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使徒行傳 10
  • 聖經新世界譯本(精讀本)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使徒行傳內容概要

    • H. 在凱撒里亞和敘利亞的安提阿,傳道工作擴展到未受割禮的外族人那裡(10:1-12:25)

      • 軍官哥尼流看見異象,並派人去請彼得來(10:1-8)

      • 彼得在異象中看見被視為潔淨的動物(10:9-16)

      • 彼得去見哥尼流,哥尼流描述自己看到的異象(10:17-33)

      • 彼得向外族人傳講好消息;「上帝是不偏心的」(10:34-43)

      • 外族人得到神聖力量後受浸(10:44-48)

      • 彼得向耶路撒冷的使徒們講述情況(11:1-18)

      • 在敘利亞的安提阿,巴拿巴和掃羅向說希臘語的人傳道;門徒在那裡首次被稱為基督徒(11:19-26)

      • 身為基督徒的亞迦布先知預告會有饑荒;弟兄們把救援物資送往猶地亞(11:27-30)

      • 希律王處死了雅各,還把彼得關進監牢(12:1-5)

      • 耶和華的天使把彼得從監獄裡救出來(12:6-19)

      • 希律被耶和華的天使打擊(12:20-25)

使徒行傳 10:1

  • 「意大利部隊」 部隊,又譯「步兵隊」。古羅馬的一支步兵隊(cohort)由大約600名士兵組成,數量相當於一個羅馬軍團的十分之一。(另見太26:53的注釋)這支部隊之所以稱為「意大利」部隊,很可能是因為部隊的成員都是在意大利徵召的,這個特色使其跟一般的羅馬軍團有所不同。有證據表明,在公元69年確實有一支步兵隊駐紮在敘利亞,名稱是羅馬公民志願軍意大利第二步兵隊(拉丁語是CohorsII Italica voluntariorum civium Romanorum)。有人認為,這支步兵隊就是本節經文提到的「意大利部隊」。

    軍官 又譯「百夫長」。百夫長是羅馬軍隊中統領大約100個士兵的人。

腳注

  • *

    又譯「義大利」。

索引

  • 檢索手冊

    《作見證》70頁

    《洞悉聖經》(上冊)477,830,836頁

    《洞悉聖經》(下冊)965頁

    《守望台》

    1990/7/1刊18-19頁

    1990/5/15刊25頁

    1987/3/1刊19頁

  • 出版物索引

    《作見證》 70;《洞悉上》 477, 830, 836;《洞悉下》 965;《守》90 5/15 25;《守》90 7/1 19;《守》87 3/1 19;

    w65 3/15 175

使徒行傳 10:2

索引

  • 檢索手冊

    《洞悉聖經》(上冊)477,806頁

    《守望台》

    1990/2/15刊6頁

  • 出版物索引

    《洞悉上》 477, 806;《守》90 2/15 6;

    w72 6/1 343; w65 3/15 175

使徒行傳 10:3

  • 下午3點 直譯「第九個小時」。(另見太20:3的注釋)

參考經文

  • +徒 3:1

使徒行傳 10:4

參考經文

  • +詩 65:2

索引

  • 檢索手冊

    《守望台》

    1990/7/1刊18-19頁

    1990/2/15刊6頁

  • 出版物索引

    《守》90 2/15 6;《守》90 7/1 19;

    w65 3/15 175; w64 2/15 127

使徒行傳 10:6

  • 皮匠西門 皮匠常常要處理動物的皮。他們會先用一種石灰水除去皮上的毛或殘留的肉和脂肪,再把皮浸泡在特製的溶液中進行鞣製。經過處理的皮可以用來做皮革製品。製革過程需要使用大量的水,而且會發出惡臭,這也許就是為什麼西門的家「就在海邊」,並且很可能是在約帕城的外圍。根據摩西法典,人接觸動物的屍體就會在禮儀上變得不潔。(利5:2;11:39)因此,很多猶太人都看不起皮匠,不願跟做這種工作的人住在一起。後來,《塔木德》甚至把皮匠這一行業的等級排在收糞工之下。但彼得並沒有因這種偏見而不願住在西門家裡。有意思的是,彼得在這件事上顯出的開明態度,正好有助於他完成接下來的任務,也就是登門拜訪一個外族人。有些學者認為,譯作「皮匠」的希臘語詞(byr·seusʹ)是西門的姓。

