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的影響
電視在通訊方面掀起了革命。通過電視,人們能夠詳細觀察自己鄰里或數千哩外所發生的事情。電視攝影機甚至能使人看到外太空的遠處。
在美國,擁有電現機的人佔全人口的百分之95至98;作為通訊工具,電視已迎頭趕上了電話。一項發表的報告透露,美國人每週平均將十七小時花在電視機前。
教育家早川博士評論說:「電視通訊中的說話由音樂、映像和行動加以強化,在暗室中收取和反覆演出,它們乃是世上最有效的通訊工具。」
電視能造益人
電視這種有效和易得的通訊工具無疑在造益人類方面具有極大潛力。它能使觀眾熟悉那些影響到遠地同胞的思想,生活方式和環境。
電視也能提供有益的娛樂節目。一個人安靜地坐在自己家中就能看到莎士比亞戲劇、大都會劇場的歌劇、芭蕾舞和音樂會。由英國製作的一系列電視節目是任擇默片和聲片的。在演員互相交談的場合(其實很少),他們同時作出手語。這使不論有聽覺抑或沒有的人都可以享受到富於娛樂性和教育性的節目。
教育界也從電視獲得極大益處。它能使各種教育題材由教師以他所提供的實驗或視覺解說親自表演出來。電視教育能幫助人學習數學,各種科學、基本家政技術、語言和其他學術。不少人喜歡看所謂的「視覺文章」,其中一方面演出生動的表演如音樂,舞蹈等藝術,同時由該方面的專家加以解說。發展中的國家發現到在未有足夠具備資格的教師作職業訓練時,電視是一項有效工具。電視節目可以存貯在電視帶上以供再度運用。
今日年輕的觀眾時常能談及一些在未有電視之前的孩子一無所知的問題;對於十分幼小的孩子,電視能增加他們所識的字,雖然它對較年長的兒童時常發生相反的效果。
但電視僅是一種通訊工具而已。它能造益你個人與否視乎你所看的是那一類節目而定。許多人大聲抗議電視節目的品質低劣。美國電視節目曾被批評為「迎合大眾趣味的最低級部分。」
物質主義和性不道德
在電視出現的許多東西使觀眾對物質產生慾望,而這些物質是很少實用價值的。關於這點,施士文在1974年二月刊的《大西洋》雜誌為文論及「那些討厭的遊戲表演,……它們[在觀眾之前]招展著物質東西,使我們[觀眾]為獎品而怦然心動。」
不少商業告白設計成誘惑人渴望一些不必要的昂貴物品,其實這些產品與人們現有的無甚差別。請想想商業告白使兒童不斷吵著要蛋糕、餅干、汽水和糖製穀物所生的影響。
電視對所謂「新道德」的附和趨勢也令人不安。許多觀眾在電視上看到描述男女同性戀的節目而大感震驚。正面全裸的人體也出現在大眾廣播系統上。喜劇節目的特色是肉麻當有趣。「通俗廣播劇」又如何呢?《電視和新道德》這本小冊評論說:「日間的通俗廣播劇坦白描述姦淫,未婚男女同床的鏡頭時常出現。」
這些節目也許將性不道德形容為一種逃避現實的方法,目的是避免夫妻關係不和時所帶來的挫折。觀眾很易在無意之間養成劇中人所演出的感覺,以同樣的方式去解決自己的難題。鑑於上帝對性不道德所表示的態度,例如哥林多前書6:9,10所載:「不要自欺,無論是淫亂的、姦淫的、作孌童的、親男色的……都不能承受上帝的國,」將自己暴露在這種危險之下是何等不智!
當然,並非所有電視節目都屬於這種不良性質。當你看到令你不滿的場面出現時,你可以轉換電臺或乾脆將之關閉。你所看的電視節目主要是隨你決定。你若慎加選擇,電視是可以對你有益的。
電視怎樣影響到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我們坐在家中的電視機前便可以看到遠方的人與事。它也能使一家人坐在一起觀看心愛的節目。那末,電視是否具有使人團結的力量呢?它具有使家庭生活更加親密的效果嗎?電視有能力如此行,但是卻往往產生相反的效果。怎會如此呢?
