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57 3/1 35-40頁
  • 和新世界社會並肩前進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和新世界社會並肩前進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57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被召獻出一切
  • 不能再猶疑不決
  • 遵守神治律則與新世界社會並進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57年
  • 「你們的財寶在那裡,你們的心也在那裡」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57年
  • 接受新世界社會中的責任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58年
  • 獻身對我有什麼意義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57年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57年
《守》57 3/1 35-40頁

和新世界社會並肩前進

「我們已經撇下所有的跟從你。」——馬太福音19:27。

1.新世界社會是什麼?為什麼愛慕公義的人必須與之並肩邁進?

新世界社會是一個不斷在擴展中的傳道團體,它的影響伸展到地球的四極。它是一個充滿生氣和活力的組織,它所享有的屬靈的繁榮是在基督教歷史上前所未見的。在它所轉向的每一處,它的影響都能引起忠實的人的注意。在這黑暗的世界裡,它是一個明亮的燈塔,以予人希望和生命的道理引導一切進入它的領域中的人。今日,凡是希望在新世界裡生活的人必須與新世界社會並肩前進。為什麼呢?因為在不久的將來,它將領導它屬下所有的份子安全地通過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災難,哈米吉多頓大戰,而進入上帝所創建的一個光明燦爛的新世界裡,在那裡人類將會享受永遠的和平,繁榮和喜樂。

2.(甲)為什麼我們可以說耶和華是新世界社會的幕後支持者?(乙)新世界社會怎樣反映出耶和華的心意?

2 這個神奇的組織的幕後支持者就是它的建設者和創造者,耶和華上帝。唯有他才能為了保存他的百姓而想出這樣奇妙的安排。唯有他才有能力在這險惡的時代中承擔起這樣偉大的工作,而且唯有他才有如此的智慧和精神去指導這組織按照他神聖的旨意去完成他的計劃。因此這個新世界社會的產生以及它那種希見的發展和成功都是耶和華所造成的。所以一切讚美和榮耀皆應歸於他。正如使徒保羅曾很適當地說:「亞波羅算什麼?保羅算什麼?無非是執事,照主所賜給他們各人的,引導你們相信。我栽種了,亞波羅澆灌了,唯有上帝叫他生長。可見栽種的算不得什麼。澆灌的也算不得什麼。只在那叫他生長的上帝。栽種的和澆灌的都是一樣,但將來各人要照自己的工夫得自己的賞賜。因為我們是與上帝同工的。你們是上帝所耕種的田地,所建造的房屋。」新世界社會既是上帝的房屋,是他「所耕種的田地,」因此它在活動方面便將耶和華對人類的心意反映出來。今日它極力在地上促進對上帝的純真崇拜,隨著知識的增加而向前邁進,為靈性的增長和繁榮而努力,並緊緊追隨元首基督耶穌的引導,和他一同向那完美的日子推進。——哥林多前書3:5-9;詩篇127:1。

3.耶和華怎樣在人心中激發起對新世界的希望?這希望對人有什麼影響?

3 在人類尚未能期望有一個新世界之前,耶和華上帝已開始奠下它的根基,並且在人的心裡激發起對它的期望。他感示人寫下並講出關於那公義的未來世界的預言。這些預言為歷代的善意人士帶來了無限的喜樂,希望和鼓勵。它們給予人一種所需的動力,使他們懷著信心向前邁進,期待著它們的最終應驗。當耶和華吩咐亞伯拉罕說:「你要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我所指示你的地去」時,亞伯拉罕毫不遲疑地服從了,因為他相信耶和華所作關於一個新世界的應許。保羅告訴我們亞伯拉罕服從了上帝,「就遵命出去,往將來要得為業的地方去,出去的時候還不知往那裡去。他因著信就在所應許之地作客,好像在異地居住帳棚,與同蒙一個應許的以撒,雅各一樣。因為他等候那座有根基的城,就是上帝所經營所建造的。」因為亞伯拉罕渴望能在耶和華所應許的新世界裡生活,所以他甘願離鄉別井,到異地作客,常年居住在帳棚裡,但求得以承受這個應許。他的妻子撒拉自願和他一同居於異鄉,因此也表現了她對上帝的應許的信心。憑著信心和懷著對新世界的希望,他們於是向一個新的地方進發。——創世記12:1-3;希伯來書11:8-10。

4-6.(甲)還有其他什麼人也相信這新世界的應許?(乙)耶穌如何表明他願意分享耶和華的應許?