索引

  • 檢索手冊

    《作見證》69頁

    《守望台》

    2011/6/1刊18頁

  • 出版物索引

    《作見證》 69;《守》11 6/1 18;

    g73 3/8 30; g64 11/8 4

使徒行傳 10:7

索引

  • 檢索手冊

    《洞悉聖經》(上冊)806,831頁

  • 出版物索引

    《洞悉上》 806, 831

使徒行傳 10:9

  • 房頂 當時的房頂是平的,有多種用途,包括儲藏(書2:6)、休息(撒下11:2)、睡覺(撒上9:26)和舉行節期的崇拜活動(尼8:16-18),也用作私下禱告的地方。有些虛偽的人會故意讓人看見他們在禱告,但彼得上房頂去禱告並不是為了這個目的。(太6:5)由於房頂上都會有一道矮圍牆,很可能根本沒人看得到他。(申22:8)傍晚,人們也會在房頂上休閒放鬆,遠離街道上嘈雜的聲音。(另見太24:17的注釋)

    中午12點 直譯「第六個小時」。(另見太20:3的注釋)

索引

  • 檢索手冊

    《守望台》

    1990/5/15刊25頁

  • 出版物索引

    《守》90 5/15 25;

    g73 3/8 30; w68 9/1 535

使徒行傳 10:10

  • 看見一個異象 又譯「進入出神狀態」。意思為「出神狀態」的希臘語詞是ekʹsta·sis(源自兩個希臘語詞:ek,意思是「出來」;staʹsis,意思是「站立」),指一個人因為感到十分驚訝或看到來自上帝的異象而處於出神的狀態。這個希臘語詞在馬可福音5:42譯作「高興得不得了」,在馬可福音16:8譯作「非常激動」,在路加福音5:26譯作「驚嘆」。在使徒行傳中,這個詞都跟上帝採取的行動有關。看來,神聖力量有時會作用在一個注意力高度集中或處於類似睡眠狀態的人身上,使他在腦海中看到傳達上帝旨意的景象。進入出神狀態的人會對周圍的一切渾然不覺,因此更能專注於自己看見的異象。(另見徒22:17的注釋)

參考經文

  • +徒 11:5-10

使徒行傳 10:11

腳注

  • *

    直譯「有某種器皿」。

使徒行傳 10:12

索引

  • 檢索手冊

    《洞悉聖經》(上冊)1238頁

  • 出版物索引

    《洞悉上》 1238

使徒行傳 10:13

腳注

  • *

    又譯:「彼得,起來,拿來獻祭,吃了吧!」

使徒行傳 10:14

參考經文

  • +利 11:4, 13-20; 20:25; 申 14:3, 19; 結 4:14

索引

  • 檢索手冊

    《洞悉聖經》(上冊)372頁

  • 出版物索引

    《洞悉上》 372;

    kj 108; w64 12/15 749

使徒行傳 10:15

索引

  • 出版物索引

    w64 12/15 749

使徒行傳 10:16

腳注

  • *

    直譯「器皿」。

使徒行傳 10:17

參考經文

  • +徒 11:11

索引

  • 檢索手冊

    《作見證》71頁

  • 出版物索引

    《作見證》 71

使徒行傳 10:19

參考經文

  • +徒 8:29; 13:2; 15:28; 16:6; 20:23

使徒行傳 10:20

索引

  • 出版物索引

    w64 12/15 750

使徒行傳 10:22

  • 得到上帝的指示 譯自希臘語動詞khre·ma·tiʹzo,這個詞在《希臘語經卷》中出現了9次。(太2:12,22;路2:26;徒10:22;11:26;羅7:3;來8:5;11:7;12:25)在大多數經文裡,這個詞都明顯跟源自上帝的事物有關。例如,在本節經文,這個動詞跟譯作「從一個聖潔的天使那裡」的詞組一起使用。在馬太福音2:12,22,這個詞跟來自上帝的夢有關。相關的名詞khre·ma·ti·smosʹ出現在羅馬書11:4,大多數辭典和譯本採用的譯法包括「上帝的回答」「上帝的回話」「上帝的聖言」「上帝的回諭」。《希臘語經卷》的一部希伯來語譯本(即附錄C4中的J18)在使徒行傳10:22這裡寫的是「得到耶和華的指示」。(另見徒11:26的注釋)

