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尼西亞2016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
-
印度尼西亞
我們來看看一些振奮人心的故事,幾位平凡的基督徒歷經政治動盪、宗教衝突、長達25年的禁令,依舊堅忍不拔。一個弟兄的名字被列在共產黨的處決名單上。一個前犯罪集團首腦,後來成為成熟的基督徒。還有一個感人的故事,兩個聽障的女孩成了好朋友,後來發現她們原來是親姐妹。我們也會看看,耶和華的子民怎樣在全世界最多伊斯蘭教徒的國家,成功地傳講好消息。
-
-
印度尼西亞簡介2016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
-
印度尼西亞
印度尼西亞簡介
地理 印度尼西亞(以下簡稱印尼)橫跨赤道,位於澳大利亞和亞洲大陸之間。印尼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島國家,由超過1萬7500個島嶼組成,地形以綿延起伏的山脈及茂密的熱帶雨林為主。印尼有超過100座活火山,是全球最活躍的火山地帶。
人民 印尼是人口排名第四的國家(僅次於中國、印度、美國),也是300多個族群的發源地。有一半以上的人口由爪哇人及巽他人組成。
宗教 印尼約有百分之90的人是伊斯蘭教徒,其他人大部分是印度教徒和佛教徒,也有些人自稱是基督徒。許多人也遵循傳統原住民的宗教習俗。
語言 人們使用的語言超過700種。一般通用的語言是印尼語,它是以馬來語為基礎發展出來的,不過大多數人平時也說家鄉話。
民生 許多人從事小規模農作或做生意。印尼各地蘊含豐富的礦物、木材、原油、天然氣,也是橡膠及棕櫚油的主要產地。
飲食 人們以米飯為主食。著名的菜色有:印尼炒飯(蔬菜蛋炒飯)、沙嗲(烤肉串)、加多加多(花生醬拌沙拉)。
氣候 炎熱潮濕。在季風的吹拂下,帶來乾季和濕季,也常有雷雨。
-
-
香料貿易2016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
-
印度尼西亞
香料貿易
16世紀的香料貿易帶動了全球經濟的發展,就像今天的原油貿易一樣重要。印尼的馬魯古省及北馬魯古省是著名的香料群島,盛產肉豆蔻、丁香等香料。當時這些香料一到歐洲,價格就水漲船高。
探險家哥倫布、達伽馬、麥哲倫、薩繆爾·德·尚普蘭、亨利·赫德森,都想找到通往香料群島的航線。尋找印尼香料的過程,也讓人類首次了解地球的全貌。
-
-
「我就從這裡開始!」2016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
-
爪哇島三寶壟的耶和華見證人(約1937年)
印度尼西亞
「我就從這裡開始!」
亞歷山大·麥吉利夫雷是澳大利亞的分部僕人,他在自己的辦公室來回踱步,陷入沉思。這幾天,他反覆思考一件事,現在終於想通了,他需要馬上和弗蘭克·賴斯弟兄談一談。
28歲的弗蘭克是個吃苦耐勞的派書者(即全時傳道員),他在幾個星期前來到澳大利亞分部。弗蘭克在青少年時期學習真理,很快就加入派書者的行列。接著超過十年的時間,他騎馬、騎自行車、騎摩托車、駕駛活動房屋車,把真理傳遍大半個澳大利亞。這次,弗蘭克在伯特利停留了一小段時間,他已準備好面對新的挑戰,前往下一個委派地區。
麥吉利夫雷弟兄把弗蘭克叫到辦公室來,指著地圖上澳大利亞以北的一列島嶼說:「弗蘭克,這些島上連一個弟兄也沒有!你願意去那裡傳道嗎?」
這個群島吸引了弗蘭克的目光,就像一串珍珠在印度洋閃閃發光,這裡就是荷屬東印度(今天的印尼)。a這些島上住了幾千萬人,都還沒有聽過上帝王國的好消息。弗蘭克指著首都巴達維亞(今天的雅加達)說:「我就從這裡開始!」
在爪哇島傳道
1931年,弗蘭克·賴斯到了雅加達,那是爪哇島上一個繁榮的大城市。他在市中心附近租了一個房間,房裡堆了一箱箱聖經書刊,讓女房東非常驚訝。
弗蘭克·賴斯和克萊姆·德尚在雅加達
弗蘭克回憶說:「我剛來的時候覺得很失落、很想家。這裡的人都身穿白棉衫,頭戴遮陽帽在街上穿梭,我卻穿著厚重的澳大利亞服飾,熱得滿頭大汗。我連一句荷蘭語和印尼語都不會說。我在禱告尋求耶和華的指引之後,決定前往商業地區傳道,覺得那裡肯定有人會說英語,事實證明,那個地方的反應真的很好!」
雅加達的居民大多說荷蘭語,所以弗蘭克認真學習荷蘭語,很快地,他就能用這種語言挨家挨戶傳道了。他也慢慢學會用印尼語傳道。弗蘭克說:「問題是,我沒有印尼語的書刊。後來在耶和華的指引下,我找到一個在學校教書的印尼人,他對聖經真理反應很好,同意幫忙翻譯《死者在哪裡?》這本冊子。之後,其他的冊子也陸續翻譯出來。沒多久,許多說印尼語的人開始對真理產生興趣。」
1931年11月,又有兩個澳大利亞的先驅來到雅加達,他們是25歲的克萊姆·德尚和19歲的比爾·亨特。他們帶來一輛活動房屋車,好像有輪子的先驅之家,那時印尼還沒幾輛這樣的車子。他們學會說一些簡單的荷蘭語之後,就開始傳道旅行,走遍爪哇島的各大城市。
查爾斯·哈里斯騎自行車和駕駛活動房屋車做見證
另一個刻苦耐勞的澳大利亞先驅查爾斯·哈里斯,也像克萊姆和比爾一樣踏上傳道旅程。從1935年開始,查爾斯騎自行車和駕駛活動房屋車,把好消息傳到爪哇島大部分地區。他分發的書刊包括印尼語、荷蘭語、英語、阿拉伯語和中文五種語言,幾年下來他分發了大約1萬7000本書刊。
查爾斯分發了大量書刊,結果引起許多人的注意。一個雅加達的官員問克萊姆·德尚:「你們到底有多少人在東爪哇活動?」
德尚弟兄回答說:「只有一個。」
官員對他大吼:「我才不相信!你們起碼有一大群人在那裡工作,島上到處都是你們分發的書刊!」
早期的先驅經常到不同的地方,好接觸更多人。比爾·亨特說:「我們從島的這頭傳到那頭,很少跟同一個人說上兩次話。」他們沿途撒下大量的真理種子,後來也取得美好的成果。(傳道書11:6;哥林多前書3:6)
蘇門答臘的人聽到好消息
在1936年前後,爪哇島的先驅們討論,怎樣把好消息傳到世界第六大島——蘇門答臘。這座山巒起伏的島嶼橫跨赤道兩端,島上除了有幾個大城市和農地,還有大片沼澤和雨林。
先驅們同意派弗蘭克·賴斯過去。他們都掏出僅有的錢,合力支持弗蘭克的旅費。弗蘭克帶著兩個傳道書包、40箱書刊和口袋裡的一點錢,來到蘇門答臘北部的棉蘭。弗蘭克信心堅定,準備工作,他深信耶和華會供應他需要的一切,幫助他達成任務。(馬太福音6:33)
他在棉蘭傳道的最後一個月,遇到一個友善的荷蘭人,他邀請弗蘭克到屋裡喝杯咖啡。弗蘭克告訴他,自己需要一輛車,才能把好消息傳遍全島。這個男子指著花園裡的一輛破車,對他說:「如果你修得好,這輛車就算你100荷蘭盾。」b
弗蘭克對他說:「我沒有100荷蘭盾。」
這個男子兩眼盯著弗蘭克,追問:「你真的想把福音告訴蘇門答臘島的所有人嗎?」
弗蘭克回答說:「當然!」
男子說:「那麼,如果你修得好,就拿去用。等你有錢再付給我就好了。」
於是弗蘭克開始修理車子,很快就順利開上路了。他後來寫道:「帶著滿車的書刊、滿滿的油箱、和滿懷信念的心,我就這樣開始向蘇門答臘的居民傳道了。」
1940年亨利·考克曼與妻子琴恩和克萊姆·德尚在蘇門答臘
弗蘭克花了一年,把好消息傳遍了整座島,之後返回雅加達。他在那裡用100荷蘭盾把車給賣了,然後把錢寄還給棉蘭的那位荷蘭人。
過了幾個星期,弗蘭克收到澳大利亞分部的來信,委派他到新的地區做先驅。他立刻背起背包前往中南半島(現在的柬埔寨、老撾[寮國]及越南),開始當地的傳道工作。
-
-
早期傳道方式2016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
-
印度尼西亞
早期傳道方式
電台廣播
1933年,弟兄們在雅加達設立了一個廣播電台,播放盧述福弟兄的英語演講錄音。其他的演講則是由一位對真理感興趣的男子,在廣播中以荷蘭語讀出。廣播節目引起熱烈的迴響,許多人接受了聖經書刊。
電台播放盧述福的演講「聖年對和平與繁榮的影響」,內容很有說服力。但是天主教教士聽了這個演講後都惱羞成怒。a他們在商議之後,決定控告提供錄音的德舒馬克弟兄,指控他「毀謗、公然侮辱與散播仇恨」。德舒馬克弟兄極力辯護,但還是被罰了25荷蘭盾b,還要付訴訟費。當地的三大報章都報導了這次的判決,結果打開了更多作見證的機會。
散布亮光者號
1935年7月15日,七位熱心的先驅乘坐一艘16米長的帆船,從澳大利亞悉尼(雪梨)啟航,開始傳道旅行。這艘船是守望台社的「散布亮光者號」。經過六個月的航行,這些先驅抵達了雅加達。他們決心在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傳講好消息。
先驅們用兩年多的時間,駕駛「散布亮光者號」前往印尼大大小小的港口,分發大量的聖經書刊。琴恩·德尚回憶:「每當我們開船進入一座小港口,就會打開播音機,播放盧述福的演講。那些與世隔絕的馬來村民看到一艘大帆船停在港邊,又聽到帆船上傳來響亮的聲音。你能夠想像那些人有多麼驚訝嗎?這比看到飛碟還新鮮呢!」
