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98 3/22 4-6頁
  • 壓力——「慢性毒藥」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壓力——「慢性毒藥」
  • 警醒!1998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壓力與免疫系統
  • 壓力是個因素,但不能一概而論
  • 你能應付緊張——方法如何?
    警醒!1981年
  • 壓力有利也有害
    警醒!1998年
  • 你的壓力大嗎?
    警醒!2020年
  • 壓力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警醒!2010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8年
《警》98 3/22 4-6頁

壓力——「慢性毒藥」

「我們常常聽見人家說:『不要過度緊張,免得弄壞身子。』他們大概不知道,這句話其實是有生理學根據的。」——戴維·費爾滕醫學博士。

芝蘭是單身家長,跟十多歲的兒子同住。她的銀行存款直線下降,手頭拮据。她和雙親又鬧翻了。這一切早就把芝蘭壓得透不過氣來。不料,她的手臂突然出皮疹,患處不但發癢,還有辣乎乎的感覺。她服用抗生素和抗組織胺藥,又給患處塗上可的松藥膏,但通通無效。皮疹很快就蔓延全身,連臉部也生滿疹子。她過度緊張,以致全身都發出紅疹。

醫生囑咐芝蘭轉往皮膚科診所就醫。駐診的皮膚病學家會探明病人的情緒。托馬斯·格拉格醫生是診所的共同創辦人。他說:「我們試圖了解病人的生活狀況。」他常常發覺,得了皮膚頑疾的病人,單靠藥物治療不夠,還要學習怎樣緩解壓力。格拉格醫生說:「我們不能三言兩語,籠統地說人的思想、態度會引起皮膚病。不過,我們卻可以說,情緒起伏對皮膚病操有很大的影響。一味給病人開類固醇藥膏是不夠的,我們還須幫助患者應付生活壓力。」

芝蘭發覺,學會鬆弛神經對治療皮膚病有奇效。她說:「我仍然不時出皮疹,但病況比以前好多了。」這是罕有的病例?絕不是。許多皮膚科醫生都認為,壓力是其中一個致病因素,能誘發多種皮膚病,包括蕁麻疹、牛皮癬、粉刺和濕疹在內。除了損害皮膚,壓力還會破壞身體的其他功能。

壓力與免疫系統

最近的研究表明,壓力能抑制人體的免疫力,減低了應有的免疫作用,甚至給傳染病大開方便之門。病毒學家羅納德·格拉澤說:「壓力不會令人生病,倒會增加患病的風險,因為免疫系統給壓力削弱了。」如山的確證使人不得不相信,傷風、流行性感冒、疱疹都可以由壓力引起。雖然我們經常接觸病毒,但身體通常有足夠的抵抗力,把入侵的病毒擊退。有些專家卻認為,人要是情緒緊張、心煩意亂,身體的防禦系統就可能失靈。

醫學界還不完全清楚,生理節律受壓力的影響有多大。但一些專家就有以下的說法:人一情緒緊張,身體就會分泌激素,作好準備應付前頭的壓力。激素一旦大量湧進血流裡,就可能阻礙免疫系統的防衛工作。但一般說來,這不會引起太大的問題,因為激素只是應一時之急才發揮作用。不過,另一些專家則認為,人要是長期處於極度緊張的狀態,就會大大削弱身體的免疫力,害得自己很容易患病。

這也許可以說明,加拿大的醫生為什麼作出以下的估計。依他們看,找醫生看病的,有百分之50到百分之70是同壓力有關的。病人不是說頭痛、失眠、疲勞,就是抱怨腸胃不適。美國的醫生估計,上醫務所看病的,有百分之75到百分之90是同壓力有關的。瓊·金博士說:「持續的壓力猶如慢性毒藥。」她覺得自己說得一點也不過分。

壓力是個因素,但不能一概而論

儘管以上種種說法有一定道理,科學家還是不能確定以下的論據:單憑壓力一個因素,就足以削弱免疫系統,使健康狀況發生明顯的變化。既是這樣,就沒有人能武斷地說,在緊張不安的環境下,人人都抵擋不住疾病的侵襲。人即使長期承受重壓,也不一定會患上重病。反過來也一樣,消除壓力並不能保證身心一定康泰。有些人誤以為有病不用看醫生,只要態度樂觀、思想積極,同時運用意志力,就能不藥而愈。丹尼爾·戈爾曼博士告誡說:「說意志能治百病,是言過其實,結果誤導了大眾。他們弄不清楚心境對疾病的影響到底有多大。更糟的是,有些人竟然因生病而內疚,誤以為患病就是道德墮落、精神頹廢的表現。」

可見,大眾必須明白,疾病很少是單純由一個因素造成的,致病的因素不一而足。不過,壓力和疾病之間的關係卻清楚表明,學會緩解這種「慢性毒藥」的作用是明智的,而且盡可能要這樣做。

討論怎樣緩和壓力以前,讓我們深入認識壓力究竟是什麼,看看在一些事例上,壓力怎樣也可能是有益的。

[第5頁的附欄]

壓力跟以下的病痛有關

• 過敏症

• 關節炎

• 哮喘

• 背痛、頸痛和肩痛

• 傷風

• 抑鬱

• 腹瀉

• 流行性感冒

• 腸胃不適

• 頭痛

• 心臟病

• 失眠

• 偏頭痛

• 消化性潰瘍

• 性機能障礙

• 皮膚病

[第6頁的圖片]

找醫生看病的,有很大部分是同壓力有關的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