參考經文

  • +徒 10:1

索引

  • 出版物索引

    w61 1/15 44

使徒行傳 10:23

索引

  • 出版物索引

    g73 3/8 30

使徒行傳 10:24

索引

  • 檢索手冊

    《作見證》71,75頁

    《守望台》

    2014/3/15刊3-4頁

  • 出版物索引

    《作見證》 71, 75;《守》14 3/15 3-4;

    li 272; w66 3/1 153

使徒行傳 10:25

  • 向他下拜 又譯「向他表示敬意」。耶穌在地上時,曾有人向他下拜,但耶穌並沒有責備他們。(路5:12;約9:38)身為大衛王位的繼承人,耶穌享有君王的尊榮是理所應當的。(太21:9;約12:13-15)此外,在《希伯來語經卷》裡,人們在見到先知、君王或上帝的其他代表時也會向對方下拜,而對方也沒有拒絕。(撒上25:23,24;撒下14:4-7;王上1:16;王下4:36,37)不過,當哥尼流跪在彼得腳前向他下拜時,彼得卻拒絕接受這樣的尊崇,並且說:「起來吧,我也不過是人。」(徒10:26)看來,關於上帝在地上的僕人應該怎樣彼此相待,基督的教導定下了新的標準。耶穌教導門徒,說:「只有一位是你們的『老師』,你們全都是弟兄。……你們的『領袖』只有一位,就是基督。」(太23:8-12)

索引

  • 檢索手冊

    《洞悉聖經》(下冊)572-573,1208頁

  • 出版物索引

    《洞悉下》 572-573, 1208;

    w71 6/1 351; w68 12/15 764; g66 11/8 28; w65 1/1 5

使徒行傳 10:26

參考經文

  • +路 4:8; 徒 14:12-15; 啟 19:10; 22:8, 9

索引

  • 檢索手冊

    《洞悉聖經》(下冊)572-573,1208頁

  • 出版物索引

    《洞悉下》 572-573, 1208;

    w71 6/1 351; g66 11/8 28; w65 1/1 5; g64 6/8 7

使徒行傳 10:27

索引

  • 出版物索引

    w75 2/1 79

使徒行傳 10:28

  • 是違反猶太人法律的 在彼得生活的時代,猶太宗教領袖主張,人如果進入外族人的家就會在禮儀上變得不潔。(約18:28)但上帝通過摩西頒布的法典並沒有明文禁止以色列人去外族人的家。此外,由於基督犧牲生命,獻出贖價,使新約得以確立,那道隔斷猶太人和外族人的「牆」就被拆毀了。這樣,耶穌就「使雙方合而為一」了。(弗2:11-16)可是,即使在公元33年五旬節之後,早期的門徒仍遲遲未能領會耶穌所做一切的重大含意。事實上,直到很多年後,猶太裔基督徒才能擺脫這種由宗教領袖倡導且深植於猶太文化中的偏見。

參考經文

  • +約 18:28
  • +徒 10:15, 45; 弗 3:5, 6

索引

  • 檢索手冊

    《作見證》71頁

    《洞悉聖經》(下冊)430頁

  • 出版物索引

    《作見證》 71;《洞悉下》 430;

    w82 3/15 12; w80 4/1 23; w75 2/1 79; w64 12/15 750

使徒行傳 10:29

索引

  • 出版物索引

    w64 12/15 750

使徒行傳 10:30

  • 下午3點 直譯「第九個小時」。(另見太20:3的注釋)

索引

  • 出版物索引

    w72 3/1 155

使徒行傳 10:31

參考經文

  • +徒 10:2

索引

  • 出版物索引

    w65 3/15 175; w64 2/15 127

使徒行傳 10:32

參考經文

  • +徒 9:43

使徒行傳 10:33

  • 耶和華 大多數希臘語抄本在這裡寫的是「主」(希臘語是tou Ky·riʹou)。不過,正如附錄C解釋的那樣,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這節經文原本用的是上帝的名字,後來卻被人用「主」這個頭銜取代了。所以,這個譯本在本節經文的正文裡使用了「耶和華」這個名字。(另見附錄C3的簡介和徒10:33)

