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99 6/8 22-23頁
  • 你喜歡咖啡、茶,還是瓜拉拿糊?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你喜歡咖啡、茶,還是瓜拉拿糊?
  • 警醒!1999年
  • 相似資料
  • 讀者之聲
    警醒!2000年
  • 咖啡,茶和基督徒
    警醒!1978
  • 咖啡——億萬人的飲品
    警醒!1972
  • 咖啡——昨天和今天
    警醒!1979
查看更多
警醒!1999年
《警》99 6/8 22-23頁

你喜歡咖啡、茶,還是瓜拉拿糊?

《儆醒!》駐巴西通訊員報導

殷勤待客的女主人問道:「你喜歡喝什麼?咖啡、茶,還是瓜拉拿糊?」在巴西,這個問題在社交場合裡十分普遍。可是,她的外籍客人對這個問題似乎大惑不解。女主人於是向客人展示一個有標籤的瓶子來,裡面盛了三顆好像漿果的紅色果子。客人不禁舒一口氣,因為他們獲悉瓜拉拿糊是一種飲料,而不是某種奇怪的兩棲類動物(在巴西,瓜拉拿糊的讀音跟鬣蜥近似)。

你可能也沒有聽過瓜拉拿糊這種飲料。世界各地的人都喜歡喝咖啡和茶,但瓜拉拿糊在巴西卻大受歡迎。不過,這三種飲料都有共同的特點:含有咖啡因。事實上,瓜拉拿糊所含的咖啡因是同量咖啡的三倍!客人對這種飲品大感好奇,因此都表示希望一嘗。瓜拉拿糊的味道辛辣而帶有果香,客人一邊享受這種令人舒暢的飲料,一邊聆聽有關瓜拉拿糊的故事。

他們獲悉,瓜拉拿泡林藤是一種攀緣的藤本植物,原產於亞馬遜盆地。在毛埃斯、帕林廷斯,以及亞馬遜州的若干地區附近,都有野生的瓜拉拿泡林藤。然而,在巴西的某些州,例如帕拉、戈亞斯和馬托格羅索,都有由人工培植的瓜拉拿泡林藤。

瓜拉拿泡林藤可攀緣而長到十米高。枝幹深色,葉橢圓形而有鋸齒狀葉緣,花簇生,莖短。這種攀緣藤活上三年後,會在一二月期間結出果實來。活上五年的瓜拉拿藤可以結出大約三公斤的果實。

瓜拉拿果實大小如葡萄,內有一兩顆平滑而呈橢圓形的種子。果子頂部的色澤鮮紅,向底部逐漸呈黃色。在處理瓜拉拿的果肉時,人首先把果子浸泡,以便讓多肉的種皮跟種子分開。種子會給洗淨、風乾和焙烘,然後給磨成粉末。人們喜歡把這種含有咖啡因的粉末加在水裡,有時還會另加可可粉或木薯。

移居巴西的人在認識瓜拉拿泡林藤之前很久,當地的印第安人早已知道這種植物的果子很有利用價值。為了調製上等的瓜拉拿糊,印第安人小心翼翼地只選用成熟的果實,而不會把成熟的果實,跟還沒有成熟的或已發酵的一併使用。之後,他們把種子磨碎,然後加水製成麵團。這樣的麵團會被搓成棒狀,長度大約15厘米,直徑大約2.5厘米。之後,他們把棒曬硬——在炎熱潮濕的地區,這是人們早期一種保存食物的方式。過了一段時間之後,他們就用一塊巨骨舌魚這種大魚的腭骨,把曬乾了的瓜拉拿棒磨碎,然後加水或果汁飲用。

巴西的印第安人認為瓜拉拿糊具醫療價值。巫醫往往給病人用瓜拉拿糊開出不同的藥方。此外,經過長時間的辛勞工作後,印第安人也喜歡喝些瓜拉拿糊,以助消除疲勞。

1816年左右,瓜拉拿泡林藤引進了法國。到1826年,德國的植物學家卡爾·馮·馬蒂烏斯請兄弟西奧多對這種植物的果實首次進行化學分析。可是,由於不少治療師認為,許多較便宜的產品都能夠取代瓜拉拿果實,因此,瓜拉拿果實在歐洲的用途仍然十分有限。

然而,在原產地巴西,把瓜拉拿糊視作萬靈藥的人正越來越多。1905年,巴西的路易斯·佩雷拉·巴雷托醫生表示,首次有人嘗過瓜拉拿糊,留意到它的功效,並把它視作人類的恩物之一,這個人是值得稱讚的。

提倡飲用瓜拉拿糊的人對這種飲品仍然有很高的評價。有些人聲稱,瓜拉拿糊不僅是一種使人回復精力的補劑,也是一種有助於使心跳回復正常的鎮靜劑,而且對於防止動脈硬化也很有效。此外,據稱瓜拉拿糊也能治愈腹瀉、痢疾、偏頭痛和神經痛。至於這些聲稱是否屬實,則有待醫學的進一步證實。但無論如何,自1929年以來,瓜拉拿糊已成為巴西一種大受歡迎的飲料。

這個關於瓜拉拿糊的故事大大增進了客人的見聞。女主人問道:「你喜歡再來一杯瓜拉拿糊嗎?」客人們不約而同地表示喜歡。你又怎樣呢?你也喜歡品嘗一下瓜拉拿糊嗎?

[第23頁的圖片]

還沒有製成飲料的瓜拉拿泡林藤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