這些弟兄勇敢無畏地向人作見證,大大激怒了教士。他們向政府施壓,要求禁止「散布亮光者號」停靠印尼大部分的港口。1937年12月,「散布亮光者號」回到澳大利亞,在印尼留下輝煌的傳道記錄。
「散布亮光者號」的船員
-
-
聖經學習會2016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
-
印度尼西亞
聖經學習會
1936年,一位先驅埃里克·尤因斯前往北蘇門答臘省的多巴湖傳道,有幾位教師很可能是接受了他分發的聖經書刊,讀了之後,他們決定脫離巴塔克基督新教教會,開始在自己的家裡舉行聚會。聚會的人數不斷增加,達到數千人。a1930年代晚期,在多巴湖興起的這項宗教運動,被稱為「聖經學習會」。
前「聖經學習會」成員達默·辛博隆現在是我們的基督徒姊妹
早期的「聖經學習會」成員閱讀先驅留下的書刊,看出一些聖經真理。達默·辛博隆在1972年接受真理,曾經是「聖經學習會」的成員,她說:「這些成員拒絕向國旗敬禮,也不慶祝生日和聖誕節,有些成員甚至挨家挨戶傳道。」然而,沒有上帝組織的支持,這個團體開始自訂許多缺乏聖經根據的規定。利默里阿·納達普達普姊妹也曾經是「聖經學習會」的成員,她解釋:「他們不准女人化妝、戴首飾、穿現代服飾,甚至連鞋子也不可以穿。另外,他們禁止成員持有國民身分證,這樣的立場引起了政府當局的不滿。」
「聖經學習會」後來分裂為幾個派別,漸漸沒落。一段時間後,有些先驅前往多巴湖傳道,結果這個團體有很多成員接受了真理。
a 資料統計,最多可能有將近1萬人參與「聖經學習會」。
-
-
在西爪哇結出美好的成果2016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
-
印度尼西亞
在西爪哇結出美好的成果
特奧多羅斯·拉圖
1933年,弗蘭克·賴斯請北蘇拉威西省的本地人特奧多羅斯·拉圖(以下簡稱特奧)幫忙管理雅加達的存書倉庫。特奧說:「我對上帝王國的工作很有興趣,所以開始和賴斯弟兄一起傳道。後來我加入比爾·亨特的行列,前往到爪哇傳道,也成為散布亮光者號的一員,和他們開船到蘇門答臘傳道。」特奧是最早接受真理的印尼人,他在爪哇、北蘇拉威西和蘇門答臘做了幾十年的全時傳道員。
第二年,比爾·亨特把一本《死者在哪裡?》的冊子送給住在雅加達的學生費利斯·陳。費利斯回到西爪哇省萬隆的老家,也把冊子拿給多多,他的弟弟看。他們從冊子看出人類的始祖亞當沒有 不死的靈魂,都感到非常驚訝。(創世記2:7)他們屬靈的胃口大開,渴望知道更多關於上帝的事,就走遍萬隆的舊書店,希望能找到更多守望台社的出版物。費利斯和多多也跟家人分享學到的知識。他們很快就把所有找到的書刊和冊子看完,於是寫信給雅加達的存書倉庫。出乎意料的是,弗蘭克·賴斯居然登門造訪,還帶來許多新的書刊,讓他們大受鼓勵。
陳氏家族
賴斯弟兄回到雅加達之後不久,新婚的克萊姆和琴恩·德尚前往萬隆,在那裡待了15天。費利斯回憶說:「德尚弟兄問我們想不想受浸,結果我們全家四個人,多多、妹妹約瑟芬、媽媽和我都獻身事奉耶和華。」a受浸之後,費利斯一家參與了德尚夫婦長達九天的傳道活動。克萊姆教他們使用見證卡傳道,見證卡上以三種語言傳遞簡單的聖經信息。萬隆小組很快就成為印尼的第二群會眾。
主教的高帽
印尼的傳道工作進展迅速,引起了教士的注意。教士和同夥投稿給報社,批評耶和華見證人的信仰和傳道工作。宗教部的官員看了這些文章,就要求弗蘭克·賴斯前來答話。官員對弗蘭克的回答感到滿意,准許傳道工作繼續進行。b
1930年代早期,大部分殖民官員都對傳道工作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隨著納粹德國在歐洲擴張勢力,一些官員,特別是虔誠的天主教徒,開始改變態度。克萊姆·德尚回憶說:「一個信奉天主教的海關人員把運來的書全都沒收了,藉口是書裡含有對納粹主義不利的言論。我向海關投訴時,和我們作對的官員剛好休假,另一個非天主教的友善男子代理他的工作,他趁機將沒收的書刊還給我們,說:『趁負責的人不在,快點把書帶回去!』」
琴恩·德尚說:「另外有一次,官員堅持要我們刪除《仇敵》書裡面的兩張圖片。他們反對兩張畫有纏繞的蛇(撒但)和酒醉娼妓(錯誤宗教)的漫畫,兩者都頭戴主教的高帽。c我們決心要把這些書分發出去,所以三個人就在炎熱的天氣下,坐在碼頭邊,打開上千本書,把畫有教宗帽子的圖片一一塗黑。」
《仇敵》書裡被官員刪除的兩張圖片
當時戰爭在歐洲一觸即發,我們的書刊還是勇敢地揭穿教會的偽善和介入政治的行徑,結果引發教會的不滿,他們就向當局施壓,禁止我們的傳道工作,許多聖經書刊也被列為禁書。
不過,弟兄們勇往向前,繼續傳道工作,並善加利用澳大利亞運來的印刷機。(使徒行傳4:20)琴恩·德尚說明他們當初的一個策略是:「我們每印刷一本新的冊子或雜誌,就必須提交一個副本給當局批准。所以我們在每週開始時印刷書刊,並把這些刊物分發出去。然後在那週快結束的時候,把副本送到總檢察長的辦公室。書刊一旦被否決,我們就難過地搖搖頭,然後衝回印刷間準備印下週的書。」
分發被禁書刊的弟兄姊妹經常和警察玩貓捉老鼠的遊戲。舉個例,當哈里斯·查爾斯在東爪哇省諫義里傳道時,突然被當地的警察叫住。
警察說:「我找了你一整天!我要去拿你們的禁書清單,你給我等著!」
查爾斯說:「我趁警察回家找清單的時候,偷偷把禁書藏在大衣的暗袋裡。他一回來,我就拿給他15本沒有被禁的冊子,結果他心不甘情不願地掏錢拿走這些冊子。之後,我就到街的另一頭分發禁書。」
在壓力下印刷書刊
第二次世界大戰襲捲歐洲,從荷蘭運送書刊到印尼的安排因而中斷。不過,弟兄早就預料會有麻煩,因此小心地在雅加達找了一間廣告公司,透過他們來印刷雜誌。第一期印尼語的《安慰報》(現在的《警醒!》雜誌)在1939年1月問世,緊接著又發行印尼語的《守望台》。弟兄們買了一台小型印刷機,開始自己印刷雜誌。1940年,他們獲得一台從澳大利亞運來的平台印刷機,就自籌經費,用來印刷印尼語與荷蘭語的冊子和雜誌。
第一台印刷機送至雅加達的存書倉庫
到了1941年7月28日,當局終於全面禁止守望台社的出版物。琴恩·德尚回憶說:「有天早上,我在辦公室裡打字,突然有三個警察和一個資深的荷蘭警官闖進來,警官穿戴整齊,配備徽章、白手套、配劍和羽毛帽子。我們並不驚訝,因為三天前就有來自內部的情報,通知我們書刊快要被禁了。這個警官態度傲慢,先宣讀一份冗長的文件,接著要求到印刷間查封我們的出版物。但我丈夫告訴他,他慢了一步,那些書早在前一天就賣光了!」
不過,聖經並沒有被禁,所以弟兄們就用聖經繼續挨家挨戶傳道,主持聖經課程。但戰火在亞洲一觸即發,外國的先驅接獲指示,就一一返回澳大利亞了。
-
-
日本統治時期2016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
-
印度尼西亞
日本統治時期
1942年初,日軍橫掃印尼,隨後施行高壓統治。很多弟兄被迫從事粗重的工作,像是修築道路或清理水溝,其他人則被囚禁在骯髒的拘留營中,他們因為拒絕支持戰爭而飽受虐待,結果至少有三位弟兄在獄中喪生。
約翰娜·哈普、她的兩個女兒、和她們家的好朋友貝絲·戈登齊(中間)
約翰娜·哈普是一位荷蘭姊妹,住在東爪哇山區的一個村莊,因為地處偏遠,所以在戰爭的頭兩年她逃過一劫,沒有被拘禁。她和三個十幾歲的兒女把握時機,把《救恩》書及《守望台》雜誌從英語翻譯成荷蘭語。a弟兄姊妹也把這些翻譯好的刊物印製出來,然後偷偷運送到爪哇各地。
少數的耶和華見證人仍保有自由,他們分成小組聚會,也小心翼翼地傳道。約瑟芬·伊萊亞斯(本姓陳)回憶說:「我總是找機會向人作非正式見證。我會隨身帶著棋盤去找感興趣的人,這樣別人就會以為我只是想找人下棋。」費利斯·陳和妻子波拉用假裝推銷肥皂的方式,挨家挨戶地傳道。費利斯說:「可怕的日本憲兵常派人跟蹤我們,為了不讓他們起疑,我們會在不同的時段拜訪聖經學生。有六個學生進步很快,他們在戰爭期間都受浸了。」
雅加達的內部分歧
弟兄們努力適應戰爭期間的種種艱辛,可是,他們即將面對一項嚴峻的考驗。日本當局下令所有外國人(包括印尼籍華人)要辦理身分證,但是身分證上印有向日本帝國效忠的誓言,許多弟兄不禁想:「我們應該照政府要求的辦理登記,在身分證上簽名,還是該拒絕呢?」
約瑟芬·伊萊亞斯和她的哥哥費利斯
費利斯·陳解釋說:「雅加達的弟兄要求我們這些在蘇加武眉的弟兄姊妹,不可以在身分證上簽名。我們詢問當局是否能將身分證上的文字,由『宣誓效忠日軍,特此簽名』改成『不會阻礙日軍,特此簽名』。出乎意料的是,當局竟然同意了,我們就領取了身分證。雅加達的弟兄聽到這個消息後,便把我們視為叛道者,毅然與我們斷絕關係。」
可悲的是,原先堅持不簽名的弟兄,被逮捕後卻改變立場,聲明放棄信仰。當時,安德烈·伊萊亞斯和一位不願簽名的弟兄都被關在獄中。安德烈說:「為了幫助他有比較平衡合理的看法,我跟他解釋身分證登記這件事,後來他謙卑地向我道歉,說他很後悔跟我們斷絕來往。我們彼此鼓勵,共度了美好的時光。但令我傷心的是,因為監獄環境惡劣,他在拘捕期間不幸過世。」
默德卡!自由!
