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電視已成為今日大多數人生活的重要部分。在美國,有些人視之為家中最重要的東西。在中國大陸,電視已取代了腳踏車和縫衣機而成為最新的身分象徵。在英國,越來越多人為了胃病、背痛和腿部血液循環不良而求醫,這些疾病都是長時間坐在電視機前所促成的。
普世目前約有四億六千五百萬部電視機在使用中——平均地上每十個人就有一部——有些電視機每日收視達六小時半之久。電視機的擴散已成為很多研究和調查的對象。
視覺媒介的力量
「電視令人改變的力量至低限度與印刷機相等,甚至可能和文字本身的影響力相同,」通訊學教授普士曼(Neil Postman)在《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所載的一次訪問中說。這件事不足為奇,因為在基本上電視乃是一種視覺媒介。可是,與印刷品不同,電視中的動作、聲音和常是彩色的畫面使觀者有身歷其境的感覺。這樣,它遂吸引了觀者的全部注意——身、心與感情。依次地,它減低或甚至壓倒觀者的批評和分析能力,使電視幕上不論映出些什麼,都看來是可信和可以接納的。
廣告界顯然深知電視的這種獨特能力。他們每年花費億萬美元在電視商業告白方面,只為了一個目的——打動觀眾去購買他們的產品。典型的例子之一是,名牌牛仔褲設計者所作的廣告並沒有提及貨物的品質和價格,反之廣告向準顧客們大力宣傳產品「形像」的力量,以致顧客在看了電視廣告之後願意付出比平常高兩、三倍的價錢去購買。
電視的另一特色是有能力在差不多同時讓普世的廣大觀眾看到。例如,據報全世界有六億電視觀眾曾目擊第一個太空人初登月球的剎那,普世有十億左右的人曾從電視幕上觀看第二十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的進行。
既然電視網主持人不斷力圖以迎合觀眾的節目去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因此在基本上他們成為大眾品味和態度的裁決者。藉著計劃節目,電視網主持人決定觀眾看些什麼以及在什麼時候觀看。他們同時決定在社會或政治上什麼是需要討論或辯論的重要問題。但我們必須記得的是,在決定播放什麼節目時,決定的因素往往不是大眾的興趣或福利而是大眾的購買力。
電視對兒童的影響
大多數研究家和電視界人士都同意,兒童特別容易受他們觀看的電視所影響。一個重要因素是兒童以較長時間和較大的注意去看電視。先前引述的普士曼教授解釋說:「電視這種媒介,兒童在三歲左右就開始能夠了解。從這麼年幼的時候起,電視不斷對兒童發揮影響力。」
這種『持續的影響力』對兒童產生什麼效果呢?「我能夠立刻認出過度觀看電視的兒童,」一位有20年經驗的幼稚園教師說。「這些兒童通常在遊戲時模仿電視幕上的大英雄,你看見他們站在桌上,用毛巾或圍巾環在頸上作英雄人物狀。他們常常無意識地四處奔跑、敲打和喊叫。看電視太多的人無法靜靜地坐下來聆聽故事而不扭動身體或不斷打岔。我若播放影片,他們就會坐定下來凝視。」
「凝視」顯然是觀看電視時的神態,它為兒童造成了另一個難題——貧弱的閱讀能力。在閱讀時。目光必須在字裡行間移動,頭腦則著手辨認文字的意義。「一般人所未曾意識到的是,」哥丁視力發展學院主持人哥丁(Edgar Gording)博士評論說,「習慣看電視的人訓練眼睛凝注不動。」(累積的證據表明兒童的理解力、想像力、談話的範圍和字詞的使用均受過度觀看電視所影響。)
兒童觀看電視還有另一項嚴重後果。成年人世界中隱藏的醜事——通姦、離婚、同性戀、亂倫、貪污、殘殺、暴力等——在電視幕上完全暴露在兒童眼前。結果如何?童稚的純潔消失無遺。
成年人又如何?
在大多數擁有電視機的人看來,觀看電視是令人鬆弛、自在和似乎無害的事。可是,自1970年代中期以來,不少人曾口誅筆伐地指出電視的有害影響,尤以暴力方面為然。電視界雖然在計劃電視節目方面稍為刪減暴力鏡頭,但電視幕又從血紅轉為黃色。「你把暴力推下去,色情便取而代之,」一位傳播媒介分析家說。甚至影片檢查局(美國)的一位成員也承認:「在今日的節目配製方面,色情已取代了暴力。」
可是,電視界為本身的立場辯護,聲稱『觀眾其實口是心非』,因為多次調查均表明,充滿調情動作和黃色對白的節目,例如許多喜劇和雜耍節目,反最受人歡迎。他們聲稱他們只是迎合大眾的喜好而已。
電視娛樂的質素不但許多時令人發生疑問,而且這種媒介所受的限制也使新聞和消息來源的效率不高。原因何在?因為電視不但規定你在什麼時候收看晚間新聞,而且你往往要看完整個新聞節目才能看到你所要看的部分,例如天氣報告等。另一方面,書籍、雜誌和報紙則可以讓人在任何時間拿起來閱讀,也可以隨意細讀、跳讀、和選讀。
其他選擇
日本的《讀賣新聞》報導神戶市有42個家庭參加市政局主辦的「突破逐日連播劇和緊張喜劇的精神縛束」計劃。在神戶,這些家庭平均看電視的時間是每日四小時左右。但在一個月之內,這些家庭的成員,從二十餘歲的新婚夫婦至退休人士不等,都關上電視機看看沒有電視的生活是怎樣的。他們有什麼發現呢?
首先,他們發現「脫癮徵狀」並不是全無痛苦或容易抵受的。有一個家庭在沒有電視時無法捱過一天。四個家庭不久就宣告屈服而退出計劃。其餘的又怎樣?請留意報告所說:
「許多人熱心地敘述他們的家庭回復了寧靜的感覺,各人早起早睡,多讀點書,一般均心境較佳。
「一位母親說她和丈夫現時多點和兒女作親切的談話;當有電視機的時候,家人在晚上主要以之為伴,因此很少彼此交談。
「有些人則說兒女一向不肯幫忙做家務,但現時卻能收拾自己的床鋪和幫忙洗碟。」
許多電視擁有者的態度看來正在改變。他們大多數在以前認為沒有電視機將會是無可想像和可憐的。現在他們卻時常說希望有足夠的意志力或勇氣除去電視或至少控制自己看電視的習慣。你若有這樣的感覺,你可以肯定,不論必須為此付出多大努力,所得的報酬會十分豐富。
[第18頁的圖片]
由於習慣觀看電視而訓練眼睛凝注不動,結果閱讀能力受到妨礙——專家們聲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