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索匹亞教會實況
數以千計的遊客忍受崎嶇不平的道路前往僻遠的地區,沿著邊緣狹窄的滑路,冒險爬上搖搖欲墜的繩梯和許多其他險阻之處,目的是要訪遊衣索匹亞獨特的岩石教堂和隱蔽的修院。
在衣索匹亞的提格里省,他們看見一些技巧地鑿在岩洞裡的教堂。在僻遠的拿利比拉鎮,他們見到所謂的「獨石」教堂。這些教堂由一塊完整的大石鑿成;建築者揀出一塊龐大的花岡石,然後將其鑿成教堂的形狀。
見到衣索匹亞人使人不禁聯想到宗教。男人所取的名字多數含有宗教性,例如,哈提耶穌斯(「耶穌的恩賜」),希利西拉斯(「三位一體的大能」),和迪馬利安(「馬利亞之子」)或基比米迦爾(「米迦勒的僕人」)等,有些婦女在額上以大十字架紋身為裝飾。習慣的問候語是:「願上帝賜你健康!」「感謝上帝,我很好,你好嗎?」若干衣索匹亞市鎮以聖經中的名字為名。
很顯然地,衣索匹亞的教會對這個現時擁有二千五百萬人口的國家操有重大影響。現在且讓我們觀察一下這個教會。
古代歷史
在公元第四世紀之前,精靈崇拜在今日衣索匹亞的大部份地區十分流行。這種信仰認為動植物或其他天然物體均含有知覺的生命。當時尤以崇拜蛇類為最顯著。後來,來自南阿拉伯的移民又傳入對日神、月神和星神的崇拜。
除了這些原始的信仰之外,希伯來人的宗教對衣索匹亞人也發生影響。聖經讀者記得古實(衣索匹亞)太監以伯米勒曾善待耶利米。(耶利米書38:7-13)此外,衣索匹亞是猶太人在巴比倫人征服猶大後四散流亡的地方之一。——以賽亞書11:11。
基督教會在公元33年建立之後不久,腓利受耶和華的天使所指引,向「一個衣索匹亞人,是(衣索匹亞)女王干大基有權力的太監,」作見證。腓利為他施浸,他就「歡歡喜喜的上路。」無疑他以能在他當日的衣索匹亞傳揚「好消息」為樂。(使徒行傳8:26-39,《新譯》)可是,衣索匹亞後來成為基督教國的領域。在第四世紀末期,佛羅文第斯在埃及亞歷山大港受正教大主教亞達拿西任命為衣索匹亞的第一位主教。
在北衣索匹亞舊王國首都阿克森,伊沙拿王信奉了新宗教,並將其立為國教。他被人稱為「衣索匹亞的君士坦丁,」因為他是步當時羅馬君士坦丁大帝的後塵而改宗的。
儀式和習俗
衣索匹亞教會的道理在許多方面均與其他正教教會相似,例如使用十字架、蠟燭、念珠、圈頸帶和圖片等。他們為兒童施洗,並用油膏抹受洗者身上三十處不同地方之多。
至於每日的禱告,信徒要向三位一體鞠躬三次,向馬利亞鞠躬一次,向十字架鞠躬一次。以往在富人死後,要每日舉行彌撒達四十天,但窮人只需舉行五次彌撒便夠了。教堂的禮拜儀式包括唱許多聖詩,其中有些含有許多詩節,每節特別讚美某個「聖人」身體的不同部份。主持儀式所用的言語是行將消滅的基亞斯語。
其他特色甚至更不尋常。一年中至少有33個節日是崇敬馬利亞的。比較起來耶穌基督僅有9個節日。崇拜馬利亞對衣索匹亞人是如此重要,以致在宮庭的貴族語言中,「基督新教徒」被稱為「聖母的敵人」。每月的第七日是三位一體節,第十二日是天使長米迦勒節,第二十九日則慶祝基督誕辰。所有的星期三和星期五均是禁食日。在衣索匹亞的年曆上,總共至少有293個節日和禁食日,其中有一百八十個節日是強制執行的。
朝聖在衣索匹亞教會中也擔任一個重要角色。最著名的一次可能是十二月杪前往東衣索匹亞的高魯比村朝聖。這是讚美「聖加百列」的節日。這日估計有100,000以上的朝聖者雲集在這條小村週圍的郊區。
