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精讀本》
  • 馬可福音第6章注釋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馬可福音第6章注釋
  • 聖經新世界譯本(精讀本)
  • 相似資料
  • 馬太福音第14章注釋
    聖經新世界譯本(精讀本)
  • 馬可福音第1章注釋
    聖經新世界譯本(精讀本)
  • 路加福音第9章注釋
    聖經新世界譯本(精讀本)
  • 馬可福音第15章注釋
    聖經新世界譯本(精讀本)
查看更多
聖經新世界譯本(精讀本)
馬可福音第6章注釋

馬可福音

第6章注釋

6:1

家鄉 見太13:54的注釋。

6:3

木匠 耶穌既被稱為「木匠」也被稱為「木匠的兒子」,這讓我們大概了解到,耶穌從12歲(聖經記載了他那一年去聖殿時發生的事)到開始傳道職務之間的生活是怎樣的。(另見太13:55的注釋)馬太和馬可的記載是互相補充、和諧一致的。

馬利亞的兒子 這是聖經唯一一次這樣稱呼耶穌。當時沒有人提到約瑟,這表明約瑟可能已經去世了。還有一件事也支持這個推論,就是耶穌請約翰在他死後照顧他的母親馬利亞。(約19:26,27)

雅各 見太13:55的注釋。

猶大 見太13:55的注釋。

哥哥 直譯「兄弟」。在聖經裡,希臘語詞a·del·phosʹ可以指有相同信仰的人,但在這裡指耶穌跟同母異父的弟弟之間的關係,他的這些弟弟是約瑟和馬利亞後來生的。有些人相信馬利亞在生下耶穌之後繼續保持處女之身,他們聲稱a·del·phosʹ在這裡指的是表兄弟或堂兄弟。可是,《希臘語經卷》提到表兄弟或堂兄弟時,使用的卻是一個完全不同的詞(希臘語詞a·ne·psi·osʹ,出現在歌羅西書4:10)。此外,路加福音21:16用了兩個不同的希臘語詞a·del·phosʹ和syg·ge·nesʹ分別去指「兄弟」和「親戚」。這些例子說明,在《希臘語經卷》裡,表示親屬關係的詞的用法並不是寬泛籠統的。

6:5

就沒有在那裡施行什麼奇跡了 「沒有」,直譯「不能」。耶穌沒有施行很多奇跡,不是因為缺乏力量,而是因為情況不合適。拿撒勒的人缺乏信心,所以耶穌沒有在那裡施行很多奇跡。(太13:58)來自上帝的力量絕不該浪費在這種持懷疑態度、不肯接受真理的人身上。(參看太10:14;路16:29-31)

6:6

他們不信,這使耶穌很驚訝 耶穌看到他「本鄉」的人不接納他時非常驚訝。在福音書的執筆者中,只有馬可提到他的這種感覺。(太13:57,58;另見「馬可福音簡介」)這裡譯作「很驚訝」的希臘語詞thau·ma′zo,常常用來描述人們對耶穌的奇跡和教導的反應。(可5:20;15:5)不過,這個詞有兩次描述的是耶穌的反應:一次是形容他看到一個軍官顯出極大的信心時感到驚訝(太8:10;路7:9),另一次是在這裡,形容耶穌看到拿撒勒人缺乏信心時既驚訝又失望的感覺。

周遊各村,到處教導人 耶穌開始了在加利利的第三次傳道旅程。(太9:35;路9:1)這裡譯作「周遊」的希臘語詞,字面意思是「一個圓圈」。這可能暗示耶穌走遍了整個地區,而且根據一些學者的看法,他最終回到了開始的地方。耶穌傳道職務的一個重要特色是施行教導。(另見太4:23的注釋)

6:10

要住在那裡,直到離開那個地方 耶穌在這裡告訴使徒,他們到了一個城鎮後,哪一家願意款待他們,他們就該住在哪一家。後來,耶穌給了70個門徒同樣的指示,吩咐他們「不要從一家到另一家搬來搬去」。(路10:1-7)如果他們不追求更舒適的環境或更多的物質享受,不因此而搬來搬去,就能表明跟他們的傳道使命相比,這些東西都是次要的。

6:11

抖落腳上的泥土 門徒做出這個舉動是要表示,當那個地方受上帝懲罰時,他們不承擔任何責任。馬太福音10:14和路加福音9:5也有類似的說法。馬可和路加還補充了一句話,即「表明他們已經受到警告」(又譯「指證他們的不是」)。保羅和巴拿巴在皮西迪亞的安提阿就按照這個指示做了。(徒13:51)保羅在哥林多也做出類似的舉動,他「抖抖衣服」,接著解釋說:「你們如果滅亡,就要自己承擔血債,我是清白的。」(徒18:6)這些舉動對門徒來說可能並不陌生。那時候,恪守宗教信仰的猶太人覺得外族人地區的塵土都是不潔的,所以當他們從這些地區回到猶太人的地區前,會先抖落腳上的塵土。不過,耶穌給門徒這些指示時,想要表達的顯然是不同的意思。

6:13

用油抹了許多病人 這個動作有象徵意義。一般認為,油具有治療的功效。(參看路10:34)儘管如此,這些病人之所以能被「治好」,並不是因為油本身的功效,而是因為上帝的神聖力量發揮了神奇的作用。(路9:1,6)