4 現在的問題是:我們是否也願意這樣做呢?那便是說,向亞伯拉罕和他的妻子撒拉一樣對上帝的應許表示同樣的信心和順服呢?亞伯拉罕沒有在他活著的生活承受這個應許,但這並沒有阻止以撒和雅各去跟從亞伯拉罕的腳步信仰上帝,或阻止他們教導他們的子孫走同樣的路。耶穌曾論及亞伯拉罕說:「你們的祖宗亞伯拉罕歡歡喜喜的仰望我的日子,既看見了,就快樂。」這些長老們對上帝的信心是如此強大,以致他們願意捨棄一切,甚至他們自己的生命,以求能夠承受那新世界的應許。——約翰福音8:56;希伯來書11:39。

5 摩西對上帝的應許亦具有同樣的信心。他在法老王的宮殿裡長大,卻「看為基督受的凌辱比埃及的財物更寶貴。」在八十歲的時候,摩西聽從了上帝的召喚,結束牧羊人的生活而變成為耶和華對法老王作見證的代表及以色列國的領導者。以色列是一個全國從耶和華所作的新世界應許獲得希望的例子。保羅說到一大群「見證人」,如同雲彩圍著我們,他們撇開各種重擔,為了要承受這應許。

6 這一大群「如雲彩的見證人」中最主要的便是基督耶穌。「他雖然具有上帝的形象,卻絲毫沒有想到要以僭奪的手段使自己和上帝同等,不,他反而虛己取了奴僕的形象,成為人的樣式。不但如此,當他見到自己成為人的樣式時,便卑屈自己,順從到死而後已;是的,死在受苦柱上。也就是為了這個緣故,上帝將他升到一個更高的位置。」耶穌獻出了他的一切,而這是遠超出全人類所能給予的,目的在使自己能夠分享耶和華所作的新世界應許。他曾用幾個譬喻去說明他之這樣行完全是甘心樂意的:「天國好像寶貝藏在地裡,人遇見了,就把它藏起來,歡歡喜喜的變賣一切所有的,買了這顆珠子。」耶穌的虛己是如此澈底,以致他能對一個想跟隨他的文士說:「狐狸有洞,天空的飛鳥有窩,人子卻沒有枕頭的地方。」然而耶穌並沒有為失去「一切」而怨悔,他反而鼓勵他的跟從者,如果他們要承受上帝的王國,便應該和他走同樣的路。——腓立比書2:5-9,譯自NW;馬太福音13:44-46;8:20;歌羅西書1:15,16。

7.(甲)為了使我們能夠達到新世界,耶穌給我們一些什麼忠告?(乙)跟從基督是什麼意思?

7 耶穌知道要征服這世界須具備些什麼條件;因此他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受苦柱]來跟從我。因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喪失生命。凡為我喪掉生命的,必得著生命。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麼益處呢?人還能拿什麼換生命呢?人子要在他父的榮耀裡同著眾使者降臨。那時候他要照各人的行為報應各人。」因此,跟從耶穌基督的意思就是實行基督教的真義,捨己而過一種合乎基督教原則的生活。這樣行需要背起「受苦柱」,忍受耶穌留下的各種艱難和困苦,同時捨棄個人的野心和積聚財富,聲望及權力的慾望。先知約伯曾說:「我若以黃金為我的希望,又對精金說你是我的倚靠,……我就已經背棄了在上的上帝。」所以跟從基督就必須捨棄整個舊世界,若必需的話則犧牲生命亦在所不惜。這需要我們對基督教具有絕對的忠誠,正如士兵盡忠於獨立和自由一般。保羅將這點解釋得很清楚說:「凡在軍中當兵的,不將世務纏身,好叫那招他當兵的人喜悅。」跟隨基督的基督徒必須隨時準備像先知以賽亞一樣甘心樂意地負起責任。當以賽亞聽見上帝問道:「我可以差遣誰呢?誰肯為我們去呢?」時,他立刻回答說:「我在這裡,請差遣我。」由於他對這舊世界無所牽掛,所以能夠自由地響應耶和華的呼召。這就是亞伯拉罕,以撒,雅各和其他忠心的人憑著信心而獲得的可羨的權利。凡是與新世界社會並肩前進的人必定也可以獲得這種權利。——馬太福音16:24-27;約伯記31:24,28,譯自AS;提摩太後書2:4;以賽亞書6:8。

被召獻出一切

8.耶穌召請跟從他的人做些什麼?他們怎樣反應?