正如上述,古以色列人的崇拜特色對衣索匹亞教會的道理頗有影響。其中包括守安息日、行割禮和肉類有潔淨和不潔淨之分。猶太人的影響也從教堂的建築結構可以見之。
衣索匹亞所有正教教堂均以耶路撒冷的所羅門聖殿為模範而有內外之分。外院主要容納唱詩篇和聖歌的歌手。另一室稱為加第斯(「聖」),是舉行聖餐的地方。最內的一室稱為「至聖所」,其中藏有『他波治』,是所羅門聖殿約櫃的仿製品。在遊行時,『他波治』被人高高抬起,隊伍載歌載舞,敲打禱告杖和彈奏其他樂器。旁觀者聲稱此舉使人想起大衛王在運送約櫃進入耶路撒冷時的歡欣鼓舞。——可參閱撒母耳記下6:11-16。
當然,這些道理和儀式有許多都不是基於聖經的。有些來自加於聖經之上的偽經和數十本其他書籍,如「首領之書」,「受難大事記」或「樂園之書」。有些衣索匹亞人認為這些書比聖經的正典更加重要。
衣索匹亞教會的另一特色是它所行的魔術和迷信。許多並非源於基督教的魔術禱文現時已與「聖母馬利亞」和「諸聖」的禱文合併。教徒仍然害怕「凶眼」。不少教士行魔術和施法術,據說其中有些非常有力。
在若干地方,蛇的崇拜仍然存留至今。人們相信「諸聖」差遣蛇作為心愛神廟的保護者。有些地方的人仍然獻上祭物給蛇,有時甚至由教士在場主持唱詩和禱告。
政教合一的結果
政教合一在伊沙拿王統治之下開始,後來勢力逐漸強大。此舉導致流血戰爭。在公元第六世紀,加爾伯王受亞歷山大港酋長的教唆,侵略也門為基督徒的受苦復仇。隨後多個世紀,衣索匹亞正教以火和刀劍擴張勢力。據說國王薩利·也高伯對非正教各教派所作的壓迫比較羅馬天主教的「異端裁判所」有過之而無不及。
衣索匹亞教會繼續擴張勢力,直至第十九世紀。當時通過一項法律,國王必需屬於該教會,並要立誓維護該教。法律規定,凡非難宗教者可受刑事處分。其他宗教的傳道活動僅可以在教會所揀選的若干「開放地區」內進行。
變革之風
教會控制人民達十六個世紀之後,我們見到民眾正對教會這項長期統治的結果加以重新考慮。他們見到什麼呢?
據近期的估計透露,該國的成年男子僅有百分之10是識字的。衣索匹亞大多數的民眾均貧無立錐,而教會本身和少數顯要份子卻十分富裕。由於近年來的旱災和饑荒,教會大受批評,尤其是青年的一代,對教會不恤民情,濫用財富和拒絕幫助窮人大加譴責。由於這緣故,支持教會的人比前急劇減少。
結果,僧侶和教士相率離開教會,返回家鄉避難。青年們則開始向別處尋求人生指南。儘管教會當局大力阻止青年離開教會,無神主義的道理卻仍然有人聽從。
簡略檢討一下衣索匹亞的教會向我們顯示一種古怪的崇拜。它將正教會的普通儀式與精靈崇拜、蛇崇拜和以色列人的崇拜特色混合起來。
在同一時候,這個國家的耶和華見證人卻樂意和鄰人分享聖經的真理。見證人忙於與當地的個別人士主持許多聖經研究。因此,不少衣索匹亞人學會以『心靈和真理敬拜父』,而獲得莫大喜樂。(約翰福音4:23)他們不再從事拘於形式的禮拜了。反之他們體驗到耶穌的話的真實性,他說:「你們若常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門徒,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約翰福音8: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