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馬太福音 20
  • 聖經新世界譯本(精讀本)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馬太福音內容概要

    • J. 耶穌在比利阿和耶利哥一帶執行傳道職務(19:1-20:34)

      • 結婚和離婚(19:1-9)

      • 單身的恩賜(19:10-12)

      • 耶穌祝福小孩(19:13-15)

      • 一個富有的年輕人向耶穌提問(19:16-26)

      • 為王國作出犧牲會得到獎賞(19:27-30)

      • 葡萄園工人全都得到一銀元的工資(20:1-16)

      • 耶穌再次預告自己會死而復生(20:17-19)

      • 有人請求在上帝王國裡得到地位(20:20-28)

      • 耶穌在耶利哥附近治好兩個盲人(20:29-34)

馬太福音 20:1

  • 雇用工人 當時,有些人會在整個收割時期都受雇用,另一些人則只在有需要的時候受雇用,每次工作一天。

參考經文

  • +太 21:33

索引

  • 檢索手冊

    《洞悉聖經》(上冊)131頁

    《耶穌是道路》226頁

    《守望台》

    1989/11/15刊8頁

  • 出版物索引

    《道路》 226;《洞悉上》 131;《人物》 97;《守》89 11/15 8;

    w67 7/15 426-7

馬太福音 20:2

  • 銀元 直譯「第納流斯」,指的是羅馬銀元,每個重約3.85克,一面有凱撒的像。正如本節經文顯示,在耶穌的時代,工人每天做農業工作12個小時的工資通常是一銀元。(另見詞語解釋「第納流斯」以及附錄B14)

索引

  • 檢索手冊

    《洞悉聖經》(上冊)131,492頁

    《耶穌是道路》226頁

    《新世界譯本》(修訂版)1922頁

    《守望台》

    2001/12/15刊10頁

    1989/11/15刊8-9頁

  • 出版物索引

    《道路》 226;《新世》 1922;《洞悉上》 131, 492;《守》01 12/15 10;《人物》 97;《守》89 11/15 8-9;

    w67 5/1 279; w62 4/1 202

馬太福音 20:3

  • 上午9點左右 「上午9點」,直譯「第三個小時」。公元1世紀的猶太人認為,白天有12個小時,從大約早上6點日出的時候開始計算。(約11:9)這樣算來,「第三個小時」大約是上午9點,「第六個小時」大約是中午12點,「第九個小時」大約是下午3點。由於當時並沒有準確的計時工具,人們在記述事情時,通常只會給出事件發生的大概時間。(約1:39;4:6;19:14;徒10:3,9)

多媒體資料

  • 市集廣場

索引

  • 檢索手冊

    《洞悉聖經》(上冊)131頁

    《耶穌是道路》226頁

    《守望台》

    1989/11/15刊8頁

  • 出版物索引

    《道路》 226;《洞悉上》 131;《人物》 97;《守》89 11/15 8

馬太福音 20:4

索引

  • 出版物索引

    w74 2/1 88

馬太福音 20:5

  • 中午12點 直譯「第六個小時」。(另見太20:3的注釋)

    下午3點 直譯「第九個小時」。(另見太20:3的注釋)

索引

  • 檢索手冊

    《洞悉聖經》(上冊)131頁

    《耶穌是道路》226頁

    《守望台》

    1989/11/15刊8頁

  • 出版物索引

    《道路》 226;《洞悉上》 131;《人物》 97;《守》89 11/15 8

馬太福音 20:6

  • 下午5點 直譯「第十一個小時」。(另見太20:3的注釋)

索引

  • 檢索手冊

    《洞悉聖經》(上冊)131頁

    《耶穌是道路》226頁

    《守望台》

    1989/11/15刊8-9頁

  • 出版物索引

    《道路》 226;《洞悉上》 131;《人物》 97;《守》89 11/15 8-9;

    w67 7/15 428

馬太福音 20:7

索引

  • 檢索手冊

    《耶穌是道路》226頁

    《守望台》

    1989/11/15刊8-9頁

  • 出版物索引

    《道路》 226;《人物》 97;《守》89 11/15 8-9;

