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警》93 2/8 24-25頁
  • 可愛的袋貂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可愛的袋貂
  • 警醒!1993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樹袋熊的表親
  • 逗人喜愛的寵物
  • 迷人可愛的樹袋熊
    警醒!1992年
  • 澳大利亞令人驚訝的有袋動物
    警醒!1993年
  • 在澳洲所見的造物主傑作
    警醒!1971
  • 日本歡迎六位澳洲「貴賓」
    警醒!1987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3年
《警》93 2/8 24-25頁

可愛的袋貂

《儆醒!》雜誌駐巴布亞新幾內亞通訊員報導

這隻可愛的小動物在眾目睽睽下顯得有點慌張,牠轉過頭來用那圓大、水汪汪的眼珠兒,天真地瞪著我們。牠那隆起的鼻子在圓圓的面頰上尤為觸目;牠的耳朵幾乎全埋在毛皮裡。這隻像個圓球般、一身長滿黃白色毛、有一條光禿禿長尾巴的稀奇動物就是袋貂。

我們本想近前去一睹牠的樣貌,不過牠已急忙爬上樹叢去,用四肢緊緊抓著樹枝,偶爾連尾巴也用上了。牠負氣地獨個兒躲在樹叢的高處。

樹袋熊的表親

袋貂是一種稀有的動物,僅產於澳大利亞北部、新幾內亞和鄰近的一些島嶼上。雖然牠不及那赫赫有名的表親樹袋熊(考拉)那麼叫人另眼相看,但兩者之間委實有不少相似之處。

袋貂也像樹袋熊一樣是有袋動物,意即牠會在產下幼貂時——每胎約有二至四隻——將其放進育兒袋內哺養。袋貂也是在樹上棲息的,牠天生羞怯、動作緩慢。袋貂日間總愛睡眠。牠喜歡擠在高高的樹丫間;而牠的粉紅尾巴則像倒置的問號般懸掛在樹上。牠在日間對樹叢下的喧囂活動一概不聞不問;但在夜間則活躍得多。

袋貂習慣在大自然的環境裡生活,牠主要靠吃樹葉、幼芽、軟殼果和一些細小的雀鳥、昆蟲等為生。牠的拉丁文學名是Phalanger, 意即「一隻張開手指的動物」。我們曾目睹一頭袋貂蹲坐著,十分講究地把香蕉皮剝去,然後津津有味的舐吃香蕉,就像我們吃甜筒一般。

逗人喜愛的寵物

也許由於袋貂天性馴良,所以很多人都喜歡飼養牠好作寵物。牠的樣子真是人見人愛的。首先,牠有一身顏色鮮豔的毛皮,如白色、赤紅色,或深淺不同的灰色至幾乎全黑等。此外,也有一些長有斑點或有一條黑色條紋從頭部展至背部。牠渾身是毛,外形圓溜溜的;常常瞪著眼帶有一點好奇的神色,加上動作從容沉著,這一切特點都使牠成了討人喜愛的寵物。

只要你小心防範袋貂的利爪,你甚至可以將牠像小貓般抱在懷裡。袋貂的身量可以長至60厘米左右,還有一條長約30厘米的尾巴。尾的末端是光禿的,長有一些粗糙的鱗片,觸摸時的感覺彷彿像摸著砂紙似的。尾巴也可以用來抓緊東西。

有一隻袋貂在我們面前表演吃玉蜀黍,使我們大開眼界。牠兩手抓著一個玉米棒子順序將玉米粒咬下嚼碎,但在開始吃另一排玉米粒之前,牠總會仔細弄清楚是否已將前一排的玉米粒完全吃掉。既已將全部玉米粒吃光,便用舌頭舐淨雙手,然後鼓著肚子,心滿意足地躺在樹枝上。

人類是袋貂的大敵。當地的土人捕捉袋貂來吃,然後用牠美麗的毛皮來製造披肩和帽子。今日,人類由於不斷發展土地、開採礦石和發展旅遊業等而將袋貂的大自然居所——雨林——破壞無遺,使袋貂的生存大受威脅。這也是人類肆意破壞上帝交託給他們管理的大地的另一例證。——創世記1:26;啟示錄11:18。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