使徒行傳 10:34

  • 是不偏心的 原文使用的希臘語詞組可以直譯為「不是看臉的人」。上帝是不偏心的,他不會根據外表來判斷人,不會因某個人的種族、國籍、社會地位或任何外在條件而偏愛那個人。我們效法上帝,待人不偏心,就不會根據表面的情況作出判斷,而會留意人的品格和特質,特別是那些跟我們的造物主相似的特質。

參考經文

  • +申 10:17; 代下 19:7; 伯 34:19; 羅 2:11

索引

  • 檢索手冊

    《守望台》(公眾版)

    2022.1期6-7頁

    《作見證》71-72頁

    《永遠享受美好的生命》5課

    《警醒!》

    2021.1期7頁

    《守望台》(研讀版)

    2018/8刊9頁

    《洞悉聖經》(上冊)191-192頁

    《守望台》

    2013/6/1刊8頁

    2009/9/1刊29頁

    2004/2/1刊30頁

    1993/9/15刊5頁

    1991/1/1刊23頁

    1989/6/1刊11頁

    1988/8/15刊10-20頁

    1988/2/1刊30頁

    《感示》201-202頁

  • 出版物索引

    《熱門話題》 63;《守眾》22.1 6-7;《作見證》 72;《美好生命》 5, 56;《警》21.1 7;《守》18.08 9;《守》13 6/1 8;《洞悉上》 191-192;《守》09 9/1 29;《守》04 2/1 30;《守》93 9/15 5;《守》91 1/1 23;《感示》 201-202;《守》89 6/1 11;《守》88 2/1 30;《守》88 8/15 10-20;

    w76 12/15 740; w74 3/1 133, 153; w74 6/1 351; w71 6/15 382; w66 8/15 506; w64 12/15 763; w63 1/15 51; w63 7/15 423; g63 4/8 13; w62 1/1 11; w61 9/1 518

使徒行傳 10:35

參考經文

  • +徒 15:7, 14; 羅 2:13; 3:29; 林前 12:13; 加 3:28

索引

  • 檢索手冊

    《關於耶和華見證人的常見問題》第64篇

    《守望台》(公眾版)

    2022.1期6-7頁

    《作見證》71-72頁

    《永遠享受美好的生命》5課

    《警醒!》

    2021.1期7頁

    《守望台》(研讀版)

    2018/8刊9頁

    《洞悉聖經》(上冊)477頁

    《洞悉聖經》(下冊)1221-1222頁

    《守望台》

    2013/6/1刊8頁

    2010/10/1刊11頁

    2004/2/1刊30頁

    1991/1/1刊23頁

    1988/8/15刊10-20頁

    《感示》201-202頁

  • 出版物索引

    《常見問題》 64;《守眾》22.1 6-7;《作見證》 72;《美好生命》 5, 8, 56;《警》21.1 7;《守》18.08 9;《守》13 6/1 8;《洞悉上》 477;《洞悉下》 1221-1222;《守》10 10/1 11;《守》04 2/1 30;《守》91 1/1 23;《感示》 201-202;《守》88 8/15 10-20;

    lp 108-9; w78 6/15 6; w75 2/15 110; w74 3/1 133, 153; w74 6/1 351; g69 3/8 30; w64 12/15 763; w62 1/1 11; w61 9/1 518

使徒行傳 10:36

  • 以色列人 見詞語解釋「以色列」。

參考經文

  • +賽 52:7; 鴻 1:15
  • +太 28:18; 羅 14:9; 啟 19:11, 16

索引

  • 出版物索引

    w63 6/1 334; w60 4/1 103

使徒行傳 10:37

參考經文

  • +可 1:4
  • +路 4:14

索引

  • 出版物索引

    w73 5/15 307

使徒行傳 10:38

  • 行善 見詞語解釋「良善」。

腳注

  • *

    又譯「膏立」。

參考經文

  • +賽 11:2; 42:1; 61:1; 太 3:16
  • +路 13:16
  • +約 3:1, 2

索引

  • 檢索手冊

    《守望台》(研讀版)