8 當耶穌基督開始建立基督教時,他召請跟從他的人表現出這種同樣的信心,亞伯拉罕的信心。他當時的使徒都表明他們具有這樣的信心。請特別注意他們如何甘心樂意地響應耶穌「跟從我」的呼召。受上帝感示的記載告訴我們,當耶穌召喚彼得和安得列時,他們正在撒網打魚,但:「他們立刻捨了網,跟從了他。」關於在補網時被召的雅各與約翰,聖經的記載說:「他們立刻捨了船,別了父親,跟從了耶穌。」當一個門徒想先回去埋葬他的父親時,耶穌回答說:「任憑死人埋葬他們的死人,你跟從我吧。」這話的主旨是說他們不應該讓任何東西阻擋他們;職業,家庭,朋友都不是主要的東西。他們應該將這些東西放在次要的地位,那更值得追求的東西,上帝的王國,才在他們的生活中佔有最高的位置。他們沒有在放棄他們的工作之前先花許多個月的時間從事積蓄,也沒有小心翼翼地先考慮一下看是否值得,使徒們更沒有問,「我這樣做能得到些什麼利益呢?」不然,他們的反應是立即的,充份表現出他們對耶和華,對他愛子以及他為維持他們的生活而作的安排都具有絕大的信心。——馬太福音4:18-22;8:22。

9.他們怎樣衡量他們為王國服務的權利?

9 耶穌使他的跟從者深切認識能夠承受上帝的王國是多麼可貴的權利。為了要達到這目標,犧牲一切也值得。他強調我們需要自我犧牲,勤勞工作,持久忍耐,然後才能達到我們所仰望的得救的目標。他又有力地指出,繼續跟從他的意思就是要擺脫舊世界的種種纏繞和束縛。食物,衣服,居所和其他生活所需的東西都只是次要的。「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們需用的這一切東西,你們的天父是知道的,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所以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最主要的是上帝的王國,其他的東西與之比較便都顯得無關重要了。保羅曾說明他對這件事的看法:「我為他[基督]已經丟棄萬事,看作糞土,為要得著基督。」使徒約翰則這樣想:「世界和世界的私慾,正在過去。唯獨實行上帝旨意的,永遠長存。」還有什麼比這更好的原因能夠說明為什麼我們必須捨棄這個世界而將自己澈底而毫無保留地呈獻給上帝去為他的王國服務呢?如果在第一世紀信徒需要對耶和華和基督耶穌具有絕對的信心和信任才能與正在成長的基督教會並肩前進,難道今日所需的條件會少些嗎?——馬太福音19:27;6:32-34;腓立比書3:8;約翰一書2:17,《新約新譯修稿》。

10.耶和華見證人忠心地遵從「使萬民作我的門徒」這個命令產生了什麼結果?

10 由於忠心地執行「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這項任務,基督的組織一直不斷地增長著,時至今日,它在全球各地都有忠心的傳道員代表宣揚著上帝王國的好消息。尤其在過去三十七年中,千千萬萬的人都有機會聽到關於新世界的神治政府的消息。在這千百萬人當中,有幾十萬人已認出這是上帝在今日所發出的予人生命的信息。這些人以和古代的先知及耶穌的門徒同樣的信心與喜樂去響應上帝的呼召,並且通過耶穌基督將他們的生命獻給上帝,和其他的忠心基督徒一同高舉起王國光明的火炬。共同地,這些基督徒見證人形成了一個不屬於這舊世界的社會。他們是擁護上帝公義的新世界的;因此他們形成了一個新世界社會。——馬太福音28:19,20;24:14。

11.新世界社會裡的份子是否亦須和第一世紀時的基督徒見證人一樣作同等的犧牲?

