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佔有時,分享有時
這隻可愛的藍知更鳥歇在棲枝之上感到很安全。配偶對她保護周到。若有另一隻雄鳥飛近,牠就會大發烈怒,把入侵者逐出「牠的」地盤。牠是一隻佔有慾強的小鳥。
人的「最佳朋友」——狗——也是佔有慾強的動物。你若不信,可以試把一根屬於牠的骨頭拿走!
甚至在幼兒方面也可以看到佔有慾。你曾觀察過兩個小孩要玩同一玩具的情景嗎?一個小孩手裡拿著玩具,另一個試圖把它搶過來,前者大聲吵鬧,拒絕放手。這是「他的」玩具,他決心要繼續據為己有。
獨佔自己的東西是不對的嗎?聖經定下了私有財產的原則。人可以建造房屋,自己居住,栽種葡萄園,吃其中的果子。坐在自己的葡萄樹下和無花果樹下。(以賽亞書65:21;彌迦書4:4)藍知更鳥的地盤是牠先找著的,牠需要這地方來養活家小。狗已經獲得那根骨頭,這是牠養生所需的。
但孩子和玩具又如何?玩具雖是他所擁有,但如果不和別人分享,他就沒有玩伴了。把擁有物與人分享會使他更快樂。基督徒切不可忘記「把自己的東西與別人分享。」當人受到勸告,要「甘心施捨,樂意供給人。」這樣的分享會帶來很大快樂。——希伯來書13:16,《新世》;提摩太前書6:18;使徒行傳20:35。
因此,獨佔有時,分享也有時。可是,歸根究底說來,我們應該記得「地,和其中所充滿的;世界,和住在其間的,都屬耶和華。」(詩篇24:1)要學會怎樣運用暫時屬於我們的東西去取悅那真正擁有萬物的耶和華上帝。
以色列的大衛王是個十分富有的人,但他卻現實地論及上帝說:「耶和華阿,尊大、能力、榮耀、強勝、威嚴都是你的;凡天上地下的,都是你的;國度也是你的。……豐富尊榮都從你而來。」——歷代志上29:11,12。
大衛並沒有僅是獨自享用他所擁有的一切,反之他大量捐輸以協助建造供崇拜耶和華之用的聖殿。他有特別表揚自己的慷慨嗎?絕沒有。他意識到,在某種意義上,表揚自己並不是真正的慷慨。「我算什麼,我的民算什麼,竟能如此樂意奉獻。因為萬物都從你而來,我們把從你而得的獻給你。」——歷代志上29:14。
大衛的這種正確態度豈不是我們大家所應效法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