    w67 7/15 428

馬太福音 20:8

參考經文

  • +利 19:13; 申 24:14, 15

索引

  • 檢索手冊

    《洞悉聖經》(上冊)131頁

    《守望台》

    1989/11/15刊8頁

  • 出版物索引

    《洞悉上》 131;《人物》 97;《守》89 11/15 8;

    w67 7/15 429

馬太福音 20:9

索引

  • 檢索手冊

    《守望台》

    1989/11/15刊8-9頁

  • 出版物索引

    《人物》 97;《守》89 11/15 8-9;

    w67 7/15 429, 431; w62 4/1 202

馬太福音 20:10

索引

  • 檢索手冊

    《守望台》

    1989/11/15刊8-9頁

  • 出版物索引

    《人物》 97;《守》89 11/15 8-9;

    w67 7/15 432; w62 4/1 202

馬太福音 20:11

索引

  • 檢索手冊

    《守望台》

    1989/11/15刊8-9頁

  • 出版物索引

    《人物》 97;《守》89 11/15 8-9;

    w67 7/15 432

馬太福音 20:12

索引

  • 檢索手冊

    《守望台》

    1989/11/15刊8-9頁

  • 出版物索引

    《人物》 97;《守》89 11/15 8-9

馬太福音 20:13

參考經文

  • +太 20:2

索引

  • 檢索手冊

    《守望台》

    2010/8/1刊30頁

  • 出版物索引

    《守》10 8/1 30;

    w74 2/1 88; w62 4/1 202

馬太福音 20:14

索引

  • 出版物索引

    w74 2/1 88

馬太福音 20:15

  • 做好人 又譯「慷慨」。在這裡,「做好人」跟慷慨待人有關。

    眼紅 直譯「眼睛不好」或「眼睛邪惡」。(另見太6:23的注釋)在這裡,希臘語原文「眼睛」代表人的意圖、傾向和感情。(參看可7:22的注釋「眼紅別人」)

參考經文

  • +太 6:23

索引

  • 檢索手冊

    《洞悉聖經》(下冊)766頁

  • 出版物索引

    《洞悉下》 766;

    w74 2/1 88; w64 3/15 167

馬太福音 20:16

參考經文

  • +太 19:30; 可 10:31; 路 13:30

索引

  • 檢索手冊

    《耶穌是道路》226-227頁

  • 出版物索引

    《道路》 226-227;

    w67 7/15 429; g66 5/8 31

馬太福音 20:17

  • 在上……途中 儘管少數抄本表達的意思是「即將上……」,但更多抄本支持現在這個譯法。

    上耶路撒冷 由於耶路撒冷城位於海平面以上約750米,聖經常常說上帝的子民「上耶路撒冷去」崇拜。(可10:32;路2:22;約2:13)在這個記載裡,耶穌和門徒出發的地方是約旦河谷(另見太19:1的注釋),而這個地區的最低點位於海平面以下400米。他們從約旦河谷上耶路撒冷的這段旅程,海拔上升了1000多米。

參考經文

  • +可 10:32; 路 18:31

索引

  • 檢索手冊

    《耶穌是道路》228頁

    《守望台》

    1989/12/1刊8頁

  • 出版物索引

    《道路》 228;《人物》 98;《守》89 12/1 8

馬太福音 20:18

  • 人子 見太8:20的注釋。

參考經文

  • +太 16:21; 可 10:33, 34; 路 9:22; 18:32, 33

索引

  • 檢索手冊

    《耶穌是道路》228頁

    《守望台》

    1989/12/1刊8頁

  • 出版物索引

    《道路》 228;《人物》 98;《守》89 12/1 8

馬太福音 20:19

  • 在木柱上處決 又譯「掛在木柱上」。在《希臘語經卷》中,希臘語動詞stau·roʹo(斯陶羅奧)出現了40多次,這裡是第一次。相關的希臘語名詞是stau·rosʹ(斯陶羅斯),中文譯作「苦刑柱」。(另見太10:38;16:24;27:32的注釋,以及詞語解釋「木柱」「苦刑柱」)以斯帖記7:9記載,國王下令把哈曼掛在一根20多米高的木柱上,《七十子譯本》在翻譯這個命令時就使用了希臘語動詞stau·roʹo。在古典希臘語裡,這個詞的意思是「用木樁圍起來」或「築起柵欄」。