11 既成為新世界社會中的份子,他們是否也要像第一世紀中的基督徒見證人一樣作同等的犧牲和表現同樣的信心呢?是的。因為基督並沒有為任何世紀的基督徒訂下另外不同的行為或傳道律則。他們全都跟隨同一的榜樣,基督耶穌。彼得寫道:「你們蒙召原是為此,因基督也為你們受過苦,給你們留下榜樣,叫你們跟隨他的腳蹤行。」保羅規勸道:「你們該效法我,像我效法基督一樣。」又說:「總要效法那些憑信心和忍耐承受應許的人。」「從前所寫的聖經都是為教訓我們寫的,叫我們因聖經所生的忍耐和安慰可以得著盼望。」因此除了基督完美的榜樣之外,我們還有亞伯拉罕和其他所有先知所立的榜樣被記錄下來,使我們可以研究得益,從而能夠和新世界社會一同並肩邁進。——彼得前書2:21;哥林多前書11:1;希伯來書6:12;羅馬書15:4;哥林多前書10:11。

12.與新世界並肩前進的人必須具有怎樣的態度?

12 現在我們已經可以愈來愈清楚地看出,如果我們要和新世界並肩前進,就必須和以往忠貞的先知與使徒一般,以同樣欣然而樂意的態度去順從耶和華的指導。我們不能讓自己被這舊世界所纏繞而同時還以為我們能和這個由基督傳道員組成的社會一同前進。我們必須能夠像亞伯拉罕和摩西一樣自由地響應上帝的呼召,願意將一切舊世界的利害關係置之腦後而向前邁進。我們必須熱切地響應主人「來做我的門徒」的呼召,並且回答時應該像彼得一樣澈底地說:「我們已經撇下所有的跟從你」。我們撇下「一切」應該是毫無留戀的,不像羅得的妻子一樣,反之,必須毫無悔意地為能夠得到這樣一個機會而歡欣,正如曾獻出了一切的保羅曾說:「我為主耶穌的名不但被人捆綁,就是死在耶路撒冷也是願意的。」我們應該具有這樣的決心和忠誠。——馬可福音10:21;馬太福音19:27;使徒行傳21:13。

13.關於一般仍然依附著舊世界的人,我們可以說些什麼?誰可以給他們一些什麼忠告?

13 可是仍然有些「基督徒」認為他們可以同時生活在新世界社會和舊世界裡。但甚至這些看來執迷不悟的人也漸漸感覺到這件事是愈來愈困難了。他們的獻身是不完全的。他們並沒有真正的撇下「一切」去跟從基督,他們的獻身是有保留的,是帶有「條件」的。他們仍然戀慕這正在過去的事物制度裡的奢侈和逸樂。他們知道和新世界社會並進需要時間,而舊世界的享樂也需要時間。於是這個人的感情便受到考驗,同時受到不同方向的吸引,結果造成緊張的情緒和精神的挫折。在耶和華的眼中看來,游移不定的人是不受歡迎的。事實上雅各說:「這樣的人不要想從主那裡得到什麼,心懷二意的人在他一切所行的路上都沒有定見。」「你們親近上帝,上帝就必親近你們。有罪的人哪,要潔淨你們的手。心懷二意的人哪,要清潔你們的心。你們要愁苦,悲哀,哭泣;將喜笑變作悲哀,歡樂變作愁悶。務要在主面前自卑,他就必叫你們升高。」那些堅持要過雙重生活的人並不是真正的謙卑。他們常常會越過界限。他們故意忽視耶和華賢智的忠告。他們既不願和舊世界完全斷絕關係,另一方面又想依附新的世界,直到舊世界將他們完全拖進湮滅的泥沼中。企圖腳踏兩頭船是非常危險的,同時作兩個主人的奴隸更是不可能的事。「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不是惡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你們不能事奉上帝又事奉瑪門(財利)。」——雅各書1:7,8;4:8-10;馬太福音6:24。

不能再猶疑不決

14,15.(甲)為什麼現在不容我們再猶疑不決?(乙)為什麼和新世界社會並肩前進必須要有決心和勇氣?

