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的宗教——原因何在?
「我們今日覺得印第安人村落的求雨舞蹈可笑。……但我們在絕望時會怎樣行呢?……我一生中曾有兩次被私人的危機所苦惱,我也像那些印第安人一樣——祈求上天幫助。」哲學教授史密夫(Huston Smith)在《世界各大宗教》的序言中寫道。
人在受到壓力時向較高和較強的力量求助看來是一種基本和普遍的傾向。人類學家和歷史家告訴我們,初民在感到自然力量的神祕、面臨猛獸的威脅以及被死亡和死後狀態所困惑時就感到有這樣的需要。他們聲稱,這種種原因,加上對未知的事情的恐懼,於是產生了宗教。
例如,論到神道教的開始,《日本的宗教》一書說:「能夠使人懍然生畏的任何東西都被看作具有神性或神祕力量而受人敬拜;因此,自然力量,尤其是能夠令人敬畏的樹木、岩石或山嶺和其他神祕的自然現象,都變成了崇拜的對象。這些東西日本人都稱之為神。」這在後來發展為許多傳奇、典禮、儀式和神社。經過了世代相傳,神道教於是產生。
由此類推,索馬利亞人、埃及人、印度人、中國人和其他古代文明各自規劃出自己的崇拜方式、自己的宗教。這些宗教受到人們的生活方式——食物、習俗、氣候和地理——所影響。結果,我們在今日遂見到各種各色的宗教。
各自發展抑或同出一源?
可是,這樣的解釋只能使人感到若干程度的滿足。在各個宗教當中雖然呈現極大的多樣性,但有些基本問題還未獲得解答。例如,倘若所有不同的宗教都是各自獨立發展出來的,那麼我們對於許多宗教在本質上的類似之點(這些特點是無法視為人的自然反應的)又怎樣解釋呢?
且以關於人類起源的故事和傳奇為例。故事的細節雖然彼此相異,但對人類從地上塵土被造的信仰卻是極之普遍的。希臘的傳奇聲稱普洛米休士用粘土造出第一對人類,雅典女神把生氣吹入他們體內。祕魯的印第安人用「阿巴卡瑪斯加」(賦予生氣的塵土)一詞來形容第一個人。北美的印第安部落,曼登族人,相信『偉大的靈』從粘土造出兩個人,以自己的口氣使兩人活過來。中國的古代傳奇聲稱盤古氏以泥土和陰、陽元素造人;另一個傳奇則說有一位神話的人物,魯桂,以黃土塑造男人和女人。類似的傳奇遍布各地,非洲各部落的民族和密克羅尼西亞群島的居民無不各有本族的傳奇。
此外更加令人驚異的是,關於邪惡的先祖們被洪水所滅,生還者使人類種族在劫後重新出現的傳奇竟是如此普遍。甚至在地上最僻遠的民族和部落當中也大同小異地流傳著這樣的故事。
起源何在?
甚至對聖經僅稍有認識的人也會立刻看出這樣的傳奇和聖經中關於創造與挪亞時代洪水的記載有相似之處。但是,你也許會問,聖經的記載與希臘人、美國和祕魯的印第安人、中國人和其餘所有民族有什麼關係呢?這些宗教並不是受聖經影響而產生的。反之,聖經透露何以世上有這麼多的宗教存在以及各宗教的多樣性和類似性的原因。
威爾斯(H. G. Wells)在《歷史大綱》一書中寫道:「原始文明不論建立在什麼地方,例如非洲、歐洲或亞洲西部,必然有神廟建立。在文明最古的地方,埃及和索瑪,神廟最為顯著。……文明的開始和神廟的出現在歷史上是同時的。這兩者屬於同類事物。」
聖經在創世記告訴我們:「那時天下人的口音言語都是一樣。他們往東邊遷移的時候,在示拿地遇見一片平原,就住在那裡。」(創世記11:1,2)示拿位於稱為文明搖籃的美索不達米亞境內。
聖經繼續告訴我們,當時的人在示拿平原定居之後就聚集起來進行一項建造工程:「來罷!我們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頂通天,為要傳揚我們的名,免得我們分散在全地上。」——創世記11:4。
他們所建的是哪一種城和塔呢?那城名叫巴別,或巴比倫,主要是個宗教城市。在它的廢墟中發掘出來的神廟不下53間之多。它的宗教特色包括崇拜三合一的神,相信人有個不死的靈魂,相信陰府或地獄和占星術。偶像崇拜、魔術、巫術、占卜和玄祕術都擔任主要角色。聲名狼藉的巴別塔不僅是個紀念碑或里程碑而已;在附近發掘出來的類似建築物說明它的結構可能是寶塔式的多層建築,頂層是一所神廟。它高高在上,俯瞰全城。
那項建築工程有什麼遭遇呢?聖經記載說:「因為耶和華在那裡變亂天下人的言語,使眾人分散在全地上,所以那城名叫巴別。」——創世記11:9。
建造者們既然不能再彼此溝通,於是放棄他們的工程而開始分道前往世界各地。他們為所到之處帶來了他們的宗教信仰、主張、傳奇和神話。數千年來在世界各地發展的結果使世界的宗教在表面上出現多樣性,但骨子裡卻無疑彼此相似,由此證明它們其實同出一源——巴別或巴比倫。
論到偽宗教的共同來源,加尼爾(J. Garnier)上校在《死者的崇拜》一書中評論說:「不但是埃及人、迦勒底人、腓尼基人、希臘人和羅馬人,而且印度教徒、中國和西藏的佛教徒、哥德人、盎格魯撒克遜人、督伊德人、墨西哥人和祕魯人、澳洲土著和南海諸島的野蠻人,他們的宗教主張都出自共同的來源和共同的中心。我們在世界各地可以見到所有宗教在儀式、典禮、習俗、傳統以及在個別的男女神祇的名字和關係上巧合到驚人程度。」
金貝爾(Joseph Campbell)在所著的《神的臉譜:原始的神話》一書中所作的評論正好與上述之說吻合:「在過去半個世紀,考古學和人種史清楚表明舊世界的古代文明——埃及、美索不達米亞、克里特和希臘、印度和中國的文明——均起源於單一的出發點,這個共同起源足以解釋各種文明的神話和儀式結構何以如此相似。」
結果
聖經不但提供宗教散布的背景,而且預言其結果——巴比倫偽宗教世界帝國的建立。聖經以坦率和生動的措詞把這個組織形容為「坐在眾水上的大淫婦,……地上的君王與她行淫。……在她額上有名寫著說:『奧祕哉,大巴比倫,作世上的淫婦和一切可憎之物的母。』」(啟示錄17:1,2,5)她不但對平民,而且對普世的政治、軍事和商業制度均操有龐大的影響力。
大巴比倫對各國各族的長期支配產生了什麼結果?在她的許多宗教影響之下,世界結出了什麼果子?下一篇文章會考慮這個問題。
[第6頁的地圖]
(排版後的式樣,見出版物)
宗教的觀念和神話從巴比倫散布至世界各地
意大利
希臘
巴比倫
埃及
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