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81 1/8 3-4頁
  • 人們會有一天不再彼此傷害嗎?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人們會有一天不再彼此傷害嗎?
  • 警醒!1981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為什麼人們會彼此傷害
  • 什麼能幫助我們克服這些難題?
  • 與人類的天性有關嗎?
  • 普世不再有彼此傷害的事又如何?
  • 不要使「這些卑微的人」跌倒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21年(研讀版)
  • 你不知道的事也能夠牽累你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67年
  • 耶和華寬恕人,我們可以怎樣效法他?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25年(研讀版)
  • 要表現溫厚的憐憫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4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81年
《警》81 1/8 3-4頁

你曾想過——

人們會有一天不再彼此傷害嗎?

我們隨時都聽說某人的感情受了創傷。這種創傷往往比身體的傷痕存留得更久。也許有人認為人生本來就是這樣的。可是,我們有健全的理由相信情形會好轉過來。為了要明白好轉的可能性,最好首先考慮——

為什麼人們會彼此傷害

通常是由於人專顧自己和自己的感受。他未必真的想傷害任何人,可是一時之間,自私心排擠了對人的關懷。

例如,一位男子也許在苛刻的上司轄下工作了整天。他滿肚悶氣,但為了需要這份職業,只好保持緘默。可是他在回家時又怎樣呢?他只想著自己所受的創傷,於是拿妻子出氣,剛巧他的妻子在這天也不好過。她於是又遷怒在兒女身上。

過度敏感的人很容易為了瑣屑事情以致傷害別人。在一個大城市裡,有一家人的曬衣竹竿跌落鄰家後院,造成了若干損壞。這兩家人互相仇視了兩年,最後竹竿的主人夫婦竟被鄰人無情地用槍射殺。請想想,這一切只因為打破了一隻玻璃窗和壓傷了幾株灌木!暴躁和自我中心主義排擠了任何憐憫之心。

因此來自別人的壓力、挫折感、暴躁易怒都可能使我們遷怒別人。很可悲地,我們許多時所傷害的都是自己所愛的人。

什麼能幫助我們克服這些難題?

關於這方面的意見不一。可是誰對於我們知得比任何人更清楚呢?豈不是我們的創造主?他提出什麼切合實際的忠告?

「總而言之,你們都要同心,彼此體恤,相愛如弟兄,存慈憐謙卑的心。不以惡報惡,以辱罵還辱罵。」——彼得前書3:8,9。

「彼此體恤」是需要的。試把自己和別人易地而處。這豈不就是解決方法嗎?在開口之前先問問自己,『倘若別人對我說這種話,我會有什麼感覺?我會受到傷害嗎?』若然,又何必要說呢?——路加福音6:31。

「彼此體恤」使我們能夠了解到那些苛待我們的人也許是在壓力之下、疲倦或患病而非有意激怒我們。懷有此種體貼同情心使我們不致以傷還傷。

聖經的教訓雖是好的,但試圖加以實行的人了解到它實踐起來並不容易。為什麼呢?

與人類的天性有關嗎?

我們若是忠實的,便會承認我們大家都有作惡的傾向。正如聖經解釋,我們生來便承受了罪。——詩篇51:5。

「就因為這樣,」有人辯稱。「我們生來便是罪人。我們既軟弱,又有作惡傾向。我們對此毫無辦法。只有這樣過下去!」可是,與這種爭辯正相反,我們可以避免為有罪的傾向所克服。事實上,認識我們有罪的情況可以較易避免傷害他人。怎會如此呢?

我們若意識到自己和別人一樣是個罪人,便不會自覺高人一等。具備這種知識使我們較易跟從聖經的教訓:「要存憐憫、恩慈、謙虛、溫柔、忍耐的心,倘若這人與那人有嫌隙,總要彼此包容、彼此饒恕。[為什麼?]主[耶和華]怎樣饒恕了你們,你們也要怎樣饒恕人。」(歌羅西書3:12,13)這樣的人記得自己時常懇求上帝寬恕,並且已獲得寬恕。這使他能容忍別人的軟弱,即使他有正當的理由「表示不滿」。

普世不再有彼此傷害的事又如何?

這是可能的——的而且確——因為上帝應許要毀滅所有不願與同胞和平相處的人。描述過『不敬虔的人遭受毀滅』之後,使徒彼得寫道:「我們照他的應許,盼望新天新地,有義居在其中。」——彼得後書3:7,13。

這種現在正存於跟從聖經原則的人當中的親切情況將會普及全球。以前曾表現獸性的人將會顯出溫柔性格。以賽亞先知以象徵性說法描述這種情形,說:

「豺狼必與綿羊羔同居,豹子與山羊羔同臥,少壯獅子與牛犢並肥畜同群;小孩子要牽引他們。……這一切都不傷人、不害物。」——以賽亞書11:6-9。

請想像一下,沒有一個人會彼此「傷害」!上帝將會把罪和導致相爭的情緒完全除去。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