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宣揚者》 718頁-723頁
  • 耶和華見證人現代歷史上的顯著事件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耶和華見證人現代歷史上的顯著事件
  • 耶和華見證人——上帝王國的宣揚者
  • 相似資料
  • 組織起來讚美上帝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74年
  • 組織結構的發展
    耶和華見證人——上帝王國的宣揚者
  • 他們在現代的發展和增長
    耶和華見證人在二十世紀中
  • 耶和華召集和裝備他的百姓執行工作
    耶和華見證人——在普世團結一致地遵行上帝的旨意
查看更多
耶和華見證人——上帝王國的宣揚者
《宣揚者》 718頁-723頁

耶和華見證人現代歷史上的顯著事件

1870年查爾斯·泰茲·羅素與美國賓雪法尼亞州匹茲堡和阿勒格尼的一群同工,開始對聖經作一項有系統的研究

1870-75年羅素和同工獲悉,基督的復臨是人眼所不能見的,復臨的目的包括為全人類帶來幸福

1872年羅素和同工體會到基督為人類付出的贖價

1876年C.T.羅素在一月獲得一份《清晨先聲》;同年夏季,他在賓雪法尼亞州的費拉德爾菲亞會晤該刊物的編輯N.H.巴伯

C.T.羅素在紐約布洛克林出版的《聖經考查者》雜誌十月刊撰文指出,外邦人的日期會在1914年結束

1877年N.H.巴伯與C.T.羅素合著的《三個世界》出版

在《清晨先聲》的協助下,C.T.羅素在紐約州的羅切斯特出版了題名為《主復臨的目的與方式》的冊子

1879年由於巴伯對贖價所懷的態度,羅素在五月終止他對《清晨先聲》的一切經濟支持

1879年7月,《錫安的守望台與基督臨在的先聲》雜誌創刊

1881年聖經研究者發行第一組單張;在1914年以前,聖經研究者已總共分發了數千萬份以30種文字印行的單張

錫安守望台書社正式組織起來;社方發出呼籲「徵求1000個傳道員」;有些成為全時的派書者,另一些人則按自己能力撥出時間傳播聖經的真理

在英國各大城市,聖經研究者向上教堂的人分發了30萬份《給有思想的基督徒的靈糧》

1883年《守望台》傳至中國,不久之後,一位以前隸屬長老會的傳教士開始向當地的人作見證

1884年《給有思想的基督徒的靈糧》傳至非洲的利比里亞;一位深感興趣的讀者致函社方索取這份刊物以便分發給別人

錫安守望台書社在賓雪法尼亞州取得法律上的特許狀;12月15日,這個社團正式註冊

1885年在南美洲、北美洲、歐洲、非洲和亞洲,有些渴求真理的人得以讀到守望台社的書刊

1886年《上帝的歷代計劃》出版,它是《千禧年黎明》(後來稱為《聖經的研討》)叢書的第一卷

1889年聖經書屋在賓雪法尼亞州阿勒格尼的雅治街興建,成為當時社方的總部

1891年聖經研究者在賓雪法尼亞州的阿勒格尼首次聚集起來舉行大會(4月19-25日)

