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92 12/15 29頁
  • 你還記得嗎?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你還記得嗎?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2年
  • 相似資料
  • 「要將當納的十分之一全然送入倉庫」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2年
  • 帶來幸福的試驗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56年
  • 關於什一奉獻,聖經怎麼說?
    聖經問答
  • 「我們遇見彌賽亞了」!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2年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2年
《守》92 12/15 29頁

你還記得嗎?

你喜歡閱讀近期的《守望台》雜誌嗎?若然,你無疑會有興趣翻溫一下以下的資料:

◻ 聖靈在第一世紀的各種作用足以表明什麼?

這些作用提供了顯形的證據,證明上帝已不再任用有1500年歷史的以色列會眾作為自己的特別子民;相反,現在蒙上帝嘉許的乃是他的獨生子所建立的新基督徒會眾。(可參閱希伯來書2:2-4。)——8/15,5頁。

◻ 耶和華見證人所經歷的驚人增加是由什麼因素促成的?

主要來說,這是由於他們蒙耶和華祝福的緣故。這乃是上帝的工作。耶和華見證人在傳福音時所傳講的一切道理都以聖經為根據。此外,他們成功的另一個要訣是:完全承認基督耶穌乃是受上帝任命的基督徒會眾元首。——9/1,19頁。

◻ 何以耶和華在大衛與拔示巴犯了大罪之後仍向他開恩?

主要是為了上帝與大衛所立的王國之約的緣故,但也同時由於大衛本人慈悲為懷,而且衷誠悔改。(撒母耳記上24:4-7;撒母耳記下7:12;12:13;詩篇51:1,2,17)——9/15,10,11頁。

◻ 基督教希臘文聖經提出哪三方面的證據支持耶穌就是彌賽亞?

耶穌的家譜是第一項證據。(馬太福音1:1-16;路加福音3:23-38)另一項證據是應驗了的預言。這些預言不勝枚舉,例如但以理書9:25的預言便標明耶穌是彌賽亞。第三項證據是上帝本身的作證,他曾三次親自發言為耶穌作證。(馬太福音17:5;路加福音3:21,22;約翰福音12:28)——10/1,10,12頁。

◻ 耶穌在馬太福音24:37說:「挪亞的日子怎樣,人子[臨在]也要怎樣。」他的話是什麼意思?

在洪水未臨到將當時腐敗的世界制度一舉消滅之前,有數十年的時間,挪亞一方面努力建造方舟,同時也向惡人發出警告。照樣,基督的隱形臨在會延續一段長達數十年的時期,當其時會有一項全球的見證工作進行,然後也以一場大毀滅收場。——10/1,16頁。

◻ 一個優良的家人聖經研究必須具備些什麼條件?

我們必須買回時間供研讀之用,不要讓電視節目或其他消遣佔去這些時間。其次是要考慮一下家人的特別需要;要運用一些觀點性的問題去探知兒女是否真正明白他們所研讀的資料。(馬太福音17:25)要使氣氛保持輕鬆。自己要表現熱心,並設法使人人都有分參與。——10/15,16,17頁。

◻ 對於食物內含有血的成分,基督徒應當關心到什麼程度?

基督徒應避免僅由於揣測 或謠傳而忐忑不安。在查閱標籤或向肉商查詢一事上,要表現合理的態度。可是,如果我們知道血在當地受人廣泛採用——不論用在食物裡抑或在醫藥治療方面——基督徒就應當在禁戒血一事上堅決服從上帝的命令。(使徒行傳15:28,29)——10/15,30-1頁。

◻ 箴言一書怎樣強調在以色列採用的教導方法所具有的屬靈深度?

箴言一書的目的是要教導『缺乏經驗的人』體會諸如智慧、管教、理解力、洞察力、判斷力、機靈、知識和思考能力等美好事物——完全以『敬畏耶和華的心』為依歸。(箴言1:1-7;2:1-14)——11/1,12頁。

◻ 今日青年人應當對教育懷有什麼平衡的看法?

基督徒應當把教育視為達到某個目的的方法。在現今這末世,他們的目的是要盡量以最有效的方式為耶和華服務,若是能夠的話便參與全時服務。——11/1,18頁。

◻ 何以耶和華要以色列人繳納什一捐?

首先,這樣他們便能夠以具體的方式表明他們感激耶和華的良善。其次,他們能夠藉此作出貢獻,合力維持利未人的生活,使這些人能夠專心履行自己的義務,包括教人認識律法在內。(可參閱歷代志下17:7-9。)——12/1,9頁。

◻ 基督徒受到邀請獻上的什一捐是什麼?(瑪拉基書3:10)

什一捐代表在我們所擁有的資源中獻給耶和華或用在他的工作上的部分,以此作為標誌去表明我們愛戴他和承認我們屬於他。——12/1,15頁。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