多媒體資料

  • 鞭刑用的鞭子

參考經文

  • +太 27:26, 31; 約 19:1
  • +太 17:22, 23; 28:6; 徒 10:40; 林前 15:4

馬太福音 20:20

  • 西庇太的妻子 又譯「西庇太兒子的母親」。她是使徒雅各和使徒約翰的母親。馬可的記載說,來找耶穌的是雅各和約翰。(可10:35)想要提出請求的看來是他們兩人,不過他們是通過母親這樣做的。他們的母親可能是撒羅米,而撒羅米看來是耶穌母親的姐妹。(太27:55,56;可15:40,41;約19:25)

    下拜 又譯「尊敬地跪下」。(另見太8:2;18:26的注釋)

參考經文

  • +太 4:21; 27:55, 56
  • +可 10:35-40

索引

  • 檢索手冊

    《守望台》(研讀版)

    2023/3刊29-30頁

    《跟隨》31頁

    《洞悉聖經》(下冊)82,646頁

    《耶穌是道路》228-229頁

    《守望台》

    1989/12/1刊8頁

    《上帝的話語》89頁

  • 出版物索引

    《守》23.03 29-30;《跟隨》 31;《道路》 228-229;《洞悉下》 82, 646;《人物》 98;《守》89 12/1 8;《話語》 89;

    w79 12/1 28; is 83; w61 3/15 189

馬太福音 20:21

  • 一個坐在你右邊,一個坐在你左邊 見可10:37的注釋。

參考經文

  • +太 19:28

索引

  • 檢索手冊

    《守望台》(研讀版)

    2023/3刊29-30頁

    《跟隨》31頁

    《耶穌是道路》228-229頁

    《守望台》

    2004/8/1刊15頁

    1989/12/1刊8頁

  • 出版物索引

    《守》23.03 29-30;《跟隨》 31;《道路》 228-229;《守》04 8/1 15;《人物》 98;《守》89 12/1 8;

    w61 3/15 189

馬太福音 20:22

  • 你們不知道自己請求的是什麼 原文使用的希臘語動詞以及上下文都表明,耶穌說話的對象不是這個婦人,而是她的兩個兒子。(可10:35-38)

    將要喝的杯 在聖經裡,「杯」常常用來比喻上帝對一個人所定的旨意。(詩11:6;16:5;23:5)耶穌在這裡說他會喝下這「杯」,意思是他會順從上帝的旨意。這裡說的「杯」,不單單指耶穌會因褻瀆上帝的罪名受苦並死亡,也指他會復活去天上享有不死的生命。

參考經文

  • +太 26:39; 可 10:38; 14:36; 約 18:11

索引

  • 檢索手冊

    《耶穌是道路》229頁

    《守望台》

    1989/12/1刊8頁

  • 出版物索引

    《道路》 229;《人物》 98;《守》89 12/1 8

馬太福音 20:23

參考經文

  • +徒 12:2; 羅 8:17; 林後 1:7; 啟 1:9
  • +可 10:39, 40

索引

  • 檢索手冊

    《守望台》

    2010/4/1刊14頁

    《推理》216-217頁

  • 出版物索引

    《守》10 4/1 14;《推理》 216-217;

    w74 5/1 286; im 247

馬太福音 20:24

參考經文

  • +可 10:41-45; 路 22:24

索引

  • 檢索手冊

    《耶穌是道路》229頁

    《守望台》

    1989/12/1刊8頁

  • 出版物索引

    《道路》 229;《人物》 98;《守》89 12/1 8;

    w76 6/1 337; g65 6/8 7

馬太福音 20:25

  • 轄制百姓 見可10:42的注釋。

參考經文

  • +可 10:42

索引

  • 檢索手冊

    《守望台》

    2013/11/15刊28頁

    2006/4/1刊19-20頁

    1993/8/1刊13頁

    1990/1/1刊26-27頁

  • 出版物索引

    《守》13 11/15 28;《守》06 4/1 19-20;《守》93 8/1 13;《守》90 1/1 26;

    w76 6/1 337; w76 10/15 632; w66 12/1 727

馬太福音 20:26

  • 僕人 聖經常常用希臘語詞di·aʹko·nos指那些不斷謙卑地為別人服務的人。聖經曾用這個詞來指基督(羅15:8)、基督的僕人(林前3:5-7;西1:23)、助理僕人(腓1:1;提前3:8),以及家裡的僕人(約2:5,9)和政府官員(羅13:4)。