1945年戰爭結束,弟兄姊妹渴望加快進行傳道工作。一個曾受虐待和拘禁的弟兄寫信給澳大利亞分部,信上說:「經過疲憊又漫長的四年,我終於獲得自由,信念依舊堅定。即使經歷各種痛苦,我也沒有忘記弟兄姊妹。可以請你們寄一些書給我嗎?」
弟兄們期待已久的刊物終於送到印尼了。一開始數量不多,但後來需求增加,一箱箱的書刊陸續抵達。此外,十位雅加達的弟兄姊妹也再次將書刊翻譯成印尼語。
1945年8月17日,印尼獨立運動的領袖宣布印尼獨立,脫離荷蘭的殖民統治。在長達四年的革命運動期間,四處暴動,導致七百多萬人流離失所,數以萬計的人更因此喪生。
這段時期,弟兄們持續挨家挨戶地傳道。約瑟芬·伊萊亞斯說:「愛國人士強迫我們呼喊他們的口號『默德卡』,這句話的意思是『自由』,可是我告訴他們,我們在政治活動上保持中立。」經歷了長期的殖民統治,荷蘭終於在1949年將政權移交給印尼聯邦共和國(現稱印尼共和國)。b
到了1950年,印尼的弟兄姊妹已經忍受將近十年的政治衝突,但前頭還有重大的工作要做。他們要怎樣把好消息傳遍印尼這個人口眾多、族群多元的國家呢?從人的觀點看來,這根本是不可能的!可是弟兄們滿懷信心,繼續推廣王國好消息。他們深信,耶和華一定會「差工人出去收割他的莊稼」。(馬太福音9:38)耶和華確實做到了!
-
-
基列畢業生抵達2016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
-
泗水會眾成員,攝於1954年
印度尼西亞
基列畢業生抵達
1951年7月,一些雅加達的弟兄姊妹聚集起來迎接彼得·范德黑根弟兄,他是第一位前往印尼的基列畢業生。到了年底,有13位特派傳道員從荷蘭、澳大利亞和德國來到印尼,他們的人數相當於當時全國傳道員的數目。
弗德麗卡·倫斯克是一位荷蘭的特派傳道員,她回憶說:「我以為自己挨家挨戶傳道時需要比手畫腳才能跟人溝通,沒想到說荷蘭語的人很多,所以我一開始幾乎都是用荷蘭語傳道。」羅納德·亞奇卡來自澳大利亞,他說:「我們有些人用見證卡向人傳道,上面印有簡短的印尼語聖經信息。每次敲門前,我都會先看一下見證卡,再憑記憶說出來。」
在特派傳道員的熱心帶領下,傳道員人數在一年之內,從34人迅速攀升到91人。1951年9月1日,弟兄們在安德烈·伊萊亞斯的家設立了守望台社分部辦事處,地點位於雅加達中部,羅納德·亞奇卡受委任做分部僕人。
其他地區的拓展
1951年11月,彼得·范德黑根受委派到北蘇拉威西省的萬鴉老服務,特奧·拉圖和妻子已在當地成立了一個小組。那裡許多人自稱是基督徒,他們非常尊重上帝的話語。很多住戶邀請見證人到家裡,想聽他們解釋聖經的道理。一開始是10人一組聽他們傳道,15分鐘後,人數增加到大約50人,不到一個小時,所有人就必須移動到前院,因為有將近200人加入討論。
1952年初,艾伯特、琴恩和莫爾特比在東爪哇的泗水成立了特派傳道員之家,這裡是印尼的第二大城市。後來,六位特派傳道員姊妹加入了他們的行列,這些姊妹分別是:格特魯德·奧特、弗德麗卡·倫斯克、祖茜·斯托維、瑪麗安·斯托維、伊夫琳·普拉特以及咪咪·哈普。弗德麗卡·倫斯克說:「當地許多人都是溫和的伊斯蘭教徒,而且待人友善。很多人非常渴求真理,所以很容易建立聖經討論。三年內,泗水會眾就增加到75位傳道員。」
雅加達的特派傳道員之家
在西蘇門答臘省的巴東,一位信奉伊斯蘭教的男子阿齊斯寫信給分部辦事處,請人教他聖經。他曾經在1930年代和一些從澳大利亞來的先驅討論聖經,但在日本統治期間失去了聯繫。後來他偶然發現了一本耶和華見證人出版的冊子。他寫道:「我一看到冊子上有雅加達的地址,就非常興奮!」分部辦事處很快地派分區監督法蘭斯·范·弗利特到巴東去,弟兄發現阿齊斯已經把學到的和鄰居分享。他的鄰居納扎·利斯是一位渴求真理的公務員,這兩位男子和他們的家人都接受真理。後來,阿齊斯成為一位忠心的長老。另外,納扎·利斯也成為特別先驅,他有好幾個孩子現在都是熱心的耶和華見證人。
法蘭斯·范·弗利特及他的妹妹妮爾
隨後不久,法蘭斯·范·弗利特前往東加里曼丹省的巴厘巴板,探望一位停止傳道的荷蘭弟兄。當時,這位弟兄正忙於重建因戰爭毀損的煉油廠。法蘭斯陪伴他從事傳道工作,也鼓勵他和幾位感興趣的人討論聖經。這位弟兄在返回荷蘭前,已經在巴厘巴板建立了一個小組。
不久後,一位剛受浸的姊妹蒂蒂·克耶汀搬到南加里曼丹省的馬辰。蒂蒂向住在達雅族社區的親戚傳道,幫助他們學習聖經。這些剛接受真理的親人,有的重返他們在加里曼丹內陸的家鄉,建立了幾個小組,現在這些小組已經是靈性堅強的會眾。
印製印尼語書刊
隨著傳道工作在印尼如火如荼地展開,弟兄姊妹需要更多的印尼語刊物。1951年,《以上帝為真實》一書翻譯成印尼語,但政府當局修改印尼語拼寫系統,因此分部也需要修訂原本翻譯的版本。a當新書《以上帝為真實》一出版,立刻引起印尼語讀者極大的興趣。
1953年,分部辦事處印製了250份印尼語的《守望台》雜誌,這也是12年後再次有當地的版本發行!一開始,這本12頁的油印雜誌只有研讀文章。三年後,雜誌增加到16頁,而且由印刷廠每個月印製1萬份。
印尼語的《警醒!》雜誌月刊於1957年面世,發行量迅速地達到一萬份。當時,全國都缺印刷用紙,因此弟兄需要申請相關執照。負責執照事務的官員告訴弟兄:「我認為《守望台》是全印尼最棒的雜誌之一!我非常樂意協助你們取得執照,讓你們可以發行雜誌。」
a 自1945年起,印尼語拼寫系統經過兩次重大改革,主要是為了替換以往使用的荷蘭語拼寫系統。
-
-
傳道工作擴展到東部2016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
-
印度尼西亞
傳道工作擴展到東部
1953年,彼得·范德黑根被委派到印尼從事分區探訪工作。他要探訪的範圍涵蓋整個國家,南到北的距離是1800公里(1100英里),東到西則長達5100公里(3200英里)。為了橫跨這廣大的地區,他經歷了不少驚險的事。
彼得·范德黑根