    2020/7刊31頁

    《洞悉聖經》(上冊)970頁

    《大家一起學聖經》186-187頁

  • 出版物索引

    《守》20.07 31;《學聖經》 186-187;《洞悉上》 970;

    w78 2/1 27, 31; w78 2/15 27; w73 5/15 307; im 211; w64 10/15 638; w62 11/15 696

使徒行傳 10:39

  • 木柱 又譯「樹」。(另見徒5:30的注釋)

參考經文

  • +路 23:33

索引

  • 檢索手冊

    《美好的土地》28頁

  • 出版物索引

    《美好的土地》 28;

    w75 7/1 414; w73 5/15 307; g63 12/8 30

使徒行傳 10:40

腳注

  • *

    又譯「讓人可以看到他」。

參考經文

  • +拿 1:17; 2:10; 徒 2:23, 24

索引

  • 檢索手冊

    《守望台》(公眾版)

    2017.6期9頁

  • 出版物索引

    《守眾》17.6 9;

    w73 5/15 307; w73 12/1 735; w62 8/1 463-4

使徒行傳 10:41

參考經文

  • +路 24:30, 31, 41-43; 約 21:13, 14

索引

  • 出版物索引

    w73 5/15 307; w63 9/1 536

使徒行傳 10:42

參考經文

  • +太 28:19, 20; 徒 1:8
  • +徒 17:31; 羅 14:9; 林後 5:10; 提後 4:1; 彼前 4:5

索引

  • 檢索手冊

    《守望台》

    2008/12/15刊16,19頁

    2005/1/1刊12頁

    《月報》

    2003/2刊3頁

  • 出版物索引

    《守》08 12/15 16, 19;《守》05 1/1 12;《月報》 2/03 3;

    w80 4/1 24; w79 2/15 26; w73 5/15 307; w66 8/15 506; w65 7/1 390; w65 9/15 563; w62 11/1 657

使徒行傳 10:43

參考經文

  • +路 24:27; 啟 19:10
  • +賽 53:11; 耶 31:34; 但 9:24

索引

  • 出版物索引

    w80 4/1 24; w73 5/15 307; im 400-1; w65 9/15 563

使徒行傳 10:44

  • 神聖力量就降在所有聽見上帝話語的人身上 這是聖經唯一一次記載神聖力量在人受浸之前就傾注下來。這個記載也顯示,彼得在外族人哥尼流及其家人歸信基督教一事上起了主導作用。可見,彼得在這裡運用了第三把「天上王國的鑰匙」。此前彼得分別用第一把和第二把鑰匙為不同的人開啟了進入上帝王國的希望之門,先是猶太人和歸信猶太教的人,後是撒馬利亞人。現在,不僅上述這些人,就連數目龐大的外族人也可以享有同樣的希望。(徒2:22-41;8:14-17;另見太16:19的注釋)

參考經文

  • +徒 4:31; 8:14, 15

索引

  • 檢索手冊

    《作見證》72頁

    《洞悉聖經》(上冊)477頁

    《守望台》

    1989/6/1刊11頁

  • 出版物索引

    《作見證》 72;《洞悉上》 477;《守》89 6/1 11;

    w80 4/1 25; w78 3/15 28; w74 2/1 95; w73 5/15 307; w66 2/1 71; w62 6/15 362

使徒行傳 10:45

  • 那些受過割禮……的信徒又譯「在受過割禮的人當中……的那些忠心的人」。指的是猶太裔基督徒。(徒10:23)

索引

  • 檢索手冊

    《作見證》72頁

    《洞悉聖經》(上冊)477,1210頁

  • 出版物索引

    《作見證》 72;《洞悉上》 477, 1210;

    w80 4/1 25; w78 3/15 28; w73 5/15 307; w62 6/15 362

使徒行傳 10:46

  • 說外語 這個神跡讓人清楚看出,耶和華現在也開始呼召外族人到天上去。正如他在五旬節那天所做的一樣,他用神聖力量向人清楚表明,這個新安排是出於他的。這個令人信服的證據是人們既能看見也能聽見的。(另見徒2:4的注釋;詞語解釋「說外語」)