參考經文

  • +林後 1:24; 彼前 5:3
  • +太 18:4; 23:11; 可 10:43, 44; 路 9:48; 22:26

索引

  • 檢索手冊

    《守望台》

    2013/11/15刊28頁

    2006/4/1刊19-20頁

    2004/8/1刊15-16頁

    1993/8/1刊13頁

    1990/1/1刊26-27頁

  • 出版物索引

    《守》13 11/15 28;《守》06 4/1 19-20;《守》04 8/1 15-16;《守》93 8/1 13;《守》90 1/1 26;

    w76 6/1 337; w76 10/15 632; w74 2/1 85; w73 4/1 197; w72 2/1 72; w68 4/1 208-9; w66 12/1 727; g66 3/8 4; g66 5/8 15; w65 12/1 734; w63 9/1 524

馬太福音 20:27

參考經文

  • +可 9:35

索引

  • 檢索手冊

    《向偉大的導師學習》110-111頁

    《守望台》

    1990/1/1刊26-27頁

  • 出版物索引

    《導師》 111;《守》90 1/1 26;

    w76 6/1 337; w76 10/15 632; w74 2/1 85; w73 4/1 197; w68 4/1 208-9; g66 3/8 4; g66 5/8 15

馬太福音 20:28

  • 不是要人為他服務,而是要為人服務 見太20:26的注釋。

    生命 希臘語是psy·kheʹ(普緒克)。(另見詞語解釋「尼發希;普緒克」)

    作為救贖許多人的代價 譯作「救贖……的代價」或「贖價」的希臘語詞是lyʹtron(源自意思為「解開」或「釋放」的動詞lyʹo),這個詞在古希臘的世俗著作中,常用來指為了救贖奴隸或戰俘而付出的代價。這個詞在《希臘語經卷》中出現過兩次,一次在這裡,另一次在馬可福音10:45。一個相關的詞是an·tiʹly·tron,出現在提摩太前書2:6,中文譯作「對應的贖價」。另外兩個相關的詞是ly·troʹo·mai和a·po·lyʹtro·sis,前者的意思是「釋放」「救贖」「使……得到自由」(多2:14及腳注;彼前1:18及腳注),後者則通常譯作「憑……贖價獲得釋放」(弗1:7;西1:14;來9:15;11:35及腳注;羅3:24;8:23)。(另見詞語解釋「贖價」)

腳注

  • *

    又譯「作為許多人的贖價」。

參考經文

  • +路 22:27; 約 13:14; 腓 2:7
  • +賽 53:11; 可 10:45; 羅 5:18, 19; 提前 2:5, 6; 多 2:13, 14; 來 9:28; 約一 2:1, 2

索引

  • 檢索手冊

    《聖經問答》第104篇

    《永遠享受美好的生命》27課

    《洞悉聖經》(上冊)460頁

    《洞悉聖經》(下冊)298頁

    《聚會手冊》

    2018/3刊2頁

    《耶穌是道路》229頁

    《守望台》

    2014/7/15刊29-30頁

    2002/8/15刊13-14頁

    2000/3/15刊3-4頁

    1991/3/15刊11-13頁

    1990/4/15刊3-5頁

    1990/3/15刊15頁

    1989/12/1刊9頁

    《永遠生活》61頁

  • 出版物索引

    《聖經問答》 104;《美好生命》 27;《道路》 229;《聚會手冊》18.03 2;《守》14 7/15 30;《洞悉上》 460;《洞悉下》 298;《守》02 8/15 13-14;《守》00 3/15 3-4;《守》91 3/15 11-13;《人物》 98;《守》90 3/15 15;《守》90 4/15 3-5;《守》89 12/1 9;《永遠生活》 61;

    w78 1/1 21; gh 118; w76 6/1 329, 333, 337; ts 138; w74 2/1 81; g74 2/8 14; g74 6/8 29; w73 5/15 304; w73 10/15 623, 627; w72 2/1 72; w72 10/15 620; g71 4/8 22; w69 6/1 324; tr 51; im 229; w65 9/15 555-6; w63 7/1 411; w62 1/15 37; w62 11/1 661; w60 7/15 222