1954年,范德黑根弟兄前往印尼東部,這是個宗教多樣化的地區,舉例說:巴厘島擁有眾多的印度教徒;龍目島和松巴哇島上的居民大多是伊斯蘭教徒;弗洛勒斯島以天主教徒居多;松巴島、亞羅島和帝汶的居民,則大都是基督新教徒。范德黑根弟兄搭著搖晃的船隻,到沿途的幾個小島短暫停留,向當地的人傳道,最後抵達帝汶的首都古邦。范德黑根弟兄說:「有兩個禮拜的時間,我在帝汶傳道。儘管下著傾盆大雨,我還是發完所有的書刊,有34個人想要訂閱我們的雜誌,我也建立了好幾個聖經討論。」後來,特別先驅繼續拜訪這些對聖經感興趣的人,並且在古邦成立了一群會眾。好消息便從那裡開始傳到鄰近的島嶼,像是羅地島、亞羅島、松巴島和弗洛勒斯島。
古邦的基督新教牧師看到他們的信徒在聽耶和華見證人傳道,就妒火中燒。托馬斯·圖布勞是當地一位獨臂的老錫匠,有個資深的牧師命令他不可以再跟耶和華見證人討論聖經,還說他如果繼續告訴別人自己學到的事,就會遭遇不測。托馬斯勇敢地說:「身為基督徒,怎麼可以說這種話!我絕對不會再踏進你的教會一步!」後來,托馬斯成為一個熱心的王國傳道員,他的女兒則成為特別先驅。
然而,帝汶的牧師們還是決心鏟除耶和華見證人。1961年,他們向宗教部和當地軍方施壓,結果挨家挨戶的傳道工作受到禁止。弟兄們於是調整傳道方法,他們在市場和井旁向人作見證,也去海邊跟剛捕魚回來的漁夫交談,有時還到墓園跟打掃墓地的家屬傳道。一個月後,軍方的態度緩和下來,他們透過電台廣播宣布,帝汶是個享有宗教自由的地方。宗教部的人卻堅持禁止挨家挨戶傳道工作,弟兄們於是要求他們做出書面聲明,但是官員拒絕了。這件事結束後,弟兄們終於可以不受限制,再次挨家挨戶地傳道。
1962年,特派傳道員皮特和妮兒·德雅格,以及漢斯和祖茜·范·富雷這兩對夫妻來到巴布亞省。他們遭遇教會的牧師反對,三位資深的牧師要求特派傳道員去別的地方傳道。這些牧師透過講道、出版刊物或電台廣播誣告耶和華見證人煽動群眾反對政府。要是有信徒和特派傳道員討論聖經,牧師就會以哄騙、賄賂甚至恐嚇的手段對待這些人。他們也對酋長施壓,要酋長反對傳道工作。
儘管如此,這些人的努力卻適得其反。當時一個酋長邀請特派傳道員到他的村莊,漢斯回憶說:「酋長先把村民召集起來,皮特和我隨即發表了兩個簡短的演講,說明我們的工作。接著我們的太太示範傳道員敲住戶的門,住戶邀請我們進去後,我們簡短地和他們分享聖經的信息。酋長和村民覺得我們的示範很好,也同意讓我們自由地在村內傳道。」
其他事件的發展也很類似,那就是伊斯蘭教徒甚少會反對我們的傳道工作,我們的反對主要是來自教會的牧師,這種情況一直延續至今。
被帶到政府官員面前作見證
耶穌告訴門徒:「你們為我的緣故,會被押到總督和君王面前,向他們和列國的人作見證。」(馬太福音10:18)這些話不斷在印尼這塊土地上應驗。
1960年,雅加達一個著名的荷蘭神學家出版了一本書,抨擊耶和華見證人是假基督徒,這引發許多牧師聯合起來譴責見證人。舉例說,有個小鎮的牧師寫信給宗教部的官員,指控見證人「混淆他們教徒的信念」。當官員們請弟兄對這些指控作出回應時,弟兄陳述事實,作了美好的見證。一個有信仰的官員勸他的同事:「不要干涉耶和華見證人,他們正喚醒沉睡的基督新教徒。」
1963年,弟兄們把《樂園》書從貨車上卸下來
1964年,巴布亞省的一些基督新教牧師一起向省議會的宗教社會委員會申訴,以禁止耶和華見證人的工作,於是印尼分部辦事處要求在委員會面前為信仰辯護。泰戈爾·胡塔索伊特說:「我們在委員會成員面前發表了將近一小時的演講,清楚解釋我們的聖經教育工作。有個基督新教的政治人物,誣告我們在巴布亞挑起宗教騷動,可是多數伊斯蘭教的委員卻很同情我們。他們說:『憲法保障宗教自由,所以你們有權向人傳道。』這場會議後,巴布亞的一位政府高官宣布:『新政府……保衛宗教自由,即使是新興的宗教團體也受到保障。』」
-
-
特派傳道員陸續抵達2016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
-
印度尼西亞
特派傳道員陸續抵達
1964年7月9日,聖經研究會在印尼司法部正式登記,這是耶和華見證人所運用的法人團體。但在弟兄們可以完全享有宗教自由之前,還需要向宗教部登記。當時宗教部採納基督教管理處的意見,這個單位是由一群強勢的基督新教徒所組成,他們對付耶和華見證人的方式毫不手軟。
有一天,弟兄遇到一位資深官員,這位高官在工作上與宗教部長緊密共事。弟兄和這位高官發現,原來彼此都來自同一個村莊,於是開始用家鄉話聊了起來,談得非常愉快。弟兄一提到基督教管理處為難耶和華見證人,長官就馬上安排讓三位弟兄直接面見部長。這個部長是一位和藹可親、樂於助人的伊斯蘭教徒。1968年5月11日,宗教部長發表一項官方聲明,正式認可耶和華見證人是合法的宗教團體,批准他們有權在印尼從事宗教活動。
這位高官也自願幫忙,讓外國的弟兄姊妹可以不用經過基督教管理處,就順利取得簽證,能在印尼做特派傳道員。這位高官很有正義感,在他的協助之下,有64位特派傳道員在隨後幾年前往印尼服務。
1968年,有大約300位特派傳道員和特別先驅,以及超過1200位傳道員把好消息傳遍印尼。這些特派傳道員給當地的弟兄姊妹非常寶貴的訓練,幫助他們更快進步,成為成熟的基督徒。這樣的訓練來得正是時候,能裝備他們面對迅速逼近的迫害浪潮。
牧師收到的「聖誕禮物」
基督教管理處處心積慮要禁止耶和華見證人的活動,到了1974年他們捲土重來。他們的總幹事寫信給宗教部各地的辦事處,謊稱耶和華見證人沒有官方認可。他還慫恿各地官員,只要見證人給政府造成任何「麻煩」,就以此為藉口迫害他們。大部分的官員都回絕了,只有少部分的官員藉這個機會,禁止耶和華見證人的聚會和挨家挨戶的傳道工作。
1976年12月24日,一份報紙刊登耶和華見證人在印尼被禁的消息
與此同時,世界基督教協進會計劃在雅加達舉辦一場國際會議,當地伊斯蘭教徒卻覺得他們是在挑釁。隨著宗教情勢越來越緊張,世界基督教協進會決定取消這次的會議。可是基督徒向人傳道容易引起衝突,讓許多政治人物相當緊張。果然就在這時候,牧師們企圖把責任歸咎給耶和華見證人的傳道活動,令更多官員對見證人產生負面評價。
1975年12月,正當宗教情勢十分緊張的時候,印尼發動攻擊,入侵東帝汶,也就是葡萄牙的前殖民地。幾個月後,印尼併吞了東帝汶,愛國主義的狂潮席捲全國。弟兄們在政治上保持中立,拒服兵役,也不向國旗敬禮,結果激怒了軍方的高層將領。(馬太福音4:10;約翰福音18:36)牧師們想藉著這個機會消滅耶和華見證人,所以不斷呼籲政府採取行動對付見證人。1976年12月中旬,政府終於宣布禁止耶和華見證人的一切活動,對這些牧師來說,這是多大的「聖誕禮物」!