參考經文

  • +徒 2:1, 4; 19:6

索引

  • 出版物索引

    w82 2/15 5; w80 4/1 25; w78 3/15 28; w73 5/15 307; w64 2/15 117

使徒行傳 10:47

參考經文

  • +太 3:11; 徒 8:36; 11:17

索引

  • 檢索手冊

    《洞悉聖經》(上冊)796頁

  • 出版物索引

    《洞悉上》 796;

    w80 4/1 25; w78 3/15 28; w74 2/1 95; w73 5/15 307; w66 8/15 506; w56 10/1 151-2

使徒行傳 10:48

參考經文

  • +太 16:19; 徒 2:38

索引

  • 檢索手冊

    《洞悉聖經》(上冊)796-797頁

  • 出版物索引

    《守》25.03 5;《洞悉上》 796-797;

    w78 3/15 28; w73 5/15 307; w73 11/1 659; w62 6/15 362; w56 10/1 151-2

譯本對照

點選經節數字,查看該節經文在其他聖經譯本中的譯法

總類

徒 10:3徒 3:1
徒 10:4詩 65:2
徒 10:10徒 11:5-10
徒 10:14利 11:4, 13-20; 20:25; 申 14:3, 19; 結 4:14
徒 10:17徒 11:11
徒 10:19徒 8:29; 13:2; 15:28; 16:6; 20:23
徒 10:22徒 10:1
徒 10:26路 4:8; 徒 14:12-15; 啟 19:10; 22:8, 9
徒 10:28約 18:28
徒 10:28徒 10:15, 45; 弗 3:5, 6
徒 10:31徒 10:2
徒 10:32徒 9:43
徒 10:34申 10:17; 代下 19:7; 伯 34:19; 羅 2:11
徒 10:35徒 15:7, 14; 羅 2:13; 3:29; 林前 12:13; 加 3:28
徒 10:36賽 52:7; 鴻 1:15
徒 10:36太 28:18; 羅 14:9; 啟 19:11, 16
徒 10:37可 1:4
徒 10:37路 4:14
徒 10:38賽 11:2; 42:1; 61:1; 太 3:16
徒 10:38路 13:16
徒 10:38約 3:1, 2
徒 10:39路 23:33
徒 10:40拿 1:17; 2:10; 徒 2:23, 24
徒 10:41路 24:30, 31, 41-43; 約 21:13, 14
徒 10:42太 28:19, 20; 徒 1:8
徒 10:42徒 17:31; 羅 14:9; 林後 5:10; 提後 4:1; 彼前 4:5
徒 10:43路 24:27; 啟 19:10
徒 10:43賽 53:11; 耶 31:34; 但 9:24
徒 10:44徒 4:31; 8:14, 15
徒 10:46徒 2:1, 4; 19:6
徒 10:47太 3:11; 徒 8:36; 11:17
徒 10:48太 16:19; 徒 2:38
  • 聖經新世界譯本(精讀本)
  • 閱讀 新世界譯本 (nwt)
  • 閱讀 新世界譯本 (bi12)
  • 閱讀 和合本 (sbi1)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42
  • 43
  • 44
  • 45
  • 46
  • 47
  • 48
聖經新世界譯本(精讀本)
使徒行傳 10:1-48

使徒行傳

10 凱撒里亞有個人叫哥尼流,是「意大利*部隊」的軍官,2 為人虔誠,他一家都敬畏上帝。他經常接濟窮人,也常常向上帝懇切祈求。3 有一天,大約下午3點+,他在異象中清楚看見上帝的天使進來,對他說:「哥尼流!」4 哥尼流看著他,非常害怕,說:「主啊,什麼事呢?」天使說:「你的禱告,上帝已經聽見了。你常常接濟窮人,他也看到了+。5 現在你要派人去約帕,請一個叫西門的人來,他的別名叫彼得。6 彼得是皮匠西門家裡的客人,西門的家就在海邊。」7 天使對哥尼流說完話,就離開了。哥尼流叫來了兩個僕人,以及隨從中一個虔誠的士兵,8 把一切告訴他們,然後派他們到約帕去。

