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無聲無息的殺手」
「我起初覺得胸部不適。強烈的壓迫感從胸骨的周圍向上蔓延到肩頭、脖子和上下頜,再往下擴散到兩側的胳膊去。我感到彷彿有隻大象墜落在我胸膛上,憋得我透不過氣來。我開始出汗,還有陣陣的腸絞痛,甚至直想嘔吐。……後來,護士扶我上病床。我記得,當時我不由得地驚叫:『我心臟病發作了。』當年我不過44歲。」
在《化壓力為精力》裡,羅伯特·埃利奧特醫生講述,自己二十多年前險些兒喪命的經過。當天早上,他先開會,然後發表演講。講題原來跟心臟病有關,真是諷刺。埃利奧特醫生是個心臟病學家。他沒想到情況竟會倒過來,這回輪到自己「躺在心臟科病房的床上」了。他認為自己心臟病猝發的原因是什麼?埃利奧特醫生說:「面對重重的壓力,我心裡不自覺地緊張起來,持續的緊張把我的心臟壓垮了。」a
埃利奧特醫生的經歷說明,壓力能危害性命。事實上,美國有幾種主要的致命疾病都是跟壓力密切相關的。壓力可以不知不覺地損害身體,久而久之,隱伏的病痛就會不期而然地發作。所以,把壓力稱為「無聲無息的殺手」,不是沒道理的。
出乎大眾的意料,給壓力拖垮的其實不僅限於甲型人物;這類型的人沒有耐性、愛挑釁鬧事、喜歡爭強好勝。連外表安詳的人也有精神委靡的危險,特別如果他們只是強作鎮靜的話。情形就像壓力鍋的蓋子蓋得不緊,抵受不住鍋裡的高壓,快要掙脫一樣。埃利奧特醫生親身體驗到,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他現在告誡人:「你可以隨時倒斃,因為你多年來一直沒有覺察,自己的心臟原來跟定時炸彈繫在一起。」
可是,正如下篇文章表明,壓力除了跟心臟病和猝死有關外,還引起其他問題。
[腳注]
a 雖然壓力可誘發心臟病,但大多數病例表明,發病的原因主要在於動脈粥樣硬化。可見,對心臟病的徵兆掉以輕心是不智的。別以為只消減緩壓力,情況就會好起來。請見《儆醒!》1996年12月8日刊,3-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