馬太福音 20:29

  • 耶利哥城 這是以色列人在約旦河西岸征服的第一個迦南人的城市。(民22:1;書6:1,24,25)到了耶穌的時代,羅馬人已經在猶太舊城以南約2公里處建了一座新城。也許是因為這個原因,路加福音18:35在敘述同一事件時說,耶穌當時正「走近耶利哥」。耶穌可能是在從猶太舊城「出來」前往羅馬新城的路上,施行了這個奇跡,但也可能是在從新城前往舊城的路上。(另見路18:35的注釋,以及附錄B4和B10)

索引

  • 檢索手冊

    《聖經問答》第70篇

    《洞悉聖經》(上冊)87頁

    《耶穌是道路》230頁

    《守望台》

    2008/5/1刊31頁

    1989/12/15刊8頁

  • 出版物索引

    《聖經問答》 70;《道路》 230;《洞悉上》 87;《守》08 5/1 31;《人物》 99;《守》89 12/15 8;

    is 85; w59 3/1 79

馬太福音 20:30

  • 兩個盲人 馬可和路加的記載只提到一個盲人,馬可還提到他的名字叫巴提邁,看來這個人是他們敘述的焦點。(可10:46;路18:35)馬太則更留意當時在場的盲人的數目。

    大衛的子孫 這兩個盲人稱呼耶穌為「大衛的子孫」,這等於公開承認耶穌是彌賽亞。(另見太1:1,6;15:25的注釋)

參考經文

  • +太 9:27; 可 10:46-52; 路 18:35-43

索引

  • 檢索手冊

    《耶穌是道路》230頁

    《守望台》

    1989/12/15刊8頁

    1988/6/1刊5頁

  • 出版物索引

    《道路》 230;《人物》 99;《守》89 12/15 8;《守》88 6/1 5;

    w78 6/1 14; is 85; g64 1/8 30

馬太福音 20:32

索引

  • 檢索手冊

    《耶穌是道路》230頁

    《守望台》

    1989/12/15刊8頁

  • 出版物索引

    《道路》 230;《人物》 99;《守》89 12/15 8

馬太福音 20:33

索引

  • 檢索手冊

    《守望台》

    1989/12/15刊8頁

  • 出版物索引

    《守》89 12/15 8

馬太福音 20:34

  • 可憐他們 又譯「憐憫他們」。(另見太9:36的注釋)

參考經文

  • +太 9:36
  • +太 9:29

索引

  • 檢索手冊

    《守望台》(研讀版)

    2023/4刊3頁

    《跟隨》150-152頁

    《洞悉聖經》(上冊)264頁

    《守望台》

    1994/11/1刊14頁

  • 出版物索引

    《守》23.04 3;《跟隨》 150, 152;《洞悉上》 264;《守》94 11/1 14;

    w72 1/1 27

譯本對照

點選經節數字,查看該節經文在其他聖經譯本中的譯法

平行記載

太 20:17可 10:32; 路 18:31
太 20:18可 10:33, 34; 路 18:32, 33
太 20:20可 10:35-40
太 20:22可 10:38
太 20:23可 10:39, 40
太 20:24可 10:41-45
太 20:25可 10:42
太 20:26可 10:43, 44
太 20:28可 10:45
太 20:30可 10:46-52; 路 18:35-43

總類

太 20:1太 21:33
太 20:8利 19:13; 申 24:14, 15
太 20:13太 20:2
太 20:15太 6:23
太 20:16太 19:30; 可 10:31; 路 13:30
太 20:18太 16:21; 路 9:22
太 20:19太 27:26, 31; 約 19:1
太 20:19太 17:22, 23; 28:6; 徒 10:40; 林前 15:4
太 20:20太 4:21; 27:55, 56
太 20:21太 19:28
太 20:22太 26:39; 可 14:36; 約 18:11
太 20:23徒 12:2; 羅 8:17; 林後 1:7; 啟 1:9
太 20:24路 22:24
太 20:26林後 1:24; 彼前 5:3
太 20:26太 18:4; 23:11; 路 9:48; 22:26
太 20:27可 9:35
太 20:28路 22:27; 約 13:14; 腓 2:7
太 20:28賽 53:11; 羅 5:18, 19; 提前 2:5, 6; 多 2:13, 14; 來 9:28; 約一 2:1, 2
太 20:30太 9:27
太 20:34太 9:36
太 20:34太 9:29
  • 聖經新世界譯本(精讀本)
  • 閱讀 新世界譯本 (nwt)
  • 閱讀 新世界譯本 (bi12)
  • 閱讀 和合本 (sbi1)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聖經新世界譯本(精讀本)
馬太福音 20:1-34

