訓示。有時他們對音樂的旋律及節奏作不必要的更改,以致違反了歌詞所表達的精神。事實上,將慣常所唱的簡單、含意深遠的歌曲加以「爵士化」或隨意更改只會造成混亂及違反基督徒大會的精神。看來在與音樂主題密切不可分的字詞所表達的感情範圍內有機會讓奏樂者發展其創作力和音樂靈感。能幹的音樂改編者可能有作過度改編的傾向,力求帶入在抑揚及音響方面造成微妙的效果,很可能僅是曲高和寡而只有寥寥幾個知音人士會留意到。此外,有音樂天才的人最好明智地在安排音樂節目方面控制自己的熱心及樂趣,以免過度侵佔他自己用來作個人研讀、公開見證及牧養上帝羊群的時間。
當然,加以認真處理的音樂才值得聆聽。但若對之過度認真,便不免招致若干屬靈損失了。器樂不能代替個人的研讀或公開的見證,我們欣賞區務大會也並非主要由於管弦樂隊的演奏。一個曾多年為大會音樂作安排及作指揮的人指出,他在後來才意識到他的音樂活動如何大大地減低了他從這些大會所得的屬靈裨益。藉著保持平衡,我們可以將這種損失減至最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