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可福音
第3章注釋
救命還是殺人 直譯「救還是殺普緒克」。(另見詞語解釋「尼發希;普緒克」)
憤慨……非常悲傷 只有馬可在記載這件事時具體提到,耶穌看到宗教領袖「內心麻木」時有什麼感受。(太12:13;路6:10)馬可很可能是從感情豐富的彼得那裡,知道了耶穌當時的感受。(另見「馬可福音簡介」)
希律黨徒 見詞語解釋。
商議 聖經曾兩次清楚提到,「法利賽派」和「希律黨徒」這兩個對立的團體一起商議要除掉耶穌,這裡是第一次。第二次是在距離耶穌被處死只有三天的時候,也就是將近兩年後。(太22:15-22)可見,在一段相當長的時間裡,這兩群人一直合謀對付耶穌。
海 指加利利海。(另見太4:18的注釋)
以土邁 在耶穌執行傳道職務期間,以土邁指的是羅馬統治下的猶地亞行省最南端一帶。(另見附錄B10)在希臘語裡,這個名字的意思是「以東人的[地]」。以東人原本佔據著死海南面的地區。(另見附錄B3和B4)公元前6世紀,以東人被巴比倫王拿波尼度征服。到了公元前4世紀,以東人的土地被納巴泰人(阿拉伯人的一支)佔領,他們就往北遷移到南地,最遠到了希伯崙附近,此後那片地區被稱為以土邁。後來,以東人被哈斯蒙尼家族(馬加比家族)征服,並在他們的脅迫下接受割禮和猶太人的法律,拒不聽從的人則被驅逐出境。在那些接受猶太法律和習俗的以東人當中,就有希律家族的祖先。
約旦河對岸 這裡指的顯然是,位於約旦河東岸稱為比利阿(源自希臘語詞peʹran,意思是「在另一邊」)的地區。
不可透露他的身分 又譯「不要把他的事張揚出去」。儘管邪靈知道耶穌就是「上帝的兒子」,並且這樣稱呼他(第11節),耶穌卻不容許任何邪靈為他作見證。這些被上帝棄絕的邪靈是叛徒,他們仇恨神聖事物,是上帝的敵人。(另見可1:25的注釋)後來,一個邪靈使一個女僕能占卜,並使她跟在保羅和西拉的後面喊叫說:「這些人是至高上帝的奴隸,要告訴你們怎樣才能得救。」之後保羅也把這個邪靈從女僕身上趕了出來。(徒16:16-18)
使徒 又譯「被派出去的」。譯作「使徒」的希臘語詞a·poʹsto·los源自動詞a·po·stelʹlo,這個動詞也出現在本節經文靠近末尾的部分,譯作「派……去」。(另見太10:2的注釋)
給他取了別名叫彼得 耶穌給西門的這個名字的意思是「一塊磐石」。(約1:42)既然耶穌能看出拿但業「心裡沒有詭詐」(約1:47),他也能看出彼得有怎樣的性情。彼得的確顯出了磐石般堅定不移的品格,尤其是在耶穌犧牲並復活之後。(另見太10:2的注釋)
博尼格 這個閃米特語詞只出現在馬可福音。耶穌給雅各和約翰取了這個別名,很可能是因為他們個性率直、充滿熱誠。(路9:54)
意思是 馬可解釋或翻譯了一些猶太讀者熟悉的詞,這表明他的福音書是為非猶太人寫的。
雷霆之子 在希伯來語、阿拉米語和希臘語中,「……之子」這個說法,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或一群人具有某種顯著的特質。(另見本節經文的注釋:博尼格;徒4:36的注釋)
巴多羅買 意思是「多爾買的兒子」。一般認為,他就是拿但業。(約1:45,46)比較一下四福音書就會留意到,在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裡,巴多羅買和腓力的名字常常一起出現,而約翰福音也把拿但業和腓力聯繫在一起。(太10:3;路6:14)
亞勒腓的兒子雅各 這個雅各顯然跟馬可福音15:40提到的「小雅各」是同一個人。一般認為,本節經文的亞勒腓就是約翰福音19:25提到的克羅巴。如果是這樣,他可能就是「另一個馬利亞」的丈夫。(太27:56;28:1;可15:40;16:1;路24:10)這個亞勒腓跟馬可福音2:14提到的利未的父親亞勒腓,顯然不是同一個人。
達太 在路加福音6:16以及使徒行傳1:13的使徒名單中,都沒有「達太」這個名字,卻提到了一個稱為「雅各的兒子猶大」的人。由此可以推斷出,「達太」就是「雅各的兒子猶大」,而這個猶大就是約翰提到的使徒「猶大(不是加略人猶大)」。(約14:22)也許是為了避免跟叛徒加略人猶大混淆,這個猶大有時會被稱為「達太」。
熱心人 使徒西門的外號,用來區別他和使徒西門·彼得。(太10:4)在這裡,譯作「熱心人」的希臘語詞看來源自一個希伯來語詞或阿拉米語詞,意思是「激進派」或「熱心的人」。路加談到西門的這個外號時,用的是另一個希臘語詞ze·lo·tesʹ,意思也是「激進派」或「熱心的人」。(路6:15;徒1:13)西門有這個外號,可能是因為他曾經屬於激進派(一個反抗羅馬政府的猶太黨派),也可能是因為他十分熱心、充滿熱誠。
加略人 見太10:4的注釋。
他的親人 可能包括耶穌同母異父的弟弟雅各和猶大,他們後來分別寫了聖經中的雅各書和猶大書。馬太福音13:55和馬可福音6:3提到了耶穌四個同母異父的弟弟的名字。(另見太13:55的注釋)
別西卜 這個名稱指的是撒但。(另見太10:25的注釋)
比喻 見太13:3的注釋。
家 在原文裡,這個詞可以指一個家庭或一個家族,也可以泛指家裡的所有人,例如君王家裡的人。(徒7:10;腓4:22)這個詞常用來指當時正在統治的王朝,例如希律王朝。這些王朝常有分裂內訌,最終走向滅亡。
存留 直譯「站立」。(另見本節經文的注釋:家)
褻瀆神聖力量 在這裡指用惡毒的言詞污衊、詆毀上帝或神聖的事物。「神聖力量」來自上帝,因此人如果故意跟神聖力量作對或否認神聖力量發揮的作用,就等於褻瀆上帝。馬太福音12:24,28和馬可福音3:22顯示,猶太宗教領袖看到耶穌靠著上帝的神聖力量施行奇跡,卻聲稱耶穌這樣做是靠著魔鬼撒但的力量。
要承擔永遠的罪 看來指蓄意犯下的罪,這種罪會導致永遠的毀滅。沒有任何祭物能遮蓋這種罪。(另見本節經文的注釋:褻瀆神聖力量;平行記載太12:31的注釋)
弟弟們 指耶穌同母異父的弟弟們。馬太福音13:55和馬可福音6:3提到了他們的名字。(關於譯作「弟弟」的希臘語原文的意思,另見太13:55的注釋)
看,這就是我的母親、我的兄弟! 耶穌的一些親兄弟當時顯然對他缺乏信心。(約7:5)在這裡,耶穌是把他的親兄弟和他信仰上的兄弟(他的門徒)區分開來。耶穌表明,不管他跟親人之間的關係多麼寶貴,他跟那些遵照天父旨意去做的人之間的關係都更加寶貴。(可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