在往昔,當人們希望知道本地或世界所發生的大事時,他要直接與別人通訊才能獲得消息。朋友們會在鄉村中或雜貨店裡聚首以交換新聞和意見。可是有了電視之後,人們不必麻煩鄰居便可獲得同樣消息。倘若不小心,他們甚至可能讓電視消滅了他們與別人溝通的願望。一位作家將電視觀眾稱為「彼此分隔的無名孤立現象。」
在家庭圈子裡可以發生同樣的情形嗎?家人在聚觀電視時通常會獲得彼此交談之益嗎?即使彼此坐得很近,這件事實有沒有建立團聚之感呢?一篇題名為「美國家庭生活」的文章評論說:
「家人一同觀看電視時並不能產生融融洽洽之樂:事實上,人們在觀看電視時往往不理會在場的家人。電視娛樂是一條單程路,並不需家人作出任何努力。」
可是整家人看電視未必一定會產生這樣的結果,你可以採取適當的步驟使電視不致成為家人溝通的障礙。例如,一家人在進餐時若讓電視奪去彼此交談的機會便是不智之舉。美國電視作家兼製片家摩利士說:
「成年人無論選擇與孩子同食與否都不應扭開電視機。進餐應該是一段愉快的時候;這是家人互相溝通意見的絕好機會。藉著進餐而一家團聚對家庭單位的心理健康是十分重要的。」
選擇電視節目可以進一步幫助打開彼此溝通的門戶。倘若家庭娛樂包括教育節目,電視可以成為擴大溝通的跳板。表演烹飪方法或製造和修理東西的節目可以導致有趣的討論和有益的家庭活動。摩利士寫道:「電視的最大力量往往是在關閉電視之後才發揮的。」
暴力電視所造成的難題
不少人認為電視節目最有害的影響是強調暴力。有些節目每隔幾分鐘便出現暴力的特寫鏡頭,而這類節目卻一小時復一小時地終日繼續下去。一位經常的電視觀眾在十年間可以看到10,000人被殺,其中的不利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例如,美國電視在前年放映一套影片,其中出現一群十餘歲兒童縱火焚燒流浪漢以尋求「刺激」的場面。不久之後果然有一群少年強迫波士頓的一個婦人用汽油淋身,然後將之燒死。同一個月內在邁阿美有三名男童因對當地的一名流浪漢犯同樣罪行而被判以一級謀殺罪。
在同年較早時候,一套電視影片放映兩名少婦被刺殺。1974年二月二日《電視指南》的一篇文章說,「兩週之後,亞特蘭大一名十七歲少年承認預謀重演該項節目而殺害了一位少婦。」昨年春天也發生同樣事件,一名十六歲的英國少年模仿電視影片的動作將一名老人踢死。上述文章的作者珍·大衛遜解釋說:
「在承認謀殺時,這兩個殺人犯面不改容。大多數行為學科學家認為觀看暴力電視不但使正常和反常的人均更富於侵略性,而且調查顯示這能使人傾向於對別人所犯的暴力行為無動於中。」
電視與兒童
兒童雖然可從某些電視節目獲益,也最易從不良的電視影片受害。理由之一是他們將太多時間花在觀看電視之上。有些兒童從六歲至十六歲之間在觀看電視方面花了12,000小時或以上(每日約三小時)。這大概相等於許多兒童的入學時間已有些兒童觀看電視的時間甚至加倍。
另一個難題是,非常幼小的兒童相信他們在電視所看到的一切,他們無法區別現實與幻想的世界。幼童也很難看出事情的始末關係。例如,他們看到「好人」做出一些惡事便會受到什麼影響呢?英國訂下法律限制在電視中出現的暴力行為,並特別提出理由說:「好人為了除暴安良而做的惡事對幼童只有不良影響。」
兒童每天若花數小時觀看電視,他們無疑看到相當多的暴力鏡頭。既然孩子是天生的模仿者,因此甚至「正常」的兒童也會受到強烈的引誘去模仿他們所見的行為。兒童心理學家利伯特博士指出:「甚至完全正常的兒童也會模的他們在電視所見的反社會行為,不是出於惡意而是出於好奇心。」
有些人辯稱只有少數兒童會對電視暴力作出這樣的反應。但是這會造成任何差別嗎?在1972年美國公共衛生局長史丹菲特聲稱:
「最重要的是,證據表明觀看電視暴力與隨後的行為之間具有顯然的因果關係。我認為在數字上的爭論如百分之10或20或30是無關重要的。我們擁有龐大的人口,倘若二千萬兒童之中有百分之10做出攻擊性的反社會行動,那已是太多了。」
誠然,暴力在人類存在的數千年來已成為人類經驗的一部分,這件事實無法向兒童隱瞞。可是警覺的父母意識到每日讓兒女以數小時浸沉在暴力之中是不會有好結果的。相信聖經的人能對兒女解釋鬥爭和暴力與不加抑制的自私肉體慾望有極密切的關係。(雅各書4:1-3)他們也可以指出,人永不能藉暴力手段解決難題,因為「人的怒氣並不成就上帝的義。」(雅各書1:20)反之上帝會親自採取行動去消除地上的暴力和促成暴力的人。——但以理書2:44;帖撒羅尼迦後書1:6-8。
其他的陷阱
顯而易見地,電視雖然在造益人方面含有極大的可能性,但在人缺乏自制時都能成為威脅。最大的陷阱是人可以很方便地只按一下開關掣就在電視機前花去大量時間。雖然有些節目可獲得娛樂之益,但太多時卻會造成有害的影響。
1971年九月十日的《生活》雜誌有一篇專文分析電視的影響,說:「每四名觀眾中便有一名為了所花的時間感到『良心不安』」。助長罪咎之感的無疑是事實上許多人看電視的時間都是從荒廢了家務、家課或其他必需的活動而來的。
有些人在電視機被取去時會發生「心理上的斷癮病徵。」心理學家伊提爾聲稱:「有些經常看電視的人的行為模式已和電視有密切關係,倘若電視機被人取去便會發生不良的影響。難題是他們已嘗之成癖。」你無疑不想對電視如此入迷。
電視既然是通訊、教育和娛樂的媒介物,它能造益你和你的家人。但要小心不可讓它支配你。要選擇你所看的節目,確定它能有助於而非阻礙家庭的團結。要審慎地限制你看電視的時間。這樣行你便會使電視為你的生活帶來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