-
-
令人難忘的大會2016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
-
印度尼西亞
令人難忘的大會
1963年8月15至18日,來自全國各地幾百位傳道員和122位外國訪客,聚集在西爪哇省的萬隆市,參加名為「永遠好消息」的大會。這是第一個在印尼舉行的國際大會。
弟兄們為了準備這次大會,需要克服許多障礙。由於印尼獨立日慶祝活動的關係,大會場地更改了三次。此外,當時通貨膨脹嚴重,政府將交通費用提高到原來的四倍,使得一些大會代表不得不改變參加大會的交通方式。有一位弟兄走了六天才到達大會場。另外有70個蘇拉威西的代表一起搭船,他們擠在露天的甲板上,花了五天的時間,才能參加這次大會。
印尼的代表很高興能在大會見到其他國家的弟兄姊妹,這包括兩位中央長老團的成員弗德列克·法蘭茲和格蘭特·蘇特弟兄。一位參加大會的代表憶述:「弟兄們看起來很快樂,他們總是笑容滿面,開心地交談。」
這次大會共有750多人參加,34人受浸。羅納德·亞奇卡弟兄說:「這個歷史性的大會讓許多感興趣的人決心擁護真理,也讓當地的弟兄姊妹更熱心地為上帝工作。」
1963年,羅納德·亞奇卡(圖右)在「永遠好消息」大會中發表演講,左為傳譯員
-
-
決心勇往向前2016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
-
禁令期間,有些參加大會的聽眾坐在船上聆聽節目
印度尼西亞
決心勇往向前
分部的弟兄們獲悉政府下令禁止傳道工作,就立刻採取應變措施。羅納德·亞奇卡說:「我們將機密文件、書刊及分部基金搬到雅加達一些安全的房子裡。之後,我們也將分部辦事處搬到隱密的地方,並悄悄地賣掉原本的建築物。」
大部分當地的弟兄都繼續表現積極、無畏的精神。即使他們面對種種考驗,還是在禁令下保持忍耐,繼續信賴耶和華。然而,有些弟兄對突如其來的情況顯得措手不及。幾位長老在恐懼之下,簽署了同意書,聲明自己願意放棄傳道;有些人則是將會眾成員的名單泄漏出去。因此,分部辦事處委派一些成熟的弟兄去強化會眾,並幫助那些在考驗下妥協的人。中央長老團的成員約翰·布夫弟兄也抵達印尼,給予當地的同工一些仁慈、合時的提醒。
顯然,偉大的牧者耶和華一直強化和安慰他的子民。(以西結書34:15)長老們積極地在會眾的事上帶頭,同時,弟兄姐妹也想出一些新方法,能更小心謹慎地執行傳道工作。(馬太福音10:16)很多弟兄從印尼聖經公會以合理的價格購買了一些新版的聖經譯本,並向住戶介紹聖經,如果情況容許,弟兄就會告訴他們上帝王國的好消息。其他弟兄姊妹在分發書刊給感興趣的人之前,會先移除書刊內的版權頁。很多先驅會挨家挨戶兜售商品,藉機向人傳道,就像以往日本統治的時期弟兄姊妹所做的一樣。
瑪格麗特和諾伯特·赫斯勒
到了1977年,宗教部對耶和華見證人展開另一項攻擊,拒絕為耶和華見證人的特派傳道員換發簽證,因此大部分的特派傳道員被委派到其他國家服務。a諾伯特·赫斯勒和妻子瑪格麗特在北蘇拉威西省的萬鴉老服務,他回憶說:「幾百個弟兄姊妹來機場跟我們道別,在登機梯上我們回頭望,只見一大群人朝著我們揮手。在跑道上,我們一直聽到他們道別的聲音:『謝謝你們!謝謝你們來這裡服務!』我們上了飛機,不禁流下淚來。」
松巴島上的罪行
禁令的消息很快傳遍印尼群島,印尼基督教會聯會要求教友,一得知耶和華見證人的任何活動,就要向政府呈報,這導致很多島上的弟兄姊妹被逮捕審問。
在松巴島的瓦英阿普,地方司令官召集23位弟兄到本地的軍營,並要求他們簽署聲明,放棄信仰。弟兄們拒絕了,司令官就命令他們第二天再來軍營報到,他們來回步行了14公里(8英里)。
隔天早晨,弟兄們向司令官報到。士兵叫弟兄一個一個上來在聲明書上簽名,只要弟兄拒絕,士兵就用有刺的樹枝毒打他,甚至把弟兄打到不醒人事。同時,其他弟兄則在旁邊等著士兵叫自己上前來。後來,一位名叫莫內·凱萊的年輕弟兄寫了聲明書,其他弟兄的心情都跌到了谷底,沒想到司令官卻氣炸了。原來莫內弟兄寫的是:「我永遠都是耶和華見證人!」他被打得遍體鱗傷,最後死在醫院,不過他始終沒有放棄信仰。
司令官一連11天用了各種辦法,企圖要使弟兄放棄對耶和華的忠誠。他命令弟兄整天站在酷熱的太陽底下,逼迫他們跪在地上爬行好幾公里,還要背著重物跑很遠的距離。司令官拿刀頂著他們的喉嚨,威脅他們向國旗敬禮,但弟兄堅決拒絕,結果被打得更嚴重。
每天早晨,弟兄徒步走到軍營,不曉得前頭還有什麼折磨等著他們。一路上,他們一起禱告,互相鼓勵。到了晚上,他們已經滿身傷痕血跡,拖著沉重的腳步回家,但因為對耶和華忠貞,他們還是很喜樂。
分部辦事處得知弟兄受到不公平的對待,隨即打電報向相關單位抗議,包括瓦英阿普、帝汶、巴厘島、雅加達等地的司令官及其他政府高官。瓦英阿普地方司令官知道自己可恥的行徑被揭發,就感到無地自容,於是停止迫害弟兄。
「耶和華見證人如釘子般堅毅」
接下來幾年,印尼各地無數的耶和華見證人被拘留、審問,甚至在身體上受盡虐待。一位特派傳道員比爾·佩里回憶說:「在某個地區,很多弟兄的門牙都被打斷。只要看到有弟兄的門牙還在,大家就會開玩笑說:『你是新來的嗎?還是你妥協了?』不管弟兄們遭遇多大的考驗,他們總是懷著熱誠,喜樂地事奉耶和華。」
「我在監獄裡學會更倚靠耶和華,跟耶和華的關係也更鞏固了。」
這13年間,有93位耶和華見證人被判入獄,刑期從兩個月到四年不等。然而,經歷這樣不公平的對待卻強化了他們忠於上帝的決心。穆薩·拉德弟兄坐牢八個月後,回到地區裡探訪弟兄,鼓勵他們要堅持不懈地傳道。他說:「我在監獄裡學會更倚靠耶和華,跟耶和華的關係也更鞏固了。」難怪有些旁觀者承認:「耶和華見證人如釘子般堅毅,你越攻擊他們,他們的信心就越牢固。」
弟兄姊妹正前往馬魯古省的安汶傳道
a 做了多年特派傳道員的彼得·范德黑根和萊恩·戴維斯,當時已經過了退休的年齡。另外,瑪麗安·坦布南(本姓斯托維)和印尼人結婚,所以當局容許他們留在印尼。以上三位弟兄姊妹都繼續努力傳道,在禁令下仍有豐碩的成果。
-
-
他們從沒有放棄聚會2016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
-
以婚禮的名義舉行大會
印度尼西亞
他們從沒有放棄聚會
禁令期間,大多數會眾繼續在私人家中舉行聚會,為了避免引人注意,他們沒有唱王國詩歌。有些聚會的地方雖然被警方搜查,但弟兄姊妹大都能保持鎮靜,沉著應付。
弟兄時常利用家族團聚或婚禮的場合舉行大會。泰戈爾·胡塔索伊特說:「這些新人需要先辦理結婚登記,然後取得警方許可,這樣他們就可以舉辦大型的婚禮。婚宴時,新娘的親友會坐在講台上,弟兄則在旁發表一系列的聖經演講。」
有一次大會的時候,警察私下去找泰戈爾。
警察問道:「婚禮差不多兩三個小時就結束了,你們的婚禮為什麼要從早辦到晚呢?」
泰戈爾回答說:「因為有些新人遇到不少問題,他們需要很多實用的聖經建議。」
警察點頭說:「嗯!有道理!」
在雅加達的一座大型體育場,弟兄們舉行了1983年「王國的團結」區域大會。他們以集體婚禮的名義,發表了一部分的節目內容。這次大會最多有將近4000人參加,其中的125位弟兄姊妹在節目開始前已經受浸。後來,政府不再那麼嚴格地執行禁令,因此弟兄們能夠舉辦更大型的大會,其中一個甚至有超過1萬5000人出席。
在禁令期間興建分部辦事處
1980至1990年代,分部辦事處持續向政府請願,要求撤銷對耶和華見證人的禁令。其他國家的弟兄也寫信詢問印尼政府及大使,耶和華見證人的組織在印尼為什麼受到禁止。許多官員願意解除禁令,但握有大權的基督教管理處卻多次阻撓。
1990年,弟兄決定把分部辦事處蓋在一個較不引人注意的地方。同年,中央長老團批准弟兄購買茂物附近的土地,茂物是個位於雅加達以南約40公里(25英里)的小城市。但是當地大多數的弟兄,都沒有建築方面的技術,這樣工程該怎麼進行呢?
答案就是通過國際弟兄團體的協助。布魯克林的建築事務處和澳大利亞的區域工程辦事處負責規劃設計圖。在兩年的建築期間,有100多位國際志願人員提供專業技術及幫助。
一位名叫霍塞阿·曼蘇爾的印尼弟兄,負責聯絡當地的官員,他說:「許多伊斯蘭教的官員一看到我工程帽上的名字縮寫H.M.,就以為我名字的H代表『哈吉』,也就是曾經到麥加並完成朝聖任務的伊斯蘭教徒。他們非常尊重擁有這個頭銜的人,因此我備受禮遇。這一切雖然是誤解,卻讓建築工作進行得更順利。」
在禁令期間興建分部辦事處
