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的瑰麗珍禽
《儆醒!》駐肯尼亞通訊員報導
赤道驕陽似火,把非洲的稀樹草原烘得乾巴巴的,草木都焦黃了。我們好不容易才擠過有鉤刺的撕衣草和多刺灌木叢。
赫然有一道虹光在空中閃過。我們頓時駐足凝望。原來是一隻小鳥,牠在一棵花朵盛開的金合歡樹上停歇。小鳥一身斑斕色彩,彷彿把明豔的太陽裹藏在纖纖羽毛裡面似的。這顆飛行寶石有個貼切的名稱,叫做太陽鳥。
金屬鏡子
世上有一百多種太陽鳥。牠們大多在非洲熱帶棲息,有的分布在亞洲、澳大利亞和太平洋的島嶼。太陽鳥各不相同,每種都別有一番華美。牠們就像微小的金屬鏡子,把陽光反射成燦爛的虹彩,身上的羽毛閃耀著紅、黃、藍、綠的光澤,還有深淺不一的銅色。
大眾常常把太陽鳥跟美洲蜂鳥相比。像蜂鳥一樣,太陽鳥色彩豔麗,以花蜜為主食。牠們的個子比蜂鳥要大,但飛行技術就遠遠比不上北美洲的蜂鳥了。
太陽鳥一般直接飛落在花朵上,把細長而下曲的喙深深插進花的喉部,啜飲花蜜。管狀花朵的花柱要是過長,太陽鳥就會啄穿花的基部,吸光內裡的珍品。牠們喝花蜜之餘,也在花葉間伺機捕食靠近的昆蟲。
雄鳥是造詣精湛的歌唱家。牠們各自演唱不同的曲目。雅美太陽鳥用尖細的嗓音嘶嘶啼囀。東非的約翰氏太陽鳥頭上有鮮紅的羽冠,歌聲悠揚悅耳,嘁-嘁-嘁-嘁-唧,特咿-特咿-圖兒兒。在茂密的灌木叢裡,觀鳥者所以能夠一睹太陽鳥的「風采」,每每是因為聽到牠們的婉轉歌聲。你一旦看見太陽鳥,在又乾又黃的非洲草原襯托下,牠們其實是頗為觸目的。
雌鳥相貌平庸但工作勤奮
雄鳥不但外表好看,還有美妙的歌喉。雌鳥個子較小,羽色也不及雄鳥那麼明豔。由於這個緣故,觀鳥者和攝影者大多不理會雌鳥。除非有雄鳥陪伴,雌鳥通常不會引人注目。雌鳥雖然不顯眼,但勝在工作勤奮。
築巢、孵育雛鳥等責任通常落在雌鳥身上。雌鳥忙著做巢,雄鳥就負責守衛戒備,把入侵的雀鳥趕走。
懸巢
太陽鳥的巢毫無美感可言,就像一堆被風刮起的垃圾,恰好給金合歡的刺鉤住一樣。鳥窩是用植物纖維織成的,再用蜘蛛網圍裹,貌似露珠形吊襪。鳥窩外層以細枝、枯葉、地衣做裝飾,還有一兩個懸垂的豆莢點綴其間,布置得倒也別具一格。
鳥窩裡面鋪滿植物茸毛、軟草、羽毛和其他纖細的材料。側面近頂部有個小洞,這就是鳥窩的入口了。雌鳥多半獨自抱窩。她在梨形的窩裡孵蛋,常常把那細長而下曲的喙伸出窩洞外。雌鳥每次下蛋一至兩隻,大約十四天後小鳥就會破殼而出。雛鳥離巢的時候,羽色總是像母鳥那樣不顯眼的。但隨著雄性小鳥漸漸長大,羽色也變得絢麗奪目,成了名實相符的太陽鳥。
太陽鳥是另一個實例,證明萬物的設計者聰慧無比;他設計的生物包羅萬象、豐富多彩。太陽鳥的華麗羽衣和本能動作,的確令人賞心悅目。我們實在有理由感激創造主。聖經吩咐:「昆蟲和飛鳥……都當讚美耶和華!」「凡有氣息的都要讚美耶和華!」(詩篇148:10,12;150:6)太陽鳥也包括在內。這些在非洲上空飛行的瑰麗珍禽,是仁愛的創造主精心設計的,我們應當衷心讚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