6:14

希律王 指大希律王的兒子希律·安提帕。(另見詞語解釋「希律」)他管治的地區包括加利利和比利阿。馬太和路加使用了他的羅馬官方頭銜「分封侯」。(另見太14:1;路3:1的注釋)不過,一般人都稱希律·安提帕為「王」。馬太用過這個頭銜一次,馬可則只用這個頭銜來稱呼他。(太14:9;可6:22,25-27)

有人說 直譯「他們說」。有些抄本寫的是「他說」。

施浸者 見可1:4的注釋。

6:17

希律娶了哥哥腓力的妻子希羅底 見太14:3的注釋。

逮捕約翰,捆綁後關在監牢裡 見太14:3的注釋。

6:20

知道約翰是正義聖潔的人 希律·安提帕喜歡聽約翰講話,也一直保護他,因為知道他是個既正義又聖潔的人。儘管希律「懼怕他」,但由於害怕在賓客面前丟臉,也由於缺乏信心,希律還是在別人的擺布下殺死了約翰。猶太歷史學家約瑟夫斯說,施浸者約翰是「一個好人」。

6:21

希律生日 這個生日宴會舉行的地點,很可能是希律·安提帕位於加利利海西岸的提比里亞的住所。這樣推測的一個理由是,馬可說參加宴會的賓客包括「加利利的顯要人物」。(另見太14:3,6的注釋)聖經只有兩次提到有人慶祝生日。一次就是這裡記載的希律·安提帕的生日,宴會期間約翰被斬首。另一次是一個埃及法老的生日,那時法老的御膳總管被處決。(創40:18-22)這兩段記載的共同點是:兩次都大擺宴席,兩次都有人被處決。

將軍 希臘語是khi·liʹar·khos(千夫長),字面意思是「統管一千個士兵的人」,指的是羅馬軍隊裡的保民官。羅馬軍隊的每個軍團有六個保民官。不過,每個軍團並不會劃分為六個支隊,而是整個軍團每兩個月由其中兩個保民官輪流統領。這些軍官擁有很大的權力,包括提名和任命百夫長。同一個希臘語詞也可以泛指級別較高的軍官。由於這些高官在場,希律覺得不得不履行誓言,最終下令砍了施浸者約翰的頭。

6:22

希羅底的女兒 聖經沒有提到她的名字,但約瑟夫斯的著作說她叫撒羅米(莎樂美)。她是希律·腓力的女兒,也是希羅底唯一的孩子。後來,希律·安提帕娶了同父異母的兄弟希律·腓力的妻子希羅底,這樣的結合相當於通姦。

6:24

施浸者 見可1:4的注釋。

6:26

發了誓 這裡的希臘語原文顯示,希律發了不止一個誓。這個細節表明,希律可能為了強調自己會信守承諾而對希羅底的女兒發了好幾個誓。(可6:23;另見太14:9的注釋)

6:27

侍衛 希臘語是spe·kou·laʹtor,源自一個拉丁語詞(speculator)。這個詞可以指侍衛、信使,有時也可以指行刑者。《希臘語經卷》中有大約30個源自拉丁語的希臘語詞,大多出現在馬可福音和馬太福音裡,這些詞跟軍事、司法、錢幣、日常生活有關。一般認為,馬可福音的寫作地點是羅馬,寫作對象主要是非猶太人,特別是羅馬人。馬可使用這些外來詞的次數超過其他任何聖經執筆者,這進一步支持了這個說法。(另見約19:20的注釋)

6:29

墓穴 又譯「紀念墓」。(另見詞語解釋「紀念墓」)

6:34

憐憫 又譯「同情」。(另見太9:36的注釋)

6:37

你們拿點東西給他們吃吧 在耶穌施行的奇跡中,只有這一個是四本福音書都有記載的。(太14:15-21;可6:35-44;路9:10-17;約6:1-13)

銀元 見詞語解釋「第納流斯」以及附錄B14。

6:38

魚 見太14:17的注釋。

6:41

把餅掰開 聖經時代的餅通常會做成扁平的形狀,烘烤後有點硬。因此,把餅掰開來吃是一種常見的做法。(太14:19;15:36;26:26;可8:6;路9:16)

6:43

籃子 這裡指的可能是一種小型編織籃,有一條繩子做提手,方便人外出時攜帶。這種籃子的容量約為7.5升。(另見可8:19,20的注釋)

6:44

男人有5000 在耶穌施行的奇跡中,唯獨這一個是四本福音書都有記載的(太14:15-21;可6:35-44;路9:10-17;約6:1-13),但只有馬太提到在場的還有婦女和小孩。當時因耶穌施行奇跡而得到食物的人數,可能超過1萬5000。

6:48

天快亮 直譯「第四更」,也就是大約凌晨3點到6點接近日出的時候。(另見太14:25的注釋)

看起來卻好像要 又譯「想要」。這裡的意思顯然是,從門徒的角度來看,耶穌當時似乎要從他們旁邊經過。

6:52

他們還沒有明白分餅奇跡的意義 差不多幾個小時前,門徒剛剛看到了耶穌施行的分餅奇跡。那件事清楚表明,耶穌靠著神聖力量有了多麼大的能力。但門徒並沒有明白分餅奇跡的意義。結果,當他們看到耶穌走在水面上並平息風暴時,都感到非常驚訝。他們一開始甚至以為,耶穌在海上行走只是一個「幻象」,並不是真實發生的事。(可6:49)

6:53

革尼撒勒 見太14:34的注釋。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