1894年社方派出周遊監督,後來這些人稱為朝聖者(現今稱為環務監督和區務監督)。他們負責執行社方探訪各群會眾的計劃

1900年守望台社第一間分社辦事處在英國的倫敦成立

聖經研究者在28個國家地區從事見證工作,他們所傳的信息也散播到另外13個國家地區

1903年聖經研究者在星期日從事逐戶工作時加緊將免費的單張分發出去;在此之前,大部分單張是他們在教堂附近的街道上分發出去的

1904年C.T.羅素的傳道演講開始經常在報章上刊登出來;在十年期間,大約有2000份報章刊登過羅素的傳道演講

1909年社方的總部在四月遷往紐約的布洛克林

1914年一月,《創世影劇》在紐約首映;到該年年底,北美洲、歐洲和澳大利亞總共有900多萬人觀賞過這部影劇

10月2日,C.T.羅素在布洛克林的伯特利食堂裡宣告:「外邦人的日期已經結束」

聖經研究者在43個國家地區裡活躍地從事傳道工作;有5155人參與向人作見證的工作;此外,報告顯示總共有1萬8243人出席耶穌受難紀念

1916年10月31日,C.T.羅素途經得克薩斯州時在火車上逝世,享年64歲

1917年由三人組成的執行委員會照料社方的事務約兩個月後,J.F.盧述福在1月6日成為守望台社社長

7月17日,社方向布洛克林伯特利家庭宣布發行《完成的奧祕》一書;社方的董事會有四位成員大力表示反對;在此之後,許多會眾出現分裂

1918年2月24日,題名為「世界結束了——現今活著的千百萬人可以永遠不死」的演講在加利福尼亞州的洛杉磯首次講出。3月31日,同一個演講在馬薩諸塞州的波士頓講出,講題是:「世界結束了——現今活著的千百萬人會永遠不死」

J.F.盧述福和幾位親密同工的名字被列於5月7日發出的聯邦拘捕令上;審訊在6月5日開始;法庭在6月21日宣告裁決(其中一位的刑期則在7月10日宣告),判他們在聯邦監獄服長期徒刑

布洛克林的總部在八月關閉;在隨後一年多的時間,社方的運作轉回在匹茲堡進行

1919年社方的主管人員與同工在3月26日獲釋;5月14日,上訴法院推翻下級法庭的原判,下令將案件重審;次年5月5日,政府撤回對聖經研究者的控罪

為了決定聖經研究者的工作是否能夠恢復過來,5月4日J.F.盧述福在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的克盧恩大禮堂發表公眾演講,題目是「苦難人類的希望」;由於聽眾過多,禮堂無法容納得下,因此社長把演講再發表一次

9月1-8日,聖經研究者在俄亥俄州杉樹角舉行大會;社方宣布發行一份新雜誌,稱為《黃金時代》(現在稱為《儆醒!》)

社方發行《通報》(現稱《王國傳道月報》)以期激勵聖經研究者從事傳道工作

該年的報告透露有5793位聖經研究者分別在43個國家地區中活躍地從事傳道工作;根據報告,有2萬1411人出席耶穌受難紀念

1920年守望台社開始在布洛克林自行印製書刊

1922年2月26日,社長J.F.盧述福在加利福尼亞州首次通過電台發表聖經演講

9月5-13日,聖經研究者在俄亥俄州的杉樹角舉行大會,並且發出以下的呼籲:「要宣揚、宣揚、宣揚君王和他的王國」

德國的教士煽動警察在聖經研究者公開分發聖經刊物之際逮捕他們

1924年WBBR(守望台社開辦的第一間電台)在2月24日開始廣播

1925年《守望台》(英文)的3月1日刊討論上帝的王國在1914年誕生,同時表明世上有兩個彼此迥異、互相敵對的組織——耶和華的組織以及撒但的組織

1926年社方鼓勵傳道員在星期日運用書刊從事逐戶傳道

1928年在(美國)新澤西州,聖經研究者由於在逐戶傳道時分發書刊而被逮捕;在接著十年,美國的這類拘捕事件每年逾500宗

1931年7月26日,聖經研究者在俄亥俄州哥倫布舉行的大會中通過決議,採納耶和華見證人這個名稱。在此之後,他們在環球各地所舉行的大會中也一致採納這個名字

1932年《洗雪》第二冊解釋何以聖經中論及復興的預言並非應驗在屬血統的猶太人身上,而是應驗在屬靈的以色列人身上

社方按照《守望台》(英文)8月15日及9月1日刊的解釋終止了「選舉長老」的安排

1933年耶和華見證人的活動在德國全面受到禁止。猛烈的逼迫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才終止。在此期間,共有6262位見證人被捕,被判的刑期共達1萬4332年;此外,有2074位見證人被解往集中營,受拘禁的時間共達8332年