1996年7月19日,印尼分部為新增的設施舉行呈獻禮,中央長老團成員約翰·巴爾弟兄發表呈獻禮演講。有285名代表出席這場盛會,這包括118位分部代表,以及來自多國的前特派傳道員,還有59位印尼伯特利家庭的成員。兩天後,共有8793名代表出席在雅加達舉行的「敬神和平的使者」區域大會。
耶和華拯救他的子民
1998年,在印尼長期執政的總統蘇哈托下台,將政權移交給新政府。這個轉變使得弟兄們更加努力,希望當局撤銷禁令。
2001年,印尼國務祕書部長佐漢·厄芬迪造訪紐約,前往布魯克林的伯特利參觀,並與三位中央長老團成員會面。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同意耶和華見證人在全球各地都有良好的名聲。厄芬迪先生表示願意解除禁令,但他也說最後仍會交由總檢察長馬祖基·達魯斯曼決定。
總檢察長也同意取消禁令,可是他的部門裡有些官員對耶和華見證人懷有敵意,希望總檢察長很快被撤換,那麼一切就可以保持原狀。2001年6月1日,總檢察長請泰戈爾·胡塔索伊特到他的辦公室。泰戈爾回憶說:「大約25年前,在同一個辦公室,我拿到禁令的文件;但就在總檢察長任期的最後一天,他親手把取消禁令的公文交給我。」
2002年3月22日,宗教部讓耶和華見證人正式註冊,成為印尼的法人團體。部長告訴分部代表:「你們的宗教自由不是這份文件賦與的,而是來自上帝的。官方已經正式承認耶和華見證人,現在你們的組織和其他宗教享有同等的權利,政府也樂意為你們服務。」
-
-
患難見真情2016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
-
印度尼西亞
患難見真情
在印尼,地震、海嘯和火山常常影響當地居民的生活。災難發生時,耶和華的子民會馬上伸出援手,尤其是幫助受災的弟兄姊妹。例如在2005年,古農西托利城經歷了一場大地震,這座位於北蘇門答臘省尼亞斯島的最大城鎮,幾乎被夷為平地。蘇門答臘附近島嶼的一些會眾和分部辦事處馬上把需要的物資運送到災區。一位分部代表和當地的分區監督也坐飛機去鼓勵和安慰弟兄姊妹。尤尼曼·哈勒法是尼亞斯島上的一位長老,他說:「四周的居民陷入一片恐慌,我們卻不是孤立無援的。上帝的組織迅速作出反應,讓我們很安心。」
-
-
王國工作蓬勃發展2016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
-
在雅加達的市場傳道
印度尼西亞
王國工作蓬勃發展
教會領袖一聽到耶和華見證人重獲宗教自由,就氣得咬牙切齒。結果,有超過700個來自基督新教的牧師和宗教領袖聚集在雅加達,舉行了一場研討會,企圖向政府施加壓力,讓他們重新頒布禁令。可是,政府仍然維持原本的立場。
禁令解除的消息很快傳遍全國,許多感興趣的人寫信給分部辦事處索取書刊,或想要有聖經的討論課程。2003年,有4萬2000多人參加耶穌受難紀念聚會,出席人數超過當時印尼傳道員總數的一倍。此外,也有將近一萬人參加在雅加達舉行的大會,其中包括一位宗教部的高層官員。這位官員看到會場裡無論是小孩還是大人,都翻開聖經查看講者所用的經文,就很驚訝。他向弟兄保證,一定會把關於耶和華見證人的不實報導加以澄清。
禁令解除後,有些特派傳道員返回印尼服務。第一批重返印尼的特派傳道員分別是:從所羅門群島來的約瑟夫和赫拉瓦蒂·諾伊哈爾特a,來自日本的比爾和內納·佩里,還有從台灣來的譚賀能、譚敏琪以及戴和明、戴妮娜夫婦。接著,新的特派傳道員也陸續抵達,他們被派往北蘇門答臘、加里曼丹、北蘇拉威西和其他的偏遠地區服務。
「我很高興可以幫助學生改善教導和演講的能力,這樣他們就能為組織提供更好的服務。」——尤利奧努什·伯尼格
2005年,分部辦事處舉辦了兩個訓練班。尤利奧努什·伯尼格是組織事務訓練班的導師(現在稱為王國傳福音者訓練班),他說:「我很高興可以幫助學生改善教導和演講的能力,這樣他們就能為組織提供更好的服務。」現在這個訓練班的畢業生,很多都成為特別先驅或分區監督。禁令期間,有些弟兄已受到培訓。禁令過後,他們當中有許多人參加了第一屆的區域監督和分區監督訓練班b,這個課程使他們能更有效地執行交託的任務。其中一位畢業生蓬佐·普拉佐約說:「這個訓練班幫助我更體恤別人,也更有責任感,想做好分區監督的工作。課程結束後,我覺得整個人都煥然一新、衝勁十足!」
加速興建王國聚會所
在工作受禁止的25年間,印尼大部分的會眾都在私人家裡舉行聚會。雖然少數的會眾有能力興建自己的王國聚會所,但也無法取得建築聚會所的許可證。由於許多會眾紛紛建立,印尼分部設立了王國聚會所建築工程部(現稱本地設計及建築部),以解決這項迫切的需求。
北蘇門答臘省的尼亞斯島是最早從這個建築計劃獲益的地區之一。豪戈阿羅·格阿已經在古農西托利會眾很多年了,他說:「我們一聽到會有新的王國聚會所,就非常興奮。分部辦事處派了七個志願建築人員來監督這項工程。2001年,我們的聚會所終於完工了。」法那舍奇·勞里是當地建築委員會的成員,他提到:「我們先前在私人家裡聚會,社區裡的人都很瞧不起耶和華見證人,但是王國聚會所一落成,我們平均的聚會人數便從20人提高到40人。短短一年內,參加聚會的人數就增加了五倍以上。現在我們的聚會所是當地最美的建築物,社區裡的人也很尊重耶和華見證人。」
萬隆市的王國聚會所
2006年,西爪哇省萬隆市的弟兄開始尋找適當的物業,好興建當地的第一棟王國聚會所。辛阿普·帕尼艾坦是個長老,在建築委員會服務,他說:「我們花了一年才找到合適的物業。可是要拿到政府的建築許可,我們還需要至少60個非耶和華見證人的鄰居同意。結果有76位鄰居支持我們的建築計劃,其中包括一位很有影響力的女士,雖然她一開始持反對態度,最後也轉而支持我們。聚會所落成後,我們舉行開放參觀日,邀請萬隆市市長及附近的人來參加。市長評論說:『你們的聚會所很乾淨也很整齊,其他教會應該向你們好好學習!』」這棟兩層樓的王國聚會所在2010年舉行呈獻禮。
自2001年以來,印尼已蓋了超過100間王國聚會所,可是目前仍急需更多的聚會所。
-
-
以宣揚耶和華的名為榮2016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
-
印度尼西亞
以宣揚耶和華的名為榮
多年來,弟兄們在禁令之下一直按照耶穌的勸告去做,「像蛇一樣謹慎,像鴿子一樣清白無邪」。(馬太福音10:16)但是禁令過後,許多弟兄姊妹反而需要學習如何「放膽」傳道。(使徒行傳4:31)
舉個例,有些弟兄姊妹雖然做續訪和主持聖經課程,但不太願意挨家挨戶傳道;其他人則害怕向伊斯蘭教徒作見證。還有許多弟兄姊妹介紹自己是基督徒,卻不說自己是耶和華見證人。他們用教會的聖經傳道,而不用印尼語的《新世界譯本》。a另外一些人則是不敢向人分發聖經書刊。
這些習慣多半是在禁令期間產生的,其他的則與印尼本土文化有關,例如印尼人會避免跟別人對立,說話做事過於謹慎。弟兄們該如何作出調整呢?
耶和華運用成熟的弟兄提出的仁慈勸告,幫助當地的傳道員調整思想。(以弗所書4:11,12)舉例說,中央長老團成員斯蒂芬·萊特在2010年探訪印尼的弟兄姊妹,熱切地鼓勵他們,傳道時要隨時運用《新世界譯本》來維護上帝的名。特派傳道員米查·比倫斯說:「萊特弟兄的演講深深打動了許多傳道員的心,讓他們看出,要勇於表明自己是耶和華見證人,也要以捍衛上帝的話語為榮。」
印尼的伊斯蘭教徒常把耶和華見證人看成一般的教會,所以印尼版的《王國傳道月報》提出了以下指示:「一般來說,最好的方法是,開始交談時 就清楚表明自己是耶和華見證人……我們以代表耶和華為榮,而且很渴望讓地區的所有人都知道上帝的名字和旨意!」河本真介在印尼分部辦事處服務,他說:「這個的方法既靈活又直接,非常有效。許多伊斯蘭教徒很好奇耶和華見證人是誰,想知道我們跟其他教會有什麼不同,這讓我們有更多機會作見證。」
組織也鼓勵傳道員要經常分發《守望台》和《警醒!》雜誌。洛塔爾·米漢克是分部委員會協調人,他說:「別人要了解我們,就需要閱讀我們的雜誌。雜誌使他們心中的硬土鬆軟許多,也更容易接受真理。我們越努力把聖經刊物分發出去,就有越多人能認識耶和華。」
公眾場所見證帶來好成果
2013年,中央長老團批准印尼分部的兩項新傳道活動,分別是:都市公眾場所特別見證及會眾公眾場所見證。這些傳道上的發展令人興奮,也讓更多人有機會聽到好消息。
都市公眾場所特別見證初期,雅加達西部的弟兄姊妹在一間大型電子商場擺放了好幾張見證桌。後來,一些會眾在自己的地區裡放置公眾見證手拉車及桌子。一年內,在印尼各大城市,用於公眾見證的桌子及手拉車就超過400個。這帶來什麼美好的成果?