14 新世界社會的步伐不斷在加速中,因此不容許我們再猶疑不決。只要稍一躊躇便等於落後。我們愈躊躇得久,我們落在新世界社會後面的距離便愈長,於是想跟上新世界社會的步伐也就愈難,因此我們必須盡更大的努力和下更大的決心。而殘酷的事實是,落後的距離往往造成不幸的結果,因為新世界社會的邁進是絕不會慢下來的,它大踏步地向著完美的日子推進。與之一同前進需要信心,勇氣,和決心。尤其是現在,因為它逐漸向我們要求更多的時間。今日有許多召請我們作先驅傳道員,海外傳道員或伯特利工作人員的呼籲在等待著我們回答:「我在這裡,請差遣我。」我們需要抽出更多的時間去做逐家逐戶的傳道工作,訓練新的王國傳道員,回訪那些對王國的信息感覺興趣的人,以及和善意的人士在他們的家裡研讀聖經。這一切事都需要時間,我們的時間和精力。但是,既然這是我們奉獻了的時間,它便應該是屬於耶和華的了。「你們不是自己的人,因為你們是重價買來的,所以要在你們的身子上榮耀上帝。」「上帝的物當歸給上帝。」——以賽亞書6:8;哥林多前書6:19,20;馬太福音22:21。

15 但這還不是我們所需要做的工作的全部。我們還須參加和支持組所主辦的研經班和集會。參加這些聚會需要事先的思考和準備。我們不能忽略個人的研讀,也不能疏忽我們在家庭裡的義務。與這舊世界作最小的纏結也可能成為障礙而削弱我們向新世界邁進的速度。這就是為什麼耶穌勸告跟從他的人要捨己背起受苦柱而不斷跟從他的緣故。保羅也同樣地忠告說:「就當放下各樣的重擔,脫去容易纏累我們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如果我們聽從這明智的忠告,那麼和新世界社會並肩前進便不會像那些被此生俗務纏繞的人所感覺那樣困難了。——希伯來書12:1,2;馬太福音16:24。

16.新世界社會裡的每一份子該問自己一些什麼問題?

16 讓自己不必要地被這舊世界所纏捆只會削弱我們的精神,妨礙我們的進步和消滅我們從事奉耶和華所得的喜樂。事實上,我們若不克制自己對舊世界各種事物的追求,它們便會使我們的進步完全停止。每一個新世界社會的份子都應該關心自己在通往新世界的道路上的進步如何。他應該問問自己:我和新世界社會的關係如何?我是在和它一同前進嗎?我有為追求舊世界的事物而疏忽了新世界的事務嗎?我對神治組織的呼召所作的響應是和以往忠心的先知和使徒一樣嗎?抑或讓俗務消耗了我的全部時間?耶穌曾對一個希望得到永生,品德優良而富有的青年說:「『你還缺少一件,去變賣你所有的,分給窮人,就必有財寶在天上,你還要來跟從我。』他聽見這話臉上就變了色,憂憂愁愁的走了。因為他的產業很多。耶穌周圍一看,對門徒說:『有錢的人進上帝的國是何等的難哪!』」所以千萬不要讓錢財,物質至上主義和這世界的事物阻撓你獲致永生。——馬可福音10:17-30。

17.基督徒會為捨棄這世界而有任何損失嗎?

17 在耶穌對那富有的青年人說過以上的話之後,彼得說:「看哪,我們已經撇下所有的跟從你了。」耶穌這樣回答道:「我實在告訴你們,人為我和福音撇下房屋或是兄弟姐妹,父母,兒女,田地,沒有不在今世得百倍的,就是房屋,弟兄,姐妹,母親,兒女,田地,並且要受逼迫,在來世必得永生。」換句話說,耶穌告訴彼得基督徒捨棄這舊世界實際是一無損失的。耶和華的基督徒見證人為了和新世界社會並肩前進而捨棄舊世界也不會有任何損失。我們可以得回我們所捨棄的一切的百倍,並且還不只。受膏的餘民會除此之外更成為基督的新婦而在天上享有榮耀的生命。而主耶穌的「另外的羊」則會在一個樂園般的新地上獲得永生。只要我們不喪失信心,反而堅信不移地和新世界社會一同在通往新世界的大路上並肩邁進,我們便會獲致這一切賞賜。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