見證人在公眾地方用唱機(有些安裝在汽車上)播放聖經演講

1934年見證人用手提留聲機把預先灌錄的簡短聖經演講播放給感興趣的人士聽

1935年5月31日,社方在美都華盛頓舉行的一個大會中闡明「大群人」是一個屬地階級;在大會中有840人受浸;在此之後,社方越來越強調上帝現今活著的忠僕會有希望在地上的樂園裡享永生

在夏威夷的檀香山,見證人首次將他們的聚會地方稱為王國聚會所

1936年王國傳道員首次在身上掛著標語牌,通知大眾行將舉行的聖經演講

社方鼓勵傳道員運用聖經和社方出版的《財富》一書與感興趣人士舉行研讀;這些研讀常以小組研討的形式舉行

1937年見證人帶備手提留聲機上門向人播放聖經演講

1938年在揀選會眾的監督方面,社方以神治安排取代了民主程序。這跟《守望台》(英文)6月1日和15日刊所作的解釋完全一致

社方為各群會眾按組別舉行帶務大會(現在稱為環務大會)

1939-45年在大英帝國及英聯邦地區,總共有23個國家禁止耶和華見證人活動或禁止他們的聖經書刊流通

1940年在街上分發《守望台》和《安慰》雜誌成為耶和華見證人的活動的一項經常特色

美國最高法院在6月3日作出裁決,規定人民不論懷有什麼宗教信仰,都必須向國旗敬禮;這在全美各地觸發了暴民向耶和華見證人行兇的浪潮

1941年雖然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在歐洲激烈進行,並且戰火也在非洲及亞洲蔓延,但活躍的見證人的數目卻超過10萬大關而創下高峰。該年有10萬9371位王國傳道員,分布在107個國家地區裡

1942年1月8日,J.F.盧述福在加利福尼亞州的聖地牙哥逝世

N.H.諾爾在1月13日成為第三任社長

社方在這一年以各種文字總共印刷了1132萬5143本《守望台》雜誌

社方在2月16日為總社員工舉辦了神治傳道高級課程

守望台社運用自置的印刷機(卷筒紙輪轉印刷機)印製整部《英王詹姆斯譯本》

1943年守望台基列聖經學校第一屆在2月1日開課

社方在四月舉行的大會裡宣布耶和華見證人的會眾會舉行神治傳道訓練課程(現在稱為神治傳道訓練班)

在牽涉到耶和華見證人的24宗案件裡,美國最高法院裁定見證人在20宗裡勝訴;澳大利亞的高等法院在6月14日宣告解除對見證人的禁令

1945年從10月1日起,社方董事會的成員不再由一些因為作了金錢捐獻而獲得投票資格的人選舉出來

全世界的耶和華見證人平均每個月主持10萬4814個免費的家庭聖經研究

1946年在此之前的七年間,有逾4000位美國耶和華見證人以及1593位英國見證人由於嚴守基督徒的中立而遭拘捕以及被判入獄,刑期從一個月至五年不等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第一年,共有6504位見證人以先驅的身分參與全時服務

