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藥療的利弊
《儆醒!》駐巴西通訊員報導
「在世界各地,自我藥療蔚然成風,非處方成藥的需求不斷上升,」一家規模巨大的製藥公司的總裁說,「人人都想把健康掌握在自己的手裡。」話雖如此,但有什麼風險是你應當謹防的呢?
藥物要是用得恰當,病情自然會緩和下來。舉例說,幸虧有胰島素和抗生素,還有低廉的口服補充水分簡易療法,許許多多的病人才得以保全性命。但自我藥療也有它的難處,就是怎樣斷定藥物利多弊少。
誠然,在一些國家,人民不是要長途跋涉,就是要花大筆錢,才可以找到合格的醫生診治。許多人情願自購成藥服用。至於哪種藥物靈驗,有的聽信親友的意見,有的買自助書研究。此外,「藥商也大做廣告,吹噓人只需服用簡便的膠囊劑,就可以藥到病除」。a巴西聖保羅大學的費爾南多·勒菲弗爾教授這樣說。結果,有不少人信以為真;不管是工作過勞、營養不良,還是小小的情緒波動,他們以為服用藥物就行了。勒菲弗爾又說:「大眾非但沒有提高自己的生活素質,反而仗賴貨架上的藥品去驅除病魔。」天曉得,病人有沒有「斷錯症」呢?
除了用藥物治療頭痛、高血壓、腸胃不適等病痛外,許多人都靠藥物減輕焦慮、消除恐懼、排遣寂寞。安得烈·法因戈爾德醫生說:「大眾找醫生看病,往往以為一服丸劑,藥到病除。連保健專家也喜歡給病人開藥,又建議病人接受沒完沒了的檢驗。他們沒有花時間去了解病人患病的前因後果。事實表明,病人十有八九都精神緊張,生活沒有規律,飲食缺乏營養。」世界預防濫用精神藥物(指影響知覺或行為的藥物)協進會的羅米爾多·布埃諾坦言:「由於時間有限,醫生替病人看病,只顧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盡快把病人遣走了事。」給病人開藥「不過是用醫藥方法[解決]社會問題罷了」。另一位醫生卻指出,好些病人真的需要服用精神藥物,醫生必須針對病情開出合適的處方。
論述過「Prozac(氟西汀製劑的商品名,抗抑鬱藥)時尚」以後,巴西《聖保羅州報》說:「一種藥品竟然像流行的新髮式一樣到處風行,實在有點兒反常,這樣說並不過分。」該報引述精神科醫生阿瑟·考夫曼的話說:「由於前景不明朗,生活又漫無目的,人一發現某種藥品有效,就馬上把它奉為萬應靈藥。」考夫曼接著又說:「人越來越倚賴效力迅速的藥物,懶得找出問題的癥結。人情願服用藥物,也不肯正視問題。」但自我藥療安全嗎?
自我藥療——有沒有風險?
《新大英百科全書》說:「在20世紀,醫學界成就驚人,研製出各類新藥。」但上述百科全書也補充一句:「濫用藥物所造成的毒害,往往比其他因素要多。」不錯,藥物能治病救人,但也能損害身體。作家塞利娜·德卡斯特羅指出,減食慾丸劑「影響人的神經系統,能引起不良反應,例如失眠、反常行為等,有時還會使人產生幻覺」。她進一步說:「誰以為減食慾丸劑只起抑制食慾的作用,誰就犯傻了。一服減食慾的膠囊劑足以引起一連串的藥物惡性循環,當事人不得不服用另一種藥物去中和其他藥物的作用。」
許多常用藥物對胃部可起刺激作用,有時還引起噁心、嘔吐和胃出血。有的藥物可使人上癮,有的損害腎臟和肝臟。
連廣受歡迎的保健藥品也不可盡信。巴西一個醫學協會的會長埃弗拉因·奧爾謝韋爾醫生告誡說:「時下流行服用維生素丸劑,這樣做危險極了。人人都自行服用藥物,有些醫生因為不知情,覺察不到危險所在,給病人開了有問題的藥方。」另一位醫生卻聲稱,適量的維生素丸劑對治療某幾種疾病和缺失症很有用,醫生開出這類處方是無可厚非的。
自我診斷——怎樣做才不會出錯?
我們總不能只為了區區小病,動不動就去看醫生;所以,曉得怎樣保養身體、懂得服用適當、適量的成藥對自己一家很有用。不過,服用任何藥物以前,你先要肯定自己所作的診斷是正確無誤的。如果你家附近沒有醫生,或是你沒錢看醫生,不妨查閱一本可靠的醫學參考書,這樣做有助你作出正確的診斷。例如,美國醫學協會出版了一本家庭醫藥指南,其中有183頁是症狀圖表。圖表的作用在於引導病人回答一連串的是非問題。病人作答以後,往往能夠找出問題所在。
要是這樣,醫生可以發揮什麼作用呢?我們應該在什麼時候找醫生看病?我們可以怎樣避免走極端,既不會過度憂慮自己的健康,也不會漠不關心?在這個世界,疾病橫行無忌,由情緒引起的身體疾病也非常普遍;既是這樣,我們又可以怎樣保持身體健康呢?
[腳注]
a 在不少國家地區,儘管醫生和醫療組織提出警告,近來「直銷」處方藥物的廣告還是層出不窮。
[第4頁的精選語句]
「他們沒有花時間去了解病人患病的前因後果。事實表明,病人十有八九都精神緊張,生活沒有規律,飲食缺乏營養。」——安得烈·法因戈爾德醫生
[第4頁的附欄]
家用草藥療法
幾千年來,不同文化的人民都用草藥治病,他們從田野、樹林採集可作藥用的草本植物。當今有不少藥物都是用草本植物製成的,治療心臟病的洋地黃屬就是其中一例。英國全國草藥醫生協會成員佩內洛佩·奧迪,在她的著作裡指出:「有250多種安全的草藥療法可緩解常見的病痛,從普通咳嗽、傷風、頭痛到皮膚病、消化不良、兒科病的特定療法,無所不包。」
她寫道:「草藥學一向被視為『平民醫學』——簡單的家居療法不但對治療小小毛病很有效,還可以補專科醫生給慢性病和急性病所開峻劑的不足。」她繼續說:「雖然大部分草藥都是藥性平和的,但大眾還是要小心服用。千萬不要服藥過量。假如症狀持續不退,甚至日漸惡化,或是你懷疑自己診斷錯誤,你就要停止家居療法了。」——《草藥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