9 第二天,他們快到約帕城的時候,彼得上了房頂去禱告,當時大約是中午12點。10 後來他覺得餓了,想吃點東西。就在大家準備食物的時候,他見到一個異象+,11 看見天開了,有個東西*像一大塊細麻布,四角被吊著降到地上,12 裡面有地上各種四足走獸和爬行動物,還有天上的鳥。13 他聽見有個聲音說:「彼得,起來,宰了吃!*」14 彼得卻說:「主啊,絕對不行,我從沒吃過污穢不潔的東西+。」15 那個聲音再次對他說:「上帝視為潔淨的,你不可以再視為污穢。」16 那個聲音第三次對他說話,之後那個東西*就立刻被收回天上去了。

17 彼得不知道自己看見的異象是什麼意思,還在困惑的時候,哥尼流派來的人找到了西門的家,正站在門外+。18 他們呼喚這家的主人,問有沒有別名叫彼得的西門在這裡作客。19 當時彼得還在反覆思索異象的意思,上帝就通過神聖力量+說:「看,有三個人來找你了。20 下樓跟他們走吧,一點也不用猶豫,因為是我派他們來的。」21 彼得就下樓對那些人說:「我就是你們要找的人。有什麼事呢?」22 他們說:「軍官哥尼流+為人正義,敬畏上帝,得到所有猶太人的讚賞。他從一個聖潔的天使那裡得到上帝的指示,請你到他家去,要聽你說的話。」23 彼得就請他們進去,款待他們。

第二天,彼得動身跟他們一起上路,約帕有些弟兄也一起去了。24 接著的那一天,他到了凱撒里亞。哥尼流已經在恭候他們,而且把親朋好友都叫來了。25 哥尼流一見彼得進來,就跪在他腳前,向他下拜。26 彼得扶他起來,說:「起來吧,我也不過是人+。」27 彼得跟他邊走邊談,進去後看見許多人聚在那裡,28 就對他們說:「你們很清楚,猶太人無論跟外族人來往,還是拜訪外族人,都是違反猶太人法律的+。可是上帝已經對我說,不可以把任何人視為污穢不潔+。29 所以你們請我來,我就來了,沒有推辭。那麼,請問有什麼事呢?」

30 哥尼流說:「四天前大約這個時候,也就是下午3點,我正在家裡禱告,有一個人穿著發亮的衣服,站在我面前,31 說:『哥尼流,你的禱告,上帝已經聽見了,你常常接濟窮人,他也看到了+。32 因此,你要派人到約帕去,請別名叫彼得的西門來。這個人是皮匠西門家裡的客人,西門的家就在海邊+。』33 於是我馬上派人去請你。謝謝你願意來,現在我們都在上帝面前,想要聽耶和華吩咐你說的一切。」

34 彼得就開口說:「現在我真的看出,上帝是不偏心的+,35 無論哪個國族的人,只要敬畏他,做對的事,他都接納+。36 他告訴以色列人一個好消息,就是可以通過耶穌基督與上帝恢復和睦+,這位耶穌是所有人的主+。37 你們也知道,約翰傳講他的浸禮之後+,從加利利+直到整個猶地亞地區,人們都議論紛紛。38 他們談論拿撒勒人耶穌的事,說上帝用神聖力量任命*他做基督+,並賜給他力量。他走遍各地行善,治好所有被魔鬼壓迫的人+,因為上帝與他同在+。39 我們見證了他在猶太人的地區和耶路撒冷所做的一切。可是猶太人竟然把他處死在木柱上+。40 第三天,上帝使他復活+,顯現給人看*,41 但不是給所有人看,而是給上帝先前委任的見證人看,就是我們這些在他死而復生後跟他一起吃喝的人+。42 他也吩咐我們向民眾傳道,為他徹底作證+,指出他就是上帝委任的審判官,要審判活人和死人+。43 所有先知都為他作證+,指出所有信從他的人都可以靠他的名,使自己的罪得到上帝寬恕+。」

44 彼得還在講話的時候,神聖力量就降在所有聽見上帝話語的人身上+。45 那些受過割禮,跟彼得一起來的信徒,見外族人也得到了上帝無償賜下的神聖力量,就很驚奇。46 他們聽見這些人說外語,讚美上帝多麼偉大+。於是彼得說:47 「這些人既然像我們一樣得到神聖力量,誰能阻止他們在水裡受浸呢?+」48 於是彼得吩咐他們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浸+。之後他們請求彼得多住幾天。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