馬太福音

20 「天上的王國好像一個家的主人,清晨出去為自己的葡萄園雇用工人+。2 他跟工人商量好,一天一銀元,就派他們到他的葡萄園去。3 上午9點左右,他又出去,看見另一些人站在市集廣場上,沒有工作,4 就對那些人說:『你們也到葡萄園去吧,我一定給你們公道的待遇。』5 他們就去了。大約中午12點和下午3點,這個人又出去雇用了其他工人。6 最後,下午5點左右,他出去遇見另一些人站在那裡沒事做,就對他們說:『你們為什麼整天站在這裡不工作呢?』7 他們回答:『因為沒有人雇用我們。』主人對他們說:『你們也到葡萄園去吧。』

8 「到了傍晚,葡萄園的主人對總管說:『叫工人來,發工資給他們+,從最後的開始,直到最先的。』9 下午5點被雇用的人來了,每人得到一銀元。10 最先被雇用的那些人來到時,以為自己會多得一點,但每人也是得到一銀元。11 他們領了工資,就埋怨那個主人,12 說:『最後這批人只工作了一小時,我們卻辛苦了一整天,還要忍受炎熱,你給他們的待遇竟然跟我們一樣!』13 但主人回答其中一個人說:『朋友,我沒有虧待你。你跟我商量好的工資不是一銀元嗎?+ 14 拿你的工資走吧。我想要給最後的人跟你一樣的工資。15 難道我沒有權隨意用自己的東西嗎?因為我做好人,你就眼紅嗎?+』16 就像這樣,現在最後的,將來是最先的;現在最先的,將來是最後的+。」

17 在上耶路撒冷途中,耶穌把12個門徒私下帶到一邊,對他們說+:18 「看!現在我們上耶路撒冷,人子會被交給祭司長和抄經士。他們會定他死罪+,19 把他交給外族人戲弄和鞭打,在木柱上處決+,第三天他會復活+。」

20 那時西庇太的妻子帶著兩個兒子+來見耶穌,向他下拜,求他一件事+。21 耶穌對她說:「你想要什麼呢?」她回答耶穌:「請你讓我這兩個兒子在你的王國裡,一個坐在你右邊,一個坐在你左邊+。」22 耶穌回答說:「你們不知道自己請求的是什麼。我將要喝的杯,你們能喝嗎?+」他們對耶穌說:「我們能。」23 耶穌對他們說:「你們確實會喝我的杯+,但坐在我的右邊和左邊,不是我可以賜的,而是我父親為誰準備就歸誰的+。」

24 其餘的十個人聽說了這件事,就對這兩兄弟非常生氣+。25 耶穌就叫他們來,說:「你們知道,列國的統治者轄制百姓,大臣掌權管理人民+。26 你們之間可不要這樣+。誰想在你們中間為大,就要做你們的僕人+;27 誰想在你們中間為首,就要做你們的奴隸+。28 正如人子來到,不是要人為他服務+,而是要為人服務,並且獻出生命,作為救贖許多人的代價*+。」

29 他們從耶利哥城出來的時候,有一大群人跟著耶穌。30 有兩個盲人坐在路邊,聽說耶穌路過,就大喊:「主啊,大衛的子孫,可憐可憐我們吧!+」31 眾人責備他們,叫他們不要出聲,他們卻更加大聲地喊叫說:「主啊,大衛的子孫,可憐可憐我們吧!」32 耶穌就停下來,叫他們過來,說:「你們要我為你們做什麼呢?」33 他們對耶穌說:「主啊,讓我們的眼睛能看見吧。」34 耶穌很可憐他們+,就摸他們的眼睛+。他們立刻恢復視力,就跟隨了耶穌。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