《儆醒!》雜誌(以往曾分別稱為《黃金時代》及《安慰》)面世;該年社方總共印製了1393萬4429本《儆醒!》

470多位希臘見證人由於與人分享聖經教訓而被送上法庭

1947年在加拿大的魁北克省,有1700宗牽涉到耶和華見證人傳福音的案件在法庭待審

會眾的數目超過一萬大關,普世總共有1萬零782群會眾

1950年8月2日,社方在紐約舉行的大會上發行了英文版的《基督教希臘文聖經新世界譯本》

1953年社方在9月1日開始落實一項廣泛的計劃,訓練耶和華見證人從事逐戶傳道

1957年耶和華見證人在169個國家地區用了1億零13萬5016小時從事宣揚上帝王國的工作,以及與許多新近感興趣的人主持家庭聖經研究

1958年耶和華見證人在紐約市舉行「上帝的旨意」國際大會,出席人數共達25萬3922人,來自123個國家地區;在大會中有7136人受浸

1959年3月9日,第一屆王國服事職務訓練班在紐約州的南蘭星舉行,課程是專為會眾監督和周遊監督而設的

1961年首批分社監督在紐約布洛克林參加一個為期十個月的特別訓練課程,目的是要進一步統一耶和華見證人在普世的工作

社方宣布發行合訂為一冊的《聖經新世界譯本》全書英文版

1963年社方發行多六種文字版本的《基督教希臘文聖經新世界譯本》(荷蘭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葡萄牙文和西班牙文)。後來社方更著手把這部譯本譯成更多種文字

逾一百萬位活躍的耶和華見證人在198個國家地區裡從事傳道工作;該年的傳道員最高數目是104萬零836人,有6萬2798人受浸

1965年耶和華見證人在紐約啟用自置的第一間大會堂;會堂是由一間戲院經過裝修而成

1967年馬拉維對耶和華見證人發動持續的猛烈逼迫;在此後的多年間,逼迫一直持續不息

1969年家庭聖經研究的數目超過一百萬大關;報告顯示該年見證人平均主持109萬7237個聖經研究

1971年治理機構增添了成員;從10月1日起,治理機構的成員每年分別輪流擔任主席

1972年由10月1日開始,耶和華見證人的會眾改由當地的長老團共同加以督導,而非僅由一位長老負責其事

1974年普世的傳道員數目達到202萬1432人的高峰;先驅數目從1973年的9萬4604人增至12萬7135人

1975年治理機構改組;12月4日,治理機構把大部分工作委派給六個委員會負責,這項安排在1976年1月1日正式實行

1976年從2月1日開始,守望台社的各分社不再由一位監督負責督導,而是由一個委員會負責督導;委員會由三位或更多靈性成熟的男子所構成

1977年先驅服務訓練班開始向普世數以萬計的先驅提供特別訓練

1984年耶和華見證人平均每月主持204萬7113個家庭聖經研究

1985年社方落實國際志願服務隊的安排,在總社統籌下執行社方在普世各地的建築工程

報告顯示該年有302萬4131人在222個國家地區中參與傳道工作;此外,該年平均有32萬2821位先驅,有18萬9800人受浸

1986年社方設立地區建築委員會去協助統籌興建王國聚會所的事宜

1987年使人作基督門徒的工作繼續大大擴展。見證人與個別分子或整家人主持300萬5048個聖經研究,其中有許多每週舉行一次;該年總共有23萬零843人受浸

10月1日,社方在賓雪法尼亞州的科里奧波利斯舉行了第一屆服事訓練學校

1989年東歐局勢的改變使社方得以在波蘭舉行了三個規模龐大的國際大會。後來社方在東歐其他國家也舉行了多個大會

1990年由於非洲和東歐多個國家解除了對耶和華見證人的禁令,見證人得以在額外一億人當中加緊展開傳道工作

傳道員達到401萬7213人的新高峰;先驅數目增至53萬6508人;見證人用了8億9522萬9424小時從事宣揚王國的緊急工作

1991年由於東歐和非洲多個國家解除了對見證人的禁令,這使見證人更易於把上帝王國的好消息傳給額外的3億9000萬人

1992年《守望台》平均以111種文字每期印行1557萬本;《儆醒!》則以67種文字每期印行1311萬本

該年有447萬2787位傳道員在229個國家地區裡從事宣揚王國的工作;此外,每月平均有60萬5610人參與先驅服務;這些王國宣揚者撥出了10億2491萬零434小時從事公開見證工作,並且主持了427萬8127個聖經研究;不但如此,該年還有30萬1002個新門徒受浸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