尤薩克·烏尼普萊塔是雅加達的長老,他說:「我們會眾在開始公眾見證前,每個月申訂1200本雜誌。六個月後,每月的申訂量來到6000本。現在,我們一個月要訂8000本。不只是這樣,我們還分發了許多書籍和冊子。」在北蘇門答臘省的棉蘭,一群先驅把公眾見證手拉車擺放在三個地點。頭一個月,他們分發了115本書籍和大約1800本雜誌。兩個月後,60幾位先驅在7個地點分發了超過1200本書和1萬2400本雜誌。特派傳道員傑西·克拉克說:「弟兄們很喜歡這些新的傳道方式,也看出印尼有很大的成長潛力,這裡的公眾場所見證真的很受歡迎!」
母語最能打動人心
印尼位處於全球最多語言的地帶。b雖然這個國家通用的語言是印尼語,但許多人習慣以自己族群的語言溝通,因為母語最能打動人心。
北蘇門答臘的巴塔克-托巴語翻譯小組
2012年,分部辦事處決定評估一下,在這個使用多種語言地區的需要。湯姆·范·林普騰說:「我們開始把刊物翻譯成12種當地的語言,這些語言有大約1億2000萬人使用。爪哇語的翻譯員看到他們的第一份傳單出爐,都喜極而泣。等了這麼久,他們終於有自己母語的聖經刊物了!」
許多弟兄姊妹平時都用自己的母語交談,但大多數聚會還是以印尼語舉行。洛塔爾·米漢克回憶說:「2013年,我和太太卡門到北蘇門答臘的尼亞斯島,參加一場兩天的大會。講者以印尼語發表演講,但是在場的400位聽眾幾乎都說尼亞斯語。我和講者商量後就告訴聽眾,明天的節目會用尼亞斯語舉行。到了第二天,有600多人擠進禮堂。」卡門補充說:「我們發現,比起前一天的印尼語節目,他們更專心聽大會演講了。弟兄姊妹非常高興能聽到自己語言的聖經信息,而且完全聽得懂!」
向聽障人士傳道
現在,印尼的聽障人士也能「聽見」他們語言的好消息了!自2010年起,印尼手語翻譯小組完成了7本冊子和8份傳單的翻譯。除此之外,分部辦事處還開辦了24個手語學習班,訓練了750多位手語翻譯員。目前,印尼有23個手語會眾和小組,幫助全國大約300萬失聰人士,教導他們真理。
現在,印尼翻譯部共有37個翻譯小組,117位翻譯員和50位支援人員,分別在19個地點工作。
-
-
空中分部2016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
-
印度尼西亞
空中分部
分部辦事處在31樓
2008年,印尼的傳道員人數創下了2萬1699人的新高峰。可是,因為當時的分部設施是在禁令期間建造的,所以空間有限,地點也比較遠。弟兄們看出,需要在雅加達附近興建更大的分部。
大約兩年後,他們在雅加達市中心附近,物色到一棟42層樓的現代化大廈,並把第31層樓買下來,作為新分部。接著,他們買下附近一座大廈內的12個樓層,供80位以上的伯特利成員住宿。後來又買下一棟5層樓的建築物,給伯特利家庭部門使用。
這棟大廈有12層是伯特利的宿舍
來自世界各地的建築僕人組成一個團隊,與當地的建築承包商合作,重新整修分部辦公室和宿舍。建築工程監督德倫·伯格說:「耶和華幫助我們順利解決一個又一個看來很棘手的問題。像是有一次我們想要安裝一組先進的污水處理設備,但是政府單位不了解這組設備的運作原理,所以不准我們安裝。當地有一位弟兄是工程師,他把我們的申請遞交給政府高官。官員竟然馬上批准,因為他十分信任這位弟兄。」
「我們再也不用躲躲藏藏了。很多人開始注意到耶和華見證人,知道我們會在這裡一直待下去」
新的分部設施於2015年2月14日舉行呈獻禮,演講由中央長老團成員安東尼·莫里斯講出。印尼分部委員文森特·維坦托·伊皮庫蘇瑪,說:「現在我們的分部在繁華地區,附近有很多知名企業公司,我們再也不用躲躲藏藏了。很多人開始注意到耶和華見證人,知道我們會在這裡一直待下去。」
分部委員會,由左至右分別是:布迪·森托薩·林、文森特·維坦托·伊皮庫蘇瑪、洛塔爾·米漢克、基井英之
「在這裡傳道真快樂!」
近幾年來,有越來越多的耶和華見證人搬到印尼傳道。洛塔爾·米漢克說:「這些來印尼傳道的弟兄姊妹對我們幫助很大,因為他們很有經驗,又成熟又熱心,可以造福會眾。看到他們的付出,讓我們更能體會弟兄的愛其實不分國界。」到底是什麼感動他們到印尼來呢?他們又獲得什麼成果呢?讓我們來看看他們的經歷。
前往印尼傳道的弟兄姊妹
1.雅妮娜和丹·穆爾
2.曼蒂和斯圖爾特·威廉斯
3.凱西和傑森·吉布斯
4.秋山真理(右前)和秋山高浩(右後)
傑森·吉布斯和妻子凱西來自美國,他們說:「我們在研究《年鑑》的傳道員與人口比率時,發現印尼的需求很大。我有些朋友到需要傳道員的地區服務,他們說印尼很有發展潛力,所以我們打電話詢問印尼分部,他們就指派我們去巴厘島。印尼有些地區住說英語的人,但是沒有人向他們傳道,所以我們覺得,只要自己一過去就可以馬上幫助他們。我們原本計劃只待一年,沒想到卻待了三年。傳道時我們發現,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聽到耶和華見證人,我們還真是來對了!」
斯圖爾特·威廉斯和妻子曼蒂是一對來自澳大利亞的中年夫妻,他們說:「我們希望幫助熱切尋求真理的人,所以決定搬到印尼。我們在東爪哇的瑪琅遇到許多說英語的大學生,他們渴望聽到好消息,而且非常喜歡jw.org網站!在這裡傳道真是太棒了!」
秋山高浩和妻子真理在爪哇島的日惹做先驅,他們說:「我們覺得這裡比日本安全,每個人都很有禮貌,也很親切。許多人,特別是年輕人,都對其他的宗教很好奇。有一天我們在公共場所擺放見證桌,才短短五個小時就分發了大約2600本雜誌!」
丹·穆爾和妻子雅妮娜是一對年近60的夫妻,他們解釋去印尼服務的理由,說:「傳道時,有很多人圍在我們身邊。我們會對他們微微笑,他們也會對我們笑一笑。這些人一開始很好奇,接著表示有興趣,然後對聽到的事興奮不已。我們給他們看聖經裡的話,就會有人問說:『我可以把這句話抄下來嗎?』他們很驚訝上帝的話語這麼有智慧。我們來這裡傳道已經一年了,真後悔沒有早一點來。以前我們一直在找,有沒有可以向更多人傳道的地方,現在終於找到了!」
米查·比倫斯和妻子克里斯蒂娜在2009年到印尼做特派傳道員,現在受委派探訪會眾,他們表示:「東爪哇的馬都拉島是最傳統的伊斯蘭教地區,沒想到那裡竟然有那麼多人對聖經感興趣。有些人看到我們,就會把車子停下來,向我們要雜誌。他們會說:『我雖然信伊斯蘭教,但是很喜歡讀你們的雜誌。可以多給我一點嗎?我想要給朋友看。』在這裡傳道真快樂!」
莊稼熟了,可以收割了!
1931年,弗蘭克·賴斯弟兄到雅加達傳道,當時,印尼人口大約有6000萬。數十年後的今天,印尼的人口已經達到2億6000萬,總數排名全球第四。
印尼的耶和華見證人也以驚人的速度倍增。從1946年二戰結束後的10位傳道員,到現今的2萬6000多位傳道員。耶和華一直賜福給他的子民的證據清晰可見。2015年,印尼共有5萬5864人出席耶穌受難紀念聚會,這裡還有很大的擴展空間。
耶穌表示:「莊稼的確很多,工人實在太少。所以,你們要懇求莊稼的主人,差工人出去收割他的莊稼。」(馬太福音9:37,38)印尼的耶和華見證人正熱烈響應耶穌說的話,他們都下定決心,要繼續努力在這個島國上彰顯耶和華的聖名!(以賽亞書24:15)
-
-
他珍視屬靈財寶2016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
-
印度尼西亞
他珍視屬靈財寶
張城美
出生年份 1906年
受浸年份 1937年
簡介 一位忠貞的長老,曾經遭遇種族歧視暴行。由女兒張秀娘轉述。
1963年5月,西爪哇省發生了排華暴動,蘇加武眉市受到最多襲擊,我們家就是在這裡經營貨車生意。數以百計瘋狂的暴民,包括我們的一些鄰居在內,都來勢洶洶,闖進我們家。他們把我們家洗劫一空、大肆破壞,當時我們只能害怕地躲在一旁。
暴民離開後,其他鄰居來安慰我們,爸爸跟他們一起坐在客廳的地板上。在散落一地的物品中,爸爸找到他的大本巽他語聖經。他打開聖經,告訴鄰居聖經早就預告會有這些難題發生,接著向他們解釋美好的王國希望。
我的爸爸從不專注於積存地上的財寶。他常常提醒我們:「屬靈的事優先!」由於爸爸立下熱心的榜樣,後來媽媽、我的五個兄弟姊妹、90歲的祖父,還有許多親戚和鄰居都接受了真理。
-
-
一位勇敢無畏的先驅2016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
-
印度尼西亞
一位勇敢無畏的先驅
安德烈·伊萊亞斯
出生年份 1915年
受浸年份 1940年
簡介 他是個勇敢的先驅,雖然多次遭受盤問和威脅,還是立場堅定,毫不動搖。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西爪哇省的蘇加武眉,伊萊亞斯弟兄和太太約瑟芬前往當地的日本憲兵總部報到。安德烈首先接受盤問,日本憲兵連珠炮似地問個不停:「耶和華見證人是什麼組織?你們是不是反對日本政府?你們是不是間諜?」
安德烈回答:「我們事奉的是全能的上帝,我們並沒有犯法。」指揮官聽到後隨即將牆上的武士刀拿下來,拔出刀來,高舉在空中。
他對著安德烈怒吼:「你要死還是要上帝?」安德烈把頭靠在桌上,然後默默地向上帝禱告。房間裡一片死寂,突然間傳來一陣大笑聲,指揮官說:「你真勇敢!」然後他把約瑟芬叫來。由於約瑟芬的聲明和安德烈一致,指揮官就朝他們大吼說:「你們不是間諜,就快點滾吧!」
幾個月後,安德烈被「假弟兄」出賣,於是又再度入獄。(哥林多後書11:26)有好幾個月,他只能從牢房的水溝找別人吃剩的食物來充飢。但是無論監獄的情況怎樣惡劣,都無法讓他捨去忠誠。約瑟芬來探視他時,安德烈虛弱地隔著監獄的鐵欄說:「別擔心,不管他們要殺我還是放我出去,我都會忠於耶和華。我寧願死了被抬著出去,也不願因背叛耶和華而離開監獄。」
安德烈被拘禁六個月後,有機會在雅加達的高等法院為自己辯護,後來獲得釋放。
這件事後過了30多年,印尼政府再次禁止耶和華見證人的活動。北蘇拉威西省萬鴉老的一個地方檢察官,傳喚安德烈到他的辦公室。檢察官問:「你知道耶和華見證人被禁止了嗎?」
