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之聲
改善成績 我是個學生,謝謝你們的文章「青年人問……我有辦法考取好成績嗎?」(1998年3月22日刊)雖然我的成績總是比一般學生優秀,但我卻從來都看不出為什麼要有更好的成績。不過這篇文章實在太有趣、太有推動力了,所以我清楚看出,只要定下合理的目標,我的學業會更上一層樓。
B.R., 美國
我今年14歲,一向都不曉得該怎樣學習。我認定某些科目在日後根本用不著,所以覺得這些科目很無聊,直到讀了這篇文章才改變了我的想法。還有,我要謝謝你們清楚解釋了一些實用的步驟,幫我知道該怎樣學習。
K.F., 日本
咬牙 「你有咬牙的習慣嗎?」(1998年3月22日刊)一文正好是我需要的。由於我有這方面的難題,所以覺得這篇文章實在內容充實,且大有鼓勵。我想都沒想過,你們竟會出版這類題材的文章。正因為你們的題材多彩多姿,所以才能打動每個讀者的心。
A.M.N.C., 巴西
婦女 當我讀到《儆醒!》1998年4月8日刊的一系列文章「婦女前景如何?」時,淚水就不禁奪眶而出,我以前從沒這麼激動過。謝謝你們的鼓勵,因為你們瞻望了未來,看到這些苛刻不仁的壓迫,總有終止的一天。
C.J., 美國
看到世界各地許多婦女生活艱苦不堪,我深受感動。讀到這些婦女要做的事,使我不禁掉下淚來,因為她們時常要獨自挑起所有的擔子。我是個母親,養育兩個孩子,不時為了生活上的種種困難哭起來。這篇文章幫我看出,跟許多人比起來,自己的際遇算是很不錯的了。
K.S., 美國
守寡 我非常喜歡巴爾巴拉·施韋策的故事,「在『死蔭的幽谷』尋得慰藉」。(1998年4月8日刊)我雖然沒有喪夫之痛,但雙親和一個兄長卻在三年內相繼去世。巴爾巴拉·施韋策說,她的傷痛是「忽起忽落的」。讀到有人跟我有同樣的感覺,實在感到欣慰。
H.T., 夏威夷
我是個17歲的全時傳道員,雖然沒什麼重大難題,但這個故事卻鼓勵了我,要培養喜樂和堅毅果敢的精神。這篇文章使我清楚看出,耶和華是支持我的,而且是絕對不會遺棄我的。
T.C., 意大利
正牙學 謝謝你們1998年4月8日刊的文章「正牙學——是什麼?」。我今年12歲,戴了牙齒矯正器沒多久,不過我不大喜歡這玩意兒。這篇文章說明了這些器材可以怎樣幫我,而且還有很多人也戴了牙齒矯正器,所以我不用難為情。
J.L., 加拿大
讀了你們討論正牙學的文章後,實在感到興奮。我從小就希望有一副美麗的牙齒。最近我有一顆門牙折斷了,害我要裝上昂貴的假牙。在南斯拉夫這裡,牙醫常常沒有必需的器械,而私家牙醫對我們這些一文不名的人來說,就實在太貴了。我恨不得未來人人都有完美牙齒之日,能立刻來到!
B.E., 南斯拉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