安德烈說:「知道。」
檢察官問:「那麼,你要不要改變宗教呢?」
安德烈將身體向前傾,拍拍自己的胸口,大聲地說:「就算你把我的心挖出來,我也不會改變宗教!」
這次檢察官打發安德烈離開後,就再也沒有騷擾過他了。
2000年,安德烈在雅加達去世,享年85歲。他熱心地從事先驅工作長達60多年。
-
-
她確實是「撒拉的女兒」2016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
-
印度尼西亞
她確實是「撒拉的女兒」
蒂蒂·克耶汀
出生年份 1928年
受浸年份 1957年
簡介 她機巧地幫助反對真理的丈夫學習聖經。由兒子馬里奧·克耶汀轉述。
我的媽媽個性開朗、熱情活潑,也很喜愛聖經。一位從北蘇拉威西的萬鴉老來的特派傳道員格特魯德·奧特向媽媽傳道,媽媽欣然同意學習聖經,之後接受了真理。我的爸爸埃爾文是位傑出的銀行家,後來成為雅加達證券交易所的董事長,他非常反對母親的信仰。
有一天,爸爸給媽媽下了最後通牒。
爸爸憤怒地說:「你要我,還是要你的宗教!」
媽媽想了很久,然後溫和地回答:「你跟耶和華,兩個我都要。」
爸爸頓時說不出話來,氣也消了。
後來,爸爸漸漸讓步,因為他深愛媽媽,也欣賞媽媽明辨事理又很有智慧。
媽媽依然很渴望爸爸能崇拜耶和華。向上帝熱切禱告後,媽媽想起爸爸很喜歡學習語言,就跟爸爸說她自己很想把英語學好,所以在家裡放了一些有英語經文的擺設。另外,媽媽知道爸爸喜歡聽演講,就問他能不能一起練習傳道訓練班的學生演講,爸爸說好,而且跟她一起練習。媽媽也知道爸爸很好客,就問他可不可以接待來探訪的分區監督,爸爸同意了。媽媽知道爸爸很愛護家人,就溫柔地邀請他和我們一起聽大會節目,結果爸爸真的出席了。
媽媽的耐心和細心漸漸軟化了爸爸。後來,我們全家搬到英國,父親開始參加聚會,也與後來成為耶和華見證人中央長老團成員的約翰·巴爾成為朋友。就在那一年,爸爸受浸了,這為媽媽帶來難以言喻的喜樂。從那時起,爸爸便對媽媽呵護備至。
認識她的人都看得出來她尊重別人,有高尚的品德,也能感受到她多麼愛耶和華
有些朋友說,媽媽像第一世紀慷慨的基督徒女子呂底亞。(使徒行傳16:14,15)但我覺得媽媽像撒拉一樣,喜樂地服從丈夫。認識她的人都看得出來她尊重別人,有高尚的品德,也能感受到她多麼愛耶和華。媽媽的好榜樣也促使爸爸學習真理。對我來說,媽媽確實是「撒拉的女兒」,反映出她的精神。(彼得前書3:4-6)
-
-
我度過了一段動盪時期2016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
-
印度尼西亞
我度過了一段動盪時期
羅納德·亞奇卡
出生年份 1928年
受浸年份 1941年
簡介 他以分部僕人的身分在印尼服務了超過25年。
1965年10月1日清晨,部分政府軍聯合印尼共產黨,刺殺了六位高級軍官,但政變失敗。當局馬上反擊,手段毫不留情。全國有50多萬疑似共產黨人士,在這場政治肅清中遭到屠殺。
政變失敗後幾個星期,軍中一位資深的指揮官告訴我,原先共產黨列了一份清單,把我的名字排在第一位,上面寫的都是他們打算除掉的宗教人士。指揮官甚至說他可以帶我去看共產黨為我挖好的墳墓,但是我婉拒了。在這段政黨意識高漲的時期,我想在政治上保持中立,不希望別人誤會我和指揮官走得很近,這樣才不會損害我的基督徒名聲。
-
-
特別先驅五十年2016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
-
印度尼西亞
特別先驅五十年
艾力斯坦·盧馬雷
出生年份 1927年
受浸年份 1962年
簡介 曾擔任過警探,以特別先驅的身分服務超過50年。
1964年,我受委任到西巴布亞的馬諾夸里做特別先驅。當地的牧師猛烈地迫害那裡的一小群弟兄姊妹。我才剛到,教會的牧師就氣沖沖地跑來我家。
他向我怒吼,說:「我要把你家給拆了,也要把你們耶和華見證人全部趕走。」
我當過警察,所以一點都沒有被他嚇倒。我平心靜氣地回答,最後他只好默默離開。(彼得前書3:15)
馬諾夸里當時只有8個傳道員,50多年後的今天,那裡已經有7群會眾了。2014年,有超過1200人參加在當地舉行的區域大會。看見耶和華怎麼賜福給這個偏遠地區,我真的感到心滿意足。
-
-
從幫派老大變成模範公民2016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
-
印度尼西亞
從幫派老大變成模範公民
希薩爾·索爾門
出生年份 1911年
受浸年份 1952年
簡介 以往曾是黑社會老大,後來成為分部委員會成員。
有一次,索爾門弟兄被情報局局長叫到司法部問話。
局長問:「既然我們都是印尼人,你就坦白說吧。耶和華見證人到底 在印尼做什麼?」
索爾門弟兄回答:「讓我跟你說個故事。以前我是個幫派老大,但現在我教人讀聖經。耶和華見證人在印尼做的事,就是把像我這樣的人變成好公民!」
局長之後發表聲明,他說:「雖然很多人對耶和華見證人不滿,但我知道,他們的宗教是好的。因為這個宗教竟然讓索爾門先生改頭換面,成為模範公民。」
-
-
我們信心堅定,決不妥協2016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
-
印度尼西亞
我們信心堅定,決不妥協
丹尼爾·洛科羅
出生年份 1965年
受浸年份 1986年
簡介 一位在迫害下屹立不移的特別先驅。
1989年4月14日,我在弗洛勒斯島的毛梅雷主持聚會的時候,突然有政府官員衝進來,把我和其他三個人抓起來,關進監獄。
監獄的警衛強迫我們向國旗敬禮,我們拒絕,於是他們就對我們拳打腳踢,還要我們在烈日下罰站五天。我們被關在狹小的牢房裡,睡在冰冷的水泥地上,晚上冷得發抖,又髒又累,傷口還隱隱作痛。監獄長一直勸我們妥協,但我們回答說:「我們死也不會向國旗敬禮。」曾經有許許多多的基督徒也「為正義受苦」,我們能像他們一樣,真的很榮幸。(彼得前書3:14)
-
-
聽從指示,保全性命!2016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
-
印度尼西亞
聽從指示,保全性命!
布拉休斯·達·戈梅斯
出生年份 1963年
受浸年份 1995年
簡介 一位有愛心的長老在馬魯古群島安汶市爆發宗教衝突時,仍盡力照顧羊群。
1999年1月19日,伊斯蘭教徒和基督教徒彼此不滿。後來,在距離我家三公里的地方,爆發了嚴重的衝突。當時情勢一片混亂。a
我先把家人安置好,然後打電話給會眾裡的弟兄姊妹,關心他們的安危。我提醒他們要保持冷靜,不要去危險的地方。之後,長老去探訪他們,強化他們的信心,鼓勵他們以小組的形式繼續聚會。
印尼分部要所有住在危險地區的傳道員趕快撤離,我們連忙通知了好幾個家庭。有一位弟兄不願意離開,結果不幸被暴民殺害,但所有聽從分部指示的人都保全了性命。
a 衝突長達兩年多,甚至蔓延至整個馬魯古省,迫使許多人離開自己的家園。
-
-
耶和華給我們一個莫大的驚喜!2016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
-
印度尼西亞
耶和華給我們一個莫大的驚喜!
安格拉戈·希亞
出生年份 1957年
受浸年份 1997年
簡介 安格拉戈的家鄉位於尼亞斯島上一個偏遠的村莊,他回到那裡建立了一群會眾。
我們這群人數不多的會眾在圖加拉奧約。2013年,會眾聽到了振奮人心的好消息,就是我們可以建造一個新的王國聚會所了!當地政府很支持我們,60位鄰居也聯署簽名,同意我們進行這項工程。其中一位說:「就算你們要200個簽名,都不是問題。」
兩個經驗豐富的志願建築人員前來協助我們,工程在2014年11月順利完工。我們做夢也想不到,能夠用這麼美麗的聚會所來崇拜上帝。耶和華真的讓我們驚喜不已!
-
-
我們終於重聚了!2016耶和華見證人年鑑
-
-
印度尼西亞
我們終於重聚了!
王琳達和王莎麗自述
琳達:我12歲的時候,媽媽告訴我,其實我有一個從小給別人做養女的妹妹。我從來沒有見過她,所以很好奇她是不是像我一樣,一出生就是失聰的。
莎麗:我從不知道自己是被收養的。我的養母會打我,把我當傭人使喚。更糟的是,我天生就聽不見,痛苦和寂寞伴隨我長大。後來我遇到了耶和華見證人,開始學習聖經。養母知道後,氣得用皮帶抽我,還換了門鎖,把我關在家裡不讓我出門。20歲那年,我逃離了那個家,還好弟兄姊妹收留了我。我在2012年初受浸。
琳達:我20歲開始跟耶和華見證人學習聖經,後來,我參加了雅加達的區域大會,因為那裡的節目有手語傳譯。我在大會時認識了好多聽障朋友,包括莎麗,當時她住在北蘇門答臘。不知道為什麼,我跟她一見如故。
莎麗:我和琳達變成很要好的朋友。我總覺得我們長得很像,但沒把這件事放在心上,以為只是巧合罷了。
琳達:2012年8月,就在我受浸的前一天,我突然非常渴望找到失散多年的妹妹。我懇求耶和華,說:「請你讓我找到我的妹妹,因為我希望可以幫助她認識你。」沒過多久,有個人突然發簡訊給媽媽,告訴我們關於妹妹的消息。接著發生了一連串的事,我才知道原來莎麗就是我的親妹妹!
莎麗:琳達告訴我之後,我馬上坐飛機到雅加達去找她。一走出海關,我就看到琳達、爸爸、媽媽和另一個姐姐,他們全都來機場接我。媽媽把我緊緊抱在懷裡,我的內心非常激動,不停地發抖。大家又抱又親,哭成一團。爸爸媽媽覺得當初把我送給別人做養女,實在對不起我,哭著向我道歉,然後我們又抱在一起痛哭。
琳達:由於成長背景不同,我們需要適應彼此的個性和習慣,但我們還是很愛對方。
莎麗:現在我和琳達住在一起,我們在雅加達的同一群手語會眾裡服務。
琳達:我和莎麗失散了20多年,現在我們全家能夠團圓,真的非常感謝耶和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